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感知包(糖尿病认识)

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感觉脚冷、脚麻千万别随意泡脚,口服4种药物可以缓解

60岁的王大爷是一个有着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友”了,平时对自己的血糖非常关注,并且听从医生的规定定时定量的服药,并且每天都进行监测,血糖控制一直挺好,结果就在几天前穿着拖鞋就来到医院,说自己的脚底板莫名其妙的破了,而且涂药涂了几天也没好,害怕自己是糖尿病足。

医生通过检查发现王大爷的血糖水平控制得很好,而且脚底板的破溃也没有明显的感染痕迹,进一步追问才发现,原来王大爷从别人手中得到了几包泡脚的中药,恰逢自己是感觉脚冷,于是最近都在家泡脚,而脚底的溃口就是泡脚后出现的,于是医生最后诊断为:烧烫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过抗菌、促进伤口愈合、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王大爷的伤口快速愈合了。

一、糖尿病的患者为什么感觉脚冷、脚麻

糖尿病的患者老是感觉脚冷、脚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糖尿病对于下肢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缓慢侵蚀所导致的,也就是是临床上经常诊断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细胞是人体最脆弱的组织之一,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当刺激过度时就会对神经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其中高血糖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当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时,高血糖就会激活葡萄糖的旁路代谢,导致产生更多的山梨醇和醛糖,当这两种物质浓度过高时就会对于神经组织具产生毒副作用,造成神经细胞出现肿胀和坏死,从而形成不可逆的神经损害。

其次,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身体产生更多的糖基化终末产物,这种产物会沉积于营养神经的血管周围,引发炎症反应,同时激活血管内的凝血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的基底膜逐渐增厚,最终导致血管管腔逐渐狭窄,进一步导致神经发生缺血、缺氧,最终坏死。

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要随意泡脚

当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就会时常出现双脚发麻、发冷的感觉,有些人选择使用温开水泡脚来缓解症状,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

①糖尿病患者很难控制温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特点就是会降低四肢末端的感觉,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由于高血糖对于感觉神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往往无法准确感知冷热,对于温度的改变也相对迟钝,这往往导致即使水温已经较高,但糖尿病患者依然感觉不热,并且不断加入温开水,结果往往导致皮肤烫伤因此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该减少泡脚,或者在泡脚前测定水温,水温最好不超过40℃

②长期泡脚会导致足底皮肤更加缺血缺氧

足底皮肤长期浸泡后就会变白、起皱,甚至疼痛,这其实是皮肤吸水后使得表皮变软、细胞肿胀所导致这种情况在正常人身上问题不大,但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就比较危险了。糖尿病患者因为末端循环功能不佳,在泡脚初期虽然可以改善循环,但时间过长后随着皮肤收缩就会加重足底皮肤缺血、缺氧,严重时甚至发生皮肤坏死脱落,这也是很多人泡脚有容易起皮的原因。因此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分钟左右即可

③擅自加入中药容易引起不适

有许多患者为了追求某种疗效,喜欢在泡脚的过程中加入各种各样的中药材,其实这是不科学的。首先,中药材在40多℃的常温下是完全无法发挥效用的,需要通过专业的烧制仪器才能将药物的精华煎出来;其次,一些中药材对于皮肤有刺激性,如冰片、姜片等,这种刺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比较危险的,非常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感染因此在泡脚程中不要随意加入中药材,或者加入已经熬制好的中药汤剂即可,并且中药材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三、双脚发麻、发冷不如试试这几种药

①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是一大类维生素的总称,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9等都对于神经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值得一提的是临床研究表明将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9联合使用时,其营养和保护神经的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因此临床可以选择将维生素B1、甲钴胺和叶酸片联合使用,可以更加高效的营养神经

②改善末端微循环药

改善下肢末端血液循环对于减轻神经损害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羟苯磺酸钙、迈之灵等,其中羟苯磺酸钙最为常用,其主要作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有效改善四肢末端循环,减轻神经损害。

③改善代谢紊乱药

依帕司他是临床常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其可以与山梨醇进行不可逆的结合,从而减轻山梨醇对于神经的损害。

④止痛药

对于双下肢出现刺痛或者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建议使用止痛药,其中常用的药物有普瑞巴林、加巴喷丁、曲马多等,这些药物都是专门用于治疗神经痛的,但这些药物多少都有副作用,而且都是处方药,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四、双脚发麻、发冷平时这样处理更科学

①注意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发麻、发冷或者乏力,往往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因此一定要做好血糖监测,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升高要积极纠正诱因,或者前往专科医师进行调整降糖方案。

②注意足部保暖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对于温度的变化比较迟钝,经常是冷冰冰的,因此注意足部保暖就非常重要。

③适当活动脚趾

临床研究表明每天主动将脚趾和脚掌进行屈伸活动,可以明显改善下肢循环状态,从而减轻下肢感觉异常,同时还可以点按足部及下肢的穴位以刺激足部神经,改善神经功能。

④注意穿透气的鞋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好穿透气的鞋子,以免过度出汗导致足部出现真菌感染,其次可以适当在足部涂擦润肤霜以防止皮肤干裂,汗脚的病人可以适当的涂一些滑石粉以防止出汗过多。

⑤足部出现破溃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足部一旦出现破溃是非常难以自我愈合的,因此如果足部出现破溃一定要保持伤口干燥,并且及时就医,防止继发感染。

五、总结

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好不要随便泡脚,即使泡脚也要注意水温、泡脚时间等问题;其次,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有效控制,这比泡脚要有用得多;最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自我防护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足部的破溃伤口一定不能忽视,尽早就医治疗。

#健康明星计划#

前沿 | 骨钙素还有葡萄糖感知系统,跟糖尿病竟都有关系?此外,还有这些……

点右上角“关注”,给你更多

8月16~18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中青年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中青年糖尿病医师论坛于太原召开。在会上,完成了青年委员会换届工作。CDS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高度认可了第八届青委会所做出的工作,希望在新任主委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时立新时立新教授带领下,推动青委会工作迈上新高度。大会主席、第八届CDS青委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表示,本次论坛将继续秉承“展示、交流、竞赛”的会议理念,针对糖尿病的热点和重点展开讨论。

CDS第九届青年委员会成员合影

朱大龙 教授

李小英 教授

时立新 教授

孟安明:从疾病基因型到疾病表型

“21世纪生物医学面临着海量序列数据。”清华大学孟安明院士指出,阐明所用基因的功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多数基因的功能迄今并不明确。许多成年疾病源于胚胎异常。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导致表型的出现。研究显示,致病基因为卵源/母源合子基因,卵母细胞中没有其表达产物,受精后合子基因组也不表达其产物。卵源/母源合子突变体的表型可能比相应的卵源/母源突变体表型更为严重。

每种疾病基因中的致病性突变不以独立的方式发生,基因之间有一些微妙的相互作用。表型的异质性体现在一个性状不仅仅受直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的影响,也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调控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控制表型的基因型产物的表达或稳定性;影响其他相关位点基因的表达。携带致病基因是否发病也会因环境而不同。

人类疾病样本是天然的突变体资源库,可用于破解人类基因组功能。对人类胚胎或个体进行遗传操作受伦理限制,借助模式动物系统可以进一步核实人类基因的功能,并阐明其发挥功能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涉及跨物种基因转移的研究,也必须面对伦理问题和潜在风险。

林圣彩:“AMPK全景图”开启代谢疾病治疗大门

“葡萄糖感知系统是维持细胞能量代谢与稳定的关键,影响着健康。”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林圣彩教授指出,真核细胞内有着独特的感受能量变化的系统——丝/苏氨酸激酶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复合体。在能量较低的情况下,AMPK可磷酸化特异性的酶并调控生长节点来增加ATP的生成,同时降低ATP的消耗。AMPK通路的探索进一步完善了对细胞代谢重编程的认识。这种从分解代谢到合成代谢的能量转变控制着细胞生长和其他的细胞过程。

“TRPV钙离子通道可能是完成葡萄糖感知路径的最后一片拼图。”林圣彩教授表示:“该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释了整个葡萄糖感知的过程。研究认为能量短缺时AMPK才会被激活,但我们排除了这样的可能性。我们团队发现在缺乏葡萄糖的环境下(细胞里的能量水平尚未下降时)AMPK就能被激活。即葡萄糖短缺是一个信号,而aldolase则是信号侦测器。该研究将AMPK调控的通路‘全景图’展现出来了。”

林教授表示,目前市面上AMPK的激活药物多为没有针对性的间接激活剂。而这项研究成果有望为代谢性疾病,甚至癌症药物的开发,开启一扇新的大门。

李小英:内质网应激强度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李小英教授介绍,关于肥胖引起的糖尿病机制有两个假说:一是炎症,二是内质网应激(ERS)。当内质网损伤引起ERS时,细胞就会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缓解ERS对细胞造成的损伤,但持续、剧烈的ERS就会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清除受损细胞。ERS介导一系列的凋亡信号通路。

通过ERS中UPR反应通路,既可以维持细胞存活,同时又可诱导启动细胞凋亡的机制。既激发前炎症信号,又诱导抗炎症信号。ERS导致了糖尿病发生与发展,产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与凋亡。由此,可见ERS有可能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靶点,并将进一步揭示糖尿病发展的亚细胞机制。

研究显示,ERS强度不同,引起效应不同。高度ERS引起血糖降低。低度ERS则引起血糖升高,但不引起胰岛素敏感变化,而引起肝细胞糖输出增加。最新研究进展证实,低度ERS通过转录激活因子4(ATF4)蛋白酶解系统发挥作用,使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14表达上调,从而让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去泛素化,促进糖异生,导致血糖上升。

祝之明: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陆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祝之明教授介绍,胰岛素自1921年发现以来,迄今为止仍是体内唯一的,最强的降糖物质。胰岛素缺乏或(和)抵抗被公认为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病因。近30年来,国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代谢手术不仅能有效地治疗肥胖,还可在短期内不依赖于体重改变地迅速缓解糖尿病,并长期维持血糖正常,降低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和代谢并发症。也是目前最为有效,且疗效最为持久的糖尿病治疗措施。

祝教授指出,基于对代谢手术作用的认识,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也产生新认识,该观点认为其由于能量过度摄入或(和)消耗减少(始动),致胰岛素的作用和分泌异常(中间环节),进而损害能量感知和利用(后果),最终导致多种代谢紊乱及并发的代谢病(结局)。祝教授认为,对于糖尿病治疗,外科医生的贡献在于:发现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建立代谢手术以不依赖胰岛素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而内科医生的贡献在于:证实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应用降糖药物控制高血糖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包玉倩:骨钙素介导的骨骼-心血管“对话”

“骨骼被视为一种新型的内分泌器官。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分泌的骨钙素不仅是反映骨代谢的指标,而且能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调节能量及糖脂代谢的作用。”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包玉倩教授指出,骨骼主要由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除了发挥骨形成、骨吸收和骨重建,以及维持体内钙磷代谢平衡的作用外,还能合成并分泌多种小分子蛋白,参与能量及糖脂代谢的调控,形成了骨骼与机体其他器官组织之间联系和对话的纽带。

骨钙素是由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合成并分泌的非胶原蛋白分子,约占骨骼中非胶原蛋白总量的20%。骨钙素作为骨骼来源的细胞因子,不仅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参与机体能量代谢调节的激素。包教授表示,有关骨钙素与心血管病的研究结果极大拓展了以往人们对骨骼生理功能的认识。骨钙素及其非羧化状态与心血管高危因素的关系密切,同样也可能是心血管亚临床病变及临床病变的保护性因素。但是,骨钙素能否成为治疗心血管病的新靶点、能否作为心血管病不良结局的有效预测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欢迎合作与投稿,我们的工作邮箱:30615367@qq.com

没想到,合格率仅3%!很多人睡前在用,居然没有国家标准?

天气一冷

不少人特别爱在睡前泡泡脚!

还有人选择

在热水中加入药材来养生

近日,有市民向上海市消保委反映,他们在网上购买的中药泡脚包有以次充好、发臭发霉等情况。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委托了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展开鉴定,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60款中仅2款合格,合格率仅3%。

泡脚就能排毒补肾?

上海市消保委委托专家鉴别

在购物平台搜索可以发现,大部分泡脚包都宣传自己含有几十味草本植物,例如12味、16味、28味、36味……小小一袋泡脚包真的能装下这么多味草本植物吗?这些草本植物又是真的吗?

而且,网上售卖的这些中药植物泡脚包的“功能”花哨,除了常见的驱寒助眠外,甚有的还声称能够排毒补肾,真能有效?

上海市消保委在各大平台按排序

共购买60款宣称“不打粉”

的中药植物泡脚包

并委托协会统一鉴别

盲检

鉴别结果大跌眼镜

60款中仅2款不错

经过鉴别,发现绝大多数泡脚包都和宣传不符合。

例如:

某款泡脚包宣传配料36味,实际鉴别味数仅为5味、某款泡脚包宣称配料18味,实际鉴别为2味;

还有大量伪品染色的情况,比如用大血藤充当鸡血藤、用红花染色充当藏红花等等;

甚至烟蒂、塑料、石块、螺丝壳等杂质直接填充来“压秤”的。

染色红花

总结来看,

这60款热销中药植物泡脚包,

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

缺味、缺量、伪品、杂质替代、

质差霉变、

混料不均、染色、增重。

不仅原料普遍有问题,许多中药植物泡脚包的“配方”上也很“乱来”,许多不遵循中药用药配方原则,胡乱配伍,不分君臣佐使;即使确实用的是正规配方,中医也讲究辨证施治,千人千方,脱离这些的话,是不适合所有消费者的。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对于足浴包产品

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标准

这也使得这个市场鱼龙混杂

对于消费者来说

上海市消保委建议

确有养生需要的话

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

避免使用劣质产品伤害身体健康

最后也要提醒大家

泡脚虽然舒服

但也不适宜所有人群

以下人群,最好不要泡——

1.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患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的人不宜泡脚。

2.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因为这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3.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温高低,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有时候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

4.女性妊娠期、月经期、异常阴道出血期间不宜泡脚。

5.脚部有严重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的患者不宜泡脚,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6.饥饿、饱腹或疲劳时不宜泡脚,以免影响胃部血液供给,出现头晕等症状。

如果你想加入草药泡脚

一定要选择正规品牌

或是咨询相关医生

自己购买原料配比

也是不错的选择~

综合丨新闻坊、上海市消保委

来源: 百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