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泰糖尿病(信泰官方网站)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到底怎么选?不懂这2点,指定被坑
第 608 篇产品测评
重疾险的种类那么多,究竟该如何挑选?
- 有人会选能赔多次的:得了一次重疾后还能有保障,以后患重疾还能再赔。
- 有人会选高性价比的:要用有限的钱去买足够高的保额。
- 有人会选保障全面的:能保轻症、中症、身故等,最好还有癌症2次赔。……
这些选择其实都没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
今天,深蓝保实验室就来和大家聊聊其中一种产品——多次赔付重疾险。
主要内容如下:
- 多次赔付重疾险,好在哪?
-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有哪些坑?
- 热销多次赔付重疾险对比分析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重疾治愈率也逐步提高。
但得了重疾后,如果还想要增加保障,再买一份重疾险几乎不可能。
而多次赔付重疾险,就能在赔了一次重疾后,仍然有保障。
我们先来看看多次赔和单次赔的重疾险,有什么区别:
- 单次赔付:重疾只赔 1 次
- 多次赔付:重疾至少能赔两次以上,一般为 2 - 6 次
通过一张图来对比下:
从保障全面性来看:多次赔付重疾 > 单次赔付重疾险。
那么,如果想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该注意哪些点呢?有没有什么坑?我们接着来看看。
多次赔付重疾险最大的特点是:赔了 1 次后,之后患重疾也还能赔。
但要拿到第 2、第 3 次的理赔金,还是有一定条件的,主要看以下两点:
1、间隔期
间隔期是患两次重疾相隔的时间。在赔了第 1 次重疾后,需要间隔一定时间,再次患重疾才能赔第 2 次。
举个例子:
小王买了一款重疾不分组的产品,要求的间隔期是 1 年。
小王在 50 岁时,不幸得了癌症,赔了第 1 次重疾保额;在 3 个月后,又不幸发生急性心梗,但这回没法赔,因为两次得重疾的时间还未满 1 年。
建议大家优选选择 间隔期较短 的产品,获赔概率更大一些,比如间隔 3 年的,就比间隔 5 年的好。
2、疾病分组
多次赔付重疾险分为两种,以能赔两次的产品举例:
- 分组多次赔付:比如将 100 种重疾分为 A、B 两组,每组各 50 种。在赔了 A 组其中一种疾病后,再次患上 A 组的疾病就不能再赔了,只能赔 B 组的疾病。
- 不分组多次赔付:比如能保 100 种重疾,在赔了癌症后,得了剩下 99 种疾病中的任意一种,依然能赔。
相比之下,不分组的重疾险比分组的好。
如果打算买分组多次赔的重疾险,要重点关注最高发以下 6 种疾病,看看它们的分组情况是否合理:
- 恶性肿瘤 -- 重度
- 较重急性心肌梗塞
- 冠状动脉搭桥术
- 严重脑中风后遗症
- 终末期肾病
- 重大器官移植术
比较合理的情况是:高发重疾分开在不同组,比如癌症单独分为一组,获赔概率更高。
不过,在实际挑选重疾险时,除了看间隔期和分组情况,也要看看它的保障好不好。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产品来看看,目前高性价比的多次赔付重疾险,有哪些?该如何选择?
在对比多款产品后,我们筛选出了以下 5 款性价比还不错的:
直接说结论:
- 如果追求性价比:可以考虑 健康保普惠多倍版,重疾不分组赔 2 次,未附加身故保障时价格最便宜。
- 如果追求保障全面:可以考虑 如意金葫芦、阿波罗 1 号,其中阿波罗 1 号 60 岁前轻中症都有额外赔;虽然 橙卫士 1 号 价格最便宜,但要注意它的两次重疾要 间隔 3 年 才能赔。
另外,如果想加强癌症保障,这几款产品都能附加癌症多次赔或癌症津贴。
下面我们挑选两款保障比较全面的产品,来详细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优劣势。
1、信泰如意金葫芦(初现版)
如意金葫芦 是近期刚上线的新产品,它的优势和不足如下:
如意金葫芦虽然是分组多次赔的重疾险,但它的高发重疾都分散在不同组,其中癌症单独为一组,能提高获赔概率。
整体看来,这款产品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不过注意它有保额限制,如果想买更高保额的朋友,也可以叠加别的产品来作补充。
另外,这款产品还可以附加两全保障,即 65 岁或 70 岁前返还已交的保费,但我们不建议大家附加。
因为加了这项保障后,价格几乎贵了一倍,万一发生过重疾赔付,这笔钱也就打水漂了。
2、昆仑健康阿波罗 1 号
阿波罗 1 号 是一款保障很全面的产品,它的优势和不足如下:
这款产品的重疾不分组赔 3 次,60 岁前重疾、轻症和中症都有额外赔,不过它的价格要贵一些,更适合预算充足的朋友。
看重癌症保障的朋友,还可以附加上癌症津贴,患癌后满一年就能赔 40%,能赔 3 次,癌症保障更全面。
多次赔的重疾险确实有一定吸引力,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信息,我们整理了两个常见问题:
1、先后得了两次癌症,多次赔的重疾能赔吗?
只能赔第 1 次癌症。
因为不同的癌症,都属于同一种疾病。
比如先得了肺癌,赔了第 1 次保额,几年后又患了乳腺癌,就不能赔第 2 次了。
如果想要加强癌症保障,也可以附加上癌症多次赔或癌症津贴,在赔了一次癌症后,再次患癌也能赔。
2、单次赔vs多次赔,该怎么选?
买同样的保额,单次赔的重疾险价格便宜不少、多次赔的保障更全面,不少朋友都在纠结该选哪种。
我们分别选了两款高性价比的产品,给大家对比看看:
可以看到,同样买 40 万保额,单次赔的重疾险 便宜 10% 左右。
在 60 岁前患重疾,达尔文 5 号 赔 72 万,合同结束;而 阿波罗 1 号 赔 64 万,之后也还有保障。
对比下来,单次赔重疾险价格便宜,得重疾赔得多;多次赔重疾险价格较贵,但赔了 1 次后还有保障,很难分出谁优谁劣。
这里我们也给大家一些建议:
- 如果预算有限:建议买单次赔的重疾险,先把保额买高,至少 30 万起。
- 如果预算充足,又担心患多次重疾:可以考虑多次赔的重疾险,保障更全面。
总的来说,重疾险的配置思路还是 优先考虑保额,要是第一次患重疾赔的钱太少,就起不到多大作用,更别提后面的事了。
有时候,产品的种类太多,反而会增加我们挑选的难度。
买保险时,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防范未知的风险,只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需求来挑选,选择适合的就好。
希望我们的文章,能让大家对保险有更多的了解、帮助大家选到适合的产品。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就在文章底部点个 “赞” 吧,也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你会选择哪种重疾险?欢迎留言分享:)
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保险干货。
保险里的坑数不胜数,我们老百姓真的防不胜防。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我呕心沥血整理了一系列知识干货,欢迎自取!
只要关注深蓝保,给我私信:福利,即可免费领取以下资料包:
「产品榜单」:每月更新四大险种最高性价比产品排行榜!
「投保指南」:儿童、成人、老人各年龄段科学投保指南,还有价值169元课程免费赠送!
「防坑攻略」: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寿四大险种最全避坑攻略!
「保险方案」:年收入5万、10万、20万、50万家庭不同需求的保险规划方案。
「疾病核保」:乙肝、结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快速投保指南。
「社保手册」:全国各地医保报销、养老金领取等详细解读,全网最全社保使用手册!
推荐阅读:
理赔大揭秘!保险公司是怎么调查个人资料的?
风波中的相互宝!半个月超170万人退出,其中有你吗?
保险都是骗人的?专家:别再陷入这6大理赔误区
20万换一根手指!为了骗保,他们究竟可以对自己做到多狠?
保险买了没几天就得了癌症,我被保险公司查了个底朝天......
月薪3000,也能买上身价百万的保险?来自业内人的超省钱攻略
从怀孕到生娃,用对了社保多拿两三万!手把手教你
辞职了,社保怎么处理?打了61次社保局电话后,写了此篇
很多人医保卡都用错了!学会这6种方法,看病更省钱
社保交 15 年和 25 年,结果有什么区别?不交社保后果严重吗?
糖尿病可以理赔吗?一字之差,居然能差出这么多
糖尿病可是咱们国家第二大慢性病。
大家买的产品中,大多都包含这个病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真到患糖尿病时,你买的保险可能不会赔!
为什么呢?
我整理了妈咪保贝、信泰3兄弟,以及平安福等12款产品的条款,来跟大家一次性聊清楚。
为什么患了糖尿病不会赔?
原因无非两个。
第一是病种不对,第二是不符合条款要求。
怎么看病种对不对?
糖尿病大致分为两种。
- 保险条款里面保的这种糖尿病,属于一型糖尿病,发病率非常低。
- 而大家熟知的那种高发糖尿病,叫做二型糖尿病,不在条款的保障范围内。
它们两个非常好区分。
看年龄就能区分开:
一型糖尿病,高发于20岁以下的孩童。
而二型糖尿病,大多是在40岁才开始露出狐狸尾巴。
发病原因也不同:
一型糖尿病更多是来自于遗传和感染,是天生的。
躲不过,发作也急,可能一次晕倒,一次感染后,就体重大减,上厕所次数也会增多,之后越吃越“瘦”。
而二型糖尿病虽然也有遗传的因素,但更多是因为肥胖和不良作息导致的。
肉肉的同学注意了。
治疗费用也差挺多:
一型糖尿病患者,小小年纪就发病,没有经济来源,身体没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此后终身都需要注射胰岛素,花销相当大。
而二型糖尿病大多是在40岁发病,这时多少都有了积蓄。况且病情只要不是太严重,患者只要口服降糖药、调节饮食习惯就能控制,费用相对较低。
而重疾险的本质,就是保障花费多、最严重的病。
所以重疾险只保一型糖尿病,不保二型糖尿病。
发病率更是相差千里。
假设100个糖尿病患者,二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占到90个。
一型糖尿病只有5个左右。
其他5%可能是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罕见糖尿病。
这个比例投入人群中。
全国13个行政区域的505家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糖尿病调研数据
据数据来看,十万个人里大约有1.93个人会患一型糖尿病,而且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的儿童。
如果你没有家庭遗传病史,年龄也过了15岁,那么今后患一型糖尿病的概率,不会很大。
所以,在成人重疾险里,它的发挥余地并不大。
像一些成人重疾险,不保障一型糖尿病,不算大问题。
成年的朋友,不必太担心。
如果有糖尿病家族遗传病史的朋友,尤其是15岁以下的儿童要投保,可以继续往下看。
再来看第二点,符不符合条款要求。
下面给大家列举下市面上的糖尿病理赔条款,大概可以分为这3类。
第一种,有时间和诊断要求。
这一类重疾险,只有两个规定:
1、时间要求:持续注射胰岛素180天以上;
2、诊断要求经血胰岛素测定、血 C 肽测定或尿 C 肽测定,结果异常,并由内分泌科专科医生明确诊断。
这种条款是最宽松的。
第二种,在时间和诊断要求外,要求三项中满足1项并发症。
在时间和诊断要求之外,多了并发症的要求。
不过,不同产品,要求的并发症不同。
像国寿福2021规定的是这3个病种:
1.已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2.糖尿病肾病,且尿蛋白>0.5g/24h;
3.切除至少一个脚趾。
要求拔高了。
而在平安福2021、太平洋金典人生中:
“糖尿病肾病”变成了“须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脏病”。
病种已经变严格了。
而横琴无忧人生2021、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的规定,再一次收紧。
原本只要切除一个“脚趾”,现在要切一只“脚”。
第三种,时间和诊疗规定外,三个并发症需要满足两个。
这一类产品有复星联合妈咪保贝,信泰达尔文5号、超级玛丽4号等。
算下来,这3种理赔条件,有两个相同点,和一个不同点。
两个相同点是:
1、时间要求相同。
已经持续性地注射胰岛素,维持 180 天以上。
一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的。
所以这个要求,虽然延长了时长,但并不过分。
2、诊断要求相同。
经血胰岛素测定、血 C 肽测定或尿 C 肽测定,结果异常,并由内分泌科专科医生明确诊断。
血胰岛素测定、血 C 肽测定或尿 C 肽测定这3项是测定胰岛素的重要指标。
可以看出你体内的胰岛素正不正常,是一型还是二型,避免弄错病种。
这个诊断要求很合理。
再来看不同点——要不要求并发症。
糖尿病目前并没有治愈的方式,一般5年以上就会出现并发症。
如果不要求有并发症,那么可以提前5年左右拿到理赔款,更有利。
所以,不要求并发症,比要求并发症要宽松很多。
如果要求并发症:
重疾险里涉及的并发症,一般有这5种:
① 已出现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②进行了医疗必需的由足踝或以上位置的单足截除手术。
③因坏疽自跖趾关节或以上切除了一趾或多趾。
④糖尿病肾病,且尿蛋白>0.5g/24h。
⑤须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脏病。
这5个并发症的发病概率,哪个更大?更容易理赔?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住院病例高血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的研究,糖尿病并发症各自出现的概率如下:
条款中涉及的3个并发症,按发病率排名如下:
眼部并发症>肾脏并发症>下肢血管并发症。
也就是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足部并发症。
这里的足部并发症分为两种:
- 一种是至少切掉一只脚;
- 一种是至少切掉一根脚趾;
无疑是切掉一根脚趾更宽松。
下面就只剩下了第⑤点,须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脏病。
这种疗法,主要是在糖尿病心脏病人,引发了严重心律失常时,才需要植入了心脏起搏器。
这种治疗用到的情况多吗?
我不是很懂,于是咨询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0五医院的主治医师,她研究内分泌科18年,经验丰富。
她告诉我,一般糖尿病心脏病主要是出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型糖尿病人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概率,并不多见。
先总结一波:
- 没有并发症的,优于有并发症的。
- 有并发症的,先看并发症的发病率: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切除一根脚趾>切除一只脚>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脏病。
满足一项并发症,优于满足两项并发症。
不过,一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这么低,用到的机率不会很大。
最后,给大家再总结下。
✪ 没有遗传病史,已经成年,要投保成人重疾险的朋友,对一型糖尿病的理赔条款不必太计较。
✪ 有糖尿病家族遗传病史的朋友,尤其是15岁以下的儿童,建议重点关注下糖尿病的理赔条件,按这个逻辑往下筛。
- 不要求有并发症,比有并发症有优势。
- 有并发症的,先看并发症的发病率: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切除一根脚趾>切除一只脚>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脏病。
要求满足一项并发症,优于满足两项并发症。
如果下次遇到时,仍然不懂,就来问我吧。
还有其他感兴趣的病种吗?
可以给我留言,问到最多的优先测评。
阳光、信泰等险企风险评级调整 重疾险排名有哪些变化?|南财保险测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实习生 徐若萱 上海报道,本期南财重疾险测评新增5款产品,根据险企最新风险评级,进行重新排名及测评。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南财重疾险TDW(Ten Dimensions Weighted)模型”对2021年以来上市的重疾险陆续进行测评,旨在为消费者选择提供参考。
“TDW模型”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2022年最新推出的重疾险测评模型,并将持续迭代更新。该模型主要选取重疾险十个维度的数十个指标,以综合评分作为因变量,选取多因素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加权分析得出结果。
其中,主要选取的维度包括基础保障、特色保障、投保年龄、身故责任、保险公司风险评级、保费、增值服务等,保障力度作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维度之一,在本模型中配比权重最大,约为45%,第二大为保费,约为20%。
根据最新公布的2021年四季度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因部分公司风险评级变化,对此前依据2021年二、三季度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测评的产品排名进行相应调整,榜单中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较此前测评时发生变化的公司包括工银安盛、信泰人寿、阳光人寿、平安人寿等(信泰人寿由B变C,阳光人寿由A变B,工银安盛由B变A,平安人寿由A变B)以下为最新重疾险榜单:
本期新增横琴人寿无忧人生2021、太平人寿福禄顺禧、泰康人寿泰享安心等5款产品,以下为具体测算结果:
一、横琴人寿-无忧人生2021
横琴人寿无忧人生2021在总测评的18款产品中总分排名第2,为8.27分。保障力度得分排名第3,为31.28分。
基础保障方面,本款产品轻中、重疾均有覆盖,赔付比例在均线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被保人70岁前首次确诊重疾/轻症均可享有额外赔付,且赔付轻症后发生重疾,可再额外赔付30%基本保额,保障力度较大。
本款产品可选责任丰富,可附加恶性肿瘤二次赔、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以及少儿特疾。除高发疾病,少儿特疾保障力度也较大。保障期内,31周岁前发生20种约定少儿特疾,可额外赔付100%基本保额。
保费方面,横琴人寿无忧人生2021得分中等,若仅保基础责任,保费较低;若附加可选责任,保费存在较大增幅。以30万元保额、交费期20年、附加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责任为例,20岁男性年交保费6978元,20岁女性年交保费为6315元。
横琴人寿无忧人生2021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投保年龄上限为55岁,且41-50岁最高保额30万,无法满足高保额的需求。等待期较长,为180天。
二、太平人寿-福禄顺禧
太平人寿福禄顺禧是一款单次赔付重疾险,在总评的18款产品中得分排名第3。
相较于横琴人寿无忧人生2021,福禄顺禧重疾险保障内容较为基础。保障得分26.20,排名第18位。
从基础保障看,包含重疾、轻症、特疾、身故以及轻症豁免,缺失中症。其中,重疾可赔付一次,轻症最高赔6次,赔付比例优势不算大。保障的亮点在于:对12种特定重疾,可额外赔付50%基本保额,包含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高费用病症的额外赔付,有利于缩小保额缺口、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保费方面,太平人寿福禄顺禧得分较高。以30万元保额、交费期20年为例,20岁男性年交保费6270元,20岁女性年交保费为6090元。
三、泰康人寿-泰享安心
泰康泰享安心得分8.18,在18款产品中排名第5位。保障得分27.20,为第17名。
泰享安心重疾险基础保障简单,包括重疾、轻症、特疾、身故、轻症豁免,同样缺失中症。但可选少儿重疾、10种男女特定疾病,均可额外赔付100%基本保额,双倍赔付,保障更高。
从价格来看,全部可选责任,30万保额,缴费期为20年,20岁男性6669元/年,20岁女性6339元/年,价格中等。
投保限制宽松是泰享安心另一重要特色。市场上重疾险的投保年龄一般限制为55周岁左右,而泰康泰享安心重疾险的投保年龄最高则放宽到70周岁,且无投保职业限制,可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的投保需求。
四、中国人寿-国寿福(2021版A)
国寿福(2021版A)为中国人寿推出的终身重疾险,得分7.77,排名第10。但保障力度得分30.65,排名第4。
本款产品基本保障中规中矩。除重疾、轻症外,包含20种特定疾病,相当于其他产品的中症,可以赔付50%保额。此外,提供6种特定重疾,70岁前确诊可额外赔付50%基本保额。
整体保障灵活,包含两份可选责任:重疾额外赔;癌症的多次赔付,但保费也会增加不少。
其中的可选的重疾额外赔,共有三项,二、三项仅赔其一,但可以与第一项叠加赔付,包括:70岁前确诊重疾,额外赔付50%基本保额;确诊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额外赔付50%基本保额;特定重度恶性肿瘤,额外赔付50%基本保额。
国寿福(2021版A)保费较高,全部可选责任,保额30万缴费20年,20岁男性7360元/年,20岁女性6600元/年。
本款产品等待期为180天,有所扣分。
五、人保寿险-人保福2021
人保福2021由主险的终身寿险和附加重疾险组成,得分7.63,排名第13位。
本产品涵盖重疾、中症、轻症等保障,其中自带现代病特别保障,针对10种现代高发疾病,能够额外赔付30%保额,保障涵盖了白血病、I型糖尿病等高发重疾,具有较强实用性。但相较于旧版人保福,缺失了轻症中慢性肾功能衰竭保障,承保的内容有一定的缺失。
保费得分中等,全部可选责任,30万保额缴费20年来看,20岁男性6480元/年,20岁女性6060元/年。
需要留意的是,人保福2021的等待期略长,为180天。且人保寿险2021年2季度风险评级为B级,从理赔保障角度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重疾险测评排名将持续更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