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型糖尿病(尿糖病什么症状)
尿糖阳性是糖尿病的“祸根”?医生从多角度全面解读,建议收藏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内科医生。最近在出门诊过程中发现有不少朋友是因为尿常规中"尿糖"这个项目出现“ - ”前来就诊,而且多数人问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张大夫,我这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啊?所以我又得耐下心来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一一解答。下完门诊后我就在想,现实中这么多人会有这种情况和疑问,相信网络上也有不少朋友需要这方面内容的解读,所以今天我就以此为主题来为大家做一篇科普讲解。
●先告诉大家答案,我们正常人尿液中一般“尿糖”检测为阴性。如果你的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则为糖尿 , 而葡萄糖就是尿糖的主要成分。对于葡萄糖是否出现于尿液中,主要还是取决于 3 个因素,即 ①血糖浓度 ②肾血流量 ,③肾糖阈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出现糖尿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的肾小管(肾脏内)对滤过液中葡萄糖重吸收能力减低 , 肾糖阈减低所致的糖尿 , 如①家族性肾性糖尿,如Fanconi综合征。
●如果一个人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均正常,但由于先天性近曲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功能缺损 , 那么空腹尿糖则可表现为阳性。②新生儿糖尿,这是属于正常现象,是因为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功能还不完善所致③后天获得性肾性糖尿,这种情况可见于罹患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伴有肾小管损伤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这点相信不少女同志都深有体会,这是因为女性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细胞外液容量增高 , 肾滤过率增高而近曲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受到抑制 , 故而使肾糖阈减低,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出现糖尿 , 不一定为糖尿病所致。
●很多人出现这种情况时理性点的还好,会选择积极去医院就诊咨询,感性一点的就是网络上搜索一通,越看越害怕,特别是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看的是彻夜难眠,非常害怕一辈子都要吃药了,造成心理负担非常重,我这就来告诉大家出现尿“糖”阳性该怎么理性应对。这第一步就是要先查个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小时血糖,必要时还要做“糖耐量试验”等。
●如果血糖高、的的确确是考虑有糖尿病,则按糖尿病处理;如果血糖正常,就要考虑是不是“肾性糖尿”引起,这时候需要医生结合你的既往病史、遗传家族史、临床症状、 身体发育以及有关化验检查来判断 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如果是后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如果是原发性肾性糖尿,预后往往良好,通常不需要治疗。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 所引起。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严重代谢紊乱。 该病起病有诸多诱因,有时无明显诱因,其中约 20%~30%无糖尿病病史,所以当出现“尿糖”阳性时积极排除是否有糖尿病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现在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值得每个人重视起来,尿糖阳性不一定都是糖尿病,我们在临床上要根据既往病史、全身症状以及检测中注意事项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诊断病情,所以早期、积极的就医才是正解。
作者寄语:本文是笔者数个小时时间综合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收费,无偿、免费地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没有健康保健观念的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人,感谢大家的支持。#谣零零计划#@头条辟谣#健康明星计划#
尿糖显示阳性,却不是糖尿病?这是怎么回事?要治疗吗?
网友提问说:
“我叔叔担心自己患糖尿病,去买了尿糖试纸,结果显示阳性。从此之后,他很刻意地控制饮食,注重锻炼,但是尿糖依然是阳性,吃了降糖药也不见好。后来因为药量太大而昏迷送医,但是医生查他的血糖,低于正常值,吃了东西后做糖耐量试验,血糖也正常。这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与肾性尿糖不同,通常1型糖尿病患者多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现象,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降得快,2型糖尿病患者不一定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现象,但是血糖已经超标。
临床上诊断糖尿病的方式为:空腹血糖在3.9-6.1毫摩尔/升为正常,若超过7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或进行糖耐量实验,血糖应小于7.8毫摩尔/升,若超过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尿糖显示阳性,但是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正常,这种属于“肾性糖尿”,而不是真正的糖尿病。这种病可能也会出现口渴、多饮、饥饿、心慌等类似糖尿病的症状,但是并不是说有了这些症状就是糖尿病。“肾性糖尿”多因为患者的肾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减退,从而会出现糖尿的现象,而且尿糖定量、定性均不受饮食和胰岛素影响。
①怀孕女性,孕妇在怀孕的中后期可能出现肾性糖尿,等到生产结束后消失;
②有家族性肾性糖尿,患者除了肾的重吸收功能减退外,其他的功能都是正常的;
③患有慢性肾脏疾病,例如有慢性肾炎的患者;
④患有获得性肾小管疾病,当然这类患者除了糖尿外,尿液中还会有氨基酸、磷酸盐等,甚至有骨痛、骨折等现象。
多数的肾性糖尿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观察,因为有少部分患者可能会转为糖尿病。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一提到糖尿病,除了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三多一少”的表现,很多人还会想到血糖高、尿糖高。确实,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血糖和尿糖异常升高,但是血糖高、尿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未必!出现这几种情况,当心是假性糖尿病!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什么是假性糖尿病假性糖尿病指的是患者虽然表现出血糖高或者尿糖高,但并非糖尿病的情况。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血糖、尿糖异常升高不就是糖尿病吗?其实未必,血糖高、尿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还有可能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假性糖尿病。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血糖高、尿糖高,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1. 甲亢
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在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分泌会异常增多,这就导致甲状腺素调节血糖代谢的功能异常,并出现升高血糖作用加强的情况,甲亢患者就会出现继发性的血糖升高、尿糖也会升高。
2. 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主要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生长激素对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在患者体内生长激素异常升高会导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进而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出现血糖、尿糖异常升高的现象。
3.嗜络细胞瘤
嗜络细胞瘤出现在肾上腺的中心部位,它会释放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等异常表现。
4.肾功能不全
如果患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肾病,尿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肾脏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尿糖升高就随之而来。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5.妊娠期或者哺乳期
女性在怀孕之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升高,部分人会因为胰岛代偿能力不够,出现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或者糖代谢异常。哺乳期女性乳腺会分泌乳糖,也会出现乳糖尿,导致尿糖升高。
6.一过性血糖高、尿糖高
如果饮食习惯不好,经常暴饮暴食或者在检查前摄入太多高糖食物或者饮料,体内的胰岛素来不及调节,也会出现血糖偏高;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大喜、大哭或者大怒,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也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发挥,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此外,在经历过严重烧伤、大型手术等情况之后,人体产生应激反应也会导致高血糖的出现。这些情况出现的血糖、尿糖异常都是一过性的,一般不需要治疗。
7.进食某类药物引起血糖、尿糖出现假阳性
服用维生素C、水杨酸、阿司匹林以及黄连等中药,尿液中也有会这些物质,导致斑氏剂中铜还原,呈现假阳性,导致检测出尿糖高的结果。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由此可见,虽然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糖高、尿糖高,但是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还有可能是以上7种情况导致的假性糖尿病。
但长期的血糖、尿糖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因此,出现血糖高、尿糖高也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