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低温泉(糖尿病人 温泉)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泡温泉时需要注意什么?

温泉中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对神经痛、关节炎、养颜美容和消除疲劳等具有一定的功效。但由于温泉水温较高,泡温泉时随着血管逐渐舒张,排汗量的增加,容易导致人体脱水引起血糖变化,出现头晕乃至晕厥等情况。特别是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泡温泉时会使胰岛素吸收加快,极有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对于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泡温泉更需谨慎。

无论泡温泉还是蒸桑拿、泡热水浴,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吸水后便会脱落,角质层因而变薄,且热水洗去皮脂后水分更容易蒸发。此外,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温度和酸性都较高的温泉水中,受硫磺或矿物质刺激,皮肤会变得干燥并发痒,发生“温泉皮肤炎”。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比一般人脆弱,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皮炎久治不愈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提醒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泡温泉,一般水温不宜超过38℃,且每次泡温泉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泡温泉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泡完温泉后要尽快擦干身体,并用清水冲洗,避免温泉中的硫磺或碱残留在身上引发皮肤炎症。 (北京急救中心)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专家:“糖友”慎泡温泉

新华社武汉10月24日电(记者黎昌政)天气转凉,泡温泉的人慢慢多起来。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慎泡温泉,也不宜长时间泡洗热水浴。

今年56岁的高先生是位有5年糖尿病史的“老糖友”,这些年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今年下半年,他渐渐放松了警惕,饮食上“放松”了嘴巴。一周前,他和几位好友驾车到市外去泡温泉,连续泡了4个多小时。第二天,高先生发现右脚竟变成了灰紫色,还透着黑,但并无不适感觉,不料3天后开始疼痛,脚趾变成暗紫色并出现溃疡。

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旭艳检查发现,高先生血糖是正常值4倍,得上了糖尿病足,进一步检查发现高先生右脚拇趾有大面积溃烂,通过降糖、抗炎治疗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血糖和感染得到控制。

张旭艳提醒,糖尿病人不宜泡温泉。温泉温度较高,泡温泉时血管舒张,易出汗造成脱水引起血糖变化,出现头晕乃至晕厥;大多数患者还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手掌脚掌对温度敏感度较差,易因长久浸泡造成烫伤而不自知,进而发展成糖尿病足。

张旭艳说,糖尿病患者还不宜长时间泡洗热水浴,在血糖稳定情况下,可短时间泡温泉,但水温不宜超过40摄氏度,每15分钟应起来休息下。泡完后应尽快擦干身上的水,并用清水冲洗。

糖友不适合五种旅行

眼下不冷不热,正是旅游出行的好日子,但糖友们却对旅行有些担忧。对此,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苏本利表示,对于仅靠饮食控制或非胰岛素、非磺脲类降糖(包括格列奈类)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旅行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但是,1型糖尿病病人以及在接受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因进食、饮水和胰岛素注射等不便,可能会导致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另外,他还指出了身体状态欠佳的糖友们不宜选择的五种旅行。

长途飞行出血栓

糖友乘坐飞机可能无法按时吃饭、及时注射胰岛素。此外连续飞行数小时,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容易形成血栓,妨碍或阻断血流。糖友的血管壁功能比正常人差,因此久坐时,下肢血管中的血小板就更容易聚集起来,形成血栓。另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友可能还会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若要乘坐飞机出行,需做到以下几点:1.尽量选择靠过道的座位,以便每隔一小时左右起来走动走动和方便注射胰岛素等,最好有亲友随行;2.提前90分钟~2小时抵达机场。因乘坐飞机需要办理行李托运、安检等一系列手续,若没有留足登机时间,会使糖尿病患者因匆忙登机引起血糖升高;3.航空公司提供的飞行餐饮或小吃可能不适合糖友,因此最好自备小吃以免因食物摄入不当而引发血糖波动,飞行中应适当多喝水;4.建议准备双份的降糖药物、止吐药、止泻药以及莫匹罗星软膏等局部抗生素等,并携带血糖监测仪,准备充足的试纸。若要打胰岛素,必须带上处方,以备机场工作人员的检查,切记药品和处方要放在一起,并随身携带;5.乘机前对健康状况有一个正确评估,如果血糖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近期出现了并发冠心病、频发心律失常、酮症酸中毒、高血压、甲亢等,都不宜乘飞机出行,长时间乘坐火车、汽车等也都不适合。

人到高原血糖乱

近几年流行起了“西藏游”“登山游”等路线。即便是健康的人从低海拔来到高海拔的地方,身体都会有所反应,对糖友来说这种旅行更是一个挑战。由于高海拔地区的气压低,糖友注射胰岛素的用量需要明显减少,但由于气压的变化,胰岛素药瓶的内外压力会存在明显差异,这会影响糖友注射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由于在高原地区体力消耗会有所增加,再加上进食种类的变化及进食间隔时间的过大,会诱发低血糖、血糖波动过大等情况。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熟悉血糖的自我监测,根据旅行的强度适当进行饮食及药物剂量的调整。另外,人在高原容易缺氧,不仅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大,容易形成血栓,甚至加重糖友视网膜、肾的损害。而在高原地区鉴别酮症酸中毒和脑水肿难度大,会增加救治难度。

温差太大有风险

冬天到热的地方,夏天到凉的地方。这种“候鸟型”的反季旅游颇受大家欢迎。但是当我们的身体在一个地方长期居住后,会适应当地的气候变化,若是短时间内突然到一个气候、气温变化大的陌生地方时,会引起血糖和血压的明显波动,增加糖友出行危险。如突然去寒冷的地方,低温的刺激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增加肝糖原输出,减少肌肉对血糖的吸收,引起血糖升高;若是去天气炎热的地方时,出汗会增加,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的话,会增加血液的浓缩度,使血糖升高。

乱泡温泉伤心脏

适当泡温泉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心血管疾病、消除疲劳、减压等作用。对于身体状态较好的糖友来说,正常泡一次温泉(20分钟之内、温度不高)倒是没大问题。但若是温泉水温较高,会引起血管扩张、出汗、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等情况,并使患者注射的胰岛素吸收加快,诱发低血糖的发生;若泡温泉时间过长,会使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心脏负担也加重,容易出现头晕、晕厥或外伤等意外事故。因此,糖友们应在血糖稳定时泡温泉,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水温保持在40℃以下,且要在打完胰岛素后,空腹、饭饱或饥饿时不宜泡温泉。泡完后,需尽快擦干身体,避免发生“温泉性皮炎”等皮肤炎症。专家提醒,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对温度感觉异常可能出现烫伤危险的神经病变糖友来说,需避免泡温泉。

刺激探险救助难

有些人追求刺激,在出游时候会选择一些探险类路线,但这种并不适合糖友。这类路线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不能保证按时吃饭及药物的使用,可能有突发事件发生,刺激糖皮质激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会让患者的情绪变得紧张、激烈等,诱发急性心血管疾病;加上交通和通讯也不便利,若糖友出现紧急情况,医疗救助条件不足,使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

这类路线大多道路都十分崎岖,有时甚至根本没有路,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尤其是足部来说存在较大的外伤隐患。并且这些地方并没有条件让糖友们进行血糖控制、抗感染治疗、伤口处理等措施。若糖友们受伤了,创面就很难愈合,甚至进一步扩散。苏本利指出,1型糖友必须避免此类旅行线路,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的2型糖友可能出现低血糖的危险,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者更应避免。

专家表示,影响糖友旅行的因素主要是血糖监测、饮食和治疗药物剂量调整等。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友,千万不要将旅途行程安排得过紧,这样势必会影响糖尿病的病情管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人及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尽量参加短距离、有氧运动为主的旅游,如在城市周边踏青、赏花等。在旅行中也要及时检查有无足部皮肤外伤、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