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玉米茬子(糖尿病 老玉米)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经常吃玉米片、玉米渣,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别吃错了

我国是糖尿病的大国,据目前的统计上来看,患上糖尿病的人群已经超过了1个亿。对于这些人群,医生跟营养师们的建议,都是多吃粗粮。

于是很多糖友都会选择玉米,新鲜的玉米煮着吃,是代替部门主食的好办法。可对于吃不到新鲜玉米的时候,人们还会选择玉米渣、玉米面,认为这些玉米制品,都是可以降低血糖的食物,食用起来也照样很美味。

但大家不要被它们的外表所蒙骗了,如果是用新鲜的玉米煮着吃,它所含有的血糖生成指数是55,确实是适合糖友食用的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跟我们平时食用的大米饭相比,里面加入的是粳米或者是精米,它所有的血糖生成指数是90,如果只是这么比较起来,新鲜的玉米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食材,而用玉米为主要原料的玉米渣、玉米片也应该是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食物。

如果你是这种想法,那么就大错特错了。用玉米面制作的美食,即便是简单的煮,其血糖生成指数也能够达到68,而玉米片的血糖生成指数是79。

因此,这么看来玉米制品,糖尿病人群在食用的时候还需谨慎。大家也千万不要因为玉米本身是很好的食材,就疯狂的食用玉米渣,或者是玉米面、玉米片,还需适量吃,或者是代替部分的精白米面来食用。同时,在食用的时候,糖友要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

食用玉米制品,要注意的事项1:烹饪时间不要太长

有很多人喜欢吃粘稠的粥,或者是烹饪时间比较长的粥。但这对于粗粮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粗粮本身的营养价值高,且纤维素含量高,但经过长时间的烹饪之后,粗粮也容易变得软烂。

食用这样的食物,便不用大家过多的咀嚼,在肠胃吸收消化率上就要高,从而升高血糖。

食用玉米制品,要注意的事项2:选择颗粒大的玉米

在加工上越细致的玉米制品,相对于糖尿病患者越不利。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选购玉米制品的时候,可以选择颗粒大的玉米。即便是用玉米渣熬成粥来喝,也要选择颗粒大的。

这样才更有利于控制自身的血糖,从而延缓餐后的血糖值。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大家还别忘了烹饪玉米渣粥的时间,在已经熟了之后,时间越短越好。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常喝玉米糁的注意了!你必须要知道这些……

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实地调查和数据研究都发现一个神奇的事实!有这样一种食物,在许多长寿地区人们的饮食中都有,它就是:玉米糊(玉米糁)

玉米糁粥可能都喝过,但是它有什么功效?适合什么人喝?这些就不知道了吧?耐心点,来看看吧。

玉米糁粥

玉米糁粥属粗粮,含有很多膳食纤维,夏天喝不会上火,等其凉了再喝,口感凉爽更有胃口。

玉米糁粥一般人都可以吃,尤其适宜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及中老年人食用。

你是不是心理在想,哼,不就是玉米糁嘛?不要小看普通的玉米糁,它的威力不简单。

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玉米糊

世界长寿老人都爱它

新疆

中国第一寿星每周吃它

中国第一寿星,新疆阿丽米罕.色依提老人,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光绪12年),今年130岁。阿丽米罕特别爱吃玉米糊糊,每周都要喝上几碗。

山东

长寿老人早晚喝它

复旦大学遗传学和人类学专家金力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对705名95岁以上如皋(gāo)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发现这些长寿老人晨晚喝粥,一般家庭中早晚主要是一锅热腾腾玉米糁儿粥。

广西巴马

老寿星终身以玉米为主食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老寿星们多数也以素食为主,主食多粗粮,他们终身以玉米为主食,配搭适量的红薯、豆类。他们习惯把玉米煮成糊糊吃。

据说曾经有一个远道而来的访客问百岁老人:“您这么长寿,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呀?”老人答:“早上吃玉米糊,中午吃烤玉米,晚上吃玉米糊加烤玉米。”玉米粥、火麻汤等都是巴马极具特色的养生食品。

为何玉米、玉米糊在长寿老人中如此受欢迎呢?

玉米是“天下第一主食”

常吃好处惊人

玉米中的维生素为稻米、面粉的5~10倍,还含有7种“抗衰剂”:钙、谷胱甘肽、纤维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力教授说:“玉米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黄金主食”。常吃玉米的好处惊人:

1、降三高

▲ 降糖: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烟酸,可增强胰岛素作用。所以,用玉米替代主食,有助于血糖的调节。

▲ 降胆固醇: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

玉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防便秘,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加速肠内毒素的排出。

▲ 降压: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都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2、抗癌

《包头日报》,玉米中含有多种抗癌因子,如谷胱甘肽、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微量元素硒和镁等;

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也具有防癌作用。

3、改善脂肪肝

玉米适宜脂肪肝患者作为主食长期食用。

4、抗衰老

玉米中所含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

5、养胃、护眼

玉米有养胃的作用,并且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还能提供能量。

玉米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眼睛中叫做黄斑的感光区域,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发生。

玉米有那么多的作用,难怪长寿地区的人都爱吃它。

玉米糁还有什么作用?

1、玉米糁中含有维生素A,对人的智力、视力都有好处。

2、可防止细胞氧化、衰老,从而有益于智力发展。

3、玉米糁中碳纤维多,食后宽肠多吃玉米糁有利于消除便秘,有利于肠的健康。

4、玉米糁粥能够提高体内废物排出的速度,因此也被誉为长寿食品的“形象大使”。

5、经研究发现玉米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预防肠癌、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适宜佳品。

玉米糁的禁忌

任何食物都有两面性,玉米糁的禁忌

1、尿失禁患者、腹胀者慎食玉米糁。

2、玉米糁的食用禁忌:

玉米 牡蛎:阻碍锌的吸收

玉米 田螺:会引起中毒

玉米 红薯:会造成腹胀

玉米 海螺:身体不适


来源:河南卫视

编辑:七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糖尿病15年,如何通过饮食疗法来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分享经验

我与糖相伴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如今已经深知饮食疗法的重要性,也希望糖尿病友可以重视起来,努力控制好血糖!

多年来,我和老伴的饮食坚持高蛋白、低脂肪,以及果蔬充足,粗细纤维、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全面丰富,努力达到“品种多样,营养均衡“的要求。

同时,做到定时定量及时调整,每天不惜很多花费时间准备饭菜。当然,这跟我与老伴都退休了有关系。如果糖友在时间上不够充足,那么就要考虑营养与时间的问题。 事实证明,饮食合理和营养全面,对于控制糖尿病和增强体质还是充分有效的。

下面分享我在饮食上的一些想法以及食谱。

1、杂粮粥

我每周有2-3天早餐是喝杂粮粥。开始时,听说糖尿病人不许喝粥,经过试验,喝粥了,餐后血糖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出过低血糖和饥饿感。

我认为糖友是可以喝粥的,但一定要注意方法,比如喝杂粮粥,不要煮太烂,整颗粒等等。

下面分享的这道粥,我已经吃了好几年了,感觉好处多多, 特别适合中老年糖友。

杂粮粥配方: 红小豆:25克 ,薏米:25克 ,小米:50克,玉米碴:30克, 黑米:20克 ,铁棍山药150克, 枸杞:20克 (两人份),每天大致7、8种原料轮流搭配, 吃粥时,每天煮鸡蛋一个。

2、玉米发糕

粗细粮搭配有助于控糖,今天也把我经常食用的蒸玉米面发糕推荐给糖友们,不仅口感好,对胃没有伤害,而且对血糖影响也不大,比较适合肠胃不大好,并不太适合吃粗粮的糖友。

经过多次试验,我觉得玉米面和白面(或小米面等)混合在一起,比例1:3,做出来的发糕松软、细腻、口感更好,易于消化。尤其适合胃肠不大好的糖友和老年糖友。

准备材料:玉米面1份、白面3份、酵母3克、无铝泡打粉3克、清水适量。

烧一点开水,用滚烫的水把玉米面烫好。这一点很重要,经过开水烫过的玉米面,口感会更软糯,而且没有玉米面的味道。

用温水浸泡干酵母,将其激活。 将烫好的玉米面、面粉、无铝泡打粉用酵母水和成一个大面团。 把面团放入铺了纱布的模具里,压平。 放入烤箱中,打开发酵档,等待发酵。

面发好了,放入笼里,上汽后计时,40分钟后关火,蒸5分钟后开盖。 发糕蒸好了!松松软软很好吃的。

3、烫面

很多营养师都在推荐咱们糖友做面食(如包子),最好用烫面,说烫面既好吃,还不容易升糖,比吃发面的好。

他们说的是面烫了以后,淀粉的性质有改变,讲了不少,我也复述不了,也不甚明白,但有一条,说发面升糖快而烫面升糖慢,这点我记住了。 可到底如何,我想试一试!实践出真知啊!

我是这样做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萝卜攃丝,用水焯一下,切记不要盖盖子,让萝卜的味道挥发掉。 萝卜喜腥,放一点黄蚬子肉。 白面70%用开水烫好,30%用温水调好,揉在一起。全部都烫面皮发粘,口感不好。揉好发醒一会儿!

包好下锅蒸,冷水入锅。水开计时,15分钟即可。我包的包子大小:为一两面3一4个的大馅包子,这样吃时也有定量,心中有数,对咱们控制血糖还是很有好处的。

提醒一条:不管烫面还是发面,吃主食的量要固定。一旦吃多了,不管你变什么花样去做,血糖也不会老实的,你们说对不?

饮食多样化是平衡饮食的最好方法,这几年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一直都有去努力去实践,再加上如今退休了,实践证明还真是好处多多,控糖是一方面,提高身体素质也同样重要。

希望糖尿病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实践,多尝试,努力控制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