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扎肚皮(糖尿病扎肚皮好吗)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动态血糖仪了解一下
患上糖尿病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既要忌口,又要定期检测血糖,太高不行,太低也不行。而要说起血糖测量,那“糖友”们更是“苦水”一大堆,有觉得用血糖仪测量每次“扎手指”都很痛的,有觉得自己测量的血糖不太准确的,也有很多人觉得测量血糖很麻烦。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糖尿病患者的这一烦恼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你还不了解动态血糖仪?赶紧认识认识它吧!
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只有“糖友”才知道刘大爷患糖尿病已经好几年了,但他的血糖控制得不太好,为了他的健康着想,刘大爷的女儿特地买了个血糖仪,让自己妈妈监督刘大爷天天检测血糖。
从此之后,刘大爷“最为烦恼”的事情就从忌口变成了测血糖,因为血糖仪测血糖需要采集指尖血,但刘大爷非常怕疼,每次都要老伴儿“三催四请”才肯测试。
虽然扎一下手指在普通人眼里看起来只是一点点疼,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他们需要长期、频繁地测量血糖,日积月累之下 ,扎手指这种“小疼”也就成为了一种负担。
最近,刘大爷去医院复查时,医生告诉他,现在有一种“动态血糖仪”,通过在糖尿病患者的手臂或者腹部埋入一个“葡萄糖传感器”就可以实时监控血糖,能够免去他每天扎手指的痛苦。
刘大爷一听就来了兴趣,连忙请医生详细介绍一下这种新科技。医生告诉刘大爷,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在研制动态血糖监测的仪器了,十几年前,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就已经运用到了临床上,现在这个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
最重要的是,虽然埋入体内的“葡萄糖传感器”样子像一根针,但它其实比针还要小,放入体内的时候疼痛很小,很适合刘大爷这样怕痛,又需要经常监测血糖的患者。只不过现在动态血糖仪还不普及,价格相对高昂。
·用动态血糖仪测量血糖,有哪些优势?医生告诉刘大爷,使用普通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一方面是比较麻烦,每次都需要采集指尖血来测量血糖,另外一方面则是只能得知测量当时的血糖值,对于患者一天之内的血糖变化情况却不得而知,总体来说,这样进行血糖监测得出的结果并不是非常准确。
而动态血糖仪除了能免去他每天扎手指的痛苦之外,还可以实现全天候的血糖监测,其监测数据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患者在一天之内的血糖变化,一些性能比较好的动态血糖仪还能监测患者2-3天内的血糖数据,让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药物的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种类、用药方式或药量,这样患者的血糖就能更好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例如,有一位患者以前也认为饭后2小时血糖会达到峰值,但通过动态血糖仪的监测发现,自己在饭后1个小时内的血糖会飙升到13.9毫摩尔/升,1个小时后就会缓慢下降到正常值,甚至有时候还会降到正常值以下。根据这一监测结果,这位患者调整了自己的用餐方式,改为少吃多餐后,他发现自己的血糖平稳了许多。
其次,动态血糖仪一般会有“警报”功能,如果患者的血糖太低或者太高时,血糖仪会发出“警报”,让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的异常,并采取对应的措施改善自己的血糖情况,避免患者因高血糖或低血糖发生危险。
最后,通过动态血糖仪的监测,医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患者的劳动或运动强度是否合适,生活方式是否要进行调整,或者是有没有发生过“无感知的低血糖”等,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糖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另外,动态血糖仪体积也比较小,随身携带也很方便,不会给患者的出行造成太大的负担。现在还有一些动态血糖仪可以连接到手机APP,患者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查看自己的血糖情况,非常方便。
正是因为动态血糖仪有这些好处,所以它十分适合像刘大爷这样血糖控制得不太好,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动态血糖仪所生成的血糖谱为刘大爷“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医生说,动态血糖仪还很适合可能有“黎明现象”和“苏木杰(Somogyi)现象”的糖尿病患者,这两种情况虽然都表现为清晨时血糖升高,但是“黎明现象”患者的夜间血糖良好,而“苏木杰现象”患者在夜间会产生低血糖。
由于两种现象的发病机制不同,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这时就需要通过患者的血糖变化曲线来进行判断患者的发病原因。在没有动态血糖仪的时候,患者只能通过在夜间多次“扎手指”来判断血糖的变化,而有了动态血糖仪就方便多了。
此外,对于需要排除隐匿性低血糖的患者,或者新发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来说动态血糖仪也是十分合适的,24小时的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血糖,避免因为血糖波动太大而对自己或是胎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动态血糖仪虽好,控制血糖才是根本听了医生的介绍之后,刘大爷几乎是当即决定一定要购买动态血糖仪来监测自己的血糖,虽然医生对他愿意监测血糖的行为表示很满意,不过仍然提醒他道,用动态血糖仪来监测血糖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要通过血糖变化曲线来对应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稳定。
医生告诉刘大爷,现阶段他还是应该坚持控制饮食,注意少油少盐、少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如精制米面等,多吃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蔬菜,避免在用餐后血糖波动过大。
同时,刘大爷还应该继续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当然,活动频率和强度也不应该太大,一周保持3-4次即可,重点是不要让自己过于疲累。另外,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对于保持血糖稳定都是很有好处的。
另外,医生提醒刘大爷,如果他开始使用动态血糖仪,那一定要根据动态血糖仪的监测数据来调整生活方式。比如,刘大爷可以在吃完饭之后观察一下血糖的上升情况,如果血糖上升得比较快、比较多,那么就说明刘大爷应该少吃这类食物;如果血糖上升比较平稳,又在合理范围内,那么刘大爷也可以适当多选择这类食物来吃。
而且,万一遇到突发情况,刘大爷也可以通过动态血糖仪来判断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医生对刘大爷举例称,他有一个病人就是在外聚会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胰岛素泵里没有胰岛素了,这时候他就是根据自己动态血糖仪的监测数据来判断自己是不是应该吃东西、维持血糖,成功平安度过了这次聚会。
最后,医生提醒刘大爷,在使用动态血糖仪的时候,最好不要做核磁共振、X光等检查,如果有必要做这些检查,一定要提前跟医生沟通,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发生什么风险。
刘大爷听后连连点头,告诉医生,等他买了动态血糖仪一定会好好监测数据、控制血糖,到医院来复查时,也会将自己的血糖谱带上,让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
推腹降血糖
自己这几年血糖高,减肥锻炼管住嘴,一通操作下来,效果始终不理想,老婆说,不行就吃药吧!现在又逢新冠疫情,上医院麻烦,就一直拖着。
昨天刷到一个视频,道医手法治病,不打针不吃药,可以靠推腹降糖,治疗糖尿病,瞬间觉得找到了救星。
大师现场示范,在模特身上画定位置,解说,一推一拉,七七四十九次一个疗程,立竿见影,取得降糖效果。并用血糖仪亲自测量推腹前后的血糖高低数值。
自己也照猫画虎,认真演练一番,想到推完一次,降一到三个点,自己就有救了,做的更加努力,做完马上用血糖仪测试,结果一点变化也没有,心想可能自己手法和力度没有做到位,于是又详细看了两遍视频,重新开始,一推一拉,七七四十九下,扎手指头再测,还是没啥变化。自己一想,也就笑了,如果降糖效果如大师所说的那样好,降糖又如此简单,还要打针吃药干嘛,也就释然了。
后来转念一想,大概是自己心急了,道医大师说,道家讲七七四十九一个疗程,我就做四十九天看看。
[呲牙][呲牙]
小糖友运动,胰岛素打肚子
1、患儿在运动前必须做好胰岛素和饮食的调节,剧烈运动前需增加饮食量或随身准备充饥食品或糖果,必要时可将胰岛素用量减少10%。
由于运动时的肢体血流加速,胰岛素吸收增快,因而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可将注射部位改为腹部。
2、选择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便于患儿长期坚持,如骑车、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跳皮筋、踢毽子、跳绳等,都是很好的体育锻炼方式。父母与患儿一起参加运动,将增加儿童对运动的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3、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鞋袜,运动后注意清洁卫生。
4、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天气太热、运动时间过长时,要防止脱水。运动时最好随身带上一点食物和水,以便在发生低血糖症或口渴时进食。
5、应避免攀高和潜水,因攀高和潜水时如发生低血糖,则有危险性。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期更应避免上述运动,以免出现低血糖而发生不测。
6、已有视网膜并发症者不宜剧烈运动。
7、如果患儿有感冒、发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16.7mmoI/L;尿中有酮体、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身体突然发生剧烈疼痛、视物模糊时,应该卧床休息,避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