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过油(糖尿病吃过油会怎么样)

爆炸营养彭鑫蕊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群吃油炸花生米、炒花生米会不会升血糖?看完再吃也不迟

俗话说得好:“花生米配小酒,越吃越有”,酥脆的花生配上引人回味的花生,这种来自口感上的美好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范志红,还提到花生在所有坚果中性价比最高,不仅自古以来有着“长生果”、“长寿果”的称号,还有着“植物肉”的美誉。

由于国内外的人都酷爱吃花生,做法也是多种多样,如五香花生米、炒花生、油炸花生米、醋泡花生、椒盐花生,除了最基本的方式,还衍生出花生粒、花生酱等增香的调味品。

面对这样的美食,糖尿病人群常吃油炸花生米、炒花生米,血糖会爆表吗?看看真实结果。

我曾见过这样的一位患者:每天都喜欢吃花生米配二两白酒, 几乎成瘾了,可好景不长,还没有过多长时间,甘油三酯就出现了“爆表”的情况!

原来他的血清样本中甘油三酯水平和血糖水平已经超过正常值的标准,一般情况下,甘油三酯正常值为0.52~1.7之间,一旦大于2.3医生往往就会建议吃相关的药物。

油炸花生、炒花生米危害真的这么大吗?

大家要用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抛开花生的做法不同,单从花生来看,还是具有一定好处的。即使和其他坚果相比,花生也不落后,其中富含叶酸、植物固醇、膳食纤维、植物蛋白质、谷氨酸、钙、铁、镁等成分。

相关研究证明了花生的益处:

国内的研究发现,常吃花生的人因疾病死亡的概率可以降低到20%左右,并且,花生还具有抗氧化、延缓机体衰老、护肤的好处。

英国研究发现,每天适量吃花生的人对预防常见的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益处。

花生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关键问题就出在花生的做法上,上述的研究都是在不加工的基础上,即花生米,特指的是生吃。

从烹饪方式不同以及相对应的热量来看,每50g生花生的热量为281.5千卡;每50g水煮花生的热量为282.5千卡;每50g炒花生的热量为290.5千卡;每50g炸花生的热量为309千卡。

所以,如果大家要吃花生的话,生吃是最好的方式,其次是水煮,但不建议吃油炸花生和炒花生。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酒酿?吃饭这样吃,降低“糖二代”风险

12月6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正式发布了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根据地图显示,可以得出未来几十年内的糖尿病情况。

其中,我国的糖尿病人数,不管是在当下2021,还是在遥远的2045年,预计都是领先的,足以见我国的糖尿病形势严峻。

我国的糖尿病人数众多,而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就是饮食问题。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时刻警惕血糖值升高的情况,所以吃东西前,难免要考虑这种食物是否能吃,会不会导致血糖波动。

酒酿,也就是我们常说醪糟,酒酿甜酒,是由来已久的一种传统食物,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它来制作各种特色小吃,比如说就酒酿小圆子,就是最有名的,非常香甜醇美。

酒酿主要由糯米发酵而来,经过这一步骤,里面的营养价值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乳酸菌群等,更方便被人体利用。此外,酒酿里面虽然带了个“酒”字,但其实酒精含量并不高,所以适应人群也比较广。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酒酿?
答案是不能

首先,刚刚提到过,酒酿属于发酵类食物,但是很多发酵类食物,升糖指数都很高,因为它们在人体内的消化速度大大提升了,所以对血糖的作用更加明显。除了酒酿,还有面包、馒头之类的,都是如此。

其次,酒酿的原材料是糯米,而糯米比普通的大米更容易升糖,所以以它为原料的食物,也更容易升糖。当糯米发酵之后,里面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而葡萄糖正是血糖升高的罪魁祸首,所以酒酿升糖效果了得。

最后,酒酿里面的酒精含量虽然不高,不会让人酩酊大醉,但酒精的存在就不友好。而且,酒酿为人体提供的热量比其他酒都高出很多,所以食用酒糟也更容易引起肥胖。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是觉得不建议食用酒糟的。

之前有人认为,在外面买的酒糟太甜,肯定加了很多糖,那我自己做,不放糖,是不是就可以了?

当然不是,想要做成酒糟,葡萄糖和酒精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糯米的升糖指数就摆在那,怎么做都是升糖食物。

如果忍不住想尝试的话,那么为大家提出一个小建议,就是兑水吃,不要吃原汁原味的,浅尝辄止就行。

除了酒糟之外,其实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说遗传方面。

当父母的肯定不希望自己的糖尿病遗传给下一代,但根据研究显示,比起一般人群来说,一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而二型糖尿病和遗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基于这一问题,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八年研究调查,发现了饮食与遗传性之间的关系,想要降低遗传风险,进食顺序很重要。

吃饭这样吃,降低“糖二代”风险

首先,饭前先喝一碗汤,因为汤水可以提供饱腹感,并且稀释胃酸降低食欲,饭前先喝汤的人,更不容易长胖;

其次,接下来吃蔬菜和鱼肉,蔬菜和鱼肉都是低脂肪食物,蔬菜建议多吃几种,种类齐全,鱼肉建议清淡烹饪,避免高温油炸;

最后,吃主食,除了常见的米饭面条,更建议多吃点粗粮,既能抗饿,热量也更低,升糖指数低,对糖尿病患者比较友好。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我国居民每天摄入谷薯类主食应不少于250克,摄入奶制品300克,鱼虾肉类40到75克,蔬菜500克左右。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不仅不能吃酒糟,还有其他升糖食物也要远离,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要注重健康饮食,稳定降糖。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正确的方法才行。

参考资料

[1] 《重磅!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完整版正式发布》.健康界.2021-12-07

[2] 《糖尿病会遗传吗?浙大医学院8年研究:这样吃饭降低“糖二代”风险》.生命时报.2021-09-29

只要方法对,糖尿病病友吃油炸食品,血糖也不高

过年了,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特别是各种炸货:炸麻花、炸丸子、炸鱼、炸里脊、炸丸子等,饱含着童年美味香甜的记忆,让人欲罢不能。

每当这个时刻,糖尿病病友纠结了,这些炸货能量高,应该怎么做,怎么吃,才不至于能量超标,血糖升高呢?

一图读懂食物吸油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科普版》的第64页的“油炸食品的吸油率”这张图,告诉我们不同食物的吸油量不同。所谓吸油率,即食材因烹饪吸收的油的重量,用比例(%)表示。

“油炸食品的吸油率”这张表有21种油炸食品,既有油炸面包、馅饼、水饺等主食、又有油炸鸡蛋、鱼虾、丸子、藕盒等副食,还有香蕉、青椒、香菇等蔬菜、也有薯片等零食,但吸油率却有从80%到1%的悬殊差别。

看来如何油炸,里面学问差别非常大,下面就分别说明。

制作低能量油炸食品的方法

1.表面多孔的面食不要油炸。任何食物只要表面多孔和粗糙不平,吸油率就一定高于表面光滑平整的食物。

比如高居榜首的就是油炸面包片,吸油率高达80%。原因就是油进入食品的内部越容易,就越多,则食品吸油率就越高。所以,尽量不炸面包片、馒头片这些疏松多孔的面食。

有糖友说,在家经常挂上鸡蛋糊炸馒头片行不行?大家看一看,吸油率第2名就是油炸散鸡蛋,吸油率43%,2两的馒头干差不多能吸1两油,一天30克油脂的摄入量就超标了,大过年的不能只吃水煮食物吧,所以过年就忍痛割爱吧!平时可以偶尔为之。

2. 食材准备不大不小,减少吸油的表面积。第3名是油炸小虾(面糊),吸油率35%,这里的区别在于,油炸的体积越小,单个吸收的油脂就越多,所以油炸食物块头一定要不大不小,既避免太大食品内部成熟较慢,又避免又薄又小(比如炸薯片),吸油太高。

3. 面糊配方轻薄透,减少吸油量。第4名以后是炸香菇(面糊),吸油率23%;炸藕、炸茄盒也接近20%。所以面糊的调制非常关键,比如日式料理的油炸食品天妇罗面衣的调制,就是采用低筋面粉(筋质10%以下),按照鸡蛋15%,面粉35%,水50%的比例调制成糊,面糊用手指蘸后以不断线下流,才能达到轻薄。糊要薄、沥油要净、炸后能看到食材的颜色为佳,按这3条标准,可以包裹住食物内的水分,避免水分散失,减少油进入食材内部。

4. 油温控制到位,减少吸油时间。油温合适,既避免油温低脱糊,又避免油温高炸焦,(滴一滴面糊入油锅,面糊刚到锅底马上上升到锅边为标准,油太热不到锅底;油太冷到锅底起不来),油温在170~180度,就能减少油炸时间。另一方面,炸藕盒、炸茄盒里面除肉馅外,要增加含水量高的食材,比如大葱(含水量91%)、洋葱(95%)等,以此降低油炸食物总热量,而且一次食用量不能超过3个。

5.油炸丸子,吸油率最低做丸子时,材料中搭配一些豆类、菇类和蔬菜,相对最健康。油炸素丸子里面配以豆腐、胡萝卜、藕,里面既避免了青椒这样维生素丰富的蔬菜营养的流失,也结合胡萝卜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这种油炸食品搭配比较科学。

油炸肉丸子也可采用牛肉、猪肉等食材,最重要的是油炸后自身所含有的脂肪溶解出来,加上洋葱、胡萝卜、大葱、豌豆、香菇、豆类、菇类等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既口感好,又美味,是油炸类食品中相对最健康的。

油炸食品是喜庆年节的一个点缀,做到以上5点,糖尿病患者吃油炸食品就能够心中有数了,做到能量不超标,吃出好血糖。简介

作者:牟利宁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主任护师、教授

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

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