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糖尿病(硬糖的特征)
糖尿病患者外出旅游期间低血糖的纠正和预防
【糖尿病患者外出旅游期间低血糖的纠正和预防】 1、外出旅游期间,一定要随身携带糖块,以应对低血糖。我们优先推荐纯的蔗糖或葡萄糖糖块,比如常见的水果硬糖。而奶糖、巧克力由于除了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所以含糖量相对较低,不作为首选。 2、如果您没有携带糖块,可以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来升高血糖。含糖饮料目前在旅游景区很易买到,各种品牌的都可以。但是要注意目前有一些主打“0卡热量”概念的饮料,这些饮料不含糖,饮用后不能升高血糖。如何判断饮料中是否含糖呢?我们可以看一下饮料的营养成分表,其中有一项是糖,含糖饮料的糖是有数值的,而不含糖的饮料,糖为0。低血糖时需要购买的是糖的数值不为0的饮料。 3、低血糖时,喝多少饮料合适呢?一般的饮料,含糖量在5%-10%之间,因此在低血糖时,我们需要饮用含糖饮料的量在100-200ml之间,一般饮料一瓶的量是500ml,所以低血糖时可以先饮用小半瓶饮料,然后坐下休息,之后根据低血糖纠正的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饮用。 4、在长途步行时,可以间断进食,以维持一定的血糖水平,预防低血糖。例如,在爬山前可以吃一个苹果,然后再爬山,既可以通过爬山消耗苹果升高的血糖,也可以用苹果来保持血糖维持在一个安全的水平。(via 北京积水潭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当糖尿病遇到低血糖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大国”,但无论是初发患者还是多年的“老糖友”,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还是相对匮乏,特别是对低血糖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糖尿病就是高血糖,按照医生开的药按时吃就行,怎么又会低血糖了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邵海琳。
低血糖是糖尿病最危险、最紧急的并发症
邵主任介绍,血糖值过高会加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肾脏、眼睛等慢性并发症。但血糖值过低也并非好事,由于脑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血糖,短暂的低血糖就可导致脑功能不全,而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血糖可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性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正常人体血糖值波动在3.3-8.3mmol/l的范围内。成年人血糖低于2.8mmol/l时,可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出危险的信号。
邵主任说,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血糖水平太低(一般低过3.9mmol/l),就会呈现不同程度的低血糖现象,这也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且低血糖的危险性比高血糖更快更急,因此,要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哪些症状预示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及血糖下降的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和中枢神经症状(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个别患者会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精神病等。
邵主任强调,糖尿病人反复发生低血糖危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二是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三是一过性低血糖反应引起血糖波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四是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哪些原因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
邵主任介绍,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临床上常见的有7种情况,一是未规律进食,用药后未按时进餐或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用量;二是活动量增大,未适当加餐,或减少降糖药物用量;三是初发糖尿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出现“蜜月期”,胰岛素未及时减量;四是1型糖尿病或长年的2型糖尿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脆性糖尿病,常常因为生活方式的轻微变化即出现血糖波动;五是饮酒后,特别是空腹饮酒;六是应用了其他可能增加降糖作用的药物;七是夜间低血糖多见于使用中效、长效胰岛素或长效降糖药物,特别是在凌晨。
低血糖发生时怎么办
低血糖发生后,自救非常重要。患者自我感觉对早期发现低血糖较为敏感,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记住这条口诀:心慌气短出冷汗,乏力迷糊想吃饭。一旦这6个症状中同时出现3个以上,可能已发生低血糖。此时宜立即嚼服3块方糖或水果硬糖,一般15分钟后症状可缓解,如超过15分钟还不缓解可再嚼服3块,同时向医生求助。(邱琳荃 史秀红)
【科普创新月】带您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糖尿病常规检查包括: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血脂、免疫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
为了更好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好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我们制定了三级预防目标:一级预防目标:控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目标:做到早发現、早诊断和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已诊断的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目标:是延缓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患者需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如何控制糖尿病,了解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方面:
1、饮食方面:
做到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丰富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定餐。如经常性低血糖,可适当加餐;少食用血糖指数高的食物,如甜点、汽水;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粗粮。
2、运动方面:
合理运动可以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温馨提示: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患者的心率应达到个体最大耗氧量时心率的60%,也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心率=170-年龄。
3、自我监测血糖:
自我监测血糖是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为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可以选择餐前/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运动前后;如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4、药物注射方法:
当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就需要借助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正确规范的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方法:
胰岛素笔注射在患者皮下组织:成人90°垂直进针
正确捏皮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
错误捏皮方法:整只手来捏起皮肤
注射部位:腹部、大腿前外侧、上臂三角肌外侧、臀部
注射时要注意注射部位需轮换
5、胰岛素的保存
Ø 未拆封的药物2℃-8℃冷藏保存,不能冷冻或日曝晒
Ø 已拆封的药物25 -30 ℃以下,室温使用可保存1个月
6、胰岛素注射用针头为一次性使用
重复使用针头的危害有:注射疼痛、皮下脂肪增生、注射部位感染、针头堵塞、影响药物的剂量和浓度、针头折断。
7、低血糖的预防:
只要能正确掌握胰岛素笔的使用及注射方法,就能确保胰岛素药物治疗的最佳疗效,同时通过血糖监测、定时定量进餐、合理安排运动亦可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如出现心跳加速、头晕想睡、四肢无力、饥饿、恶心、呕吐这些症状需及时测血糖,当血糖≤3.9mmol/L时,记住两个“15”,即:“吃15g食物等15分钟”后复测血糖
快速升糖的15克含糖食物有:以下食品
3/4杯苏打水 250ml牛奶 150ml可乐 150ml橘子汁 3-5颗硬糖
注:以上食品在发生低血糖时选择其一
如果血糖没有上升,就再进食一份15克碳水化合物。然后再等待15分钟后,再次检查您的血糖。如果血糖仍然很低,或出现意识昏迷,需即刻送医院救治。
特别提醒:如同时服用阿卡波糖的患者,预防或出现低血糖时,需要服用上述食物而不是糕点等其他碳水化合物,因为阿卡波糖会抑制多糖的分解,减慢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因此碳水化合物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有效治疗低血糖。
8、足部皮肤护理
足部皮肤护理和保养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环节。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注意足部卫生和避免足部外伤,可以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患者鞋袜要透气性好,质地松软,大小合适;不要穿过紧的鞋或高跟鞋,以免给足部增加负担;糖尿病患者洗脚时要注意,洗脚时间不超过15分钟,水温不能太高,以免烫伤皮肤;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彻底擦干,因为如果毛巾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都可能造成足部皮肤不易察觉的创伤,导致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足部出现伤口需及时到医院就医,切勿自行处理,影响伤口恢复。
如果糖尿病患者做到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加强自我管理、严格的按照医生的医嘱用药、积极的治疗,勇敢的面对,可以很好的延缓糖尿病急性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享受健康生活!
内分泌科: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