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磅("糖尿病")
糖友们注意了!研究发现:糖友出现一个表现,可能是胰腺癌征兆
“你好,我2017年患糖尿病,长期吃二甲双胍,今天查血糖空腹10,餐后22.6,近一两个月体重下降6-7斤(现有145斤),我看网上说糖尿病病人体重减轻要警惕胰腺癌,请问我这种情况有问题吗?糖尿病真的会影响胰腺癌吗?谢谢。”
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JAMA Oncology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的病龄以及近期体重的变化,和胰腺癌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这项研究的数据基于超15万名参与者近30年的随访资料,研究对象包括112818名女性和46207名男性,其中有1116名糖尿病患者。
研究发现,病龄小于4年的患者,胰腺癌发病风险是无患病史人群的2.97倍;病龄大于4年的患者,发病风险是无患病史人群的2.16倍;糖尿病发病在4-10年之间的,发病风险是2.25倍;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风险为2.07倍。这一对比只考虑了病龄,没有考虑患者的体重指数。
而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后的患癌风险会加大。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减轻1-4磅,患胰腺癌的风险比那些体重无变化的糖尿病人增加1.25倍;减轻5-8磅,风险增加1.33倍;体重减轻超过8磅,患病风险增加到1.92倍。
另外,如果把体重和病龄综合在一起考虑的话,新发病的糖尿病患者,体重如果存在减轻的情况,胰腺癌发病风险比健康人群高出3.61倍。如果新发病人体重减轻超过了8磅,那么胰腺癌发病风险则会增加6.75倍。如果年龄超过了70岁,近期体重又下降过快的糖尿病患者,其胰腺癌发病风险则更高。
最后,研究者们得出结论:新发病以及年龄大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近期发生了明显的体重下降,那么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则会升高,因此更要注重早期的风险监测。
糖尿病患者如何防范胰腺癌?这项研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意义。
对于新发病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某一个时期体重无缘无故下降,而且下降十分厉害,那么就要担心胰腺的病变了。
此外,那些老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要时刻关注自身体重的变化,多数老年人的体重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增加也不会突然下降,一旦出现突然下降的情况,便要警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汝福提醒,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一是检测肿瘤的标记物,胰腺癌的病人往往是肿瘤两个标记物比较升高,CA19-9、RAS基因突变;二是影像学检查,通过B超、CT、MRI,发现胰腺癌的病变,通过这些检测及早发现早期胰腺癌迹象。
胰腺癌的高危群体?除了糖尿病之外,吸烟喝酒、饮食不规律产生的胰腺炎患者、有家族遗传患病史,也是胰腺癌的高危群体。
烟草之中的致癌物有几十种之多,这些物质会随着胆管反流以及血液循环进入胰腺,从而对后者造成伤害。临床上,25%的胰腺癌患者都有长期的吸烟史。
喝酒伤肝,但是捎带着也会影响一旁的胰腺。酒精的刺激下,胰腺会对胆碱能以及促胰酵素发生反应,进一步,富含蛋白质的胰液被过度分泌,破坏了胰腺内部组织,进而胰腺细胞不断分裂修复,最终会引起细胞的基因变异。
长期饮食不规律、不健康,饥一顿饱一顿,或者是摄入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都会影响胰腺消化酶的分泌,继而会诱发胰腺的炎症病变。胰腺炎症若是久拖不治,任其发展,癌变风险将更高。
此外,家族中如果有直系亲属患过胰腺癌,那么子女的发病风险将高于其他群体。
胰腺癌如何排查诊断?
相比其他癌症,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更加隐蔽,这也导致其病变凶猛,致死率很高。很多胰腺癌患者早期,很容易被误诊为胆囊炎或者胃病,症状是消化不良、厌食、黄疸以及左上腹隐痛。这些症状在一些肝病以及胃肠疾病患者的身上也会出现,所以才会被混淆。
这种情况下,体检和筛查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尤其是高危群体,一旦出现症状的话,就得及时就医。胰腺癌的常规检查是腹部的超声波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如果怀疑有癌变,可以进一步做核磁共振、CT、超声内镜检查,进一步确诊的话,可以做PET-CT或者腹腔镜检查。#清风计划##中秋话团圆##真相来了#
参考资料:
[1]《藏在糖尿病背后的胰腺癌,体重减轻是信号》.医脉通.2020-08-21.
[2]《哪些人是胰腺癌高危人群》.生命时报.2017-3-23.
[3]《了解“胰腺癌”,掌握“胰腺生机”》.上海市卫健委.2020-6-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男子担心死于肥胖狂减2百多斤肥肉,如今朋友都认不出
据每日星报报道,Zach Vogler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肥胖家庭,在他最重的时候,体重就超过了约462磅(约419斤),被医生称作是病态肥胖。Zach Vogler几乎每天都会吃快餐,而且每两天都会喝至少一加仑牛奶(约3.7升)。他说,“我来自一个肥胖的家庭,我们总是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强壮和吃很多东西。”
Zach在十岁的时候,对食物的依赖突然变得更强了,而这种与食物的不健康关系,使得他的体重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Zach说,“我对自己的身体是有认识的,就像被困在一个讨厌的巨大身体里。”2004年的Zach的哥哥被确诊为白血病诊,医生称这是因为肥胖间接引起的。但是直到他的父亲因心脏病发作去世,才让Zach真正决定减肥。因为他担心如果不减轻体重,就可能会英年早逝。
在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和高血压后,Zach开始练习举重,以及对卡路里摄入量的控制。并从做很少的运动到每周锻炼三到五次,还定期徒步旅行。如今,Zach减肥成功,体重约210磅(约190斤),现在他特别喜欢炫耀自己隆起的二头肌和健美的躯干。
2017年11月3日,Zach做了赘皮切除手术,使其身材趋于更完美。Zach说,“我完全改变了我吃的东西,开始吃更多的瘦肉和蔬菜。我也有了更多的精力,还做了健身教练,我为自己而感到骄傲。”目前,Zach正在利用他的减肥知识来帮助其他人实现他们的目标。此外,Zach称,自从减掉了体重后,以前的朋友们都认不出来他了,他们根本不敢相信。Zach很满意现在的状态,并表示会一直坚持下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海外异闻)
美媒:干预生活方式可使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逆转 无需药物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新媒体专电 美媒称,最新结果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经过短短12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后就彻底缓解病情。
据美国新图谱网站6月3日报道,保持健康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减掉多余体重有助于控制2型糖尿病无疑并非新闻。然而,近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发现,许多被诊断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仅仅利用生活方式干预,无需药物就可有效地逆转病情。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以迄今为止最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了特种饮食和体育锻炼对逆转2型糖尿病的效用。这项试验招募了大约150名受试者,他们都在三年内确诊2型糖尿病,平均年龄42岁。
这些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干预组遵循强化特种饮食和体育锻炼计划。干预计划包括在一开始采用名叫“剑桥体重规划”的12周低热量饮食。接下来,受试者又用12周时间过渡到一般性健康饮食,但仍要对热量加以控制。按照要求,干预组还须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体育锻炼,且最好每天走路至少1万步。
结果显示,12个月以后,生活方式干预组的受试者平均减重26磅(约12公斤),而标准护理组的受试者平均减重9磅(约4公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为期12个月的研究结束时,干预组61%的人不再是糖尿病患者,而标准护理对照组只有12%的人达到类似的病情缓解程度。
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类似研究发现,经过严格的体重管理干预,46%的研究对象在12个月内全面缓解了糖尿病。塔赫里说,最新试验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因为其参加者的平均年龄比英国那项试验要小10岁,而且确诊时间更近。这表明,虽然特种饮食和体育锻炼干预对所有年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好处,但越早进行,效果就越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