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孕妇糖尿病摆烂(孕妇糖尿病患者食谱)

正义凛然的葡萄 0
文章目录:

高墙内的极致摆烂,一个服刑人员的“糖尿病之路”

在市里一个三甲医院执勤了半年,负责看押各监狱送来住院的危重症病犯。

其中对有个病犯印象特别深刻,他的病情是双眼视网膜脱落、左眼球坏死,基本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手段了,双目失明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看过他的病历,知道他这个眼睛问题其实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血糖餐前21,而且自己根本不控制也不积极配合治疗,属于彻底摆烂的那种。

有一次跟他有过一段大约半个小时的聊天,问他血糖这么高怎么还配合吃药降糖,他说反正也出不去了(53岁,原判死缓,余刑还有16年多),过一天是一天,想吃啥就吃啥,自己命硬就多活几年。我说你这个年纪也不算很大,而且糖尿病也不是致命的疾病,是慢性病,合理治疗的话跟正常人的生活基本无异。

他苦笑了一下,说了下面很长一段话:

当初我的案子(故意伤害致死罪)本来就是应该枪毙我的,我也打算一死了之,不想拖累家人。所以在审查阶段我没有让家人去为我的案子操心,叫他们不要到处找人找关系,我也积极配合检察院和法院的审理,该交代的都交代,把自己知道的都毫无保留的说了。所以庭审的时候也没有一波三折,不管庭审什么结果我也不准备上诉。结果庭审完宣判那天,居然判了一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确实出乎我的意料,说心里话我没有分外的高兴,但家里人是欣喜若狂,感觉国家给了我一条活路。

入监服刑后我改造也蛮积极的,死缓改无期,无期改有期都是蛮顺利。但大概入监七八年左右,身体便出了大问题,血糖餐前25,一个月不到暴瘦了二十多斤,当天就送到了监狱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生这个病的原因其实自己心里是有底的,就是平时糖分高的东西吃的太多了,我几乎不喝水,只喝可乐,每天至少三瓶以上,去小卖部购物都是一次至少买两箱。特别是夏天,不管是在车间还是监舍,可乐都是随身携带,平时休息时候我也是不喜欢走动的,就喜欢看看书或者看看电视,这些可能都是造成得糖尿病的原因吧。

我又问他,你得这么严重糖尿病,你心理压力大吗?

他说,我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我在中心医院住院的时候,每天还是喝可乐。那里的民警医生会说我,但我不听的,所以说了几次后面也不说了。再说像我这种情况的又不是我一个人,大家都这样,开心过一天是一天,无所谓了。

我又问,你把身体搞成这样,就不怕家里人担心吗?

他回答说,说对家里没有牵挂这是自己骗自己,但现实是我根本帮不了家里,家里也帮不了我什么,从判决书下来那天我就知道我永远回不去这个家了。家里的孩子和父母肯定担心我,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肯定熬不到刑满的那天,他们能把以后的日子过好,我就非常知足了。

我说,你这个病已经很严重了,可以申请保外。

他说,这个我知道,民警在把我送到这里在路上时就告诉我了。但我没同意保外,也跟家里说了别签保外的字。我这个样子回去了也没多长时间活路的,回去了也是要去住院,这个住院费用可不是小数目,家里根本吃不消。

后面我还想聊点东西,他叹了口气说不想说话,我也就此打住了。

三天后,这名病犯动了手术,摘除了一枚彻底坏死的眼球,观察了几天病情稳定后就出院回监狱中心医院。

再后面就没有他的任何具体的消息了,只有一些后面送来住院的病犯口中零零碎碎的消息,有的说他保外了,有的说他手术回去两个来月就死了,也有的说他活的好好的,只是瞎了,但还是每天一瓶可乐……

在社会医院执勤的那段时间,这样的例子真的好多好多。一开始听着看着会不由自主的心里有一丝伤感,但见得多了,时间一长,也就慢慢变得麻木和漠然。当然,不管是在社会上打拼,还是在监狱服刑,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最初选择的权利,我们也不能去评价任何人任何决定的对和错。只能说一叹一口气,一口一个悲!

喝下一杯高浓度糖水后,我在孕期“忍饥挨饿”

作为一个南方人,晓欣已经有3个多月没有好好吃白米饭了。那天,她实在忍不住了,抱着一盆白米饭边吃边哭……

自从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后,晓欣的生活就与“控糖”二字分不开了。

-01-

初识妊娠糖尿病

晓欣是一名孕妇,孕24周前,她的产检一路绿灯。孕25周时,她准备去医院做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糖耐量测试”。测试前,她做了充分的功课,前一周开始控制饮食,前一晚不敢加餐,她相信自己一定没问题。

事实证明,喝糖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但可怕的是结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是8.61mmol/L,比正常最高值8.5mmol/L略高。

◎ 糖耐量测试报告。/ 受访者提供

看着报告里上升的箭头,晓欣瑟瑟地问大夫:“高一点点没关系吧?”

大夫严肃地说:“妊娠糖尿病了,控制不好要打胰岛素或住院。”接着就让晓欣花200块去听营养课。

糖妈妈的营养课程在一个小房间里进行,房间门口写着“妊娠糖尿病、高危妊娠咨询”几个大字。

上完课后,晓欣才了解到,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孕期特有疾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胎儿更容易出现发育异常、早产、生长受限、巨大儿等不良情况,同时孕妈未来有很高的概率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这让晓欣越听越害怕。

◎ 妊娠期糖尿病多可在产后恢复,但仍有3.3%病例于产后5-10年转为糖尿病。/ 站酷海洛

“好在血糖高得不厉害,调整饮食,每天适度锻炼,有希望把血糖控制好。”营养师给了晓欣一根救命稻草。

-02-

这不能吃那不能吃

走出医院,晓欣购买了人生第一个血糖仪,翻箱倒柜找出了减肥时用过的食物秤,每次煮饭前,食材都要过一下秤看有没有超过营养师指导的摄入量。

晓欣每天要吃三大餐、三小餐,但可选的食物并不多,牛奶要换成脱脂的,酸奶换成无糖的,水果只敢吃点小黄瓜、小番茄,大米要混着糙米煮,除了要远离一切甜食外,还要少吃白米饭、面条、粥、包子等精制碳水。晓欣每天都要绞尽脑汁想菜单,既不能升糖,还要保证营养。

◎ 医院提供的妊娠期糖尿病膳食营养指南。/ 受访者提供

记得第一次血糖监测时,晓欣早餐吃了1块全麦面包、1个鸡蛋,1小根红薯、1盒牛奶,她信心满满地拿出血糖仪扎破手指,将指尖血“怼”在试纸一端,结果液晶屏上显示的“8.7”(正常6.7以内)让晓欣傻眼了,竟然比喝糖水测的数值还高!心情瞬间低落至谷底。

后来晓欣经过多次调整食物搭配和数量才发现,她所吃的全麦面包基本上都是“假”的,红薯也不太适合她,而且在吃法上要“干湿分离”,不能“一口干粮、一口牛奶”地吃。无奈,晓欣现在每天的早餐只能固定吃玉米、鸡蛋,牛奶留到加餐吃。

◎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70为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 站酷海洛

-03-

在摆烂和愧疚中反复横跳

真的没想到,有朝一日吃口精制碳水都那么难!控糖多日后,晓欣开始像丢了魂一样想吃甜食,想吃粥粉面,想喝奶茶。

有一次,晓欣想吃面食了,她把家里的意大利面拿出来,打算煮一大把放肆吃个够,后来想了想,只数了20根丢进锅里,瞬间觉得下半辈子没盼头了。

很多时候,不吃的“饥饿感”与吃了的“负罪感”会交替涌上她的心头,而饥饿感这种更古老、更原始的冲动往往占据上风,驱使她向诱惑低头。加上她的B超结果还好,胎儿大小正常、羊水正常,这或多或少加剧了她的侥幸心理。

晓欣经常会趁老公不在时,偷偷吃雪糕、蛋糕和面食,当食物刺激味蕾时,她这辈子都没觉得食物竟然还能这么香!

◎ 不能吃甜食的日子是一种煎熬。/ 站酷海洛

每次吃完甜食、面食,或者吃撑的时候,晓欣就不测血糖了,等到第二天饮食恢复正常才测。她说:“只要我不测,血糖就不会高。”

但晓欣深知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每次偷吃完后,她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把食物从喉咙里抠出来。

-04-

再坚持下吧

直到去复查糖化血糖时,晓欣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谓糖化血糖,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用以测量一个人3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水平,正常值为4%-6%,而晓欣的值为5.9%,处于临界值。

医生告诉她,宝宝长期浸泡在高血糖浓度的羊水里,会有缺氧的风险,而且容易低血糖。晓欣一脸蒙,还来不及忏悔,她就被赶鸭子上架,安排住院了,因为她之前的血糖监测数据有太多次超过标准值了!

◎ 在羊水里的已经39周的胎儿。原则上妊糖孕妇不能超过40周生产。/ 站酷海洛

住院时,晓欣得知和她同住一间病房的孕妈已经生了,可那位孕妈自分娩后已经好几天没见到宝宝了,因为她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后依然大吃大喝、毫不节制,导致宝宝刚出生就低血糖,直接转去了新生儿科,宝宝喝的第一口液体不是母乳,也不是配方奶,而是葡萄糖。

后来,护士将那位孕妈的宝宝抱过来,让孕妈喂奶,但孕妈没有奶水,护士说:“这样不行,孩子低血糖,喝不到奶会有危险!”

晓欣开始担心自己的宝宝,内心愧疚了起来,同时也悲观地想着妊娠糖尿病是否会变成终身糖尿病,让她一辈子吃不到甜食……

◎ 糖尿病诊断标准。/ 站酷海洛

所幸,晓欣的血糖控制得很好,住院一周就出院了。

出院后,晓欣心里默念:“孕期以来一路披荆斩棘、打怪升级,很多艰难都熬过来了,为了宝宝的健康,没什么问题是无解的。”之后,晓欣又开始了她的控糖之旅,她打算生完宝宝后继续坚持健康饮食,因为她现在的目标是母婴平安,而不单纯是血糖仪那几个数字

(注:文中晓欣为化名)

——END——

作者|杨美云

编辑|廖颖瑶

编审|叶芳

糖尿病的6大红灯预警:别等医生给你开“VIP病房”!

文 |任医懂点健康

编辑 | 任医懂点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来聊聊糖尿病的“终极召唤信号”——也就是当身体发出这6种警报时,你必须火速打包行李,直奔医院!否则,后果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严重。

咱们不整那些催眠式科普,今天换个活法,让你笑着学,学完还能转发给你的“糖友”们,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顺便还能收获朋友的感激涕零)。

一、口渴到怀疑人生,水壶不离手

你是不是最近变成了“千杯不醉”的选手?一天八杯水根本不够,恨不得一觉醒来先干一桶?

朋友,这可不是你突然觉醒了“水系技能”,而是你的血糖已经飙到让肾脏疯狂加班,把多余的糖分拼命往外排。结果呢?水分也跟着被带走,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形成一个“水循环大法”。

警钟敲响! 如果你已经渴到觉得自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别犹豫,赶紧去医院查查血糖!

二、饭量惊人,却瘦得莫名其妙

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吃嘛嘛香”,每天饭量比以前翻倍,但体重却像被偷走了一样?

朋友,这不是“天降神力”或者“基因变异”,而是你的身体“断粮”了!糖尿病让胰岛素摆烂,葡萄糖进不了细胞,身体只能拆“库存”——燃烧脂肪和肌肉来维持能量。你以为自己是“暴食不胖”的天选之人?其实是身体在偷偷“卖家产”!

警钟敲响! 如果你吃得多,还瘦得快,赶紧测个血糖,别让身体被榨干。

三、小伤口愈合慢,剪个指甲都能发炎半个月

你是不是发现,最近连个蚊子叮的包都要半个月才消?剪个指甲,指头都能肿成大萝卜?

这就是高血糖带来的VIP待遇——伤口愈合速度缓慢!因为血糖高,血管变脆,免疫力下降,细菌在你身上简直是“开party”!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足,甚至面临截肢风险!

警钟敲响! 任何伤口都别掉以轻心,尤其是脚部的小破皮,赶紧去医院处理,别等它变成“无底洞”!

四、尿频尿多,晚上起夜跑得比猫还勤

夜里本该是“与被窝共眠”的美好时光,可你却被尿意折腾得起起落落,一晚上能跑五六趟厕所?

这是因为血糖太高,肾脏拼命想把多余的糖排出去,但糖带走了大量水分,让你尿量暴增。你以为自己是在锻炼夜间步行能力?不,你的肾已经快累瘫了!

警钟敲响! 如果你最近变得“夜跑高手”,不要犹豫,马上去查血糖!

五、双眼模糊,看人都自带“柔光滤镜”

你是不是最近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以为是手机玩多了?以为是近视加深了?不,你的眼睛可能正在被糖尿病“偷家”!

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的甚至会失明!别等到看啥都是“朦胧美”,才想起去医院。

警钟敲响! 眼睛模糊 ≠ 单纯用眼过度,赶紧去查血糖 眼底检查!

六、整天没精神,累得像条咸鱼

是不是每天都感觉自己像“电量不足”的手机?上午刚上班,就已经开始倒计时等下班?

朋友,这可能不是单纯的“懒癌晚期”,而是你的细胞根本“吃不饱”!糖尿病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让你一天到晚都像在“省电模式”里苟延残喘。

警钟敲响! 如果你长期疲惫、乏力,赶紧去医院查查血糖,别让自己变成“行走的电池耗尽警告”!

听我一句劝,别等“Game Over”再后悔!

以上6种情况,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别犹豫,赶紧去医院!糖尿病不是“温柔的慢病”,它的并发症可是能要命的!别等到病情恶化,医生给你开“ICU VIP房”时才想起来后悔。

解决办法呢?很简单!

定期体检——别等到症状明显才检查!

合理饮食——少吃甜食,控糖控油,别把血糖当蹦迪选手一样放飞!

适量运动——每天走一走,别让血糖“原地爆炸”!

按时服药——医生开的药不是摆设,乖乖吃,别想着“硬抗”!

最后,送你一句话:
健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每天多一杯白开水、少一口奶茶的积累。别让你的身体等太久!

参考文献

中国糖尿病协会. 《糖尿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中国医学科学院. 《糖尿病并发症及防控措施研究》.

WHO. Diabetes Fact Sheet.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