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女28糖尿病(27岁女糖尿病)

湖南医聊 0
文章目录:

28岁女子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沙市第四医院紧急提醒

#长沙头条##长沙市第四医院#

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接连收治了数位年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28岁的邹女士患糖尿病好几年了,几天前,她突然出现了腹痛、呕吐,全身无力的症状。邹女士被紧急送到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就诊,测血糖,高达25.6mmol/l。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医生诊断邹女士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幸就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经过急诊抢救室一系列的补液、纠酸、降糖等治疗措施后,邹女士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主任黄艳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之一,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共同作用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急性起病,感染、饮食不当、用药不当、急性应激状态是其常见的诱发因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表现为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昏迷、休克、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后果;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

在近期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年纪最小的才16岁。这些患者的生活习惯都非常相似:饮料当水喝,熬夜打游戏,三餐不规律,顿顿吃外卖,不爱运动。

这些也正是造成年轻人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

经常摄入高糖饮料、高脂肪食物,这些食物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如果未能及时地通过胰岛素控制血糖,发生代谢紊乱,则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学习、考试、工作、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让有的年轻人常处于高压状态,身体会分泌更多的皮质醇等压力激素,这些激素能提高血糖水平,长期过量分泌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酮症酸中毒发生的概率;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体内葡萄糖无法正常利用,进而促进脂肪分解以产生能量,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生成过多且超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能力时,就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那年轻糖友们该如何避“坑”呢?

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避免高血糖的发生是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对于糖友,需规律饮食,适当运动,规律服药或规律注射胰岛素,并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确保在发现血糖异常的时候,能够及时就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第四医院 石文婷 陈管雄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我患糖尿病28年,血糖平稳无并发症,总结了“四不原则”!

#秋日生活打卡季#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慢性疾病。

我院里有一位张伯,是糖龄28年的老糖友了,他的血糖控制稳定,也没有并发症,我们常说他以后是位“高寿”糖友,那他这些年是如何把血糖控制好的呢?张伯总结出了以下“四不原则”,令人受益匪浅!

1,心不慌

人的思想情绪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患病不怕,怕就怕终日笼罩在阴影里不能自拔,这就有可能导致小病成大病,大病难治愈。

我的心态比较好,虽然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但是只要积极治疗,就能控制好血糖。面对糖尿病,我比较坦然,不让糖尿病成为自己的精神负担!

2,嘴不贪

对于动物性脂肪食物(尤其是肥肉),我坚决不吃,因为肥肉消化不了就会转化为糖。当然,我并不是荤菜一点都不沾,而是合理饮食,注意食物搭配和营养平衡。

下面是我每天的一日三餐:

早饭:喝1杯掺了牛奶的豆奶,2个水煮鸡蛋.

中饭:3两米饭,一些蔬菜,荤素搭配。

晚饭:2两面条,清淡小菜。

为了不让食欲冲动,大小宴席我一律不参加,烟酒更是不沾边。

3,药不断

对于我来说,坚持服药是很关键的。症状明显时药量大一些,症状缓解时仍要用药,只不过药量减少一些,不敢轻易停药。

我以前就吃过停药的苦头:血糖很稳定的那一段时间,自认为已治愈,于是擅自停药,3个月后又开始复发,很深刻的一次教训!

4,身不懒

我早上6点准时起床,饭后散步20分钟,然后做一段保健操。晚饭后也会外出散步半小时。每晚9~10点睡觉。这种生活状态不仅有利于放松情绪,还有助于增强体质。

控糖总是离不开饮食、运动、心态等方面,张伯总结的"四不原则"也包括这几方面,糖友能坚持这些健康的习惯,对控制血糖和延缓并发症进程都是大有益处的!

#糖尿病##控糖##糖尿病饮食##故事#

经常熬夜加班的女职员确诊糖尿病,如何控制血糖有学问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转自小荷健康App真实医生笔记

【基本信息】女,28岁

【疾病类型】糖尿病、肥胖

【治疗方案】查体发现血糖高,诊断为糖尿病2月余,建议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体重,监测血糖,给予二甲双胍,一天三次,一次1片(0.5g)。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效果】患者体重下降8kg,二甲双胍逐渐减量最后停用,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均达标,而且月经也规律了

【作者信息】管庆波、孙香兰

一、初识患者

该患者,女,28岁,公司职员,有糖尿病家族史,母亲患有糖尿病,平素工作繁忙,经常熬夜,月经也不规律,无明显口干、多余、多尿消瘦等症状,身高165cm,体重80kg,BMI 29.38kg/m2。2个月前公司查体发现空腹血糖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遂来就诊咨询是否需要治疗。

二、患者治疗过程

患者复查空腹血糖7.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2.3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胰岛素及C肽均高于正常。诊断为2型糖尿病,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给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科普教育,建议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体重,给予二甲双胍,一天三次,一次1片(0.5g)。

三、治疗效果

3个月后患者复诊,体重下降8kg,月经规律,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6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

四、医生感悟

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年轻肥胖女性多合并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糖尿病早期,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减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不用降糖药物血糖也是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不用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从少见的富贵病变成了流行病。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2%。不仅如此,中国还有庞大的糖尿病的后备军,相当于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处于糖尿病前期。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1.144亿)位居全球第一。

糖尿病能根治吗?

上周门诊上糖尿病患者刘阿姨问:听说日本的再生医疗协会干细胞根治糖尿病,说是特定型的打五针可以根治,您说可信吗?如果能根治就好啦,每天打针吃药又麻烦又伤肝肾……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是近年来比较新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干细胞治疗仅仅停留在科研阶段,治疗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所以目前还没有正式批准用于临床。对于绝大部分糖尿病,目前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坚持吃药。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得了糖尿病可以不打针不吃药。

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不用药呢?

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单纯靠调整生活方式也可以使血糖达标。以下4种情况无需长期用药,或者可以停药: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在怀孕期间通常需要胰岛素帮助控制血糖。但不少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血糖便可恢复正常值,也就不需要再用药。当然也有一部分孕妈血糖不能恢复到正常,就需要监测血糖以及时治疗。

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指的是由应激因素、药物、内分泌疾病、某些罕见肿瘤等明确原因引起的糖尿病。在解除继发性因素以后,有些患者的血糖可以恢复到正常。

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

如果糖尿病发现时间短,病情较轻,可以配合医生改善生活方式,不用药观察3-6个月。

糖尿病蜜月期

蜜月期指的是身体没有不适、检查暂时正常,但如果不注意仍然有复发的可能。在这期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但还是需要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还是得坚持吃药

虽然上面说了4种可以不吃药的情况,但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还是需要坚持用药的。坚持使用降糖药物可以帮助更好的控制血糖,从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如果血糖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将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失明、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

很关键的是,对于刚诊断出来的糖尿病,在坚持用药或者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胰岛功能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进入蜜月期。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可能在治疗后进入蜜月期,短的只有数周,长的可达5年。总而言之,坚持吃药不仅可以延缓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还可能进入蜜月期,从而暂时停药。

坚持吃药打针,副作用不会很大吗?

很多患者一听到长期吃药打针,就会担心副作用,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太大必要。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但在医生指导下,经过必要的监测、合理的使用药物,可以把这些副作用的发生风险降至最低。反倒是拒绝用药或者断断续续用药,很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从而产生更大的危害,导致病情加重。

最后要强调的是,即使血糖正常了也不要自己停药。哪怕进入了蜜月期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停药。坚持使用降糖药物,始终利大于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点击>>>「链接」<<<可查看更多相关案例故事,真实经验,安心借鉴~

本文是真实治疗经验,不能作为治疗依据。版权归作者所有,禁止转载。如内容有误或有侵权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本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