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了糖尿病(自己糖尿病二年后怎样治疗)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按照致病机制,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属于自身免疫疾病,通常在病毒感染后,诱发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腺不能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是一种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损伤造成的疾病,更多与后天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相关。
1
隐匿的警报
糖尿病一开始的症状并不会很明显。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潜伏状态,此时血糖水平虽然高于正常范围,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7.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
在这个阶段,合理干预之后完全有可能让血糖恢复正常,但不做好措施很可能发展成为全面的糖尿病。
在糖尿病前期,人们可能会体验到一些细微的变化,但这些往往容易被忽视。例如,轻微的视力模糊、经常感到疲倦、经常感到口渴和频繁小便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糖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早期的识别和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完全有可能阻止糖尿病前期发展成为正式的糖尿病。
2
潜在的全身危机
糖尿病并发症的威胁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它们不只是简单地影响一个器官,而是可能波及全身,从眼睛到脚趾,没有任何部位能幸免。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血液循环不良,眼睛、心脏、肾脏甚至大脑都可能受到损害。
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还可能面临皮肤感染、神经损伤等问题。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脚部感觉减退,甚至发展成糖尿病足,这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甚至需要截肢。
3
预防胜于治疗,养成健康习惯
首先,合理的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以下是推荐的食物:
主食(碳水化合物):小麦、大麦、黑麦、荞麦、黑米、莜麦、燕麦、青稞、玉米、燕麦片粥、玉米饼
蔬菜:芦笋、菜花、西兰花、芹菜、黄瓜、茄子、莴笋、生菜、青椒、西红柿、菠菜、南瓜、豆类、蘑菇
水果:苹果、梨、桃、李子、橙子、橘子、葡萄
荤菜:鸡蛋、瘦肉、鱼肉
零食:坚果、纯巧克力、乳制品
其次,定期的体育锻炼也是至关重要的。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无需剧烈的锻炼,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果能坚持每周进行至少三次,就足以产生积极的健康效果。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压力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常见因素,因此学会有效管理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最后,定期的健康检查也不可忽视。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血糖水平的任何异常变化,从而在糖尿病发展成严重问题之前采取行动:
①无论年龄大小,体重指数>23,伴随有高血压、非典型胆固醇水平、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心脏病病史以及有近亲患糖尿病。应接受初步血糖筛查。如果结果正常,应以后每三年筛查一次。
②年龄>35岁者,应接受初步血糖筛查。如果结果正常,应以后每三年筛查一次。
③出现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建议每3年接受一次筛查。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应每年筛查。
2024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监制/志飞
换个角度看,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病得福?专家:原因有5点
得了糖尿病还能够因病得福?相信很多人看了这个标题,都会感到不可思议。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很多时候要看我们如何去看待它,要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就糖尿病本身而言,它的确会给患者带来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也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但如果血糖一直控制达标,并发症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达标的过程中,说不定也会给身体的其他方面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糖尿病患者会因病得福的原因了,想了解具体原因,请看以下5点。还需要强调的是,以下的原因是针对那些自律并能够做到持之以恒的糖尿病患者的。
糖尿病可能带给患者的5个好处
1. 饮食更健康了
糖尿病患者虽然在饮食上不能够与正常人一样想吃就吃,但换个角度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普遍比正常人更加健康。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不仅需要控制饮食的种类,还需要控制每餐进食的量。这刚开始或许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会不习惯比较痛苦,也会经常感到肚子饿。但如果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健康饮食不仅使血糖控制好了,甚至连以前因暴饮暴食,油腻饮食而升高的血脂和尿酸等,也都会降至正常。
2. 身材更好了
患糖尿病之前,许多患者可能是超重甚至肥胖的。而患糖尿病后由于控制了饮食,再配合运动之后,加上吃某些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还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三重作用下这样就更容易减肥了,体重下来后身材不就更好了吗?
3. 不良习惯改掉了
或许你在患糖尿病之前是又吸烟又喝酒,还经常熬夜,还有吃宵夜的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患了糖尿病之后这些统统都需要戒掉了。同样,要一下子戒掉这些习惯刚开始会比较困难,但如果多想想自己为了治疗糖尿病而吃的药,打的针,测血糖而扎的手指,如果再不戒掉这些习惯,那么这些治疗措施都白干了,这样就会有戒掉不良习惯的决心了。
4. 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了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没有糖尿病之前,或者就是个大忙人,经常忙于在外应酬。应酬的同时又免不了吸烟喝酒,胡吃海喝,不仅对身体健康不利,由于疏于家庭,对夫妻和睦,家庭幸福也会有不利影响。但患了糖尿病之后就只能被迫减少应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在家陪伴家人了。
5. 身体的运动量也更大了
许多人在患糖尿病之前都是少运动甚至不运动的,但患糖尿病之后就需要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配合运动疗法,这样就会迫使这些人去做运动了。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对身体各方面都有好处,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整个人更加精神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患了糖尿病之后要做到以上5点很难,但现实中是真的有糖尿病患者做到的,而且已经80多岁了身体依然硬朗,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大有人在,所以身为糖尿病患者的你不妨也试试吧。
#南方健康#
怎么知道自己患上糖尿病,或许可以从这4个方面判断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患上糖尿病后都不知道,因为有些人在患上糖尿病后并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导致他们忽略而没有发现,而糖尿病如果在早期发现及时控制是能够避免血糖带来的伤害,因此在早期发现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从哪几个方面可以判断自己患上糖尿病?
一、容易饥饿
在糖尿病发病的早期由于高血糖的出现,这样患者身体多余的糖分被尿液排出体外,这样就会让身体缺乏能量而容易出现饥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食欲也会跟着增加,如果突然发现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容易饥饿,并且在补充食物后一段时间又突然感觉饥饿,就要特别的注意及时监测自己的血糖。
二、经常感觉到口渴
在早期糖尿病发生的时候患者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而在出现口干舌燥的时候身体第一反应会出现口渴,就需要不停的喝水,而不停的摄取水量就会让尿液的数量增加,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也就会让身体长期处于脱水的现象,从而让自己经常感觉到口渴。
三、视力莫名的变差
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会让眼睛中的液体浓度变高,也就容易让眼睛的视力出现问题,因此在发现自己的眼睛视力下降或者是看东西模糊的时候不要过于小觑,也不要以为是近视发生了,要及时进行眼睛检查,并且监测血糖。
四、手脚发麻抽筋
有很多中老年人会反映自己突然间出现手发麻脚抽筋的现象,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多数的患者认为这是缺钙的症状,也就会进行补钙。但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有可能和糖尿病有关系,要注意在进行补钙后如果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看是不是高血糖导致的。
温馨提示,大家要知道的是,平时对于糖尿病的一些症状要有所了解,并且如果发现自己身体有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要特别的重视,只有及时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和其他相关检查,这样才能够知道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也能够让自己及时发现并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从而防止糖尿病发生自己不知道,而对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