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是粘(糖尿病粘豆包可以吃吗)

经方中医张国海教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大便黏粘马桶,多是由于湿热内蕴导致

今天咱们聊一个糖尿病患者挺普遍的现象——“马桶难题”,大便粘滞不爽,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的症状!

中医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湿热内蕴。湿热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的湿气和热气搅和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浊流”,这股浊流跑到肠道里,就把大便给粘住了。

想象一下,肠道就像一条湿漉漉的毛巾,您用它擦桌子,桌子上的水珠是不是就黏在了毛巾上?同理,肠道里的湿热,也让大便变得黏稠,不容易冲掉。

那么,咱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得用到中医的辨证理论了。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调理,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这就给您提供一个方子,这方子里的药材,都是咱们中国传统的宝贝。

方子是这样的:黄连,黄芩,栀子,茵陈,泽泻,白术,茯苓,甘草。

这方子里,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栀子、茵陈清热解毒,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

您可能会问,这方子怎么用?很简单,抓药后煎煮,每天一剂,分两次服用。不过,这药方子虽好,也得根据个人体质来调整。您最好找个中医大夫给您把把脉,看看是否适合您。

话说回来,这湿热内蕴,除了导致大便黏马桶,还会引起其他问题。比如,您可能会觉得口干舌燥,喝多少水都不解渴。这是因为湿热阻碍了身体的水液代谢,导致水分不能正常输送到全身。

还有,湿热还会导致身体沉重,四肢无力,就像背着个大石头一样。这主要是因为湿热阻滞了经络,影响了气血的运行。

那么,咱们怎么预防湿热内蕴呢?首先,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其次,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今天就聊到这里,这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您有身体不适,还是得及时就医,别耽误了病情。

二十三糖瓜粘是什么东西 糖瓜粘的制作方法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这句顺口溜被大家从小念到大,扫房子有着辞旧迎新之意,而糖瓜粘自然和祭灶王有关,大家接触的较少,甚至都没有吃过,糖瓜粘是什么东西?怎么制作?下面带来介绍。

二十三糖瓜粘是什么东西?

“二十三、糖瓜粘”是很多人都会念的年俗顺口溜。说的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给玉帝汇报工作,来总结一下这一年人间发生的琐碎事情,比如谁谁家今年一家祥和,谁谁家一年到头总吵架,还有谁谁家居然没留意还说了玉帝他老人家的坏话。这样,根据各家各户的表现,玉帝会决定来年是给大家降吉祥还是降惩罚。不过呢,我们谁都不想来年被惩罚,都希望灶王爷给领导汇报时,能多说我们的好话,别尽瞎说“大实话”,那怎么办呢?于是大家就把又甜又粘的糖瓜供奉给灶王爷,希望甜甜的糖瓜能黏住他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糖瓜是什么?

其实,糖瓜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麦芽糖。说起麦芽糖,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成语“甘之若饴”、“含饴弄孙”中的“饴”指的就是麦芽糖。顾名思义,麦芽糖跟麦芽脱不了关系,因为它就是用粮食淀粉和麦芽做成的,因为麦芽当中含有一种叫做“麦芽糖酶”的物质,能够把粮食中的淀粉给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每小段都有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这样的一小段结构我们就把它叫做麦芽糖。在正常状态下,麦芽糖都是比较粘稠的糖稀状态,但如果反复拉扯它,把空气给混进去,再加上冬季寒冷,凝固之后它就会变成多孔、酥脆的固体状态。

尽管麦芽糖酥脆香甜的口感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也不建议大家吃太多。逢年过节,本来油脂糖分的摄入就不低,如果再摄入太多的麦芽糖,那便更是雪上加霜了。

麦芽糖也是糖

麦芽糖的甜度不高,只有蔗糖的60%-70%,所以很多人对它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麦芽糖不甜不容易升高血糖。事实上,麦芽糖的血糖生成指数高达105。我们认为的升糖很快的蔗糖和蜂蜜,其血糖生成指数才分别为65和73。为什么麦芽糖的血糖生成指数会这么高呢?这就要回到它的结构上来看一看了。我们前面也说过,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所以我们把它吃进肚子之后,很容易就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大量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升高我们的血糖,在达到一个高峰后,血糖又会迅速下降,所以对于我们的血糖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无糖食品可以放肆吃么?

而超市里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中,也不乏麦芽糖的存在,高血糖或糖尿病人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仔细看配料表。真正无糖食品应该不含任何一种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都不应该存在,但像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既能带来甜味,又不会影响血糖的糖醇替代品,是可以存在于无糖食品中的。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无糖食品应该符合100克或l00毫升的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糖(指所有的单糖和双糖)的含量不高于0.5克的规定。但即便如此,糖尿病人也不要肆无忌惮的去吃无糖食品,因为很多无糖食品本身就是由面粉、大米、糯米等粮食做成的,它们在我们体内最终还是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吸收,吃得太多依旧会对血糖形成不良的影响。另外,像很多无糖糕点里的脂肪含量也相当可观,对于糖友来说都是不利于血糖的。因此,吃的时候也要适可而止。

糖瓜粘的制作方法

1.把麦芽糖倒入砂锅里。(锅建议选择一个厚底的,不然容易糊掉)

2.中火熬出大泡转小火,熬出小泡,用勺子舀起来能慢慢低落下来就可以了。(鉴别糖有没有熬好,可以用筷子取一点放进凉水里,凉了之后,咬一口,如果非常香脆、不粘牙就是熬好了,否则就要继续熬~)

3.关火,放置降温,温度大约在烫手但能忍受的最大值就可以了,然后用勺子取一块出来放置在案板上。

4.双手戴好手套开始拉糖:揉成长条,对折,拉长,再对折,再拉长,重复这个动作至变白。(注意烫手哦,最好在不烫手又没有冷却的时候拉糖,糖会越拉越硬,越来越白,直到你拉不动就可以了)

5.最后趁没有完全冷却还有余温的时候用刀切成块,放置在一边至完全冷却,就可以开吃啦!(多余的可以装进密封瓶里)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

来源:八宝网

早上起来口干、口苦、口黏、口甜,当心糖尿病

门诊中,很多朋友都会反馈一些问题,问得最多的,比如早上起来嘴里发苦的问题,还有的说早上起来嘴里发干,还有的说说嘴里觉得发腻发甜,当然,更多人说早上起来口臭。

口苦、口干、口甜、口臭,这些症状究竟与身体哪些脏腑有关?今天带大家一探究竟。

中医讲,脾开窍于口,所以口腔的疾病,肯定少不了脾的关系。

如果脾脏发生了问题,那么这些奇奇怪怪的味道就会顺着肠道、顺着胃、顺着食管跑到口腔里,口腔就像是一个排气口一样,肚子里有什么样的气味,都会泛到嘴里。

所以说,嘴巴里的味道是表面上的,真正的问题,出在肚子里的五脏六腑中。

嘴巴发干、发苦代表胃肠积热、肝胆积热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前一天晚上吃了很多烧烤、喝了些啤酒,吃撑了的话,那么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觉得嘴里有点苦、有点干,其实,这就是胃肠积热了。

肠道中的这些热会影响身体里其他的脏腑,如果影响到肝胆,造成肝胆生火,那么肝火胆火往上一蒸,就会造成嘴里发苦。

因为全身唯一苦味的东西就是胆汁,平时胆汁贮存在胆囊中,是不会到嘴里去的,但是如果有火,火往上一蒸,胆汁就会被蒸发到嘴巴里去,这样,嘴里就会发苦

嘴里发干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肠道积热,热邪会耗伤津液,津液亏虚了,嘴巴里就会发干。

当然,嘴巴发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张着嘴巴睡觉的人,比如打鼾的人、鼻炎的人,嘴巴里的水分都随着呼吸蒸发出去了,肯定会嘴干。

所以,如果您早上起来嘴巴发干、发苦,一方面要看看是不是有鼻炎,有的话就治鼻炎。如果没有鼻炎,嘴巴还是很干很苦,那就说明体内积热了,肠胃积热、肝胆积热都有可能。

那么,怎么去除嘴里的口干、口苦的症状呢?

第一个就是要吃得清淡一点,因为清淡的东西容易消化,热量低,一般不会造成积热上火。

第二,可以吃一点清除胃热、清除胆热的药,比如大柴胡汤,这个对于胃肠积热证、肝胆积热症很有效,吃个一两副就能立竿见影。

大柴胡汤方:

柴胡、黄芩、芍药、法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在这个方子里,柴胡可以疏肝胆,把肝胆里郁积的陈腐之气给散发出去,黄芩可以清胆热,热消除了就不会往嘴里泛。

而大黄、枳实、半夏、生姜都是降逆的药,他们能促进肠道蠕动,把肠道里的积食、积热都给通过大便排出去,这样,热没了,也就不会积热上犯了,嘴巴里也就清宁了。

如果经常嘴苦、嘴干还不注意,最后会引起什么疾病呢?

一般来说,吃得太多、太油腻、热量太高,容易引起一些代谢性疾病,比如脂肪肝、胆囊炎,嘴巴发苦发干可能就是这些疾病的前兆,这也就是在提醒我们,最近吃的太好了,体内脂肪过多积热了,一定要管住嘴了。

嘴巴发甜、发腻,代表吃甜食、肥腻食物太多了,不注意可能会得2型糖尿病。

现在糖尿病的病人也很多,全国有数亿的2型糖尿病患者。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么多糖尿病患者?

还是那句话,没有管住嘴、没有迈开腿。

如果吃糖(面食、甜食)太多,吃油腻的东西太多,这无形之中会给我们的脾胃增加很大的压力,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需要靠脾的运化,最后才能把营养输送到全身,把残渣通过大便排泄出去。

如果吃得太多了,远远超过脾的运化能力,久而久之,脾就会累趴了,这就会形成脾虚证。

脾负责运化,现在你把脾累趴了,那么吃到胃里的水谷精微就不能被有效运输到全身,结果就是很多水谷精微堆积在脾里,这么多好东西运不走,脾又开窍于口,最后这些甜丝丝的东西就会跑到嘴巴里,所以嘴巴发甜了。

关于嘴巴发甜,中医的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脾疸,所谓脾疸,就是脾热,按照《内经》的说法,这些人就是吃的太甘美肥腻了,肥美的食物热量大,难消化。

这样就会造成脾虚、脾热的问题,除了嘴巴发甜,脾里蕴积的热还会消耗身体的水分,这就会造成口渴,久而久之,糖尿病的口渴问题就出现了。

所以,如果嘴巴发甜,那么很可能说明您已经处在糖尿病的前期了,这时候赶紧注意自己的饮食吧,耽搁下去,发生糖尿病的概率可是很大。

那么,有没有可以帮助清除脾里积热的方子,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呢?

中医界治疗糖尿病最有名的中医是仝小林院士,他提出,对于胃肠积热证、脾疸问题,可以用大黄黄连写心汤治疗:大黄、黄连、黄芩。

大黄、黄连、黄芩都是苦寒药,苦寒能够清热, 而且大黄能够通便,把胃肠的积热通过大便排泄出去,能够起到预防糖尿病、甚至降糖治疗糖尿病的功效。

同时,仝小林院士还提出,脾主四肢,通过适量增加运动,能够让脾里储存的食物精微运送出去,这样就不会老是堆积在里面变质成脂浊而造成健康问题了。

当然,大黄黄连写心汤偏苦寒,如果您平时阳气不足,就不建议用这个方子了。这个方子只适合体质偏湿、容易上火的人服用。

以上就是口苦、口干以及口甜的常见原因,基本上都跟饮食相关,如果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一点,这些问题都会不药自愈。

现在是一个营养过剩的时代,大鱼大肉,牛奶甜点一股脑全部扔进肠胃里,这么多高热量、难消化的东西肯定会郁积起来,郁则生热,这些热肯定会找个出口散发出去。

如果散到嘴里,就是口臭、口干,如果热影响到肝胆,造成肝胆火旺,那么就会形成口苦口干。热邪消耗阴津,还会造成口渴,这就离糖尿病不远了。

所以,想要长生,肠中必清,别让肠胃积热,这个对于一个人的健康长寿真的很重要呢。

为了健康,从今天起,清淡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