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糖尿病(冯唐 tumi)
冯唐:想一辈子不得癌,秘诀就藏在“3不要”中,能做到的人不多
“从某种意义来说,学医的八年是我练习素描人类的八年,是我了解生死的八年。”
冯唐是国内知名作家,“弃医从文”的他曾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认真学过八年医,是一名医学博士,从中医科到内科到神经科到精神科到妇产科(肿瘤)都有涉猎。
在其著作《不怕压力不生癌》中,冯唐为我们分享了他对于癌症的看法。他认为,想要一生不得癌,那就每天默念百遍压力管理的九字箴言:不要脸、不害怕、不着急。
不要脸:好人易患癌人首先要做到别人眼中所谓的“不要脸”,诸事不要都放在心上,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太过于纠结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更不要因为某些情况而对自己拼命的自责。
尤其是那些众人眼里的好人,往往更容易患上癌症,这是因为他们凡事都自己扛,处处替别人着想,最终自身却淤积了太多负面的情绪和能量。
而在临床上,确实又有一种“癌症性格”。这样的人性格内向,事事逆来顺受,内心却聚集了太多负面的情绪,这样的人情绪容易郁闷,而且还不太爱宣泄,最终会影响自己的健康。
人负面情绪的储存量也是有限度的,一旦哪一天爆满,这些负面的情绪最终会在体内转化为疾病甚至癌变。所以,不要事事都放在心上,适当让自己学会“不要脸”,多注重自己的感受,不必把所有人的评价都看得太重,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大量堆积。
不害怕:对结果不害怕其次是要做到对已经出现的结果不害怕。因为无论结果好还是坏,这都是个体难以左右的,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人就不应该过分去纠结那个结果。
在癌症的治疗领域,很多人事实上就是在害怕中一点点让自己垮下去的。因为对癌症太过于害怕,最终反倒会影响到整体的治疗和健康。情绪一旦陷入到恐惧中去,压力也会随之增加,从而给各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这并非空穴来风。《细胞》期刊的子刊今年四月份发表的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如果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极度重压之下,虽然可能不会直接产生病变,但是却能直接削弱人体的免疫细胞,也就是先天性T细胞,从而导致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大大下降。
在相关的小鼠实验中证实,压力和焦虑会使得身体释放糖皮质激素,而这种物质会对T细胞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从而导致了癌细胞的发展和扩散。
图源健康时报
除了癌症疾病外,若长期处于高压的情绪氛围里,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心理方面以及皮肤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在更容易感冒的同时,还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所以,不害怕,不让高压的紧张情绪长期盘踞心头,才是提高自身健康的办法。
不着急:给自己时间人生之中,无论做什么事情,也不管面对什么,都不能太过着急,要不一切结果导向都交给时间。因为太过着急,往往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在癌症的治疗领域,很多癌症患者往往想着尽快把疾病去除,总是喜欢病急乱投医,最终却不见得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癌症本身是慢性疾病,若是太过交集,使用了过于猛烈的治疗手段,有时候反倒适得其反。比如一些中晚期的癌症患者,有时候如果采取手术或者化疗等过于猛烈的治疗手段,不但患者的身体会极速垮下去,进一步随着患者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反倒促进了癌细胞更猛烈的扩散。
相反,很多中晚期的癌症患者,使用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却能获得更长的带瘤生存期限。因此对患者而言,有时候保守的方式,也是一种积极应对疾病的措施。
肿瘤专家孙燕院士给出5条防癌经除了要采取正确的心态应对癌症治疗外,已到耄耋之年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孙燕,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也给大家总结了5条防癌经验。
- 吃饭七分饱:肥胖是癌症的重要隐患之一,尤其是日常多吃肉类和煎炸食物的人,更应该学会控制的自己的口腹之欲,否则,结直肠癌、肾癌、胰腺癌等癌症更容易找上门。吃饭吃七分饱,不偏食,饮食结构合理,才是对健康负责。
- 不能抽烟:烟草是公认的致癌物,不但会增加肺癌的患病几率,还有多种癌症密切相关。所以,不抽烟一定比抽烟好;戒烟也比抽烟好。
- 作息规律不熬夜:熬夜最大的坏处就是损伤免疫功能,此外对消化、心血管以及内分泌方面都会带来影响。一旦形成熬夜的恶习,日积月累,癌变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日常的作息一定要规律,入睡早、起床快、白天不困倦,这就表明睡眠质量不错。
- 不生闷气:长期不良的情绪会使得身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会影响和干扰人体正常的免疫力。学会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则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方式。
- 增强体检意识:肿瘤疾病发病过程隐匿,多数癌症在起初的时候,身体并不会有明显的表现。所以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做到一年体检一次,就是对身体最大的呵护。就像一辆行驶了10万公里以上的汽车一样,各个部位和零件可能会出故障,以后对汽车做好年检和保养,才能保证其不出故障。人的身体在岁月的流逝中也是如此。
事实上,癌细胞在每个人的体内都存在,人体是一个持续运动着的微观世界,体内很多代谢发生异变的细胞,都有可能转化成为癌细胞。之所以它们未能兴风作浪,就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始终保持着高度戒备的状态,随时将这些异变的细胞消灭和吞噬。
从这个意义来看,预防癌症的关键,就在于保证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不给癌细胞提供任何激活和大批量出现的机会。要保证这一点,无论是从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都要做到不对身体构成任何负面影响。
换言之,防癌的前提是健康,而健康的前提就是良好的生活态度。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意识贯穿一生的人,患病的概率肯定会大大低于其他群体。#清风计划##科学真相##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搞了50年肿瘤研究,肿瘤院士总结出5条“防癌经”!人人须知》.健康时报,2017-9-30
[2]《已证实!压力太大会促进癌细胞扩散!如果你有这些表现,就需要减压了!》.健康时报,2021-5-11
[3]《一辈子不生癌的秘密》.健康时报,2020-6-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1岁大学生患糖尿病:别以为年轻,就有资格透支身体
文|净心(富书专栏作者)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把我惊呆了。
最近,江西新余一位21岁的大学生,因为食欲不佳喝水都反胃,到医院检查。
本以为没什么大问题,抽出来的血却一半是“油”, 空腹血糖达33,是正常值的十倍!是糖尿病酮酸症中毒症状。
这位大学生怎么也不明白,自已才21岁,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怎么就会得了糖尿病呢?
原来,他平时把可乐,饮料当水喝,基本不喝白开水,点外卖更是家常便饭。直到身体出问题才意识到严重性。
类似的新闻穷出不尽。
大学生小张放假期间,经常和小伙伴相约打篮球,长时间运动后大汗淋漓,几个小伙子就拿出准备好的冰镇碳酸饮料一通狂饮。
一个月后,把饮料当水喝又时常高体能消耗的小张身体发生了变化:总觉得腰疼,特别到了晚上,更是疼得睡不着觉。
经医生检查后,小张被确认为因患肾结石引发肾绞痛,还好,经过治疗,没有大碍。
无独有偶,有个女孩去医院做CT时发现,胃中堆积着一团白点物质。
原来,女孩酷爱喝奶茶,至少每两天一杯,这正是女孩喝下肚的“珍珠”!
太吓人了,经常喝饮料吃外卖导致年轻人糖尿病,肾结石,不明物质……。
真的不要以为自已年轻,就来挥霍着你的身体!
据了解,中国青年报社曾经对1979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63.6%的受访青年有过害怕看体检报告的经历。
62.6%的受访青年表示平时压力大,怕体检查出问题,60.9%的受访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已经给身体造成了损害。
受访青年中,男性占45.0%,女性占55.0%。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2.5%,二线城市的占44.7%,三四线城市的占19.7%,县城或城镇的占2.7%,农村的占0.3%。
看来年轻人身体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了!
作家冯唐说:“身体是老天白白给你的,但不是用来给你糟蹋的。”
可很多人就是在糟蹋自己的身体。
有人总结说:食用垃圾食品,熬夜、缺乏锻炼已经成为现在的年轻人主流生活方式。
有人觉得我还年轻,熬夜后补足觉就好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2019年11月,台湾明星高以翔,因为参加了一档挑战类型的综艺节目,而在录制节目途中意外猝死,年仅35岁!
这位各方面都很完美的男星艺人,留下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母,和深爱的亲人。再也回不来了。
高以翔的好友透露,他出席活动时,身体已有一些状况,患上了感冒,但高以翔没有休息第二天就到宁波录制节目。
当天从8点30分一直到次日凌晨1时发生意外,生前连续工作17个小时!
生活条件优渥的明星尚且如此,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觉得身体不会出问题呢?
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他经历生死的过程:据悉,他全身有20多处肿瘤,得病原因是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以及压力过大导致。
他说:“现在回头看,我年轻时实在太大意,既不注意饮食又经常熬夜,而且几乎没有锻炼,今天身体出了状况,才重新审视健康的意义。”
还好,他在生病后改变了想法,以前事事追求完美,如今不再强求 。并且通过治疗达到了康复。
那我们普通人呢?有多少人能够有他那样的机会接受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呢?
有人说,我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锻炼呢?
可是如果一直工作,不抽时间锻炼,病魔就会让你放下工作来锻炼。
之前有则新闻入职大疆的一名刚满25岁新员工在家心脏骤停,永远离开了人世。
因为一直在加班,没时间休息。
来不及成家,还来不及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就这样匆匆离开,现实就是这么残忍。
25岁,多少梦想没来得及实现,筑梦者的生命却已休止!
是的,成年人的生活确实不容易,996的工作,应酬,学习,确实很忙,但是再忙也要抽时间好好锻炼。
台湾美女明星张钧甯现在即使30多岁,依然如18岁氧气美女。
据说,她对运动的热爱程度是超乎想象的。她坚持健身数年,是娱乐圈里众所周知的健身达人。她希望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能够负荷她繁重的工作。
在参加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里,她总是第一个起床,一大早就来个盘坐冥想,然后叫醒所有人一起跑步。
就算她没有工作,她依然会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来跑步。
明星的工作不忙吗?
肯定比普通人更忙。而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想运动,肯定有的。
莫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理由。年轻是资本,但不是透支身体的资本,而是努力的基础。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真正地爱自已。
富兰克林说过:“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
许多名人都公开表示喜欢早起,这是因为早起者工作效率更高,更容易感到幸福。
那些一直坚持早起的名人们,在无数个季节更迭的晨曦中,磨练出钢铁一般的意志。
华人首富李嘉诚、万达王健林、美国库克、SOHO中国的潘石屹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等这些名人,都是常年坚持在6点之前起床,开始他们新的一天。
那么坚持十点睡、五六点起床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富兰克林说:“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早在成名之前,每天都做这些事:早晨四点半写小说,晚上九点多钟就睡觉。
每日写作五六个小时,到上午十点为止,每天写十页,每页四百字,换算成村上用的电脑就是两屏半。
他还专门制作了早起的宣传单,撒遍全世界:“早起的人生,真的是有在赚的噢!
就像作家艾小羊所说的那样:“普通如我们,对自己最好的投资是晚上十点上床,早晨六点起床跑步。
除了早睡早起和运动,把饮料换成白开水也是最简单的做法。
对我们人体来说,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
根据我国的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有很多的病是由于我们喝水不足所引起的,而且人体当中大约有70%都是由水组成的。
在生活当中如果常喝白开水的话,就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体更好的新陈代谢,让这些废物毒素和细菌更好的排出体外。所以也就不容易造成结石以及各种炎症。
饮料有很多的色素和添加剂,如果长期喝饮料的话,无形当中就加重了我们肝肾的负担。
所以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喝一些白开水。
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健康;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养成好的习惯是储存生命,放纵不良陋习是透支生命。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为了自已也为了父母,让我们从早睡早起多运动,平时多喝白开水做起!
作者简介:净心,富书亲子营进阶班学员,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爱文学,爱公益,爱折腾,喜欢花艺茶艺一切美好的事物;希望在带好孩子的同时提升自己,影响孩子,幸福家庭,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近中年,克制,应是生活的常态:我用2个月减重21斤
1.体重已不是一个单纯衡量身材是否好看的简单标准,而是关乎健康的预示之一。最近我又无法和身上的赘肉友好相处了,面对节食依然雷打不动的体重,心发慌。
关键每年过年又是囤肉好时节,对于中国数不胜数的美食,还有妈妈的味道。叫我如何与它保持距离?
可对于我这样勉强及格的身高,体重略有上升,“圆润”的优势就暴露无遗,任其放飞自我的后果实在堪忧。
以前没为减肥困扰,婚前88斤的体重伴随很多年,买衣服S码。婚后生完儿子后很长时间还能保持不破百的体重。
但生完女儿后的身体状况迥然不同。
飙升至135斤的体重,让我成为名符其实的胖子,而且还很不可爱。哺乳期不敢减肥,胖了将近一年半。
过后就对自己痛下狠手(主要手段节食),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瘦到了104斤。
减肥的动力不止是以前的衣服一件也套不上,更是体检报告上体脂超标的结果和爬个楼梯都快断气儿的尴尬。
而想维持体重也变得异常艰难,尤其是刚减重后做了一个手术,半年内不能剧烈运动。饮食稍不注意,腰围噌噌往上涨。
冯唐在《无所谓》里说:我们要像厌恶谎言、专制、谬误、无趣、低俗、庸众一样厌恶我们的肚腩。我们要把四十岁还能穿进十八岁时候的牛仔裤当成无上荣耀。此话应该不限于男性。我觉得在理,不是因为矫情的字句,而是我还没到40岁,肚腩也真的关乎身体健康。何况肥胖真的不只是肚腩肥了而已,它往往还伴随其他相关的困扰。
最近几年轻断食的概念盛行,我就拿起麦克尔·莫斯利博士的《轻断食》来看。初看会觉得这是一本关于血糖的书,它与近年来以铺天盖地之势盛行的II型糖尿病相关,与我们无关。
书中说II型糖尿病仅仅是因为肝脏和胰腺中脂肪过多,干扰了胰岛素的形成。科研结果证明,病人在8周时间内减去大量体重,就能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再看了作者更进一步的探讨关于热量、碳水化合物、肥胖、胰岛素及糖尿病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后,会发现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
还有最近的数据估计有超过1亿的中国人患有糖尿病,而前驱糖尿病病人大约有5亿。其中大多数人对此全然不知,因为有的只是有并不明显的容易疲乏症状,有的什么症状也没有。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7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肥胖儿童数量最多的是中国与印度,分别达到了1530万人和1440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期肥胖与成年后肥胖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6岁以前肥胖的儿童,大约有25%可能成年后超重;当肥胖持续到青春期,成年肥胖的危险性就增加到75%。
所有科研成果和其他资料上惊人的肥胖数据都让我震惊,体重与健康的利害关系也可见一斑。而且肥胖越来越低龄化。
体重已不是一个单纯衡量身材是否好看的简单标准,而是关乎健康的预示之一。
2.减重成功后,保持体重依然是挑战。再看看我身边有体重困扰的亲人好友,首当其冲的是有高血压,有的还伴随高血糖。
叔叔是有高血压,起初几年还运动节食禁酒,体重血压都有所控制。近些年应酬多,他又开始喝酒,体重也回升了。
表哥是血糖高,也没有足够重视,还是喝酒吃肉。
可能与老家的风俗习惯有关,不管请客办事还是聚餐活动,只要上了饭桌都免不了喝酒。幸而是以前不好的劝酒风气没有了。
我们老家最有名的是面食,可以用炒、熘、烧、焖、烩、卤、煎、炸等各种方法来烹制,讲究的人还要熬卤、收汤,或香或辣,哧溜一声吃下去,成为记忆,成为乡愁,最后成为脂肪。
同学聚会时,男女同学也会互相调侃:几年不见,又多了一个游泳圈儿。随着年龄增长,最尴尬的是兜儿比脸干净,脸比兜儿圆。胖、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但对于一个饮食重油重盐的北方人,高碳水占据了绝对主流。想通过坚持清淡寡油的减肥餐来减重,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我姨夫也有高血压,肥胖是主因。没有按时吃药,没有控制饮食,在今年4月份摔了一跤,不到50岁的他再也没起来。他走了,给家人留下挥之不去的痛。
肥胖、高血压,对于好多人而言,熟悉到习以为常,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有人依然如此漫不经心,那就大错特错了。
妈妈也是高血压,她属最有定力的,按时吃药,饮食低脂低碳,每天生活忙碌,活动量也大。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在养小动物。从前没条件吃不上好的,现在有条件又不敢吃好的。尽管如此也只能保持体重不涨,减重依然是挑战。
3.人近中年,克制,应是生活的常态。照我这么说,难道减肥就无望了吗?不是。据自己上次仅靠节食减重成功的经验来看,减肥是体力活,更是心理战,只要你能战胜自己的贪吃懒惰,没有什么做不到。
关于减肥的方法也数不胜数,潘石屹打太极,张嘉倪教你泡脚,健康管理师让你喝奶昔,各种减肥方法层出不穷。
但是说不节食不运动就能减肥的方法,我坚决不信。所以还是决定用简单易行、亲测有效的减肥方法,把下半年多出来的肉肉在过年前甩出去。
首先是多喝水。就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有些人还是做不到。不是手机太吸引人就是你真的太忙了。
家里不备各种零食。不要说你自制力很好,很多破功的事,都是从我只吃一口开始的。
每餐(是的,每餐)不要吃饱,更不要单调的以肉食或主食(米饭、面食等)作为每餐的主调。要荤素搭配,少油少盐。
多爬楼梯或快走。就不要排队去挤电梯了,爬楼梯的速度并不慢,还能消耗你多余的卡路里。不信你试试。或者每天晚饭后去快走,多走5千步,你也可以做到。
每周可以实行一两次过午不食法。超过下午三点不吃任何东西,如果实在饿得慌,可以多喝水,或者吃一个苹果。
夜间体息时人体消耗的能量较少,摄入的过多能量用以变成脂肪囤积起来。但很多996一族由于太忙,可能晚餐不仅吃的晚,还成了主餐。这都是很不好的饮食习惯。
说起减肥方面,我最佩服那些明星艺人。为了一个角色说减肥就减肥,很多艺人更是年过不惑依然保持青春靓丽的身材。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明星本来不是拼身材脸蛋或拼才艺,你看人家干什么,为多长的几斤肉,至于这么克制吗?瞎矫情。
都说比又穷又忙还惨的是,又穷又忙又胖。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将减肥继续进行到底,做不到又富又闲又瘦,就尽量做到穷忙不胖吧。
更何况人近中年,克制,应是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