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病症状有哪些(糖尿病肾病症状有哪些吃什么药)

中医黄俊臣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友有6个症状,说明肾病来了,要警惕!

糖尿病肾病是可以早查早治的,因此,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至关重要。

以下这6种信号,病友们要小心警惕:

1、泡沫尿

患者发现排尿时尿液中出现大量细腻、丰富且不易消散的泡沫。这主要是因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导致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从血液中漏出到尿液中。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少,当肾脏出现病变,蛋白质漏出增多,尿液的表面张力发生改变,就容易形成泡沫。

泡沫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不是所有的泡沫尿都意味着肾病。患者可以在小便后观察下:马桶内的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且经过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会完全消散。

2、身体水肿

水肿通常先从身体较为低垂的部位开始出现,比如下肢,尤其是脚踝和小腿部位。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蔓延至全身。这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后,其对水、钠的排泄能力下降,导致水钠潴留于体内,引起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增多,从而出现水肿。

比如这种情况:早上起床时发现自己的脚踝变得肿胀,按压后会出现凹陷,且凹陷恢复缓慢;或者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腿前面的皮肤,会留下明显的压痕。

3、血压升高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高血压症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主要是肾脏受损后,体内的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水钠潴留也会进一步加重血压的升高。

血压升高不仅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症状,同时也是加重肾脏病变的重要因素。持续的高血压会进一步损害肾脏的小动脉,加速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减退的进程。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血压升高,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调整降压治疗方案,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夜尿增多

通常夜间排尿次数超过 2 次以上,且尿量超过白天尿量的 1/3。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地将水分重新吸收回体内,导致尿液生成增多。

夜尿增多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一个信号,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睡前饮水过多、精神紧张等。如果排除了这些因素,仍出现夜尿增多的症状,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可能。

5、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患者会感到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甚至看到食物就有恶心的感觉,严重时会出现呕吐。这主要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后,体内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及时排出,在体内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虽然不是糖尿病肾病特有的症状,但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考虑到肾脏病变的可能。

6、贫血

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糖尿病肾病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激素,肾脏受损后其分泌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

患者原本面色红润,逐渐变得苍白无血色,在日常活动中容易感到疲倦,稍微运动一下就会气喘吁吁、心跳加快。

贫血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贫血症状时,除了考虑常见的营养性贫血等原因外,还应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可能。

出现4个症状 提示糖尿病肾病 别拖赶快就医

出现4个症状提示糖尿病肾病,别拖赶快就医。

当出现了以下4个症状,可能就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的预警信号,那么就需要赶紧就医,不要等到肾功能损伤以后才去重视。根据统计,20%到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的肾脏的损伤,而且这个比例仍然在逐年的上升,每年新发的病例达到几十万。

糖尿病肾脏病被内分泌科的医生称之为沉默的杀手,它的危害可不小。

·首先糖尿病肾脏病属于微血管病变,如果不及时控制,肾小球的滤过率会持续的下降,最终可能会导致尿毒症。

·其次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难度是比较大的,很难逆转,往往需要长期的随访治疗以及管理。

·最后治疗费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既然危害如此之大,那是否有可以预防的办法?答案是肯定的。糖尿病肾病在发生前有4个主要的征兆,大家可以提前留意。

·征兆一:长期感到困倦乏力,这往往是肾脏问题的最早期的表现。因为肾脏损伤以后无法维持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再加之大量的蛋白从尿液中流失,会引起乏力的症状。

·征兆二:身体浮肿,早上起来会发现眼睑肿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时候会使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

·征兆三:免疫力下降。得了肾病以后身体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容易出现感染,比如频繁的感冒,一旦生病可能还会加重肾病的负担。

·征兆四:尿液以及尿量的变化。正常人的尿量在1000~2000毫升之间,如果突然增多或者减少就可以视为肾脏在发出警报,特别是晚上小便频繁。注意尿液是否有泡沫,泡沫多可能表示尿液当中的蛋白浓度升高,这也是糖尿病肾脏病一个重要的征兆。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抓住黄金窗口期?医生讲清楚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广大糖友最恐惧的并发症之一,研究数据表明,约1/3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肾脏损伤,如果不注意,病情会继续进展,最终进展为尿毒症,真的走到这一步,生活就会变成一种煎熬,我们必须经历常人本不必经历的磨难。很多朋友都会发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

但让人感到担心的是,由于早期症状隐匿,许多患病的朋友在确诊时,已进入不可逆阶段。作为从业多年的重症医学科医生,这样的病人在张医生的科室屡见不鲜。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我们该如何在肾病的早期发现问题,将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下面,张医生将结合最新指南和临床经验,为您解析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今天的正题,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需要尽快就医。

1. 警惕尿液中的泡沫
当尿液中出现细小绵密、久不消散的泡沫时,提示可能存在蛋白尿。这种泡沫尿与普通尿液泡沫不同,具有"倒啤酒沫"般的特征。早期可能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会转为持续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肉眼可见的泡沫尿出现时,肾脏损伤往往已超过3年。

2. 关注清晨的面包眼
眼睑和面部浮肿是早期典型表现,这与肾脏排水能力下降有关。患病的朋友常描述:"早上眼睛肿得像面包",这种水肿具有晨重暮轻的特点,按压后形成凹陷。如果朋友们发现脚踝部持续肿胀,甚至连鞋子都突然变紧了,更要提高警惕。

3. 注意血压的无声攀升
超过6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出现蛋白尿前,血压已开始异常升高。这种血压变化具有"舒张压升高更明显"的特征,例如从120/75mmHg逐渐升至130/85mmHg。建议患有糖尿病的朋友每周至少测量2次血压,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测量最准确。

4. 小心夜尿次数增多
夜尿次数增加是重要预警信号。健康成年人夜间排尿≤1次,若连续3天出现≥2次夜尿,或夜尿量超过全天尿量的1/3,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临床上常见患病的朋友因"每晚起夜3-4次影响睡眠"就诊,最终确诊早期肾病。这对于夜尿增多的朋友而言,是需要警惕的。

5. 难以解释的慢性疲劳
区别于普通疲倦,这种乏力感具有"休息后不缓解"的特征,常伴随面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由于肾脏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患者血红蛋白可能降至110g/L以下,但往往被误认为"年纪大了自然虚弱",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聊到这里,第二个问题就出现了,面对肾脏疾病的威胁,糖尿病朋友该如何预防呢?张医生反复和朋友们讲,未雨绸缪比什么都重要,对于这类疾病,早期的症状固然重要,定期的筛查同样值得重视。张医生给出的建议是:1型糖尿病朋友在确诊5年后开始筛查,2型糖尿病朋友从确诊的那一刻,就要开始筛查。

核心检测项目有3种: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这在往期的作品中,张医生提到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晨起第一次尿液检测最准确,正常值<30mg/g;肾小球滤过率,通过血肌酐计算,正常值≥90ml/min;眼底检查,对于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朋友,他的肾病风险会增加4倍,因为视网膜病变和肾病同样属于微血管并发症。

如果满足以下任一项,并且持续3个月,就可以诊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还有一种诊断方式,需要做肾脏的穿刺活检,由于是有创检查,一般的朋友是无法接受的。

聊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检验,我们要多久检查一次呢?张医生的建议是根据我们的血压水平来确定。如果血压小于130/80mmHg,每年检查一次尿液和肾功能即可;如果收缩压在130-139mmHg,或舒张压在80-89mmHg,每半年就需要检查一次;如果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张医生建议每3个月就要复查一次。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严格?每3个月复查一次,太麻烦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张医生想提醒朋友们的是,之所以要求这么严格,为的就是抓住可以逆转的黄金窗口期,这是指微量白蛋白尿在30-300mg/g之间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强化管理是可以实现病情逆转的。

在这个阶段,朋友们要特别注意血糖控制,要求糖化血红蛋白≤7%,波动幅度<3mmol/L;也要注意血压管理,优选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这类药物会兼具降压和护肾作用;同时要注意营养干预,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8g/kg/天,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同时建议适度的进行体育锻炼,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这可使微量蛋白尿降低 20%

最后,想特别提醒朋友们的是,慎重选择药物,特别是要慎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检查前一定要水化治疗。

总的来说,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症状识别、规范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完全可能延缓,甚至阻断疾病进展。建议每位糖尿病朋友都要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记录历年检测数据,这将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重要依据。记住:今天的细心监测,就是明天肾脏的健康保障。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头条首发大赛#​#春日生活打卡季#​#万能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