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科打针(糖尿病眼睛打针6800一针会好吗)

老家河南 0
文章目录:

三门峡中心医院眼科李星楠:眼睛也能打针 带你了解玻璃体腔注药术

眼科李星楠:眼睛也能打针?带你了解玻璃体腔注药术

说到打针,人们会自然想到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鲜有人知眼睛里也能打针。

今天特邀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眼科医院护士长李星楠

带大家了解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位于什么部位

玻璃体腔是指位于眼球后4/5的空腔,在晶状体后方视网膜前方,里面充满无色透明的胶质体,即玻璃体。

注的是什么药

根据治疗目的不同,药物不同。

最常见的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等,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减少渗出水肿,从而稳定或提高视力;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抗生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

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

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

可以治疗哪些眼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感染性眼内炎等多种常见眼科疾病。

一次就可以了吗

黄斑水肿、黄斑变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等需多次治疗,通常是每月一次,连续注射三个月,之后再根据情况按需注射。

眼睛打针疼不疼

玻璃体腔注药术多为表面麻醉手术,手术前点麻醉眼药水即可,注药过程只有几秒钟,无明显疼痛感。

术前准备

1、充分了解注射风险,以及一次治疗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并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2、注射前需使用抗生素眼液预防感染,完善术前各项检查,监测血压、血糖等全身情况。

3、术前一天做好个人清洁,并配合护士进行泪道冲洗,若有脓性分泌物、球结膜充血水肿明显、结膜炎等症状需暂缓注药。

术后护理

1、术后休息2小时,勿剧烈活动。

2、术后第一天、第七天需门诊复查随访。

3、注射后连续一周滴抗生素眼液,每天4次。

4、注意眼部卫生,预防感染。

术后常见情况

1、术后感觉眼前有絮状或圈样漂浮物,可能是药物在玻璃体内飘动或少量气体残留,不必紧张,通常一周内消失,症状消失前不能驾驶或进行机械操作。

2、术后发现球结膜下片状出血,这可能是注射时碰到小血管出血,一般不用特殊处理,约10天左右可自行吸收。

3、如出现明显的眼痛、眼睛红肿加重、视物明显模糊、眼前漂浮物增加等,应立即就诊。

(汤剑燕 牛鹏磊)

昆明艾维眼科医院为糖尿病患者持续开设便捷的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门诊

掌上春城讯 身体的疼痛,我们总能通过药物或手术来迅速缓解,但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当它生病时,我们该如何守护呢?家住盘龙区的吴奶奶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患病已近10年。然而,最近她发现自己右眼的视力开始急剧下降,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每当她试图看清周围的事物,总感觉灰暗模糊,看不真切,甚至歪歪扭扭。这让她感到恐慌,于是她急忙来到了昆明艾维眼科医院的眼底病科。

经过一系列细致的检查,医生告诉吴奶奶,她患上了糖尿病黄斑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听到这个消息,吴奶奶的心沉到了谷底。

但医生的话很快给了她希望:“吴奶奶,您别担心,我们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做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治疗。虽然听起来像是在眼睛里‘打针’,但实际上,它并不会像您想象的那么可怕。”

昆明艾维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何雨檀主任正在为患者看诊

医生详细地解释了这种治疗方法。原来,玻璃体腔注药是通过一根极细的针头,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眼内,直达病灶。这种治疗方法针对性强,副作用小,对于许多眼部疾病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注射前医生会进行局部麻醉,所以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吴奶奶听后,心中的恐惧逐渐消散。她决定接受这种治疗。在医院的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实践基地,她进行了术前检查。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没有等待和住院的繁琐,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药物注射。术后,经过医生的评估,吴奶奶顺利离院回家。

这次的治疗经历让吴奶奶深刻体会到了眼科医学的进步和医生的关怀。她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眼睛生病了就是等着失明,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先进的治疗方法。我真的很感谢艾维眼科的医生们。”

事实上,眼底病是我国最主要的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之一。据统计,我国共有超过4000万人患有各种眼底疾病,每年新增患者超过300万。然而,由于眼底病的治疗需要多次进行,且每次治疗都需要到医院排队等待,许多患者因为时间成本过高而放弃治疗或延误治疗时机导致失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昆明艾维眼科医院成立了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实践基地,将玻璃体腔药物注射纳入门诊诊疗范畴。患者只需在门诊就诊后,医生就会根据病情为他们制定具体的注药方案,并在4-6小时内完成注药。这种高效便捷的治疗方式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时间成本,还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昆明艾维眼科医院特设了多个眼底病专科门诊 如“疑难眼病门诊”、“高度近视眼底门诊”、“飞蚊症专科门诊”和“糖尿病专科门诊”。这些门诊的开设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诊疗方案,还解决了患者“预约难、流程烦、等待久”的三大困扰。

昆明艾维眼科医院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医院也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引进新技术、新方法为眼底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先进的解决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将能够战胜更多的眼底疾病守护好每一扇心灵的窗户。

掌上春城记者:谢春梅

责编:莫开井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张怀安的一碗“养阴益气汤”,远离打针和激光

在我国,因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眼底病变失明率位居各类疾病之首,据权威统计,我国有1.1亿糖尿病患者和2.8亿高血压患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

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我国尤为普遍,就算可以通过打针,激光等手段来治疗,我国每年依旧有300~400万人因它而失明。

那么,面对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我们真的只能坐视不理,等待失明的到来吗?

其实不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眼底微血管病变,进而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最终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但幸运的是,这种病变并非不可逆转,只要我们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保住视力。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张源自张怀安留下的一张神奇药方——养阴益气汤,出自《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是张怀安老先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精心研制而成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良方。

该药方以养阴益气、活血通络为主,旨在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改善微循环,从而缓解眼底病变的进展。

案例

之前接诊一名高龄患者,王先生,69岁,退休教师。患者自述:半年来视物不清晰,且逐渐加重,小便多,困倦乏力。“糖尿病”已有8年,目前血糖控制较差,饮食方面总是控制不当。

检查: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3。双眼玻璃体混浊,视盘大小颜色正常,视网膜可见小片状出血,周边可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无力。

根据患者情况以养阴益气汤加减开方:生地黄,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知母,生石膏,黄芪,白茅根,丹参,牛膝,甘草。

患者服用2个月后,症状有所改善,但发现患者的黄斑区水肿还没有完全消退。于是加茯苓,白术,薏苡仁,车前子,以利水渗湿,消黄斑水肿。

三诊时,患者自述双眼视物较前清楚,口渴多饮,小便多等症状已消除,精神较前好转。检查视力:右眼提升到0.6,左眼提升到0.5。

为何有如此疗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防治指南》指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以气阴两虚、肝肾不足、阴阳两虚为本,脉络瘀阻、痰浊凝滞为标。一般治疗时要全身辨证与眼局部辨证相结合。

而从患者王先生的症状表现来看,判断他为气阴两虚症,气虚水湿运化乏力,气虚不能摄血,故见视网膜水肿、渗出及出血,全身及舌脉表现均为气阴两虚之候。

给他用到的方子中生地黄、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知母、生石膏均为养阴清热之药,能够滋阴润燥,调和体内的阴阳失衡,对于因糖尿病引起的阴虚火旺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黄芪作为补气良药,能够增强机体的正气,提升免疫力,对于气虚乏力有良好效果。白茅根、丹参、牛膝则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视网膜的出血和水肿。甘草则作为调和诸药之用,使整个方剂更加和谐统一。

后经两个月的治疗,虽然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黄斑区水肿仍然存在。因此,我又在方中加入了茯苓、白术、薏苡仁、车前子等药物,这些药物具有利水渗湿、消肿利尿的功效,能够进一步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减轻黄斑区的水肿。

中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既要针对全身的气血阴阳失调进行治疗,又要针对眼部的具体病变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过调和阴阳、补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视力,减轻眼部的病变。同时,中医治疗还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我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眼科娄彦蕊,我从事中医眼科的治疗已经近20年了,擅长各种眼底疾病。

如果您也面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干眼症、青光眼等眼科疾病,中医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