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和蚕(糖尿病能吃蚕俑吗)

医学减重专家陈伟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正确加餐

1、加餐后,正餐主食量应减少

糖尿病患者可从三餐匀出少许主食作为加餐用,特别是上午9点半到口晚上临睡前的加餐十分重要。不过,加副餐后,一日三正餐的主食量应相应减少,以免全天总热量超标。

2、加餐的时间和食物选择

一般说来,加餐的最佳时间段为9~10点、15~16点和21~22点。加餐物也要有选择,不能随意吃些零食和小吃。上午和下午的加餐可随便一些,水果的全麦面包、饼干都可以;晚间的加餐品种可以丰富一些,除少量主食外,最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豆腐干、瘦肉、鱼虾等,这些富含优质白质的食物能防止夜间低血糖。

3、三餐之外如何加餐

每日主食总量不变,一般是从正餐中减少主食,匀出25~50克以副食代替并适当增加升糖作用较弱的蛋白类食物,如酸奶、豆腐等。

比如,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安排吃一顿水果,作为加餐,以减少饥饿感,避免低血糖。在下午加餐时,如吃1/4个苹果、半根青香蕉、薄薄的片西瓜,或5颗草莓、葡萄(若草莓和葡萄的个头较大,那就只能吃1~2颗)这是每天允许摄入的水果总量。如果每天吃新鲜水果的量达到200克,就要从全天的主食中减掉25克。晚上睡前加餐时,如吃500克的西瓜(包括瓜皮),则晚餐应减掉25克主食。

4、吃哪些副食时尤其注意减少主食

糖尿病患者在吃以下两种副食时,尤其需要减少主食的量。

一种是含糖量过高的副食,如绿豆、红小豆、薏米、白薯等含糖量均在20以上,土豆、山药、芋头、蚕、豌豆、慈姑菱角等含糖量也在15%以上,这些食品不宜吃得太多,否则会直接影响血糖,使餐后血糖升高。

另一种是脂肪含量过高的食品,如芝麻酱、蛋黄以及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摄入过多对控制血糖很不利。所以,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较大量进食以上两类副食时应将热量计入全天热量之中,并减少主食的量。

食疗是糖尿病治疗最关键方法

2015年7月18日健康播报

一、 北京天气提示

白天 下午雷雨

最高温度:27℃ 降水概率:50%

湿度:79% 西南风 二级

风速:11km/h 日出:上午5点0分

夜间 雷雨

最低温度:20℃ 降水概率:80%

湿度:95% 北风 二级

风速:6km/h 日落:下午7点40分

二、 健康预警

夏至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人体难免感到不适,非常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减弱,出现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

三、 专家建议

食疗是糖尿病治疗最关键方法

本报记者 柴玉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北京营养源研究所蒋峰教授。蒋峰于7月1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首届糖尿病与食疗国际研讨会暨关爱糖尿病患者1211爱心工程”上演讲时说:“生命的本质就是细胞利用营养素的新陈代谢。生命不是由一个营养素构成的,而是一个系统营养素构成的。”

在这个由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中华糖尿病协会、济南文贞述黑参蚕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关于糖尿病食疗的会议上,众多专家就中国糖尿病现状与国外糖尿病现状进行分析与交流,一致认为,食疗是糖尿病治疗最关键的方法。

科学食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目前糖尿病在我国已经呈“井喷”态势。同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也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5至2015年,中国由于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5577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糖尿病现状出现了年轻化、难控制性等新特点;据统计,2013年,中国约1.14亿人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其中18岁及以上成人占11.6%。患病率高,知晓率、控制率低等问题也急需解决。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向红丁说出了一串数字,让人更加吃惊:“中国每天会增加1.5万糖友,每小时就增加500人,每分钟增加10人。就在我们刚刚过去的10分钟内,又增加了100个糖友。”这位从医41年,做了37年糖尿病研究的老专家提出,目前,我国还有4亿人血糖正常但却容易得糖尿病,处于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压力大、不按时运动等这些年轻人难以改变的现实,让年轻人很难摆脱糖尿病的阴影。

向红丁说:“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防治糖尿病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学的食疗,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三五防糖法

向红丁总结出了治疗糖尿病的5个要素:教育心理、饮食疗法、体育疗法、药物疗法和病情检测。他还提出了具体的“三五防糖法”:

第一个“五”:对糖尿病无知,要多懂;热量摄取过多,要少吃;体力活动减少,要勤动;紧张焦虑不快,要放松;多种代谢紊乱,要服药。

第二个“五”:教育心理,对心理进行调节;饮食疗法,用饮食控糖;体育疗法,选择适合的运动;药物疗法,必要时要吃药;时刻关注自己的病情,做好病情检测。

第三个“五”:体重达标、血糖达标、血压达标、血脂达标、血黏达标。

食疗不等于饥饿疗法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说:“在慢性病诱发的因素中,最大的变化是与生活方式有关。我们的腰越来越粗了,食物越来越精细,出行方式用汽车代替了步行,吃得多,吃得精,动得少,这些都是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粮食的精细化引发糖尿病。”

“片面将糖尿病食疗理解为‘饥饿疗法’是不准确的。”卫生部北京医院营养科原主任王璐分享了门诊糖尿病人的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人吃得越少越有利于控制血糖,每天只吃粗粮不吃细粮,只吃青菜不吃肉类等等。其实,这样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人体营养不良。一般糖尿病人饮食食量可以用拳头来衡量,每餐主食大约需要一拳头,1~2捧的蔬菜,1~2份(可以像乒乓球大小)蛋白质食物,所谓的蛋白质食物,比如说牛奶160克,鸡蛋一个,瘦肉一两,干的黄豆25克,换成豆制品就是50克,换成豆腐就是100克。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的,具体的饭量可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

“近几年,很多韩国人都在通过食疗来防控糖尿病,结果韩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食疗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重要作用。”韩国糖尿病协会理事洪相俊分享了韩国糖尿病食疗的成效。

氨基酸让“稀薄的胰岛素”重新变完整充盈

在此次会议上,来自韩国的药学博士,83岁的文贞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他如何与糖尿病抗争,并由此研发出“黑蔘蚕鹿”的故事。他说:“1979年,我40多岁时被告知患了糖尿病,经过多年医治无效后,感觉传统治疗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文贞述说,胰岛素是人体必需的激素,正常人的血糖就是由人体这个智能机器通过胰岛素来调节的。胰岛素是由51种氨基酸有序地串起来,像一条“珍珠项链”,这51种氨基酸一种都不能少,一旦其中一种氨基酸缺乏,胰岛素就如珍珠项链断了线,会失去原有形态和作用,无法正常发挥糖代谢功能。

文贞述和他的团队用了15年时间,历经一万多次实验,从3万多种动植物中挑选出黑豆、人参、蚕丝、鹿茸4种含有丝氨酸和胱氨酸最高的食材作为主要原料,研制出能够补充、改善糖尿病人氨基酸状况、恢复代谢平衡的健康产品。只有补充缺少的氨基酸,让“稀薄的胰岛素”重新变得完整充盈,糖尿病能获得根本改善。

文贞述说:“人到了一定岁数,疾病就会自己找上门,最好的办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延缓疾病的发生。在饮食中做到三低一高:低油、低盐、低糖,高纤维。”

四、 每日养生科普小贴士

杨梅荔枝甜汤

夏天是杨梅的当令季,中医认为杨梅味甘酸、性温、无毒,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和胃止呕、消食利尿的功效;可以祛暑浊气,预防中暑,是夏季养生祛暑之良品。杨梅中富含花青素和果酸,是养颜和减肥的理想水果。其可入汤羹佐酒或煮糖水,更可腌渍做果脯或酿酒。这道杨梅荔枝甜汤,可补充夏日多汗造成的水分流失,亦防止因睡眠不足引起的头痛暑热,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主料:杨梅10多颗、荔枝2颗。

做法:杨梅洗净沥干水分;将杨梅和荔枝肉同时入锅,加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煨炖10分钟,即可出锅;将放凉的杨梅荔枝糖水,置于冰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即可饮食。(榕杨)

在动物体内合成植物化合物 蚕宝宝吐出玫瑰色蚕丝

9月1日,记者从江苏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生物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谭安江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在家蚕体内合成植物化合物甜菜红素。该技术让蚕宝宝能吐出玫瑰色的蚕丝,织出色彩艳丽的茧,把蚕茧用水泡一泡,就能得到甜菜红素这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论文第一作者、江苏科技大学陈凯博士告诉记者,该研究的意义在于首次把植物体内的合成路径搬到动物体内,在家蚕体内构建天然生物反应器,开展跨物种的天然化合物制备。

导入三种基因在家蚕体内打造“超级工厂”

天然植物色素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其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科学问题。甜菜素因最早被发现于甜菜根中而得名,包括甜菜红素和甜菜黄素两种形式。甜菜红素是优质健康的食品添加剂,可用于食品染色。除了食用功能,甜菜红素还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炎症和抗糖尿病等多种医学和药用价值。另外,由于甜菜红素呈现肉眼可见的亮红色,因此可作为良好的遗传分子标记物,并已经在拟南芥、烟草和水稻等模式植物中得到了应用。

过去,甜菜红素都是从植物中提取。陈凯告诉记者,在植物体内,甜菜红素以酪氨酸为底物,经过三个酶促反应和若干自发反应合成,但此前利用动物合成甜菜红素尚无先例。而研究团队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合成路径搬到家蚕体内。

研究人员通过遗传转化,向家蚕体内导入植物体内三个酶促反应所需的三种基因。这样家蚕就成为天然的生物反应器,不需要外界干预就能在体内自主合成甜菜红素。此时蚕宝宝的体内就像一个没有工人的“超级工厂”,甜菜红素主要在家蚕幼虫的丝腺中合成和积累,并随着吐丝过程分泌到蚕茧中。

“在我们的研究中,甜菜红素的回收非常简单,只要将蚕茧在水里泡一下就可以了,而且对丝质没有任何影响。” 陈凯说道。

利用家蚕合成甜菜红素有商业化潜力

此前,天然蚕丝的颜色除了常见的白色之外,还有绿色、黄色、粉红色等,但作用仅限于为丝绸增色。而这项研究为今后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开展天然化合物的规模化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前,甜菜红素的工业生产主要以红甜菜为原料进行提取纯化,但是传统提取技术的提取率极不稳定,且提取出来的色素纯度低。为此,研究人员尝试采用超声波、微波等新型技术作为辅助技术,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膜分离等纯化手段来进行技术升级,但提取纯化的过程仍然比较繁琐。

“我们在蚕茧中回收的甜菜红素,含量达到14.4微克/毫克。” 陈凯表示,相比于从植物中提取甜菜红素,利用家蚕合成甜菜红素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提取率比较稳定,大约为1.4%,有较好的商业化潜力;二是只需室温水浸泡就能回收,步骤简单,且无杂质残留。

陈凯说,这项研究不仅破解了甜菜红素的提取难题,而且为蚕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甜菜红素的回收不会影响蚕茧的丝质,蚕农除了蚕丝还能额外获得甜菜红素这种有价值的副产品。陈凯透露,团队目前还在进行改良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的其他尝试,比如进一步提高外源蛋白的产量,尝试在家蚕体内合成其他的天然产物等。

近年来,得益于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等,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学取得突破性发展,相关技术广泛运用在医疗健康、绿色能源、日化美妆、生物基材料、食品消费等领域。陈凯表示,本研究不仅实现了在动物模型中高效合成植物来源的甜菜红素,更重要的是验证了跨越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异源表达可以在昆虫中成功实施,为天然化合物的异质生物合成提供了一种方法。(记者 张晔)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