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灸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灸哪里)
艾灸可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吗?
糖尿病中医也称为消渴。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症状。为什么称为消渴?消渴主要表现为口干,需要频繁的饮水才能缓解,有的还会半夜起来喝水才能继续睡觉。
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消渴?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了异常,并不是体内缺水,不是常说的阴虚。打个比方,锅里有半锅凉水,盖上锅盖,虽然锅里有水,但是锅盖是干的,这时候你往锅里加水,不管加多少锅盖都是干的,这就是不管怎么喝水都会口渴的原因。但是如果把锅放在火上,很快水就沸腾了,锅盖上就布满水珠了,这时候就不会口渴了。所以治疗糖尿病的消渴需要有火,需要有阳气。
中医把消渴又分为“上中下”三消,分别对应肺、脾、肾三脏。
肺脏是水的源头,就像锅盖一样,是用来输送水液的;脾脏就像锅一样,水液和食物需要在锅中腐熟,运化;而食物的腐熟需要火,这就是肾脏的功能。所以糖尿病和我们肺、脾、肾脏的关系密切,要想用艾灸调理糖尿病的话,就需要灸肺、脾、肾相关的穴位,比如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神阙、大椎穴这些穴位,在特定的穴位上单纯艾灸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具有独特的疗效。艾灸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减慢葡萄糖的吸收,阻碍糖异生,促进糖原的合成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够起到一个调理身体机能,达到荣养阴液,控制血糖的目的。
艾灸还可以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尤其对于糖尿病导致的抑郁,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比如抑郁多是由于阳气不足,艾灸温阳升发机体的气机,可以很好地缓解抑郁的情绪;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一是由于阳虚,一是由于血瘀,艾灸能够温阳活血,可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可以艾灸关元、肾俞、命门穴等;糖尿病肾病多表现为水肿,蛋白尿(常见尿中有泡沫),这些症状都是因为水液代谢出现的问题,而水液代谢的问题还是肾阳不足,肾主水的功能出现了异常,艾灸通过温阳利水恰好可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来说,一是调整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另外就是可以做艾灸,因为糖尿病的调理是个长期的过程,艾灸作用温和,效力持久,且容易坚持。
艾灸降血糖的2个穴位,糖尿病自己在家就能做,建议了解
在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上,张阿姨谈到了她的健康转变故事。曾经,她每日与糖代谢异常的困扰相伴,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医生的建议和药物治疗虽有所帮助,但她总感觉缺少了些什么。直到一位老友向她介绍了艾灸,一种源自古代的自然疗法。最初,她持怀疑态度,但在坚持尝试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稳定了许多,且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这一变化不仅使她重获活力,还激发了她对艾灸这门古老艺术的深入探究。
艾灸,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已有数千年历史。其核心在于通过点燃干燥的艾草,将温热的烟雾和温度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学的结合,艾灸在控制糖代谢异常方面显示出了新的可能。
糖代谢异常是一种慢性代谢病症,主要特点是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不仅会损伤血管和神经,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艾灸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自然疗法,其优势在于辅助调节体内环境,改善血糖控制。
艾灸通过温热的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全身的代谢平衡。这种刺激有助于调整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的正常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降低血糖水平。另外,艾灸还能缓解压力和焦虑,这对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和控制血糖波动也非常重要。
近年来,不少科学研究开始探讨艾灸对于糖代谢异常的具体效应。这些研究证实,艾灸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糖控制,尤其是对于那些轻度至中度糖代谢异常的人群。它提供了一种非药物治疗的辅助选择,有望成为改善糖代谢异常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四横指处,是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的重要穴位。针对糖代谢异常,此穴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通过艾灸足三里,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常规操作是每天艾灸3-5壮,每壮维持5-10分钟,以感觉穴位微微发热为宜。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三横指处。这个穴位对调整内分泌系统、平衡血糖非常有效。艾灸三阴交穴,能够帮助改善血液循环,进而降低血糖。艾灸方法同足三里,注意艾灸时保持穴位的温暖感觉,避免过度灼烧。
选择优质艾条,确保艾灸时热量充足且稳定。在艾灸前,清洁好穴位附近的皮肤,保持干燥。准确找到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点燃艾条,距离穴位约3-5厘米,轻轻移动艾条,避免局部过热。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视个人舒适度调整。
艾灸过程中应感到穴位温热舒适,若感觉灼热则稍微增加艾条与皮肤的距离。艾灸结束后,穴位可能出现轻微红肿,属于正常现象。
通过以上步骤,艾灸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调节血糖水平。然而,重要的是要记住,艾灸治疗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和药物治疗。在开始任何自我疗法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马氏温灸法:10日循灸法,糖尿病艾灸效果良好,阴虚症也可灸
#糖尿病##艾灸#,有缘分看到发的艾灸文章,请您关注一下,相信总有一篇您会需要,请给艾灸一个机会!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糖展病一般继发于胰腺、脑垂体、肾上腺的某些病变。原发性糖尿病占绝大多数,原因未明,但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的生理病理为绝对的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代谢紊乱。其特征为血糖过高,尿糖、葡萄糖耐量减少。早期可无任何症状,至症状期则可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乏力等表现。久病者常可伴发心血管、肾脏、眼底、神经病变。严重病例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危及生命。本病亦常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真菌感染,结核感染等。
一、10日循灸法
按糖尿病常规灸法治疗
灸序:
第1日:承浆、中脘、足三里;
第2日:关元、曲骨、三阴交;
第3日:期门、太冲;
第4日:下脘、天枢、气海;
第5日:膈俞、膻中、巨阙;
第6日:脾俞、阳池;
第7日:肝俞、章门;
第8日:胃俞、水道;
第9日:肾俞、然谷;
第10日:肺俞、曲池
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脐30分钟。
二、糖尿病病例
例1庞××,男性,48岁,住天津市南开区。1965年6月8日初诊。
1、病史与症状:患者于两月前开始多食及消瘦之表现,近一个月伴有咳嗽、痰中带血。天津南开医院诊为糖尿病、肺结核。现游尚有多饮、多尿,大便稀而次数多。
2、治疗:嘱其自灸: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2日,下院、天枢各30分钟、气海60分钟;3日,关元30分钟,三阴交26分钟,中极60分钟;4日,肾俞30分钟,照海25分钟,5日,肺俞、尺泽各25分钟。以上5日穴循环灸,每日灸脐30分钟。灸后饮食及小便很快就减少而趋于正常。继之体力渐恢复,尿化验证实尿糖逐次减少,灸至近1个月,咳嗽、咯痰带血均止,证明肺结核也颇好转(未用抗痨药),灸至1个半月,嘱肺结核灸穴(见肺结核栏)与前穴合并、循环灸,4个月后测24小时尿糖定量为108,较灸前有大幅度下降,复查购片,示肺结核已钙化。
三、临床体会
温灸治疗糖尿病效果良好,不可拘于阴虚症不宜灸之说。
如果身体问题可以留言,定回复;如果您有艾灸调理案例,都可以留言分享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艾灸,使用艾灸,真正做到绿色理疗。此号专业艾灸学习号,欢迎您的点赞、关注;一起学习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