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弓(糖尿病足弓下脓肿手术治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如果说糖尿病是甜蜜的杀手,糖尿病并发症则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一旦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威胁生命。

那么,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症状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脏、肾脏、大脑、周围神经、眼睛、足部等等。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 大血管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足;

● 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阳痿、神经源性膀胱等等。

3类并发症的表现症状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工作年龄段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早期眼部可以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如何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定期做眼底检查尤为重要!

2型糖尿病在诊断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和其他方面的眼科检查。

而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的5年内应进行筛查。

妊娠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以有糖尿病的女性在怀孕后应尽早行眼底检查,在整个孕期内每3个月以及产后1年内进行眼底复查。

2.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

临床表现:早期走路可出现脚痛,足部发凉麻木、刺痛感等感觉异常,后期可出现脚部变形,足弓变高,脚部肌肉萎缩,足部出现红肿破皮现象并逐渐加重,严重时伤口久不愈合,出现溃烂,脚趾发黑,甚至坏死、截肢!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比较容易识别,治疗困难,但预防则比较有效。

所有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应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足部有没有畸形、胼胝、溃疡、皮肤颜色的变化;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有否感觉异常及跟腱反射是否减弱等。

如果有上述症状,则应进行预防性足部护理,包括戒烟、穿舒适宽松的鞋子、不赤足行走、仔细修剪指甲避免皮肤损伤、洗脚前测试水温避免烫伤、每日更换袜子,并保持足部清洁等。

如果一旦足部出现皮肤破溃,形成溃疡,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足溃疡会明显地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表现:早期可能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尿液里泡沫多,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或降低,逐渐会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如何筛查:一般1型糖尿病患者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所以,如确诊 2 型糖尿病,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筛查。

如何预防并发症

1.改变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饮食须保持营养均衡,进餐定时定量。适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及升糖快的食物,多喝水、少吃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经常锻炼,以有氧运动最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

2.监测血糖: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般空腹血糖 5~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具体需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和合并症情况而定。

即使是血糖控制得很好的患者也应该保持每周监测血糖2~4次,对血糖波动很大或血糖过高的病人应该每日监测7次血糖,并及时调整治疗。

3.定期查血压、血脂: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每次就诊时应该监测血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和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4.定期检查视力: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去医院检查眼底。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到眼科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早处理,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定期检查肾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尿微量蛋白以及血肌酐水平,以便确定肾功能情况。如果总出现腿肿或脚肿,一定要注意,很可能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6.观察足部变化:对于足部的小伤口、溃疡或起水泡都要认真对待,以防日后发生严重后果。另外,剪脚趾甲时要注意,不要剪破周围皮肤。

除上述之外,要提防一些特殊情况,如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这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如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

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规律用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才能真正预防并发症,才是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的最佳策略噢!

来源: 吉林12320

专家:“糖足”危害大 预防是关键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8日电(陈静 肖鑫)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糖尿病足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护师、造口治疗师戴爱兰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糖尿病高危患者来说,糖尿病足治疗难度大、费用高、疗效差,并且容易引起残废和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预防糖尿病足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这位专家表示,糖尿病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状况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然而,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定期检查、合适的鞋袜选择、健康教育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应积极参与和配合各种预防措施,以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普遍面临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它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和血管损伤,使得足部容易发生创伤或感染。 糖尿病足会引起神经炎症,使得患者的感觉神经受到损伤,出现麻木、刺痛等疼痛感觉;足部皮肤容易出现微小的创口,留下感染的机会。糖尿病足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足弓降低、足部变形等情况,如扁平足、鸡胸足等。糖尿病足的患者足部皮肤容易出现微小的创口,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成为足部溃疡,甚至坏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足部受压等是糖尿病足的病因。

戴爱兰介绍,医学将糖尿病足分为了三个时期: 初期(糖尿病足1期):足部经常发生浅表损伤或溃疡,并出现红肿,但初期溃疡的分泌物较少;中期(糖尿病足2-3期):中期糖尿病足症状为足部出现反复感染,而且感染程度进一步加深,已经损伤到足部皮下组织,并形成组织炎症。此时如果不及时控制,感染会沿着肌间隙蔓延,脓性分泌物逐渐增多,分泌物发臭;晚期(糖尿病足4-5期):晚期糖尿病足症状表现为深部感染进一步加重,蜂窝织炎融合成大脓腔,肌肉肌腱破坏严重,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增多,周围出现大面积的损坏组织,骨与关节受到破坏,足耻和脚趾出现坏死。

如何治疗糖尿病足?戴爱兰表示,患者需控制血糖、控制血管病变、营养神经并对局部伤口进行处理。对于严重的糖尿病足问题,如足部坏死、感染、血管病变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截肢或血管手术等。戴爱兰表示,除了上述治疗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高压氧治疗、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等,以促进足部伤口的愈合和减轻疼痛。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戴爱兰表示,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足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以减少糖尿病足的风险。戴爱兰直言,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医生嘱托,按时服用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在饮食上保持适度的限制,控制摄入总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并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的含量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血压应维持在140/85 mmHg (无糖尿病肾病),或130/80 mmHg (糖尿病肾病);而控制血脂则减少了新出现的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

这位专家提醒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足部保护,足部干净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步骤之一。糖尿病患者应该每日保证1-2次洗脚,使用润肤露或护足霜,清洗时避开足趾间或溃疡伤口上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应使用温水洗脚,而不是热水,因为热水会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如有“脚气”、皮疹等,皮肤科及时就诊,不宜自行使用鸡眼膏、胶布等化学制剂。

另外,选择合适的鞋子也非常重要。戴爱兰表示:“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合适的鞋子,以避免造成足部磨损和创伤。”新鞋穿半小时左右检查皮肤有无压红或摩擦的痕迹,新鞋开始每天穿1~2小时。同时,袜子应选择纯棉或羊毛袜子,不易太小或太大,袜子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以免摩擦损伤,袜口也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据介绍,预防足部感染也尤为重要。戴爱兰解释,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病原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预防糖尿病足感染需要重视。同时,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任何伤口、溃疡或感染,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生活习惯的改善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比如:戒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血管内膜,吸烟加速了血管疾病的进展,使发生肢体丧失、心梗、中风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加;定制适合有监督的锻炼计划:坚持3-6月的每周三次、持续一小时的运动方案,直到行走出现轻度到中度的疼痛,休息到疼痛缓解,继续行走。

定期体检必不可少。戴爱兰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足部检查,通过医生、多学科足部护理团队对糖尿病足危险等级的评级进行相关频次的检查。(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糖尿病足的预警信号:早期识别,避免恶化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常常让患者面临截肢的风险。

然而,许多糖尿病足的案例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在于,患者是否能在早期脚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以下是三种不容忽视的糖尿病足预警信号:

一、脚部皮肤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脚部皮肤可能会出现颜色改变,如发紫、发黑或发白,并伴有干燥、皲裂、擦伤等问题。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引发感染、溃烂等严重后果。

二、足部感觉异常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感到脚部发凉,即使触摸时感觉脚部温暖。

此外,还可能出现发麻、刺痛、发热等知觉不灵敏的现象。

有时,脚底还会有异物感,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或者脚上好像套了个袜套。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

三、脚部外观变形

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足弓变形、脚趾弯曲和下陷等问题。

脚趾之间的空隙可能变窄,脚部甚至出现剧烈疼痛。这些症状通常预示着糖尿病足的发展。

因此,一旦发现脚部外观出现异常变形,应立即就医,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足的发展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果在早期脚部出现皮肤异常、感觉异常或外观变形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是可以有效避免发展成糖尿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