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缺少吗(糖尿病是缺了什么维生素吗)

老徐医学科普 0
文章目录:

得了糖尿病,是因为缺少蛋白质?不想血糖升高,2种营养要跟上

文|徐医生

编辑|蚩尤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一个平凡的傍晚,李华刚吃完晚餐,准备在家里进行日常的健身锻炼。

他是一名普通的会计师,每天的工作都是数字和报表,但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

这天,做了一些简单的拉伸和哑铃训练后,李华突然感到一阵头晕和恶心,这让他觉得非常不安。

急匆匆地,李华来到了医院。

在医院里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血糖指数异常升高,初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李华感到震惊,因为他一直以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健康。

医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年女士,她看着李华说:“你知道吗,很多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只是因为吃糖太多,但实际上,营养的不均衡才是关键。”

第一种:蛋白质

她接着解释道,“比如蛋白质,很多人都忽略了蛋白质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李华听得很认真。

医生继续讲述:“蛋白质对于维持肌肉量和促进胰岛素的敏感性都非常重要。

一项研究显示,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帮助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要过量摄入蛋白质,因为过多的蛋白质也会给肾脏带来负担。”

医生又提到了另一种营养素:膳食纤维

她说:“膳食纤维在控制血糖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减缓糖分的吸收,还能提供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

体重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音乐疗法

医生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你可能不知道,音乐对血糖控制也有一定的帮助。

有研究表明,听轻松的音乐可以降低压力水平,进而对血糖产生积极的影响。”

李华感到非常惊讶,他从未想过音乐和血糖之间会有联系

医生微笑着说:“是的,很多时候,健康的秘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角落。”

医生又给李华讲了几个病例,比如一个一直无法控制血糖的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及每天听一段时间的古典音乐,他的血糖水平逐渐稳定下来

最后,医生给李华开了一些指导建议,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感到经常疲劳吗?”

然后医生详细地解释了这一现象的生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比如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李华听后深受启发,他决定回家后好好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尝试把医生的建议付诸实践。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健康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糖尿病人容易缺乏3类维生素,如何根据自身病情科学补充?

维生素是糖尿病人容易缺乏的一种营养物质。但是维生素的种类繁多,每个糖友的病情不同,并发症也不同,对各种维生素的需求是有差异的。补充维生素,最好根据自身不同的病情有所侧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糖友如何根据自身病情补充维生素。

1、糖尿病血管病变:多补充“抗氧化维生素”

糖尿病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前者包括心脑血管和下肢血管;后者包括肾脏、眼底和末梢血管。

研究发现,无论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还是微血管病变,病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机制一一氧化应激

要预防和延缓血管病变,单纯降糖是不够的,还需要抗氧化治疗。这一方面靠药物,另一方面就要依靠科学饮食。

对于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人来说,饮食中应该多补充点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能对抗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利于改善血管病变。

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等都是就属于这类营养素。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蔬菜和水果(如苦瓜、大叶芥菜、青椒、花菜、西红柿、柑橘、葡萄、猕猴桃等)。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主要是坚果和种子类食物:

坚果、种子类的维生素E含量(mg/100g)

富含β-胡萝卜素的主要是蔬菜类和部分水果(维生素A主要通过胡萝卜素转化而来,所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同时也是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

2、糖尿病神经 病变:多补充B族维生素

神 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周围神 经病变会引起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瘙痒等,自主神 经病变会引起心悸、出汗异常、胃肠功能紊乱等。

B 族维生素可以促进神经的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是糖尿病神 经病变最需要补充的一类营养物质。

B族维生素常见的种类包括维生素B1、B2、B6、B12。

维生素B1和B2含量较高的食物,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张表格:

食物B族维生素含量排行榜

(mg/100g)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小麦胚粉

3.5

猪肝

2.02

葵花籽仁

1.89

牛肝

1.3

猪大排

0.8

猪肾

1.18

花生仁

0.72

鸡肝

1.1

黑芝麻

0.66

黄鳝

0.98

瘦猪肉

0.54

奶酪

0.91

干豌豆

0.49

小麦胚粉

0.79

鸡心

0.46

杏仁

0.56

开心果

0.45

金丝小枣

0.5

干大豆

0.41

鹌鹑蛋

0.49

松子

0.41

鸭蛋

0.35

糙米

0.38

蘑菇

0.35

白玉米面

0.34

黑豆

0.33

鸡肝

0.33

黄豆

0.22

小米

0.33

鸡蛋

0.2

要这里尤其要跟大家强调一点:维生素B1含量最高的食物是谷类的胚芽和外皮,所以有糖尿病神 经病变的患者平时要多吃点粗粮。

但是要注意,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食物过度淘洗或浸泡会使其溶解在水中流失。另外,它还容易被碱性物质破坏。所以大家做饭时不要过度淘洗和长时间浸泡,在煮粥、蒸馒头、擀面条时尽量不要加碱。

维生素B12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的物质,只能通过食物获取。尤其以动物性食物中含量较多,比如肉、蛋、鱼类及奶制品等。

由于很多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得比较严格,如果不注意营养平衡,尤其是肉类食物摄入不足,就容易缺乏。

有神 经病变的糖友,饮食中要适当增加肉、蛋类及奶制品,有助于改善神经的营养状况,延缓病情发展。

3、糖尿病肾病:多补充维生素D

糖尿病肾病也属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一种,所以上面第一点讲的抗氧化维生素,糖尿病肾病患者也需要多补充。

除此之外,有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发展到4期之后,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所以这类患者也应该同时增加维生素D的补充。

不过,与其他两类维生素不同的是,维生素D的补充除了通过食物,还可以通过阳光。

其实,普通人所需要的维生素D,90%是由皮肤经光照合成,只有10%来自于食物。

对于大部分糖友来说,平时只需要多晒晒太阳,再适当多吃点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即可满足需要。

当然不是随便晒一下就够了,要得到足够的维生素D,就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时间:

阳光充足的天气,成年人每天累计30分钟~1小时即可;

婴幼儿和儿童皮肤娇嫩,以15~30分钟为宜;

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时间可适当延长;

尽量多暴露皮肤,增加日光接受面积;

如果紫外线强烈,在户外阴凉的地方一样可以接收到充足的日光。

注意:玻璃会隔离大部分紫外线,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除了获得温暖,对补充维生素D是没什么作用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会大幅下降。

糖尿病人如果合并微血管病变,会使皮肤血流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能力更差。所以,糖尿病人也要注意饮食的补充。

含维生素D比较丰富的食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比如鱼肝油、动物肝脏、肾脏、鱼类、全脂奶、蛋黄等。

以上就是针对不同的情况,糖友们应该着重补充的维生素种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患糖尿病容易缺乏这个维生素,多补充可以带来这6个好处,要知道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糖尿病,说起来谁都不陌生。对于这个“甜蜜的负担”,很多人都知道要控糖、控油、控体重,甚至熟悉血糖仪的操作,熟练程度堪比专业护士。

但如果我告诉你,糖尿病患者常常和一种维生素“闹脾气”,缺乏了它,问题可能更加复杂,你会不会有些吃惊?

先别急着翻手机查答案,因为这个维生素的“戏份”,比你想象的还重要。

糖尿病和维生素D,竟然有这么一层关系?

维生素D,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它经常和“补钙”绑在一起,广告里总是强调它能帮助钙吸收、防骨质疏松。

但维生素D的“业务能力”远不止此。它还有很多隐藏技能,比如调节免疫、抗炎症、保护心血管。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维生素简直像一位“幕后英雄”。

科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2017年发表在《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这意味着,如果体内维生素D不足,胰岛素的“工作效率”会下降,血糖控制可能会更加困难。

如此,维生素D还能影响免疫系统。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慢性炎症,而维生素D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帮助缓解身体的“内战”。如果糖尿病患者忽视了维生素D的补充,就可能错过一项重要的健康保护。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维生素D不是可以晒太阳获得吗?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还会缺乏?

原因其实不复杂。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身体代谢特点,让他们更容易“亏”维生素D

户外活动少
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减少了外出饮食应酬的次数,甚至因为并发症(如视力模糊、神经病变)限制了活动量,这导致他们晒太阳的时间不足。

肥胖影响代谢
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者比例较高,而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容易“藏”在脂肪细胞中,无法被身体充分利用。

饮食吸收不足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有限,主要存在于深海鱼、蛋黄和牛奶中。而糖尿病饮食常要求减少脂肪、控制热量,这可能无意间减少了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摄入。

肾功能下降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肾功能问题,而维生素D需要通过肾脏代谢为活性形式。一旦肾功能受损,维生素D的“活跃度”就会大打折扣。

补充维生素D的6个好处,糖尿病患者必看

既然维生素D对糖尿病患者这么重要,那补充它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以下6点,绝对值得关注: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维生素D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帮助调节血糖水平。一项发表于《糖尿病护理》杂志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人群,胰岛素敏感性显著高于缺乏者。

减少炎症反应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会加剧并发症风险,而维生素D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保护心血管
糖尿病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而维生素D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概率。

预防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容易骨密度下降,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帮助维持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风险。

提升免疫力
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抵御感染,尤其是流感和呼吸道疾病。

降低抑郁风险
很多人不知道,维生素D还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它与大脑神经递质有关。研究表明,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受到情绪问题的困扰。

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

知道了维生素D的重要性,接下来就是怎么补的问题了。别担心,这并不难,只要记住以下几条实用建议:

晒太阳
每天在太阳底下待15-20分钟,尤其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是获取维生素D的最佳方式。记得避免长时间暴晒,以免晒伤。

调整饮食
多吃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蛋黄、牛奶、蘑菇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低脂或脱脂奶,既补充营养,又不增加热量负担。

服用补充剂
如果饮食和阳光无法满足需求,可以选择维生素D补充剂,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过量。

定期监测
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定期体检时检测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了解是否需要额外补充。

一场阳光下的“修复计划”

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位饱受糖尿病困扰的老人,每天清晨,都会坐在自家院子里,迎着阳光,闭目养神。阳光洒在他脸上,仿佛给身体注入新的能量。

虽然病痛仍在,但他的生活多了一种平静和从容。维生素D的补充,就像是阳光的馈赠,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身体恢复生机。

别再忽视这个“低调”的维生素了。糖尿病患者与其“死磕”血糖,不如多关注身体的整体平衡。阳光、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其实正是守护健康的大事。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