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很费钱(糖尿病治疗费钱吗)

米米医 0
文章目录:

朋友是2型糖尿病,住院第一天就检查挂水用了4500元,这正常吗?

有人问了一个问题,2型糖尿病住院,第一天就花了4500元,这个正常吗?

我的回答是有可能的。大家的概念是也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疾病,第一天也没有什么重大手术操作,为什么费用这么贵?2型糖尿病的危重症也可以很严重,其次,检查加上药物,也可以要很多钱。

一般来说不需要这么多,但如果是糖尿病急重症,就会比较费钱,任何急危重症都比较花钱。糖尿病也有急重症,比如酮症酸中毒就可能需要这么多费用。酮症酸中毒是比较危急的病症,早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然后继续出现脱水的症状,比如眼眶凹陷、呼吸加快加深,有些有烂苹果味,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出现烦躁、昏迷,甚至死亡。

入院时,对病人情况一无所知,需要完善各种相关检查,比如病人现在病情的评估、鉴别诊断,比如肝肾功能、血糖、彩超。如果是出现意识问题的,要进行鉴别,如头颅CT或者MRI;然后要评估血糖高有没有靶器官的问题,比如查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眼睛血管病变、心脑肾的病变是否存在;其次需要用到监护、护理,以及药物治疗。如果没有医保报销,那么是可能达到¥4500的。

其实相对来说住院第一天是会比较贵,有护理费、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加一起就比较贵了。当然一些药物、手术等也会很贵。如果是普通的体检,在体检中心就可以完成,价格相对比较合理,一般自费或者单位出;如果是病情比较重,需要住院观察的,医保可以报销,报销比例一般比门诊高,最后出院的时候自己缴纳的费用也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

最后我想说,医保政策真的挺好的,住院什么的相对来说还是可以接受范围,如果是自费药物什么的,那才是真金白银,真的是贵,保护好身体,做好预防,那才是省钱啊。

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点个赞,喜欢就关注我吧,有其他想了解的问题可以留言

少吃几顿降糖药,他多花了3万,化脓性肺炎真费钱

自律很重要!

居家隔离的时候,有人按时作息、积极锻炼,科学膳食,像休假一样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很多亚健康症状都自动消失了。

有的人却除了吃和睡,只剩下疯狂地玩手机,体重猛增同时健康指数却掉了很多。

李先生就犯了这么个错儿,赔了3万块。

他查出Ⅱ型糖尿病4-5年了,由于症状不重,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表现,吃药有一搭无一搭的,对甜品很碳水控制也不重视。

所以他的血糖一直在高位波动,这成了一场风暴的导火索。

然后隔离期间上火了,鼻子下面窜起一个大大的痘痘,比下面这个还大:

李先生觉得有点痒,加上玩手机时手有点贱,总忍不住去摸一摸、挤一挤。

嗯,坏事了!

把痘痘里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挤破了,挤进了血管里。

这一撮细菌进到血液里,张嘴舔了舔,突然就开心了:窝槽,小伙伴们快来,这哥们的血是甜的诶!我们要五世同堂啦!啦啦啦!

没错,很多细菌都喜欢吃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它们也没有计划生育政策,逮着机会就能疯狂繁衍。

它们美了,李先生惨了!

鼻子红肿4天,咳嗽3天,发高烧两天,体温39℃。

来医院,做CT,有肺炎了:

CT发现双肺多发的结节,大小不等,多位于肺外围,部分边界清晰

这是继发性金葡菌肺炎的常见CT表现,这些化脓菌疯狂繁衍之后,就会顺着血液乱窜,引起肺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肝肾损害等。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疯狂生娃!

千万不要小看这几个肺结节,它们比早期肺癌结节厉害多了!

聚在一起的化脓菌组成菌栓,像血栓一样堵塞肺部小动脉,引起肺梗死和多发的肺脓肿,还能破坏胸膜引起胸腔积液和脓胸(发生率约30-50%),进展非常快!

李先生就是这样,肺部脓肿多点爆发,第二天就转到了重症监护病房。

仅仅隔了一天,复查CT明显进展,病灶增多增大:

原来的结节像蘑菇云爆炸,形成大片的肺实变,还出现了胸腔积液。

他家里人收到了病危通知书

为什么这种肺炎进展这么快?才过了1天就能增大这么多呢?

因为不讲计划生育的金葡菌,繁殖太快了!

金葡菌的适宜生长温度是37℃,正好相当于人体温度,且它们对营养要求不高,在身体免疫力下降(比如高血糖状态)的时候,失去免疫细胞的有效监管,它们的繁殖速度是惊人的。

体外培养发现,只需要24小时,这些只有1微米大小的细菌,就能在培养基上形成1-3毫米的菌落。

而这些脓液包围的肺组织内很容易发生坏死、液化,坏死物排除后可以形成小空洞

同时,稠厚的脓液混合着坏死液化的肺组织,就像厚厚的肥皂液一样,有时会阻塞小支气管,引起活瓣样狭窄,空气易进难出,随着呼吸运动就像吹气球一样,在肺里形成很多肺气囊(多在1周内出现,发生率约10-30%):

这是另一位病人,多发肺气囊、小空洞

医生从这两位病人的血液和痰液里,都培养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

后来还算有惊无险!

李先生转到重症监护病房后做了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按照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再配合化痰、平喘、抑酸保胃、保肝、改善心机代谢等综合治疗措施,病情逐渐好转。

在重症监护病房待了10天,脱离危险转回普通病房了,花了好几万。

出院后吸取教训,老老实实控制饮食,定期检测血糖,1个月后回来复查CT,炎症基本吸收了。

青壮年身体底子好,解除病因后恢复速度也是惊人的!

看到这里,也许就有人问了,要是没有糖尿病,就不会发生这种肺炎了?

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物品表面、鼻腔、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约30-50%的正常人的鼻腔和皮肤都存在金葡菌定植,并且可以从皮肤和鼻腔跑到口腔、肠道、皮肤皱褶、腋窝、会阴等处,但是不发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常见于婴幼儿、老年人、皮肤脓疱、严重烧伤、外伤、外科手术后、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群体

还有一种情况可引起重症肺炎:合并流感!

流感病毒破坏上呼吸道粘膜屏障,也可以合并金葡菌肺炎,二者叠加破坏力更大。

流感病毒与金葡菌具有协同性,可以说是狼狈为奸各取所需:

1.流感病毒可以分泌一些蛋白酶和细胞因子,利于金葡菌等病原体的繁殖;

2.金葡菌的细菌性蛋白酶可以促进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开裂,促进病毒活化和复制,增强其传染性和致病力

所以很多人就能明白过来,有些很强壮的年轻人,一场小感冒竟能引发重症肺炎,甚至有生命危险。

病例来自济宁边翠霞主任

这位壮汉就是这种悲催的情况,34岁,人高马大长相帅气,结果感冒后咳嗽、发热3天住院,之后肺炎快速进展,也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半个月才脱离危险,肺里永久性留下几个肺大泡。

感冒不可怕,但有些并发症很可怕!尤其是有基础疾病而且控制不良的人,比如糖尿病。

最后罗嗦几个知识点:

很多病人住院期间需要卧床静养,陪护人员要多用点心,每天帮病人清洁头面部和手脚,还有腋窝、鼻腔、口腔等处,减少细菌定植,可以减少继发感染的风险。

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一部分原因就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几率,减少并发症。

很多糖尿病人、酗酒的人不在意空腔卫生,龋齿下面藏着很多条件致病菌,有时在睡眠时或醉酒时,可以随着涎液吸入支气管和肺部,也能引发吸入性感染、肺脓肿,这种例子也不算少见。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健康明星计划##非常病例#

保健食品,很多糖尿病人是花钱买病

花钱买病!我这样说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见过太多实实在在的案例了。

有吃出严重低血糖的,有吃出乳酸酸中毒的,有吃出肾功能损害的……,却仍然不断地有糖友前赴后继地购买。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曾经做过专题报道,曝光的情况更是触目惊心:

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稽查支队队长 应建德:我们查到一个案件,一颗降糖类的保健食品里,含有8片的格列本脲成分,再加上4片的苯乙双胍成分,相当于一颗里面含有12颗药品成分。如果有人对这种药品敏感的话,对他的身体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无欲则刚。说到底,都是对糖尿病的恐惧心理和对治愈糖尿病的迫切期望造成的。

饮食、运动、药物,阳关大道都看得到,但是人总希望能找到捷径。殊不知,“捷径”往往也意味着陷阱。

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保健品,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选择。

今天的文章都是干货,如果看完觉得有用,希望大家转发给更多人,帮助更多糖友“避坑”。

01

保健食品如何辨别真伪

所有上市的保健食品都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

经过认证的保健食品,会有明确的“保健食品”标示和“国食健字”批准文号,也就是下面这个“小蓝帽”:

有些非法保健品也会有这个假冒的小蓝帽标志,比如央视财经曝光过的这个:

如何鉴别呢?

大家可以登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或者通过官方公众号“市说新语”查询。

如果查不到相关信息,就一定是非法商品,可拨打12331热线电话投诉举报。

02

保健食品的合法功能

国家对保健食品的的功能有严格的限定,明确指出: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主要起到营养补充作用,只能辅助改善糖尿病,如果不使用正规降糖药,是不可能看出明显降糖效果的。

糖友如果看见保健食品宣传有“降血糖”、或者“治疗糖尿病”的作用,而不是“辅助降血糖”,要么是虚假宣传,要么是非法添加了降糖药。

保健食品的降糖效果越好,非法添加药品的可能性越大。(遇到非法宣传或者可疑非法商品,建议大家积极拨打12331电话举报,避免更多糖友上当受骗)。

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效,严格限制为24项。任何超出这24个功能的都是虚假宣传,甚至假冒伪劣:

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2年版)

序号

保健功能名称

1

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

有助于抗氧化

3

辅助改善记忆

4

缓解视觉疲劳

5

清咽润喉

6

有助于改善睡眠

7

缓解体力疲劳

8

耐缺氧

9

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

10

有助于改善骨密度

11

改善缺铁性贫血

12

有助于改善痤疮

13

有助于改善黄褐斑

14

有助于改善皮肤水份状况

15

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16

有助于消化

17

有助于润肠通便

18

辅助保护胃粘膜

19

有助于维持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

20

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

21

有助于维持血压健康水平

22

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23

对电离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作用

24

有助于排铅

03

适合糖尿病的保健食品

据调查,我国每年保健食品的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五成以上。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表明,市场上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

这些保健食品大都是“两无”或者“三不”产品:无毒、无效,或者效果不稳定、不可靠、不长久。

这些无毒无效的产品,生产成本极低,往往还价格昂贵,妥妥的智商税。

当然,也有一些正规的保健食品是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的。不过,它们往往针对特定的人群,并不适合所有人。

对于糖友来说,一些营养补充剂对于缺乏这些营养的糖友是有益的,并不是所有的糖友都需要吃,一般通过饮食补充即可。

比如下面几种常用的保健食品,都是针对特定的糖尿病患者。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看完文章的糖友,都能学会合理选择保健食品,不要再盲目地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