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升糖(糖尿病不升糖饮食)
我患糖尿病7年,从不吃药,血糖稳定无并发症,就靠这“五不”
#秋日生活打卡季#
我有一位患者,7年的糖尿病史,从不吃药,但血糖控制的很好,也没有发展并发症,院里的一些病友会经常去请教他是怎么做到,今天,就请以患者自己的视角跟我们讲述一下他的控糖故事吧!
我是在7年前体检后发现空腹血糖8.4mmol/L,餐二血糖14.8mmol/L,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了糖尿病,我想,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高热量、高油脂、高糖食物摄入过度)、过度肥胖是导致高糖的主要原因。
当时确诊后医生要求我注射胰岛素降糖,并建议我住院,但我拒绝了,我经过了反复的思想斗争和大量的学习控糖知识,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跟医生提出想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
在7年的坚持与努力下,我的血糖状况越来越好,各项指标也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我的主治医师曾说“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你身上都发生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7年是怎么做到“裸奔”控糖的?常有病友问我,这7年的时间里我是怎么做到“裸奔”控糖的,在没有服药和打针的情况下,我一直坚持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控糖,做到定期监测血糖、严格控制碳水、坚持运动、保证良好心态、定期进行复查,虽说偶尔也会出现高血糖情况,但我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坚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到现在,并且努力认真的去做?
控糖七年多,一路走来,控糖关键在于多学习、多听、多问、多思考、多运动。
以下是我的5个控糖心得分享:
1、不断学习控糖知识,摆正心态。
2、管住嘴,按时按点按顺序进食。
3、迈开腿,坚持并合理进行运动。
4、按医嘱定时复查。
5、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
面对高糖,其实我在此收获了很多,比如说让我养成了勤勤恳恳做事,不偷懒不拖延的习惯;遇事积极处理,不躲事的态度;性格也发生了一些小变化,比以前更懂得了珍惜。
如果你有任何糖尿病问题,都可以评论区咨询我,我会第一时间回复你!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控糖##糖友#
这三类食物,糖尿病人不仅能吃得饱,吃得好,还不容易升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想象一下,一顿饭过后,你的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往上冲,身体里的胰岛素忙得团团转,疲惫不堪。糖尿病人最怕的,就是这样“吃饱了嘴,苦了身”。但如果告诉你,有些食物不仅能让你吃得饱、吃得好,还能让血糖稳如泰山,你是不是兴奋得想立刻翻冰箱找它们?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要向你揭开“糖尿病人吃得好不升糖”的秘密武器。这三类食物,不仅是糖友们的福音,对追求健康饮食的普通人来说,也值得好好了解。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糖不能吃,碳水化合物也要少碰。”但真相是,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完全拒绝它们反而会让身体“罢工”。糖尿病人的关键在于选择“好碳水”——也就是那些升糖指数(GI)低的食物。
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是衡量一种食物对血糖影响的指标,数值越高,食物就越容易让血糖飙升。低GI食物升糖慢,吃了让血糖更平稳。
举个例子,白米饭的GI高达83,而糙米的GI只有50左右,燕麦片的GI更低,只有40左右。这意味着,同样是主食,选择糙米或燕麦片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更棒的是,低GI食物通常富含膳食纤维。它们就像一张“缓释网”,能让糖分慢慢释放到血液中,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比如:
- 全谷物类:糙米、燕麦片、藜麦。
- 豆类:红豆、绿豆、鹰嘴豆。
- 根茎类:紫薯、山药。
贴心提醒:虽然这些食物升糖慢,但如果吃得太多,血糖还是会受影响。糖尿病人可以通过“控量”来掌控餐后血糖,比如一顿主食控制在50克到100克之间。
所以,糖尿病人完全不用和碳水“分手”,选对品种、控制食量,就能吃得安心又满足。
你有没有发现,吃了一碗白米饭没多久就饿了,但吃一块鸡胸肉却能撑很久?这就是蛋白质的魔力。
蛋白质不仅是身体的“建材”,还能延缓胃排空速度,让你更有饱腹感,同时对血糖的影响小得可怜。因此,糖尿病人可以多吃一些优质蛋白质食物,用它们来“顶饿”。
常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
- 鱼类:比如三文鱼、鳕鱼。这些鱼不仅蛋白质丰富,还富含对心血管有益的omega-3脂肪酸。
- 禽肉类:比如鸡胸肉、鸭胸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是糖尿病人的“心头好”。
- 蛋类:鸡蛋是最方便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水煮、蒸蛋都非常适合糖尿病人。
- 大豆制品:比如豆腐、豆浆、素鸡,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还没有胆固醇,特别适合糖尿病人。
小提示:虽然蛋白质很好,但“红肉”(比如猪肉、牛肉)脂肪含量高,吃多了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建议糖尿病人优先选择鱼肉、禽肉和植物蛋白。
一个小故事:我的一位朋友是位糖尿病患者,有一次他疯狂迷上了鸡胸肉和藜麦沙拉,结果不仅血糖控制得更好了,体重也悄悄降了五公斤。他说:“以前吃饭像个赌徒,赌的是血糖升到多少;现在吃饭像个科学家,每一口都心里有数。”
提到脂肪很多人会立刻摆手:“不行不行,脂肪会让人发胖,还会升血脂!”其实,脂肪并不是“坏家伙”。尤其是对糖尿病人来说,摄入适量的健康脂肪不仅不会升糖,还能让血糖更稳定。
健康脂肪主要包括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就像一支“稳定军”,能帮助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常见的健康脂肪来源包括:
- 坚果类:比如。它们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 种子类:比如亚麻籽、奇亚籽、南瓜籽,健康又美味。
- 植物油:比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用它们代替动物油,不仅对血糖有益,还能保护心脏。
- 鱼类:对,你没看错,鱼类的omega-3脂肪酸不仅是蛋白质的好来源,也是健康脂肪的代表。
健康的搭配,让每一餐成为享受注意事项:脂肪虽然不会直接升糖,但热量高,吃多了会让体重飙升,进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人可以每天吃一小把坚果(20克左右),既饱腹又放心。
知道了这三类食物后,如何搭配才能“吃得饱、吃得好,还不升糖”呢?给你一个简单的模板:
- 主食:选择低GI碳水,比如糙米、紫薯、全麦面包。
- 蛋白质:搭配鱼肉、鸡胸肉或豆腐,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饱腹感。
- 脂肪:撒上一小把坚果,或者拌点橄榄油,既美味又健康。
- 蔬菜:别忘了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十字花科蔬菜(比如西兰花),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
比如,一份理想的糖尿病午餐可以是:糙米饭 清蒸三文鱼 橄榄油拌菠菜 几颗杏仁。不仅营养均衡,血糖也不会轻易“翻车”。
糖尿病的管理,不是打一场短暂的战斗,而是一场持久的“生活改造”。改变饮食习惯是关键,而选择适合的食物则是第一步。
身体就像一个忠诚的朋友,它会认真记录你对它的每一次善意。用心选择食物,让每一餐都成为健康的“加分项”。从今天开始,把低GI碳水、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融入你的餐桌,给身体一个更稳定、更强壮的未来。
那么,你愿意从下一顿饭开始,给自己的血糖一个温暖的“港湾”吗?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管理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柳叶刀》关于低GI饮食对血糖控制的研究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患者膳食建议
不疼不痒的糖尿病,怎么样缩短我们的寿命#寿命
不痛不痒的糖尿病怎样影响我们的寿命?
糖尿病号称温柔的杀手,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缩短我们的寿命?大家好,我是胡医生。今天收治了一位新病人,60岁,刚确诊糖尿病。病人拿着报告对我一番诉苦,他说:医生,我这糖尿病不疼不痒的,还没有我感冒难受,为什么一下子就这么严重?家里人让我戒烟戒酒,这不吃那不吃,我自己的身体很清楚,这病没什么大不了。
实际情况患者刚刚才发现糖尿病已经肾也不好了,血管也不好了,四肢神经也不好了,这次要不是手臂麻他也不会来看。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并且很固执。他们的这种想法就造就了日后严重的后果。因为当你感觉到症状了,也许就是糖尿病后期了,也许就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了。特别是下面3种糖尿病并发症对健康的伤害更需要大家的重视。
·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就会陆续出现,一开始只是蛋白尿,这个时候你也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逐步加重,直到你肾功能完全衰竭需要透析。而糖尿病肾病透析的患者平均生存周期就会明显缩短,而且持续的透析会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质量。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开始也许只是眼睛有点模糊,可能以为是手机看多了,可是严重的会导致失明。你可以闭上眼睛提前感受一下什么也看不见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困难。
·3.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麻木,感觉迟钝,可能你不在意,那么痛性神经病变引起的蚂蚁在身上爬的感觉,甚至浑身的疼痛,它会严重影响你的睡眠。而感觉的丧失有可能引起烫伤或者其他的伤害,进而导致糖尿病足,你想不在意都难了,严重时候可能导致截肢。
不过说句心里话,能截肢那还不是严重的,最严重的那是家属签一个字回家等日子。所以我们说糖尿病是温柔杀手,等你感觉到上面这些并发症的时候,你还会觉得他温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