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爱累(糖尿病爱累吗)

青囊医者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为什么总易疲劳,究其原因有4个,医生告诉你应对方法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李阿姨走进了医院的内分泌科诊室。她是一位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最近总是感到特别疲劳,即使晚上睡得很好,白天也总是觉得没精打采。她听说糖尿病和疲劳之间有关系,于是特地来找主任医生张教授咨询。

“张教授,我最近总是觉得特别累,是不是和我的糖尿病有关系啊?”李阿姨一脸愁容地问道。

张教授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她坐下:“李阿姨,您说得没错,糖尿病和疲劳之间确实有关系。这种疲劳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比如血糖波动、药物副作用、心理和情绪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疾病或生活习惯。我们今天就来一一揭开这些谜团。”

这时,一旁的年轻医生小王插话道:“是啊,李阿姨,血糖波动是导致疲劳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餐后感到疲倦,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张教授满意地点了点头,考问道:“小王,那你能详细说说血糖波动是如何导致疲劳的吗?”

小王想了想,回答道:“当然,当血糖水平过高时,胰岛素无法将血液中的葡萄糖有效运送到细胞中,导致身体无法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因此会出现疲倦感。而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也会因为缺乏能量而感到疲劳。”

张教授补充道:“没错,除了血糖波动,药物副作用也是导致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一些糖尿病药物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进而引发疲劳。还有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疲劳感。”

李阿姨听了,有些担忧地问道:“那我吃的药会不会有这些副作用啊?我要不要换药呢?”

张教授安慰她道:“李阿姨,您先别急。我们并不是要让您换药,而是要让您了解这些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以便我们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您觉得疲劳感特别严重,我们可以考虑给您换一些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这时,小王又问道:“张教授,那除了血糖波动和药物副作用,还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疲劳感呢?”

张教授想了想,回答道:“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心理和情绪问题。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应对血糖和许多身体并发症,还要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愤怒、压力、焦虑、抑郁都可能导致疲劳感。此外,一些疾病或生活习惯,如睡眠障碍、营养缺乏、贫血等,也可能导致疲劳。”

李阿姨听了,感慨道:“哎呀,原来有这么多原因可能导致疲劳啊。那我该怎么办呢?”

张教授微笑着说道:“李阿姨,您别担心。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我们会调整您的饮食和药物,尽量控制血糖波动。其次,我们会给您开一些维生素B12的补充剂,以预防药物副作用导致的疲劳。最后,我们还会给您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您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以及调整生活习惯。”

说着,张教授递给了李阿姨一张处方和一张详细的治疗建议清单:“这是给您的处方和治疗建议清单。您回去后,一定要按照上面的要求来服药和调整生活习惯。记住,健康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李阿姨接过处方和治疗建议清单,连声道谢:“真是太谢谢您了,张教授。我一定会按照您的吩咐去做的。”

张教授微笑着点了点头:“不用谢,李阿姨。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您回去后,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病情有什么变化,都可以随时来找我。”

说着,张教授又转向小王:“小王,你也要多向李阿姨这样的患者学习,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小王连连点头:“是的,张教授。我一定会多向患者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术和服务水平。”

就这样,一场关于糖尿病人易疲劳的询问和考问结束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广大患者所担心的药物副作用、血糖波动、心理和情绪问题等都得到了详细的解答和关注。这也提醒着我们,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一定要多了解疾病和药物的知识,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健康无价,珍惜生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阿姨按照张教授的治疗建议,调整了饮食和药物,开始补充维生素B12,并尝试了一些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的方法。她发现,自己的疲劳感确实有所减轻,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一个月后,李阿姨再次来到医院复查。她满面红光,精神焕发,一进门就向张教授和小王道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现在感觉好多了,疲劳感几乎消失了。”

张教授和小王看着李阿姨的变化,都感到非常高兴。他们知道,这不仅是治疗的成功,更是医患之间信任和合作的胜利。

张教授微笑着对李阿姨说:“您太客气了。看到您现在这么精神,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这说明我们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您以后还要继续注意饮食和药物的控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这样,您的身体才会越来越好。”

李阿姨连连点头:“我一定会的。我现在已经知道该怎么照顾自己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说着,李阿姨又转向小王:“小王医生,你也要继续努力啊。你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医术和服务态度,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的。”

小王听了李阿姨的话,感到非常受鼓舞:“谢谢您的鼓励,李阿姨。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的,争取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就这样,一场温馨的医患交流结束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更看到了医学的温暖和人性的光辉。健康无价,珍惜生命!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注:本文为虚构情节,旨在科普知识,实际医疗决策应基于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经常感觉疲劳、乏力,这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警信号,你得重视

糖尿病号称无声的杀手,不痛不痒,其实不然。

比如乏力,出现的频率比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三多一少)还常见,还有预警意义!

人们通常以为乏力是劳累所致,其实不然,乏力可能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警信号。

下面四个案例告诉你,乏力对于血糖异常人群,反映了哪些问题?

案例一:糖尿病初期症状——乏力

一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由于手头上的课题需要尽快结题,于是经常工作到半夜。近半年一直感觉疲乏无力,休息后也不缓解。直到有一天,疲乏无力严重到上二楼都感到吃力,才去医院化验检查,空腹血糖15.7mmol/L。

有人疑问,他是不是累过头了?

不是!因为他本身就有糖尿病、或者说有相当长时间就存在的糖尿病前期,没有发现而已,劳累只是诱因,不是病因!

当空腹血糖升高到8~10mmol/L以上,超过了肾糖阈,出现了尿糖,一些人还是浑然不觉,这时候“乏力”这个魔鬼开始出现!

可是有些人还是没重视,继续该吃吃、该喝喝、该干干,直到发现体重下降了10斤以上,周围人的纷纷说,别是什么不好的病吧?抓紧上医院查查去,一查,发现是糖尿病!

因此,高危人群定期查血糖很重要。疲乏无力更是糖尿病初期的典型症状,2/3的糖尿病患者有乏力的症状,如果出现乏力,不要不当回事,这已经在提醒你要抓紧治疗了。

案例二:血糖反复波动时的典型症状——乏力

一位36岁的糖尿病患者,在网络上询问“糖尿病浑身没劲,乏力怎么改善?”并且说:吃药后血糖已下降,空腹9.03mmol/L,但总感到浑身没劲乏力,如何消除这种症状呢?

糖尿病患者乏力的原因还有以下几方面:

  • 由于葡萄糖从尿中排出,身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得不到足够的能源;
  • 因为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所以只得动用肌肉和脂肪,造成肌肉消耗、体重减少;
  • 有时还因为多尿造成钾的丢失,而血钾低就可造成疲乏无力;
  • 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使支配肌肉的神经功能障碍等,均可造成乏力。

所以,尽管“吃药后血糖已下降,但总感到浑身没劲乏力,”这是由于血糖虽然从之前的高血糖降下来了,但依然没有根本改善乏力的原因,血糖仍在反复波动中。

因此,血糖控制达标很重要。特别是对于血糖反复波动的患者,会不自觉打盹,饭后也会犯困,有时坐着就迷迷糊糊睡着了,这些都是糖尿病控制不达标的典型症状。

不要不把乏力当回事,这已经在提醒你要抓紧治疗了。

案例三:长期吃二甲双胍时的典型症状——乏力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的下降。缺乏维生素B12,比较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疲劳。

因为B12可以帮助身体携带氧气到各个器官,没有足够的氧气的话,人很容易就会疲乏,甚至感到肌肉无力。并且二甲双胍可减少维生素B12在胃肠道的吸收,使血红蛋白减少,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因此,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如果血糖正常,但仍然乏力,需要及时查体。如果发现有轻度贫血,并且合并有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就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12治疗,比如甲钴胺,可以起到既改善二甲双胍药物副作用,也能及时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双重作用。

案例四: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时的典型症状——乏力

一位有20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体重超重,平时走一段距离后,就出现疲劳,于是平时能不走就不走,以车代步。由于合并有膝关节病变,一直在关节外科反复就诊,针灸理疗等,但效果不明显。

在住院全面检查后,发现双下肢动脉硬化合并斑块形成:左侧股浅动脉中断闭塞,双侧胫前动脉闭塞,右足背动脉闭塞。

原来这位患者高度重视的膝关节的问题只是一方面,主要原因是出现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因为这个患者平时开车,很少行走,但行走1~2里路程后,就会出现下肢乏力。

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间歇性跛行期(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休息后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被以车代步掩盖了,于是乏力这个症状就被一次次忽略了。

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全面检查和控制很重要。减少和消除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戒烟、肢体锻炼、控制高血压、降血脂、控制血糖等。

乏力! 糖尿病最有预警意义的症状,你一定要重视!

作者:牟利宁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

糖友老觉得疲劳该怎么办?

40多岁的张先生自从得了糖尿病,就老觉得很累。最开始以为是睡眠不足,于是特地每日睡足9小时,但疲劳的症状还是没有改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累和持续疲劳是不一样的。当一个人累了,休息之后通常会感觉好些。但当一个人持续疲劳时,休息可能就无法缓解疲惫和昏昏欲睡的感觉了。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感到疲劳,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疲劳是一种与病情相关的症状,其原因很多。主要包括:

•血糖值的变化

•其它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引起的精神和情绪问题

•超重

血糖值的变化

糖尿病影响身体调节和使用血糖的方式。当一个人吃东西时,身体会把食物分解成单糖或葡萄糖。患有糖尿病的人,胰腺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身体不能有效地利用胰岛素。

细胞需要胰岛素来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如果细胞不能吸收足够的葡萄糖,它会在血液中积聚。细胞需要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当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时,可能会导致疲劳和虚弱。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也会由于血糖过高而脱水(这导致排尿增加)。疲劳的部分原因来自脱水,也可能来自肾脏疾病。

糖尿病药物可以帮助更多的糖分进入细胞,防止其在血液中累积到有害水平,但在某些时候可能造成低血糖。低血糖也会导致疲劳,尤其是在血糖骤降又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低血糖治疗后也会感到疲劳。

其它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的其它症状也会导致人疲劳,包括:

•尿频

•口渴过度

•吃饭时极度饥饿

•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

•视力模糊

虽然并非所有这些症状都能直接导致疲劳感,但其中许多症状可能会导致整体不适感。这些持续不舒服的感觉会对精神和身体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疲劳。

糖尿病的一些症状也可能扰乱一个人的睡眠模式。例如,有些糖友每晚都会醒来几次,去上厕所或喝一杯。同样,四肢的不适可能使糖尿病患者难以入睡和保持睡眠。研究标明,31%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42%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差,这会使糖友感到越来越疲劳。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控制好血糖,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导致疲劳感。这些并发症通常发生在血糖水平过高的人身上。

可能的并发症包括:

•肾脏问题,包括肾衰竭

•频繁感染

•心脏病

•神经损伤,也称为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疲劳,这些药物包括:

•皮质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服用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以治疗炎症、疼痛和其他疾病引起的不适。

•他汀类:医生可能会开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或“坏”胆固醇的水平。

•利尿剂:人们主要使用利尿剂治疗高血压。这会导致人们排出比平时更多的尿液。糖尿病有时会尿频,因此这种副作用对患有糖尿病的人尤其有效。

•β受体阻滞剂:医生建议高血压和焦虑症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然而,它们对人的心率的减缓作用可能会导致慢性疲劳。

心理和情绪健康

患有糖尿病通常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和情绪健康。

根据2016年对90686名参与者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得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没有糖尿病的人的两到三倍。同样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也更加容易患有焦虑。

抑郁和焦虑的患者会因睡眠中断而增加疲劳感。抑郁也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这可能会增加疲劳的风险。

事实上,许多抑郁症症状都与疲劳直接相关,包括:

•睡眠模式的改变

•醒得太早或无法入睡

•能量损失

超重

许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超重或肥胖的问题。过多的体重也可能导致疲劳。

超重和疲劳之间的联系可能包括:

•导致体重增加的生活方式选择,如缺乏锻炼或饮食中含有过多加工食品或垃圾食品。

•移动额外体重时消耗的增加的能量。

•超重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导致睡眠中断,如睡眠呼吸暂停。

如何控制糖尿病疲劳呢?首先,正确地管理糖尿病和相关疾病是关键。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

•服用所有糖尿病处方药并严格遵守医生的指示

•寻求任何相关疾病的适当治疗,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抑郁症

除此之外,健康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疗法和社会支持可以同时对糖尿病和疲劳产生积极影响。

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一个人控制糖尿病和疲劳症状。有效的生活方式调整可能包括:

•保持健康的体重,必要时减肥

•遵循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如总量控制、少食多餐、营养均衡等

•定期锻炼。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ADA指南建议每周至少运动2.5小时,连续休息不超过两天。你可以尝试有氧运动和阻力训练相结合,以及平衡和柔韧性练习,比如瑜伽。

•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有规律的就寝时间,7到9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前放松。

做好心理健康也非常关键。要学会和疾病和解,不要把它当成沉重的负担,逐渐把糖尿病管理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坦然面对。抑郁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居高不下。如果你在进行抗抑郁治疗,但服用的抗抑郁药扰乱了睡眠,你可以和医生商量是否换药,看看你的睡眠是否改善。运动也可以通过增加血清素水平来帮助抵抗抑郁。

社会支持容易被忽视,但它也很重要。2013年一项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糖尿病疲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人员发现,来自家庭和其他资源的支持可以减少与糖尿病相关的疲劳。寻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和你的家人谈谈,确保他们支持你的糖尿病管理和护理。有空的时候和朋友出去玩,有精力的时候去做你最喜欢的事情。糖友之间也可以多交流,彼此互相鼓励,携手走过漫漫抗糖路。如果您想加入大糖医的糖友大家庭,可以扫描下面的客服二维码,注明“加入糖友微信群”哦。

作者:大糖姐

参考资料:

  1. Why Is My Diabetes Making Me So Tired? Medically reviewed by Suzanne Falck, MD — Written by Kristeen Cherney, Healthline.com
  2. Why does diabetes cause fatigue? Medically reviewed by Deborah Weatherspoon, Ph.D., R.N., CRNA — Written by Jenna Fletcher, Meicalnews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