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糖尿病人出现6种情况,必须马上住院,否则生命可能有危险
王大叔是一个农民,平常以种地为生,由于种的地多,养活老两口绰绰有余。
前段时间王大叔的小腿上出现了一些疤痕,起初以为是种地时不小心划伤所致,也就没放在心上。
可后来,小腿上的疤痕越来越多,王大叔以为是皮肤病,就在儿子的陪伴下到了医院检查。
结果皮肤科医生让他们到内分泌科诊治,最终王大叔小腿上的疤痕被确诊糖尿病并发症。
本来以为是皮肤病,结果却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迹象。如果小腿上出现这种斑,要警惕是糖尿病作祟!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徐远主任医师表示:一般出现糖尿病胫前色素斑多数预示着糖尿病已发展到并发症阶段。如果出现了这种色素斑,即便没有确诊糖尿病,也最好测下血糖,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则要警惕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胫前色素斑一般没有痛痒感,大小可大可小,数量无法估算,而且患者下肢会有干燥脱屑、皮肤向下凹陷的特点,色素沉着的颜色有深有浅。
糖尿病胫前色素斑和老年斑不同,前者是糖尿病所致,后者是皮肤的脂溢性角化,老年斑一般是凸起或偏平、淡褐色的。
出现胫前色素斑的糖友更容易被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动脉异常、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盯上,心血管危险因素也高,因此如果腿上有这个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患者的腿脚除了可能会出现糖斑之外,还会有腿脚发麻、皮肤瘙痒皲裂及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要及时提高警惕,尽早排查。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但有些必要的情况下是需要立马住院治疗的。山东济南医院主任医师王建华提醒:糖尿病患者出现这几种情况,要立马住院治疗!
1、血糖居高不下或不稳定的患者
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居高不下或者总是忽高忽低,要尽快住院治疗,通过全面检查、严密监测,找到病因根源对症治疗,已达到血糖的稳定控制。
2、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
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眼底出血、糖尿病肾病、顽固性腹泻、心血管病变、严重周围神经病变、足部坏疽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要及时住院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3、出现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
如果已经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及严重的低血糖昏迷现象,那就需要立马住院治疗进行抢救,不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4、应激状态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处于高热、肺结核、尿路感染、严重呼吸道感染、急性胆囊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应急状态或围手术期的患者,都应该住院治疗。
5、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无论是I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建议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要住院治疗,看除糖尿病外有无其他并发症。
6、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对于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来说,本身胰岛功能衰竭,口服药效果不佳,最好住院治疗,以更好的监测血糖,控制病情。
据统计,世界上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五秒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
2011年到2021年的十年时间,我国糖尿病患者从9000万增加到了1.4亿,但其中超半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你以为糖尿病只是慢性病,如果控制不好的话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可以波及全身。
糖尿病一旦引发了眼部视网膜病变就可能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一旦引发了糖尿病肾病,就可能出现肾衰、尿毒症,而危及到心脏和大脑,就可能被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盯上。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蒋永源提醒:糖尿病的预防大于治疗,预防糖尿病要做到下面几点!
1、合理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健康合理、营养均衡全面,多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和体重,预防糖尿病。
2、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补单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心态乐观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助于身体血糖的稳定。
4、定期检查
上了年纪的人可通过定期的检查,来判断血糖水平有无异常,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不要以为糖尿病不可怕,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可能会危害到全身健康。
如果小腿上出现干燥脱屑、皮肤凹陷、大小不一的斑点,要警惕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尽快就诊排查,平常更要做好糖尿病的预防。
参考资料:
[1]《【注意】腿脚发出以下5个信号,说明血糖已经超标!》.广东卫生信息.2024-02-21
[2]《你以为看糖尿病就是门诊挂号开药回家?这些情况下还是要住院~》.家庭医生报.2020-08-30
[3]《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科普中国.2023-1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关于糖尿病,你了解多少?
在一个普通的小镇上,李明过着平凡而又安稳的生活。他是一位热情洋溢的早餐店老板,每天早晨,他都会早早地起床,准备开店,迎接那些喜欢吃他家包子的顾客们。
然而,这样的生活却在某一天被一张化验单打破了......
那天,李明像往常一样工作,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他身体只是有点累,便坐下休息片刻。然而,情况并未好转,反而出了很多汗。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前往医院进行了检查。
当天下午医生严肃地告诉李明,他患上了2型糖尿病。血糖值很高,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他一时无法接受,他不禁想,自己的父母并没有得过这个病,他怎么会得上这种病呢?
医生耐心地解释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除了遗传因素外,不良的生活习惯、肥胖、缺乏运动等都可能成为诱因。李明回想起自己经常忙碌到深夜,饮食不规律,又缺乏运动,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懊悔。
糖尿病,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其困扰。那么,糖尿病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所导致,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
I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引起,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II型糖尿病:最为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它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不足所导致,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单基因突变糖尿病等。
遗传因素
糖尿病的出现多数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变异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例如: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都存在家族遗传性,目前已发现与I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有关的遗传变异有50多个,与II型糖尿病和高血糖的发生风险相关的遗传变异有400多个。
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糖尿病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以及缺乏运动,都可能导致肥胖,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会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引发糖尿病。此外,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等也可能影响胰岛细胞功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自身免疫性因素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例如:I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病毒感染,这种病毒感染可能会诱发身体产生某些攻击胰岛细胞的抗体,导致胰岛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功能受损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能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当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时,即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作用会减弱,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胰岛是产生胰岛素的重要器官,当胰岛功能受损时,胰岛素的分泌会减少,无法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定期体检对于发现糖尿病至关重要。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 饮食治疗:控制饮食,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保持营养均衡。
2. 运动治疗:适量运动,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
3. 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4. 自我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教育与心理支持:了解糖尿病知识,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1. 保持合理膳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2. 增加运动量,保持适当的体重。
3. 戒烟限酒,减少不良嗜好。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糖异常。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降低其带来的危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共同抵御糖尿病的侵袭。同时,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来说,更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糖尿病。
文章阅读到此处,希望对您有帮助,您的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玫瑰]
I型糖尿病的“蜜月期”是什么意思?
一位朋友问我,I型糖尿病的蜜月期什么意思?我查阅了资料,梳理出要点,与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进行分享。
1.什么是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是由于人的免疫系统发生了错误导向,攻击自己胰腺中的β细胞,即发生了针对β细胞的自身免疫疾病。 β细胞数量减少,胰岛素生产下降,血糖水平上升。
2.什么是I型糖尿病的蜜月期?
I型糖尿病的“蜜月期”一词,是用于比喻患者在开始用胰岛素治疗后症状暂时缓解,胰岛素需求减少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可能只需要少量胰岛素就能控制好血糖,有些人甚至不使用胰岛素血糖也能正常。
3.出现蜜月期的原因是什么?
大约60%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很快就会进入蜜月期。在此期间,当旧的β细胞死亡时,一些新的β细胞产生,原来剩余的加上新产生的β细胞, 能产生接近正常需求的或足够量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4. 蜜月期能持续多长时间?
不是每个I型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蜜月期,只是其中一部分人会有蜜月期。而且蜜月期只会出现一次,已有的病例资料显示,蜜月期可持续1个月到13年。
5. “尽量延长”蜜月期的措施有哪些?
(1)血糖控制: 严格的血糖控制有利于保存剩余的β细胞。
(2)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一些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摄入可
以减少对胰岛素的需求,减轻β细胞的负荷,有利于延长蜜月期。
(3)定期锻炼:研究表明,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蜜月期延长五倍。
(4)维生素D:可能减缓对胰腺的损害,从而延长蜜月期。
(5)避免疾病和减轻压力: β细胞得到保护。
(6)调整免疫系统: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重置免疫反应,阻止蜜月期终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