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ed糖尿病(糖尿病患者ed什么症状)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ED的4个原因及6个对策

李先生刚过40岁,自己创业。伴随着事业的成功,人也开始发福,1米75的个头,体重却将近200斤。

5年前体检李先生被查出患有糖尿病,由于工作较忙,加上也没感觉不舒服,一直没有系统治疗。

渐渐地,他每次房事都力不从心,草草了事,直到这时,李先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到医院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阳痿。

糖尿病性阳痿是咋回事

糖尿病性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但却没有引起李先生足够的重视。一般医生将从糖尿病患者40岁起就开始询问性功能情况,发现糖尿病性功能障碍及早治疗。

勃起功能障碍(ED,旧称“阳痿”),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资料显示,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发病10年内发生ED,12%的患者是在因ED就诊时才发现患有糖尿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糖尿病病程的延长,ED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ED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5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信。

糖尿病性功能障碍可分为性欲低下、勃起障碍、 早泄 、射精异常及高潮缺乏等,其中男性患者以勃起障碍或阳痿 多见,女性患者以性欲低下常见。

导致性功能障碍的4个原因

  1. 心理性改变:在糖尿病阳痿中约有25%~35%属于心理性阳痿,部分病人有明显的情绪抑郁 ,且这种改变先于阳痿的发生。另一部分病人则在阳痿中有心理因素成分,使原先并不严重的阳痿逐渐加重。

  2. 神经性改变: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十分广泛,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与生殖器官有关的神经组织受损是导致阳痿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血管病变:糖尿病的血管损害包括大血管改变和小血管改变,阴部大血管硬化及阴茎微血管改变,甚则微血管闭塞,也是糖尿病性阳痿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其他:长期吸烟、酗酒及服用某些药物(如受体阻滞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诱发ED。

防治糖尿病ED的6项措施

1.心理治疗:糖尿病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也是导致阳痿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治疗可使患者重新获得自信,适合于所有的糖尿病性ED患者。

2.纠正代谢紊乱,防治神经及血管病变:要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特别是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即空腹4.4-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许多患者在血糖控制满意以后,性生活的满意度随之明显提高。

3.药物治疗:糖尿病阳痿大多与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有关,治疗药物可以选择枸橼酸西地那非或他达那非。枸橼酸西地那非不得与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异山梨酯(消心痛)等合用,否则有可能导致严重高血压而出现意外。

该药可提高阴茎海绵体的血流量,增强并维持阴茎的勃起功能,有效率超过50%,是糖尿病性ED的首选药物,但每天最多服用一次,最大剂量是100mg(1片),建议空腹服用,服药30分钟后起效,作用时间可维持4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患者如果接受性刺激,阴茎可以获得勃起。

需说明的是,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以引起阳痿,如性腺内分泌功能障碍、神经病变等。此时需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性激素替代治疗、神经营养治疗等。

4. 机械装置治疗:如国外兴起的阴茎内置放假体、阴茎负压吸引等方法,疗效比较可靠,副作用少,尤其适合于老年人。

5.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导致或加重阳痿的药物,如受体阻滞药、抗抑郁药物。

得了糖尿病系统治疗是关键,性福问题是大事,不要讳疾忌医。

作者:杨井金 主治医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审校:张美彪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75% 糖尿病患者面临 ED 风险?4 步治疗方案来了

在健康的 “多米诺骨牌” 中,血糖、血压的异常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勃起功能障碍(ED)就是其中之一。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 ED 发病率高达 50%-75%,高血压患者的风险也比常人高出 3 倍 。面对这一困扰,患者该如何科学应对?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

一、血糖、血压异常为何会引发 ED?

高血糖和高血压对血管与神经的损害,是导致 ED 的关键。长期高血糖会使神经纤维变性而失去功能,当阴茎海绵体上的自主神经发生损伤,就会造成维持阴茎勃起最重要的海绵体结构无法充血;同时,持续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阴茎海绵体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血液灌注不足。二者还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一氧化氮(NO)的正常分泌,破坏勃起生理机制。

二、综合治疗,打好 “组合拳”(一)基础治疗:控糖降压是根本

严格的血糖血压管理是治疗 ED 的前提。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7% 以下,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稳定在 130/80mmHg 以内。除了遵医嘱服用降糖药、降压药,还应配合饮食调整和运动干预。饮食上遵循 “三低一高” 原则(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多吃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深海鱼、粗粮和绿叶蔬菜;每周进行 150 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二)心理调节:走出 “心因性” 误区

约 40% 的 ED 患者存在心理因素干扰。疾病带来的焦虑、自卑情绪,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神经传导,加重勃起功能障碍。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伴侣的理解与支持同样重要,共同学习性健康知识,消除因疾病产生的沟通障碍。

(三)药物治疗:安全用药有讲究
  1. 一线药物:PDE5 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药物能通过抑制 5 型磷酸二酯酶,增加阴茎海绵体的血流量。但需注意,正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的患者禁止使用,以免引发严重低血压。
  1. 新型选择:盐酸阿扑吗啡舌下片:不同于作用于血管的 PDE5 抑制剂,盐酸阿扑吗啡舌下片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激活多巴胺受体,调节勃起相关神经递质,适用于轻中度 ED 患者。其舌下含服的给药方式起效快(15-20 分钟),对血管功能要求较低,适合血糖、血压控制稳定但存在血管损伤的患者。不过,该药可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严格遵循剂量(推荐起始剂量 2mg)。
三、治疗误区需警惕

部分患者盲目相信 “补肾壮阳” 保健品或民间偏方,不仅可能延误治疗,还可能因成分不明加重血糖血压负担。此外,认为 “只有药物能治疗 ED” 也是误区,单一疗法效果有限,必须结合基础疾病控制、生活方式改善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血糖高、血压高合并 ED 并非无解,通过科学管理基础疾病、多维度综合治疗,多数患者能重获正常性生活。但请记住,任何治疗方案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才是守护健康的正确方式。

糖尿病合并阳痿,应该如何应对?联合搭配好,效果提升不止一点点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中,有超过52%存在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且多表现为反应差、起效慢、药物依赖性强的特点。糖尿病性 ED 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神经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三大核心机制。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勃起功能的严重损害。

神经损伤是糖尿病性ED的主要诱因之一。高血糖通过激活多元醇通路,导致神经水肿和变性。在多元醇通路中,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细胞内积累,引起渗透压升高,导致神经细胞水肿和变性。这种神经损伤不仅影响神经传导功能,还进一步加剧了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糖尿病性ED中也起着关键作用。高血糖导致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减少,NO 是介导血管舒张的重要信号分子。NO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C),使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升高,从而引起血管平滑肌松弛和血流增加。然而,糖尿病患者的 NO-cGMP 信号通路受损,导致 cGMP 水平下降,血管舒张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勃起功能。

氧化应激也是糖尿病性ED的重要机制之一。高血糖导致活性氧(ROS)生成增加,ROS 通过氧化损伤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进一步加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神经损伤。氧化应激还通过抑制 NO 合成酶(NOS)的活性,减少 NO 的生成,从而削弱 NO-cGMP 信号通路的功能。

在男科领域,他达拉非和西地那非是两种广泛使用的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不少患者困惑不解:血糖控制也达标了,为何性功能却迟迟不见恢复?

西地那非作为高选择性 PDE5 抑制剂,通过阻断环磷酸鸟苷(cGMP)水解酶活性,使海绵体血管平滑肌细胞内 cGMP 浓度升高 3-5 倍(附件 6 药代动力学研究)。该过程激活 cGMP 依赖性蛋白激酶(PKG),促使钙离子外流通道开放,导致平滑肌细胞舒张和动脉血流量激增。

一、不见恢复的原因

健康人群:服用 50mg 剂量后,1 小时内达到 5.2μmol/L 血药浓度峰值,阴茎血流增速达基线值 280%,勃起硬度评分(EHS)≥3 分的有效率可达 82%。

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导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蓄积,使 eNOS 活性下降 40%-60%,NO基础合成量仅为健康人群的 1/3。血管内皮存在神经性损伤,使胆碱能纤维密度降低 65%,海绵体压力传感信号传导延迟>300ms。

双重打击导致西地那非的 cGMP 增效机制被严重削弱,50mg 剂量下糖尿病患者 EHS≥3 分比例仅 38.7%,且作用时间缩短至健康人群的 2/3。

这种 "高血药浓度 - 低组织利用率" 的矛盾现象,造成糖尿病患者需更高剂量才能达到同等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却增加 2.1 倍。

二、剂量调整、联合用药的临床决策

在糖尿病合并阳痿的治疗领域,单一药物治疗往往存在局限性,而联合用药成为了寻求更有效治疗方案的关键突破点。其中,依帕司他与维生素D、E的协同增效作用备受关注。

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其在修复神经损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帕司他能够特异性地抑制醛糖还原酶,减少山梨醇的生成,从而缓解神经细胞的损伤,逐步修复神经功能 ,这一修复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但持续的过程。

基于糖化血红蛋白分层:①HbA1c<7% 者,25mg 规律用药联合按需 50mg 追加;②HbA1c 7%-9% 者,需联用依帕司他(150mg/d)恢复神经传导;③HbA1c>9% 者,优先强化血糖控制后再启动 ED 治疗。该方案使糖尿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从单药治疗的 41.3% 提升至联合治疗的 76.8%(P<0.01)。

这里说句题外话,很多人正常人,也就是没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也会陷入了“吃猛药就应该立马恢复”的期待,但真实情况远比这复杂。如果你担心猛药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也可以试试中成药循序渐进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例如茸参益肾胶囊,从中药的成分及作用机制来看,其温补肾阳,填补肾精,益气固精,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冷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

总而言之,联合用药为广大ED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望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重拾自信和健康。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相信它将为更多受ED困扰的男性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