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羹(糖尿病人蒸蛋羹可以吃吗?)
高温湿热天,葛粉羹给你清凉一夏
高温湿热的天气,人难免感到闷热难受。尤其对于一些高龄长者,如患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则要预防猝发中风、偏瘫等脑血管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科主治中医师邱铃铃推荐一款葛粉羹,此膳源自《饮膳正要》,有滋肝祛风之功效。
葛粉羹
材料:葛根粉(干)250克、淡豆豉150克,荆芥穗50克。
制作:
1.将葛根粉捣碎成细粉末。
2.把荆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六七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做成面条,放入淡豆豉汁中煮熟。
功效:滋肝、祛风、开窍。
葛根粉,有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对高血压、糖尿病、中老年血管硬化等出现阴虚状态(表现为口干、口渴、心烦、头晕、失眠、口舌溃疡)的人群,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淡豆豉,其性味苦寒,具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之功效。荆芥穗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健
图/视觉中国
凉意渐浓,您的养生清单该上新了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夏天的热烈缓缓落幕、秋日的凉意铺陈开来,专家提醒,气候由热转凉、昼夜温差逐渐拉大,人们体感分明,需逐渐适应,此时您的养生作息及食谱都要调整上新了。
护“鼻”“肤”
皮肤是抵御外界风寒入侵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秋凉之时,上班族可随身携带一件轻薄防风的“皮肤衣”,以“肤”护肤,避免发生感冒、关节痛等,还可搭配一条柔滑的丝巾,保护后颈部防止受风。此时节,鼻子是呼吸系统的保护对象,宜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有助于预防流感。秋高气爽,建议居室多开窗透气,可在空气清新之处 “吐故纳新”。
尝秋果
夏吃瓜、秋吃果,包括水果、坚果等,口味选择宜多酸少辛,可生津消热通便。比如葡萄能健脾和胃,对气血不足体质有补益功效;石榴能生津止渴润喉,并富含花青素有助人体抗氧化、滋养皮肤;秋梨堪为应季水果之星,能养肺生津、缓解秋燥,番茄、乌梅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愿意动手,不妨做一杯五汁饮(雪梨、荸荠、芦根、麦冬、藕汁),可缓解发烧后和糖尿病患者的口干舌燥症状。坚果中杏仁能润肺止咳,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辅助缓解皮肤干燥、口角炎、舌炎等,推荐每日进食20克以内。其他如核桃、榛子、花生等有助人体获取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有滋养润肠功效。不过,五香或微烤的坚果易使人口咽干燥,除控制摄入量外,还需配合补水。
不露足
出伏之后,昼热夜凉。中医认为“寒主收引”,足底足跟部主要是肾经循行之处,受寒易引发抽筋等。此时宜遵从白露“不露足”的原则,切勿再穿夏季“凉拖”,防止承受“足跟痛”之苦。另外,足部受凉还可导致腹痛腹泻,脾阳虚体质者尤其要足部保暖。晚上可做做“足浴”,用纯热水或在热水中加一些具有散寒、活血、通经络作用的姜片、盐、艾叶、花椒等泡足,适合体虚老人和寒湿体质的日常保健,能缓解手足冰凉、减轻下肢水肿,注意水温避免烫伤。下肢动脉硬化、风湿痹证患者,泡足时还可加入红花、威灵仙、伸筋草等中草药辅助治疗,每种用量约20—30克。
润秋燥
秋意渐浓,气候渐干,人体皮肤、毛发、口唇会出现干燥表现。除了外用润肤露和润唇膏,如何内外兼顾、滋润秋燥呢?其实,食谱中肉菜搭配合理,即可列出一份凉爽清润的防燥菜单。鸭肉性凉,味甘咸,有滋阴养胃功效,搭配百合、竹笋等烹饪,可佐餐饮汤,老少皆宜尤其是体虚内热、食欲不振、便秘、水肿者。甲鱼配伍枸杞、山药炖煮更是中医补肾滋阴的经典药膳之一。不停讲话的老师们,饮一杯蜂蜜柚子茶能润喉润肺;上班族劳累失眠时,一盅银耳莲子桂花羹有助滋阴润肺、养心安神。此时也应多饮温开水,还可选择养阴润燥的豆浆、牛奶、淡茶等有“内涵”的水,但要避免烈酒、浓咖啡、浓茶等“厚味”之水。
解秋乏
融入自然。秋季天高云淡,慢跑骑车、郊外畅游、登山远眺有助于人体吸收大自然的阳气。登山前注意准备帽子和薄外套,防止多汗后受风。老年人可做操快走,缓中加力,锻炼骨骼肌的同时还能改善心肺功能。
“顶”起精神。上班族劳累困倦时,端坐闭目,用手掌大鱼际按摩百会穴(两耳尖直上到头顶,和头正中线的交点),顺时和逆时针方向按揉30圈,完成3组,以局部微感胀热为宜,能升发阳气,神清气爽地再次投入工作。头痛、失眠者,用空掌心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完成3组。久对电脑、视物疲劳时可配合双耳垂揉按,拇指和食指配合,多次轻轻按揉,每次1分钟,具有清心明目作用。
“戏”解困乏。中医五禽戏通过肢体锻炼,促进气血通畅、保养脏腑。“鸟戏”主肺,应和秋季。人体直立时模拟鸟儿水平展开双臂,上举过顶、下落平肩,配合单膝90度交替上抬(建议“四八”拍节奏),可补肺气、宽胸膈,增强血氧交换。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宣磊)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过年了,给糖友推荐6道蒸菜,不用一滴油、营养又健康
哪种做菜方法适合糖友?
经常有糖友问我,王医生,你是怎样做菜、做饭的?哪种做菜的方法最适合糖友?怎样做菜用油少、热量低,适合控制血糖?
从低油低脂的角度讲,适合糖友的烹饪方法有煮、涮和蒸。煮和涮主要是吃青菜和副食,不适合吃主食;蒸应用比较广泛,素菜、荤菜、主食等都可以蒸。所以,我推荐糖友最好采用蒸来烹饪食物。
蒸菜的3个好处
1、不用一滴油,低热量
煎炒油炸等方法做出来的饭菜香,确实好吃,但是油脂含量高、热量高,吃不了几口血糖就超标了,根本不适合糖尿病人。蒸菜不加一滴油,蒸排骨、蒸鱼等蒸荤菜还会把一些油脂蒸出来,减少油脂摄入;更有利于稳定餐后血糖。
2、最大化保留营养成分
相比煎、炸、炒二三百度的高温,用水蒸的温度不超过100℃,热分解损失和氧化损失都较少,营养物质可以最大化地保留下来。研究表明,蒸菜所含的多酚类营养物质,如黄酮类的槲皮素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烹饪方法。
3、方便卫生、原汁原味
蒸菜做法简单,不太多的烹饪技巧;关键是不会产生油烟等有害物质,对做饭的的人比较友好。而且蒸菜要求原料新鲜,调味适中,加上原汁损失较少,具有形态完整、口味鲜嫩的优势;更能保留食物原有的风味和营养。
蒸出美味、蒸出好血糖
下面给糖友推荐6道蒸菜,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做副食;总之就是热量低、味道美,越吃血糖越平稳。
1、蒸芋头
芋头煮熟后热量是每百克81千卡,升糖指数只有53,属于低升糖主食,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芋头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以减少糖分的吸收,增强饱腹感,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芋头还含有抗性淀粉,消化吸收慢,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比较平缓稳定,非常适合糖友作为主食食用。
2、蒸山药
山药的热量是每百克57千卡,约是芋头的2/3;煮熟后的山药升糖指数是52,和芋头差不多;也是比较适合糖尿病人吃的优质主食。此外,山药含有的黏液蛋白能缓解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有助于降糖。山药还具有一定的滋补功能,是药食两用食物。
3、蒸鸡蛋羹
鸡蛋营养价值高、升糖指数低,是糖友的最佳食物之一。相比于煮鸡蛋,蒸蛋羹嫩滑的口感更适合消化功能比较弱的中老年糖友,更便于吞咽和消化吸收。蒸蛋羹时最好用温开水,蒸出来口感更佳,水和蛋液的比例大约为1:2。蒸蛋时建议使用小火,水开后蒸七八分钟即可。
4、蒸茼蒿
茼蒿切段,撒点面粉蒸着吃,细嫩软烂、香鲜醇厚,可饭可菜,低脂美味;糖友可用它替代主食,餐后血糖更平稳。做法也非常简单,茼蒿一斤,洗净切段放入盆中;少量多次撒入面粉和五香粉,拌匀,让每一根茼蒿都沾满面粉。然后倒在笼屉上,水开后中小火蒸10分钟即可;再配上蒜泥、香醋等调味料,更美味。
5、蒸牛肉
蒸肉,不仅能把鸡肉、牛肉、猪肉蒸得软烂可口,还可以去除一些油脂。给糖友推荐一道蒸牛肉。一斤牛肉,切片洗净,倒入生抽、料酒、红薯粉,抓匀放半小时,这样更入味;加一点红薯粉淀粉蒸的牛肉会更爽滑鲜嫩。然后上笼屉,中火蒸一小时左右。
6、蒸鲈鱼
鱼虾等海鲜最鲜美的吃法就是蒸着吃,原汁原味,鲜美可口。蒸鲈鱼是最常见的,做法简单。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鲈鱼去腮去内脏洗净,切花刀。鱼身上抹盐,淋入料酒,放入葱丝姜丝,上锅蒸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