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赘糖尿病(皮赘糖尿病图片)
身上长了这种东西,要警惕糖尿病的到来
作者:戴晓江主任
21岁的小林在5月中旬发现自己脖子上有些细微的变化——长了五、六个小肉粒。爱美的女孩对外表上的变化是敏感的,她观察到这些肉粒不是青春痘那样发红,也不像痣一样是黑色的,而是肉色的,光滑圆润。摸上去虽然无痛无痒,可实在影响外观。
小林便上网搜索清除“肉粒”的方法,其中有一条竟然是用剪刀剪。并且很多人留言说“不疼,和蚊子叮一样。”图省事的小林当即模仿,先用酒精把剪刀简单消毒,然后就是一刀下去。结果当然是疼出泪来,随后还长成了黑紫色的大疙瘩,小林忍不住了,立马到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后发现小林脖子上的肉粒只是普通的纤维瘤,这种纤维瘤并不少见,叫作软纤维瘤,又名皮赘或软瘊,是一种有蒂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颈、腋窝、腹股沟褶皱处。
虽然软纤维瘤通常对健康没有伤害,更不会癌变,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肥胖人群的皮赘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尤其在女性肥胖人群中更常见。
早在七十年代就有人注意到皮赘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且大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甚至部分现症皮赘患者检查时并无糖尿病,但若干年后发生糖尿病。国内的文献中30例患者中发现了5例隐性糖尿病。
长期高胰岛素水平会引发成纤维细胞的异常生长,从而产生皮赘,这很有可能是代谢紊乱的早期信号。
一个简单的皮赘,却不能轻视了,它们可能反映了其他疾病的存在。尤其是表现在皮肤上的异样,有可能就是一些恶性疾病的先兆。
很多患者发现身上长皮赘时更注重的是如何把它们处理掉,在医学上祛除皮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手术移除、冷冻疗法、激光祛除等。如果是良性纤维瘤,移除后对人体再无什么影响,但假如是体内代谢异常,尤其是胰岛素抵抗诱发的皮赘,就要引起重视了。
治病最怕治标不治本,要彻底消除皮赘,不应该是通过外力祛除,而是消灭隐藏在身体里的病灶。如果是肥胖人士出现皮赘,就要考虑是不是长期大量吃高碳水化合物,出现了胰岛素抵抗,最终很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只有逆转胰岛素抵抗,降低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才能真正令皮赘不再生长。
所以说到底,还是肥胖的祸。肥胖坏处多,要想变得美美的,还不赶紧减肥起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身体发出的“预警暗号”请查收
来源:北京青年报
人体能自行完成多种难以置信的功能,如新陈代谢、调节体温和伤口愈合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身体一直不试图与你沟通。就像汽车的警示灯一样,身体配备了很多有用的指示器,只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罢了。
美国“最佳生活”网站总结了身体可能向你发出的“警报”。
信号·感觉
嘴里有金属味,可能得了慢性肾病 当肾脏很长一段时间没正常运转时,尿素就会在血液中积聚,导致尿毒症。尿毒症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嘴里有金属味。如果这是唯一的症状,它几乎肯定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但如果再加上排尿的变化和背痛,那就是肾病造成的。
想嚼冰,你可能需要更多的铁 如果你特别喜欢吃冰镇饮料底部的冰块,是时候补充铁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医学假设》上的研究成果显示,身体需要铁来给大脑和肌肉输送氧气,缺铁的人血液中的氧气较少。嚼冰的行为可以引发一种反应,在这种反应中,身体向大脑输送了更多的血液。
比周围的人感觉冷,或是甲状腺功能减退 如果周围的人出汗时你反而要多穿一件衣服,这是身体试图告诉你甲状腺有问题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一个常见症状是感到异常寒冷,即使客观温度正常。
闻到了不存在的气味,需要看神经科医生 幻嗅是指患者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如腐败的尸体气味、化学物品烧焦味或臭鸡蛋味,但实际上这些气味并不存在。它是大脑巧妙地让你知道有些功能不正常了。这既有可能是鼻窦发炎了,也有可能是脑瘤、癫痫或帕金森病造成的。
手冷,需要更多的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形成红细胞的关键。缺乏这种维生素会造成红细胞生成数量减少,随后导致贫血症。贫血导致体内氧气供应量减少,从而造成手冷。
胳膊和腿有慢性刺痛感,动脉可能堵塞了 65岁以上的人几乎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然而,如果你经常感到四肢刺痛,这可能是血液无法正常流动的一个迹象,因为动脉正在被堵塞。
呼出来的气有甜味,可能有糖尿病 如果身体无法生成足够的胰岛素,酮开始在血液中积累,身体会试图通过唾液去除它们,从而使呼出来的气有甜味。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对于判断幼儿是否患有1型糖尿病,呼吸气味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方法。
吃了一顿大餐后耳朵痛,胃酸倒流 当身体的某一部位受到伤害或创伤导致另一部位疼痛时,就会发生牵涉痛。由于食管和耳朵都位于迷走神经沿线,因此刺激食管的胃酸会引起该神经沿线其他部位的疼痛,包括耳朵。发表在《美国家庭医生》上的研究成果显示,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可能未感到烧心而是耳朵痛。
信号·手脚
指甲有白线,提示有肾病风险 如果指甲突然变白,或者有白线出现在上面,这可能是有肾脏或肝脏疾病的迹象。指甲上明显的白色条纹和斑点预示着慢性肾病的发展。
指甲有白斑,提示需要更多的锌 指甲上的白斑通常是由于甲床受到某种损伤引起的。然而,饮食中缺锌也是不太常见的原因。这种矿物质有助于身体愈合和生成新的细胞。由于锌在肉和家禽中的含量丰富,因此素食者可能缺锌。增加对植物种子和野生稻米的食用量就能补锌。
中指弯曲,可能得了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会造成关节肿胀,特别是手指和手。虽然疼痛和僵硬是最常见的症状,但肿胀也会导致手部畸形,其中就包括钮孔状畸形(手指呈钮孔状变形,如同从钮孔中突出一样)。
手很苍白,可能贫血 贫血是指没有生成足够的红细胞或现有的红细胞不能很好地工作,这意味着血液无法向全身输送足够的氧气。红细胞减少的另一个结果是皮肤颜色苍白,特别是手脚。如果手看起来呈苍白色或淡黄色,就需要检查铁含量。
总是掉东西,可能有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连接手臂和你的手,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穿过手腕骨头之间的一个小洞(腕管)。如果这一区域的组织肿胀挤压了正中神经,便称之为腕管综合征。这不仅会引起手指(除了小指)和拇指的刺痛、麻木,而且也会阻止拇指周围的肌肉正常工作,导致掉东西。
手指和脚趾经常是蓝色的,应该检查肺和心脏 由于血液循环量减少,手指和脚趾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变蓝。然而,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不寒冷的环境或高海拔地区,手指和脚趾发蓝(也称发绀)可能意味着血液中没有足够的氧气。一些肺和心脏问题会导致发绀。
脚后跟开裂,有甲状腺问题 虽然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正好相反,但这两种甲状腺疾病都可能导致皮肤增厚和干燥,通常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脚后跟干裂。
脚踝肿,可能有高血压 高血压使心脏工作起来费劲,最终使它在全身循环血液中的效率降低。这会导致液体在脚踝或小腿上积聚,使它们肿胀。大多数时候,这只是一种不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开始损害脚踝的皮肤和血管。
脚在夜间不安稳,需要更多的铁 缺铁性贫血还会引起不宁腿综合征。虽然铁含量低与腿部刺痛或有爬行的感觉之间存在联系的原因仍然未知,但口服铁补充剂确实能缓解问题。
信号·五官
角膜周围有灰色环,注意胆固醇 角膜上方的灰色或白色的弧形被称为老年环,有这种环的人需要少吃些油腻食物。老年环是角膜边缘脂肪沉积的结果。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年轻人就有老年环,它可能是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水平造成的。
眼干,需要更多的维生素A 眼睛经常干燥可能是没获取足够的脂溶性维生素,它们存在于肉、鱼、鸡蛋和乳制品中。干眼症(无法生成泪液)是缺乏维生素A的最初症状之一。
眼睛总是浮肿,可能得了肾病或心脏病 肾脏和心脏问题都会阻止身体正确地清除多余的液体,而且它可以在不寻常的部位(如眼睛)开始积聚,特别是在早晨。虽然其他健康隐患(包括睡眠不足)也会造成眼睛周围浮肿,但眼睛长期浮肿是有更严重问题的一个症状。
眼睛变黄,需要检查肝脏 巩膜不再是白色的,而是亮黄色,可能是有黄疸。虽然多种疾病会导致黄疸,但它们都意味着肝脏没有正确地分解胆红素,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一种黄颜色的色素。尤其是眼睛变黄的时候伴有发烧,一定要检查肝脏。
舌头颜色鲜艳,也许需要更多的维生素B12 如果舌头的颜色看起来鲜红,那就意味着你需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B12。这种外观上的变化来自于味蕾消失,即让舌头表现为浅粉色、天鹅绒般外观的小凸起消失了。没有了这些小凸起,舌头看起来就是鲜红色的。这意味着身体使用了更多的铁、叶酸和维生素B12,因此需要补充。
舌头上有红白相间的斑点,可能是味蕾磨损 有这种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它只是味蕾已经磨损的迹象,可能是因为你吃了太多的糖暂时破坏了它们,或者吃了热的食物烧焦了它们。过一段时间后,味蕾就能恢复原样。
掉眉毛,或是甲状腺功能低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眉毛确实会变细,但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导致眉毛脱落。通常情况下,眉毛的外1/3部位会受到这种影响。好消息是,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后,眉毛在几个月内就会长回来。
听力不好,肾可能有问题 如果你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不只是需要检查耳朵。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表在《美国肾病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老年人比没有这种病的老年人更有可能出现听力损失。
耳垂有对角线折痕,患心脏病风险高 如果耳垂有对角线样的折痕,就需要提防心脏病。一些研究发现,这种折痕是患冠心病风险增加的迹象。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科研人员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公开版》上的研究成果显示,两只耳朵上有折痕的人比一只耳朵上有折痕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更高。
信号·其他
有许多皮赘,患糖尿病的风险高 皮赘是皮肤表面小而良性的生长物。伊朗拉索尔大学医院的皮肤病学家发表在《国际皮肤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有多个皮赘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锁骨上有肿块,当心胃癌、肠癌 锁骨上有一个名为魏尔啸氏结的淋巴结,它可以作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警告信号。当这个淋巴结肿胀时(这种情况称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可能是胃癌、肠癌的最初迹象。
头发稀疏,需要更多的铁 如果头发变薄了,这可能是缺铁的另一个症状。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的皮肤病学家发表在《韩国医学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缺铁会导致头发脱落。
无法解释原因的肌肉痉挛,或许缺钾 大多数人饮食中摄入了足够的钾,但如果有大量的液体流失,如出汗过多或流感导致的呕吐和腹泻,就会进入低钾血症状态。如果钾含量过低,肌肉就会出现虚弱、疼痛或与运动无关的痉挛。通常,吃香蕉或喝运动饮料就足以恢复平衡。
小便频繁,可能有糖尿病 中间不去小便就很难看完一部电影,或者经常起夜,你有这些症状吗?虽然你可能会把这归结为膀胱小,但也要考虑糖尿病的影响。
腋窝下有肿块,留神乳腺癌 很多女性知道定期自检及早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性,但腋窝下的肿块也可能是这种疾病的标志。腋窝处的淋巴结会肿胀,原因有很多,包括乳腺癌已经扩散到这些淋巴结。
大便是黑色的,可能有胃溃疡 各种消化系统疾病都会导致肠道运动异常,因此,如果大便颜色或一致性发生变化,请多加注意。黑色大便既有可能是吃深色食物或服用铁补充剂的产物,也有可能意味着上消化道出血。如果大便是黑色的,而且有胃痛或胃灼热,可能有出血性胃溃疡。
编译/莫玉英
脖子、腋窝长这2个东西,可能得了糖尿病,赶紧对照看一下吧!
文 | 税荑健康Take
编辑 |税荑健康Take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王阿姨今年52岁,最近总觉得身体不太舒服,不仅时常口渴,体重也在不知不觉中下降。更让她困惑的是,脖子和腋窝处竟然出现了颜色较深的斑块,摸起来还略微粗糙。
起初,她以为是皮肤问题,随便涂了些药膏,可几周过去了,斑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明显。她开始担心,难道是得了什么了不起的病?
这些脖子和腋窝的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与糖尿病有关系吗?如果有的话,糖尿病为什么会导致这些皮肤变化?
带着这些疑问,王阿姨去了医院,医生给她做了一系列检查。出乎意料的是,医生告诉她,这些皮肤变化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王阿姨顿时惊呆了。脖子和腋窝的变化,竟然与糖尿病有如此紧密的关联?
黑棘皮症:糖尿病的“隐秘信使”医生告诉王阿姨,她脖子和腋窝的黑色斑块是一种叫做“黑棘皮症”的皮肤病,它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前兆,而黑棘皮症正是胰岛素在皮肤上的表现形式。
黑棘皮症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肤变厚、变黑,尤其容易出现在脖子后面、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王阿姨的情况正符合这一特征。
医生解释说,当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升高时,胰岛素会刺激皮肤细胞过度生长,导致皮肤变得粗糙、暗沉。这个过程并不会引起疼痛或瘙痒,所以很多人容易忽略,直到皮肤变化愈加明显。
“那这些黑斑块一定是糖尿病吗?”王阿姨担心地问。
医生点了点头,解释道:“虽说黑棘皮症并不一定百分之百是糖尿病的征兆,但它确实是胰岛素抵抗的常见标志,而胰岛素抵抗又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皮肤变化,尤其是在没有其他皮肤病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检查血糖。”听完这些解释,王阿姨回忆起自己平时爱吃甜食,体重最近也有所上升,心里顿时有些不安。
黑棘皮症的出现通常是一个慢性过程,早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有的人只有轻微的皮肤变黑,而有的人会出现大面积的色素沉着。王阿姨的情况虽然尚未到严重的地步,但也足以引起警惕。医生建议她立即做详细的血糖监测,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皮赘:糖尿病的“另一面”除了黑棘皮症,王阿姨还发现自己腋下长了几个小肉粒。医生告诉她,这些小肉粒学名叫做“皮赘”,它们也是糖尿病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
皮赘是小小的、柔软的皮肤增生物,常见于脖子、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尽管它们本身无痛无痒,但和黑棘皮症一样,它们的出现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信号。胰岛素抵抗不仅会引起黑棘皮症,还会影响皮肤细胞的代谢,导致皮肤增生,从而形成皮赘。
“那么,这些皮赘会不会变成癌症?”王阿姨紧张地问。
医生笑了笑,宽慰道:“皮赘本身是良性的,不会变成癌症。不过,它们的出现可能意味着你的胰岛素水平已经超标,提示胰岛素抵抗正在加剧。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体内的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导致血糖升高。长期的高糖状态不仅损害血管、神经,还会影响皮肤的健康。医生补充道,虽然皮赘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威胁,但它们是身体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你需要注意血糖管理。
王阿姨点了点头,决心从今天开始管住嘴,迈开腿。医生还建议她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体重控制,这样可以有效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脖子、腋窝长这2个东西,提示你可能得了糖尿病,赶紧对照看一下吧!王阿姨今年52岁,最近总觉得身体不太舒服,不仅时常口渴,体重也在不知不觉中下降。更让她困惑的是,脖子和腋窝处竟然出现了颜色较深的斑块,摸起来还略微粗糙。
起初,她以为是皮肤问题,随便涂了些药膏,可几周过去了,斑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明显。她开始担心,难道是得了什么了不起的病?
这些脖子和腋窝的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与糖尿病有关系吗?如果有的话,糖尿病为什么会导致这些皮肤变化?
带着这些疑问,王阿姨去了医院,医生给她做了一系列检查。出乎意料的是,医生告诉她,这些皮肤变化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王阿姨顿时惊呆了。脖子和腋窝的变化,竟然与糖尿病有如此紧密的关联?
随着王阿姨的检查结果出来,她的血糖水平确实高于正常值,医生告诉她,她可能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接下来,医生向她解释了黑棘皮症和皮赘背后的核心问题——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负责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输到细胞中,以供能量使用。然而,当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身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胰岛素抵抗的长期存在,会逐渐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最终使血糖失控,发展为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会导致很多问题,不仅仅是血糖升高,还会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医生解释道,“黑棘皮症、皮赘这些皮肤症状,正是胰岛素抵抗的一种外在表现。”
王阿姨有些疑惑:“为什么胰岛素抵抗会导致皮肤问题呢?”
医生耐心地解释:“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当它在体内过量时,会刺激皮肤细胞增殖,尤其是在皮肤褶皱处,像脖子、腋窝等地方。皮肤细胞过度增生,就会导致皮肤变厚、变黑,形成黑棘皮症。而皮赘则是因为皮肤的局部增生引起的。”
王阿姨点了点头,这让她明白了自己皮肤变化的根本原因。她从未想过,自己脖子和腋下的这些变化,竟然与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胰岛素抵抗不仅会导致皮肤变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健康问题的风险。医生提醒王阿姨,这不仅仅是皮肤问题,更是身体健康的警示灯。为了控制胰岛素抵抗,王阿姨需要从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上做出改变。
糖尿病不仅仅影响血糖,它还会通过皮肤发出一些早期信号。黑棘皮症和皮赘的出现,可能是身体在提示你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当你发现脖子、腋窝等部位出现颜色变深、皮肤增厚,或者出现小肉粒时,建议及时检查血糖水平,避免糖尿病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黑棘皮症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