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肝代谢(糖尿病肝功能受损还能恢复吗)
PLOS Pathog | 一场肝脏中的隐秘战争!结核病会改变机体的肝脏代谢并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转自:生物谷
慢性炎症是许多代谢性疾病的幕后推手,而肺结核(TB,即 tuberculosis)正是引发这种慢性全身性炎症的罪魁祸首之一。然而,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结核病引起的炎症是否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器官,进而导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题为“Altered hepatic metabolic landscap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response to pulmonary tuberculos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结核病会扰乱机体的葡萄糖代谢!
结核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通过吸入受感染个体肺部的微小飞沫传播。虽然它可以影响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主要攻击肺部。每年,全球有超过4000人因结核病死亡,使其成为最具破坏性的传染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研发改良版疫苗作为优先事项,目前只有一种针对结核病的疫苗存在,主要用于保护婴幼儿免受严重感染。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专注于结核病对代谢健康的影响,特别是未确诊和亚临床感染对机体的多种影响途径。他们发现,结核病不仅会扰乱葡萄糖代谢,还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可能将易感患者推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边缘。这项研究补充了之前关于糖尿病会加重结核病症状的认识,并强调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结核病或会改变机体的肝脏代谢并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图片来源:PLOS Pathogens (2024). DOI:10.1371/journal.ppat.1012565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肺结核的实验室模型来观察早期感染阶段肝脏的变化。结果显示,肝细胞内的免疫反应被激活,葡萄糖代谢发生改变。随后,文章的第一作者Mrinal Das分析了已发表的人类代谢数据,发现当人们从潜伏感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时,肝脏中的葡萄糖代谢也会出现中断。
研究团队的下一步目标是确定免疫反应如何改变肝脏代谢的具体分子通路,以便开发靶向性干预措施。他们还将研究潜伏性肺结核(即没有明显症状的结核菌感染)如何影响人类的代谢健康。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支持了结核病会驱动干扰素介导的肝脏代谢改变的假设,导致糖原异生作用减少,并降低全身胰岛素敏感性。这些发现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提醒我们在药物或疫苗试验中应考虑代谢筛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Mrinal K. Das,Ben Savidge,John E. Pearl, et al. Altered hepatic metabolic landscap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response to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LOS Pathogens (2024). DOI:10.1371/journal.ppat.1012565
(转自:生物谷)
什么是肝源性糖尿病?为什么很多肝不好的人,通常血糖也很高?
一个68岁的患者,这位患者患有乙肝已有五年之久,期间一直坚持西医治疗。然而,近半年来,他出现了口干口渴、频繁饮水和排尿的症状,饭量有所增加,但体重却出现了下降。几个月前,他的体重为72公斤,来就诊时,体重只有68公斤。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空腹血糖高达7.5,餐后两小时血糖更是达到了11.3,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他虽然饭量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量并不多,而且他很少吃甜食、喝饮料,不明白为何会患上糖尿病。
许多人可能认为,糖尿病主要与饮食过多、缺乏运动和肥胖有关。然而,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患有肝病,那么他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肝源性糖尿病”。许多人可能对此病不太了解,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
肝源性糖尿病究竟是什么?为何肝病患者容易患上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由于肝脏病变导致的糖代谢紊乱。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一旦肝脏出现病变,加上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和习惯等因素,都可能降低免疫力,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功能和胰岛素的分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糖代谢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肝源性糖尿病。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夜间休息时,能量主要由肝脏提供。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负责调节血量,因此肝脏在夜间负责维持血糖水平。如果肝功能受损,血糖水平自然会受到影响。
肝病患者的情绪波动,如经常生气、郁闷或脾气暴躁,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瘀血和阴虚,加重肝病和糖尿病的症状。正如古语所说:“饮食不节生胃热,情志不遂生肝热”,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在初期通常表现为肝胃郁热。
以我提到的这位患者为例,他就是典型的肝胃燥热。因此,治疗他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疏肝补肾、活血通络、化瘀。
治疗方案采用大柴胡汤,并加入黄连、天花粉、夏枯草、水蛭等药材,以达到清热、疏肝解郁、降糖的效果。目前,患者正在接受中药调理,他的“三多一少”症状已经有所改善,血糖水平也逐渐稳定。
对于患有肝病的患者来说,注意饮食、远离酒精、避免熬夜,保护肝脏健康是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关键。我是中医张国海,希望我的分享能对您有所帮助。
糖尿病与“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是中医的一种理论,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糖尿病与五脏六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糖尿病的并发症遍布五脏六腑,所以说糖尿病是“慢病之王”。一起看看糖尿病对五脏六腑都有哪些伤害以及五脏六腑与血糖的关系吧。
一、心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心脏不“做功”,其他脏器都无法正常运转。
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大多死于心脏疾患。因而,心脏是高血糖第一“猎杀”对象。
保护心脏,就从控制血糖做起,但不能只控制血糖,还必须同时关注血压、血脂等。
二、肺
糖尿病对肺脏没有特异性的并发症,但糖尿病人更容易合并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病人如果合并糖尿病,很容易导致重症肺炎。2021年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统计表明,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病例大多有糖尿病。
三、脾
糖尿病初、中期多为气阴两虚,其病在脾。中医认为,调理好脾胃,血糖就会大大改善。
四、肝
肝脏在葡萄糖的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肝脏能把过多的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当人体缺乏能量时候,肝脏又会把储存的糖原释放出来变成葡萄糖提供能量。
肝脏如此“可爱”,但糖尿病人肝脏代谢葡萄糖的能力会降低,对糖原的分解和合成都会降低。
五、肾
糖尿病对肾脏的伤害非常多见,其肾脏的并发症就是我们所说的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隐匿,常需要化验尿才可知晓,但若不加以控制,最终将进展为尿毒症而危及生命。
六、胆
胆即胆囊,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可能引起胆囊运动功能障碍,称为糖尿病性神经原性胆囊,最终可诱发急性炎症和胆道梗阻,严重者对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七、胃
糖尿病性胃轻瘫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功能障碍,系高血糖破坏自主神经引起。糖尿病对胃的伤害可以说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糖尿病对胃的并发症虽不至于致命,但严重损害生活质量。
八、大肠、小肠
血糖高会影响肠道神经,使胃肠蠕动减慢;高血糖的高渗透压也会导致肠道水分减少。以上共同作用导致大便干结,引起便秘。
九、三焦
三焦通百脉,三焦一通,百脉就通。我们看武打小说,经常有打通任督二脉的说法。中医认为,打通三焦可缓解糖尿病病情,减轻糖尿病症状。
十、膀胱
糖尿病会引起膀胱炎,也就是我们说的泌尿道感染。
总结:糖尿病与五脏六腑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可以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