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肚烧(糖尿病腹痛发热)
糖尿病就是烈火烧虚了脾肾,一个千年古方,补脾胃血糖降到6以下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清波主任。
在门诊这几十年,我发现来看糖尿病的朋友,最关心的两个问题:能治好吗、多长时间能好?为啥我明明很注意了,但是血糖却老是反复升高?
80%的人都疑惑自己平时的饮食和周围人看起来都差不多,为啥自己会得糖尿病?其实大部分得糖尿病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脾肾虚弱,脾气衰弱、运化功能失常。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就是一些患者的生活习惯了,例如:
爱吃米饭面条和肉类,容易生内热。吃完能坐着就不站,导致代谢不佳积攒到脾肾,负担加重。熬夜或者睡觉时间不足,让脾肾又累又得不到休息。出现问题就吃西药,这样伤脾胃又累又受伤,脾肾过度使用就容易虚脱,血糖就会反复蹦跶,时间长了能不得糖尿病么?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调理糖尿病,必须脾肾同调。
就像前几个月来就诊的这个朋友,今年60多岁,过去一直都是吃的西药控制,但效果一直一般,直到最近视力变差,出现了并发症才开始害怕,就想来找中医寻求从根本上调理的方法。
换着说自己最近总腹泻,口干舌燥,没怎么喝水但是老是想尿,之前天天回家爬6楼不在话下,现在上到一半腿就酸了,晚上睡觉能听到明显的蝉鸣,我见换着穿着比别人厚,一问,果然怕冷,晚上总出虚汗。舌头是淡红色,舌苔薄白。
诊断为脾肾阳虚,结合她的情况,给开了四君子汤加减。
太子参、茯苓、炒白术、陈皮、生白芍、炙甘草、当归、炒谷芽、竹茹、麦冬、山茱萸等(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不具有普适性,故不放剂量)
调理的同时也嘱咐她要重视日常的饮食控制,多运动,按时服药。
半个月后,血糖就已经平稳,测空腹血糖降至6.2,腹泻耳鸣出虚汗等症状逐渐缓解。坚持巩固了一段时间后,症状基本完全消失,后期又加减了两味药,近期回访时,家属说患者最近血糖平稳,人也很精神。
我的调理思路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两个器官共同维持体内代谢平衡”。
患者一开始对于血糖升高很不在乎,脾肾负担过重代谢不佳,白日畏寒夜间虚汗,再加上长期吃西药治标不治本(脾肾),脾肾气虚,所以调理上以脾肾为中心。
故以四君子汤作为基础方剂,加陈皮、炒谷芽解决因脾虚导致的腹泻、体虚、畏寒、舌苔发白等症。
茯苓、山茱萸:温补肾阳、缓解肾虚带来的腰膝酸软、耳鸣。
麦冬、竹茹:清热祛、生津止渴,缓解患者口干舌燥。
当归:益气和中补气血。
诸药合用,脾肾同补,正气足,血糖降!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不具有普适性,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要擅自抓药。
糖尿病人三餐怎么吃?根据身高就能算出来!吃饱吃好还不升糖
家常菜吃什么?怎么吃?应该是困扰“糖友们”最大的问题!血糖不正常,真让人害怕!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
莫慌莫慌,计算食物能量的方法今天就交给你,简单计算让血糖稳下来!
糖尿病怎么管住嘴?饮食不仅和糖尿病有关,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这些都有关系。饮食很关键哦,一定要重视起来!
糖尿病饮食,是在限制总能量的基础上的均衡膳食。而且,每位糖尿病患者的情况不同,可千万别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个食谱就开始照着吃了。
先来评估一下自己的体型:
我们可以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判断。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算出来的数据后,再看看是下面哪个区间。
BMI 18.5~23.9kg/m2 为正常
<18.5 kg/m2 属于消瘦
≥24.0 kg/m2 属于超重
≥ 28.0 kg/m2 为肥胖
糖友们每天吃的食物要按照总能量来控制哦,应该合理控制总热量,每天的能量摄入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原则。
理想体重=身高(厘米)-105
每日所需总能量=理想体重×系数(25或30)
这个表看上去有点复杂,其实计算方式很简单,举个例子:
假如小王是一个170厘米,70公斤,体形正常的轻体力活糖尿病患者。
理想体重就是170-105=65公斤,小明每日所需热量就在1625=65x25和1950=65x30千卡之间。
根据这个公式,每个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测试自己每天需要的膳食总热量。
每天怎么吃?7个黄金饮食策略送给您1.主食
按生粮计算每日大约5两,(相当于每餐1~2个拳头大小的熟食)
2.蔬菜
每日1斤左右(相当于两只手一捧的量)
3.水果
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时(血糖<7.0mmol/L)再试验吃水果。
4.瘦肉
每日2两(相当于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大小),鸡蛋每天1个,牛奶每天半斤,豆制品每天1~2两左右,或豆浆半斤左右。
5.油脂
每天2~3小汤勺(约半两左右,相当于1个大拇指肚大小),少吃煎、炒、烹、炸、烧等油脂高的食品,菜中的油汤最好不要吃。
6.低盐饮食
每日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6克,大约就是一个啤酒瓶盖去掉胶垫的量。
7.禁止食用纯糖食品
如饮料、白糖、红糖、蜂蜜等。不要限制每日的饮水量,渴了就喝。
最后,小D医生还是要提醒大家,饭吃不对,努力白费!学会如何吃,控制糖尿病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04):315-409.
[2]柳青, 马长路, 王丽琼,等. 糖尿病人群营养食谱设计与分析评价[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9, 000(011):89-93.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糖尿病人怎样吃红烧肉?简单的技巧让你饱口福,也能保持血糖平稳
部分糖尿病人由于害怕血糖的升高,会特别注意饮食的控制,经常可以听到他们说,
“糖尿病人就两样东西不能吃,就是: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不能吃、不敢吃成了糖尿病患者的痛,吃了血糖会升高,不吃又饿,畏首畏尾,生活质量也会大大降低。那么糖尿病人该如何做好饮食控制呢?
要让糖尿病朋友了解到,即使是糖尿病人,也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绝对禁忌的。
吃法得当,红烧肉可以吃,甜甜的点心也可以吃!
任何食物都含有一定的热量,吃了血糖肯定会升高,但是对于非糖尿病人来说,体内有一套正常运转的机制来保证血糖的平稳。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就可能需要药物来稳定血糖了。因此能够保证能量的摄入和药物的作用达到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如果长期进食太少,可能危害会更大。食物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才能保证我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果摄入的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就会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免疫力下降,反而对健康有害。
进食太少还容易发生低血糖,进而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早期出现。
科学的饮食控制,强调既要控制好疾病,同时享受生活的乐趣。
例如每天摄入的油脂要求是20g,但是你非常想吃红烧肉,或者吃了一把坚果,它提供的也是油脂,如果吃了,那么你今天的菜就不能炒着吃了。
点心也可以吃,和其他主食一样,放在蔬菜、肉蛋之后,代替主食来吃,一样能够保持血糖的稳定。需要知晓的就是,点心含的热量要和你计划吃进的主食一样。因为点心热量比较高,当然就只能吃一点点了。
血糖达标不是靠饿出来的,糖尿病人不是苦行僧,控制饮食要谨防矫枉过正。
我们来看一下科学控制饮食的两个基本原则,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
每天吃进的食物要根据消耗量确定,因人而异吃饭的目的是给机体提供能量,那么提供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要达到一个稳态的平衡,量出为入。消耗的多就多摄入一点,消耗的少就少摄入一点,所以吃多少东西,是因人而异的一个问题。
你像有的人他在建筑队工作,重体力劳动。运动员,他消耗能量很多,他就要多摄入能量,再比如一个退休老人,他平时在家里呆着,哪也不去,也不活动,他能量消耗得少,就要少摄入热能量。摄入的总热量,要根据你的标准体重,根据你是否肥胖,根据你的活动的量大小,是重体力劳动还是轻体力,根据这些来设定,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糖尿病人还要强调均衡饮食,在总热量设定好了以后,选择食物应尽可能地多样化,不要偏食,各种食物都可以摄入。
其中碳水化合物要占到食物总质量的50-6-%,脂肪占30%,蛋白质占15-25%,这三种营养素每天都应保持这个比例的去摄取,这样对健康是比较有利的。
平时还要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所以要多吃蔬菜,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适当补充水果。
建议饭后规律测一测血糖,来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也看看自己的饮食量和品种是否合适,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饮食规律,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控糖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健康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