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管理服务(糖尿病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流程)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规范糖尿病管理 促进幸福感提升”!湖南多地开展糖尿病日宣教活动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11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时夏捷 罗洋 孙春霞)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近日,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DPCC)组织湖南省14个市州的DPCC分中心共同开展以“规范糖尿病管理 促进幸福感提升”为主题的宣教活动。

长沙、株洲、湘潭、岳阳、永州、常德、怀化、娄底、张家界等市州下辖的多个县(市、区)共40余家分中心医疗机构携手DPCC,共同举办“规范糖尿病管理 促进幸福感提升”宣教活动,向基层普及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的危害及糖尿病患者的科学饮食、合理运动、规范注射及定期监测等自我健康管理知识,助力糖尿病患者享受高品质生活。

活动包括开展健康科普、免费筛查、专家义诊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基层百姓提供专业、优质的健教科普和诊疗管理服务。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的核心,而不仅仅关注血糖,而是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人人参与糖尿病标准化防控,实现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共同努力建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的统一战线。”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享受高质量生活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旨在提升全球对糖尿病的关注。今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糖尿病健康服务的核心,促进患者享有健康生活。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位居全球之首,糖尿病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体重与糖尿病

体重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相反,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等问题,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和身体的康复。因此,保持合理的体重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适当的运动锻炼和有效的自我管理等健康生活方式,更好地控制血糖和体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1

饮食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和体重的首要步骤。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饮食,主食定量(摄入量因人而异),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建议餐餐有蔬菜,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GI水果;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不弃蛋黄;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推荐饮用白开水,不饮酒;进餐定时定量,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进餐顺序宜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02

运动锻炼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同样重要,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消耗多余的热量,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要遵守合适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并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走步、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

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不建议老年患者参加剧烈运动。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03

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需要重视并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同时,通过定期监测体重,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保持合理的体重范围,以减轻糖尿病对身体的损害。

正确居家监测血糖,对于规范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管理非常重要,《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通常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升,非空腹血糖不高于10毫摩/升。居家监测血糖应遵医嘱,采用正确操作方法,按时测量。

糖尿病前期人群

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过饮食控制和科学运动降低发病风险,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建议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kg/㎡,或体重至少下降7%,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分钟/周。

积极学习糖尿病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自我管理,遵医嘱定期接受个性化的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享受高质量生活。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海南推进基层糖尿病管理规范化

“2024年,卫生院糖尿病门诊人次比上一年增长近3倍。”前不久,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蔡惜莲告诉记者,自2023年2月东郊镇中心卫生院成立健康管理工作室以来,先后配备了震动感觉阈值检测仪、眼底照相机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检查设备,使当地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率显著提升。

蔡惜莲能够带领她所在的卫生院开展上述工作,还要从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糖尿病防治管理海南培训基地的培训说起。据悉,该基地依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海南省医学会等专家资源,采用线上线下培训、医院进修等方式,为海南省规范化培训基层糖尿病健康管理医务人员和糖尿病首席医师。蔡惜莲在该基地参加了2022年第二期培训,系统学习了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李维华介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糖尿病防治管理海南培训基地计划用3年的时间,为海南省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至少1名糖尿病防治管理医师。截至目前,该基地共举办8期培训班,海南省来自259个单位的273名基层骨干参加培训,并全部通过毕业考试,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糖尿病防治管理医师的目标。糖尿病防治管理医师通过培训掌握糖尿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饮食指导、并发症处理、健康教育策略与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要求每一期学员培训后要具备会讲、会教、会做、会考核的能力。每期培训结束后,选派4名成绩优秀的学员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短期进修。每期培训班还通过举办案例汇报大赛,以赛促学,全面提升学员业务能力。学员回到基层后,将学到的最新糖尿病防治知识和理念带到群众身边,努力做到糖尿病“应防尽防、应筛尽筛、应治尽治、应管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