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肉和糖尿病(糖尿病和肉有关系吗)

健康求知所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必吃的3种肉菜,营养还能稳血糖!学会了,吃肉不担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请问,这样的画面熟悉吗?
家里有人说:“糖尿病人不能吃肉,肉一吃血糖就飙!”然后你看着餐桌上那盘诱人的红烧肉,只能默默夹起几片青菜。糖尿病患者真的要和肉“绝缘”吗?其实,这是一大误解!不仅可以吃肉,而且选对了肉,还能稳血糖、补营养。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认清糖尿病人的“3种宝藏肉菜”。别担心,吃对了,血糖也不会“翻车”!

第一种肉:鱼肉——血糖好帮手,心脏守护神

鱼肉,简直是糖尿病人的“黄金搭档”。它不仅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低,更重要的是富含Omega-3脂肪酸。为什么鱼肉对糖尿病患者特别好?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很高,而Omega-3脂肪酸就像心脏的保护伞。它能降低坏胆固醇,减少血管炎症,让血管畅通无阻。更妙的是,鱼肉的升糖指数(GI值)极低,几乎不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

怎么吃鱼更健康?
建议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鱼类,比如鲈鱼、鳕鱼、鲤鱼等。烹饪时少用油炸,多蒸、煮、清炖。比如,一碗清蒸鲈鱼,滴几滴生抽提鲜,既美味又健康。

特别提醒
虽然深海鱼脂肪酸含量高,但带鱼、鲑鱼等脂肪较高的鱼类,不适合每天吃太多。每周吃2-3次鱼肉即可,适度最好。

第二种肉:鸡胸肉——低脂高蛋白,稳血糖的“白月光”

糖尿病人吃肉,最怕的是什么?脂肪过高、热量超标。但鸡胸肉却堪称完美。它脂肪含量极低,富含优质蛋白,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维持肌肉质量,还不会给血糖增加负担。

为什么鸡胸肉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
研究表明,鸡胸肉含有较多的亮氨酸,这种氨基酸有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同时,优质蛋白还能延缓胃排空,让血糖上升得更慢、更平稳。

怎么吃鸡胸肉?
千万别直接白水煮!那样吃,不仅味同嚼蜡,还容易让你对肉类失去兴趣。试试用低盐腌制,搭配黑胡椒烤制,或者切成小块炒蔬菜。比如“黑椒鸡胸肉粒拌菠菜”,既有嚼劲又健康,关键是搭配蔬菜还能补充膳食纤维,对血糖控制更有帮助。

特别提醒
鸡胸肉虽好,但也要注意搭配。如果搭配高油或高糖的调料,比如糖醋酱或炸制,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三种肉:瘦牛肉——控糖又补铁,给身体“充电”

糖尿病患者常常有这样的烦恼:总是感觉疲惫无力,甚至容易贫血。那么,瘦牛肉就是你的“能量补给站”。

为什么牛肉适合糖尿病患者?
瘦牛肉富含高质量的铁和锌,这两种矿物质是糖尿病患者身体代谢的关键元素。尤其是铁,它能帮助改善贫血,让你不再因为缺铁而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瘦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能提供持续的能量支持,而不会让血糖快速上升。

怎么吃瘦牛肉?
推荐“西红柿牛肉汤”。牛肉切块焯水,再加入西红柿炖煮,不仅味道鲜美,还能补充维生素C,帮助铁的吸收。此外,牛肉炖萝卜、清炒牛肉丝,都是健康又稳血糖的好选择。

特别提醒
购买牛肉时,要挑选瘦肉部分,比如牛里脊或牛腱。肥牛片虽然美味,但脂肪含量高,糖尿病患者还是少碰为妙。

糖尿病人吃肉的黄金法则

光知道吃哪种肉还不够,关键是掌握吃肉的“黄金法则”。以下几点,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记住:

1.控制量:一次吃肉不要超过一掌心的大小(约100克)。吃太多蛋白质,也会增加肾脏负担。

2.搭配蔬菜:每次吃肉时,都要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比如菠菜、芹菜、胡萝卜等。膳食纤维能减缓糖分吸收,帮助平稳血糖。

3.减少油脂:避免油炸、红烧等烹饪方式。少油、少盐,健康又控糖。

4.远离加工肉:香肠、腊肉、培根等加工肉类含盐量高,且可能含有反式脂肪,不利于血糖控制。

学会吃肉,糖尿病饮食不再是“苦行僧”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到“控制饮食”,就以为要一辈子与美食无缘。其实,控制饮食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吃”,而是学会选择。鱼肉、鸡胸肉、瘦牛肉,这三种肉类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帮助你稳血糖、补营养。

最后,送你一句话
健康的饮食不是用来“委屈”自己的,而是用来“宠爱”身体的。从今天开始,学会科学吃肉,让肉菜成为你控糖路上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饮食建议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柳叶刀》:《饮食结构与糖尿病研究》

这种肉吃得多,糖尿病风险大!坚持多吃这些食物,让血糖乖乖“听话”!

在饮食问题上,人们有很多误区,比如不少人以为,“光吃菜不吃饭”能减肥。可内分泌专家指出,“光吃菜不吃饭”更容易得糖尿病。因为,菜中一般油的含量比较高、蛋白质多,只吃菜会导致热量猛增,容易得糖尿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综合自糖尿病家庭调养、武汉协和医院以及网络等。

1光吃菜不吃饭为何更易得糖尿病

饭少吃了,菜吃多了,菜肴中的油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很高,甚至还可能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导致热量超标,营养过剩。

专家指出,1克油中,大约有9个热卡的热量,而在1克蛋白质中,大约只有4个热卡的热量。这样相比之下,1克米饭中,也就只有4个热卡的热量。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光吃菜,不吃饭更容易得糖尿病。

2“应酬族”易得糖尿病

因为病从口入,大多数糖尿病是那些“应酬族”。专家指出,90%的成年病,包括糖尿病、癌症等都与饮食不当有关。因此,我们的日常饮食不但要吃得卫生,还要吃得科学、合理,进行科学配餐和平衡膳食。

在糖尿病患者中,有很多20多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患病原因多是“吃”出来的。

其中包括很多从事销售、公关的年轻白领“应酬族”,他们主要的问题是时常营养过剩,导致胰岛素过度工作。久而久之,胰岛负担过大,致使血糖不能正常控制,结果在“应酬族”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

3专家的建议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提出了从饮食营养方面预防癌症及其他疾病的10条建议。这些建议具有广泛的科学依据。我们可以加以参考,使自己的饮食更合理,更有利于健康。

(1)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摄取的量应占总量的2/3以上,品种保证在5种以上。每天吃600~800克谷类、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越简单越好。

(2)每天吃红肉,或者其他的肉类如牛肉、羊肉、猪肉,量不应超过90克,最好以鱼肉和家禽肉代替红肉。

(3)少摄取高脂肪食物,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应多选择植物油并且合理控制用量。

(4)盐要少吃,杜绝腌制食物,每人每天盐的消耗量应该少于6克,注意少吃精制糖和甜食。

(5)严格控制饮酒量,不要酗酒,每次饮酒,白酒量应控制在50克以内。

(6)不食用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7)不食用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的水平高于国家规定限量的食品。

(8)不吃烧焦的食物和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肉或腌肉,熏肉也只能偶尔食用。

(9)多吃谷物纤维。要想预防糖尿病,最好的选择是多吃这类食物。德国研究人员在新的研究中发现,全谷类食品,还有蔬菜中所含的非水溶性纤维可以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状况,从而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学会这样选择蔬菜和肉,糖尿病患者也可以美味与控糖兼得!

11月14日是世界防治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

糖尿病患者除了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饮食上也受到很多的限制。各种忌口让糖尿病朋友在吃上经常产生幸福感的缺失。

但实际上,在饮食上,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做到美味与健康兼得。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分享了糖尿病患者如何吃主食上。那么在一日三餐中,蔬菜和肉的选择上,又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蔬 菜:重在搭配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均建议每天进食 300~500 克蔬菜,但种类要尽量丰富,最好有一半以上是绿叶蔬菜,如果只吃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食物,如土豆、红薯、南瓜、山药等,按照 500 克的量来吃就太多了。

所以食用蔬菜重在搭配,绿叶蔬菜为 250~300 克,另外搭配其他种类和颜色的蔬菜即可满足一天的需求。

吃饭时,糖尿病患者可以先吃、适当多吃一些低碳水化合物蔬菜,然后再吃主食,以延缓血糖上升。

这些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包括黄瓜、丝瓜、苦瓜、冬瓜、大白菜、菠菜、油菜、莴笋、茼蒿、圆白菜、番茄、萝卜、西葫芦、茄子、绿豆芽等,另外鲜蘑、海带、海藻热量也很低,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多吃这些蔬菜,可以避免吃太多主食。

先吃蔬菜一个原因是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可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时间,从而延迟糖分在小肠内的吸收,进而延缓餐后血糖骤升。

另外,大家往往在开始时吃得多。根据这样的饮食习惯,哪种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较慢,就应该先吃、多吃,以避免因进食过多高 GI 的食物而使血糖快速上升。

做凉拌菜时少油、少盐,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能生吃的蔬菜尽量生吃,不能生吃的,茄子、芦笋、西蓝花等蔬菜适合清蒸,尽量用清蒸的烹饪方式。

用水焯蔬菜,可以减少用油量。特别是菠菜、苋菜等叶类蔬菜,草酸含量较高,食用前最好先焯烫一下,可去除大部分草酸。

而像芹菜、胡萝卜、西蓝花、菜花这类蔬菜,烹调或凉拌前先焯烫一下,口感更好,也易于消化。注意焯水时间不要过长,以减少营养损失。

肉 类:去脂是关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禽畜肉类 40~75 克。糖尿病患者在禽畜肉的选择上优选瘦肉,包括去皮禽肉、瘦畜肉。

常见的肉类各有各的特点,去皮鸡肉脂肪最少,且富含钾和烟酸;牛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鸭肉富含硒和烟酸,可以保护胰岛,对修复胰岛细胞及维持其正常分泌有一定作用;羊肉是优质蛋白质来源,富含烟酸、铁、锌

糖尿病患者吃肉要巧妙,选择肉的时候,尽量选脂肪少的瘦肉,如五花肉这类夹有脂肪的肉不宜选择。另外,像腊肉、香肠、咸肉等最好远离,吃鸡肉、鸭肉时最好去皮。

去脂小技巧

烹饪之前去掉肥肉或皮

肥肉和皮等油脂多的部位,应该在烹饪前去掉。

淋热水或焯烫

像五花肉等油脂多的肉类,可以放在筛子上,用热水淋一下去除多余的油脂,也可以焯烫去油。

切成薄片

将肉切成薄片,可以增加表面积。所以烹饪过程中,油脂更容易溶出,进而减少油脂的摄入。

撇去油脂和杂质

焯烫后,水面会出现一层油脂,去除后再烹饪。或炖肉汤时,等汤微凉后先撇掉汤面浮油再进食。

多用电锅或蒸锅

用电锅或蒸锅加热,也可以去除一些脂质。

水产类的肉食,也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水产品 40~75 克。

水产不仅脂肪含量更少,而且包括很多有利于控糖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