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与糖尿病(芦根对血糖的影响?)
这种瓜堪称“人体水龙头”,夏季常吃,排出湿气祛水肿
很多人都知道夏天吃瓜能清热利湿,但如果只知道吃西瓜,损失就太大了!
夏季必吃是冬瓜!
冬瓜喜温耐热,成熟于夏季,虽然带个“冬”字,却是夏日最佳。
它含水量极高,而且价格也相对便宜,买上一大个也花不了多少钱,再看看它的营养和功效,真是不吃就亏大了!尤其是下列几类人——
容易水肿的人
在夏季,人们的饮水量增大,但有些人喝完后水液排不出去,积聚在皮肤里就变成浮肿。
冬瓜能够将肌表的多余水分向下输布,引导它们化为尿液排出,因此冬瓜常被人称为“消肿瓜”。
不过,因为冬瓜本身性偏寒,故只适合用于夏季出现的、伴有小便灼热色黄而排出不顺畅且口渴喜冷饮的热性水肿。
反之,如果是因气虚脾虚或是心肾疾病所致的水肿则不适合。
容易上火的人
中医认为,冬瓜性味甘淡,凉,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四肢浮肿、暑热口渴、尿路感染、痔疮等疾病。
正在减肥的人
冬瓜含水量高且能量非常低,膳食纤维丰富,饱腹感强。
此外,还含有能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的化合物,可防止人体内脂肪堆积,具有减肥、降脂、美容的功效。
抵抗力差的人
维生素C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冬瓜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每100克冬瓜中含有16毫克维生素C,超过西红柿中的含量(14毫克/100毫克)。
血压升高的人
冬瓜高钾低钠,每100克冬瓜中含有钾57毫克,钠2.8毫克,对需进食低盐食物的肾病、高血压病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食物。
血脂异常的人
冬瓜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且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对于控制胆固醇和血脂都有好处。
血糖升高的人
糖尿病病人可将冬瓜作为日常食品,因为冬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是一般大米的1/40,对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影响小。
瓜子瓜皮不要扔
冬瓜子和冬瓜皮都有很好的药用效果,可以联合使用,配成二冬二根汤,适合日常有腹胀、大便少、大便难、咽喉鼻腔干燥、口腔异味等症状的胃热人群。
组成:冬瓜皮、冬瓜子、芦根、白茅根。
做法:成年人,每种食材需要用30克,加热煮沸服用,可以用于祛除体内火气。
冬瓜买哪种好?
黑皮冬瓜
黑皮冬瓜外皮呈深绿色,体积较大,因为容易运输,所以市场较为多见。
不少商家为了方便销售,往往会将其切片后售卖。
它的肉质厚实无空心,口感较为脆爽,适合炒菜、炖汤、涮火锅吃。
不过,由于夏季食材易于变质,大家在购买切好的冬瓜片时,要注意分辨食材质量。
白皮冬瓜
白皮冬瓜的外表是青绿色的,它的表面常常带有一层厚厚的白色蜡粉。
这种冬瓜体积略小一些,它的特点是皮厚肉薄,瓜肉适合炒菜、涮火锅,但却不适合炖汤,时间一长就容易炖烂了。
两种冬瓜的营养都很丰富,大家可以根据烹饪方式进行选购。
美味时间——冬瓜排骨汤
材料:冬瓜500克,薏米50克,排骨400克,精盐少许,生姜适量。
做法:薏米先用清水泡1小时,冬瓜切小块(可不去皮);排骨斩块后洗净,同姜片先焯一遍水以去腥味,再放入薏米,加水煮开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再加入冬瓜煮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适用于夏季饮水后常易出现水肿,或饮水后觉腹部胀满,同时伴有小便色黄而排出不畅的人。
平素疲倦乏力明显、大便稀烂且不喜冷食的人不宜食用。
编辑:毛雯露
糖尿病友防秋燥又降糖的饮食要方!
所谓的秋燥,其实就是指在秋天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十分常见,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如果在秋天不注意补充水分,就会很容易出现秋燥的情况,因此,希望糖尿病患者朋友能够注意防范。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在秋天出现秋燥呢?
专家提示:糖尿病人因血糖升高感觉燥热,再与秋燥结合,则使病情难以控制。
一、中药麦冬润肺又助降糖
据中医专家 介绍,麦冬既可养阴润肺,又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由于麦冬还有补心之作用,对糖尿病合并心脏病者也是有益的。
用麦冬配合其他中药,效果更佳:芦根麦冬汤,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此方适用于糖尿病病人口渴咽干,喜欢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象细数。
煎法是先将药物用冷水洗干净后,小火煎煮30分钟,取头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服用。如果糖尿病病人口渴喜饮、心烦、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少者,可服增液汤。方中用麦冬、生地黄各15克,元参12克,加水800毫升,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煎煮30分钟,取头煎液;再往药渣中倒水500毫升,同法煎20分钟,倒出药汁,与头煎液混合。每日一剂,分2次或3次服。
二. 饮食烹饪方法也保“滋润”
果蔬中,萝卜、黄瓜、冬瓜、菜花、白菜等都比较甘甜滋润,炖、凉拌、蒸煮等方法烹饪还能大大地保留蔬菜中的水分。
三、秋季慎防肠胃炎
秋天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糖尿病人本身抵抗力比较差,此时更不能放松警惕。尽量不吃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家中备些胃肠病药物,以防不时之需。
从以上的介绍中大家可以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种食物对预防秋燥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在平时能够多吃一些这类食物,另外,如果您已经出现了秋燥的症状,且病情比较严重,那么建议您能够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关注您健康
古人也得糖尿病,是的!古郎中用5个食物榨汁,不花钱的降糖药
糖尿病并不是现代人专属的疾病,古人也会得。
只不过古代没有血糖与糖尿病一说,古人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
那是因为糖尿病常常有多饮多食多尿的表现,古人将这种表现归结为消渴。
上消者多饮,中消者多食,下消者多尿。
《中国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2020)》明确将糖尿病列为消渴。
“相如病渴妨文赋,想像甘寒结小红。”这是诗人雷渊的《梨花得红字》
司马相如得了消渴症,想象着山梨熟了,甘甜冰凉美味,生津止渴。
据说,司马相如多次以身有消渴为借口推辞当官。
可见古人早已有糖尿病,那他们是怎么治疗的呢?
《温病条例》中有一方,用梨 荸荠 鲜苇根 麦冬 藕捣成汁代茶饮,被称为“五汁饮”,我们来了解一下。
《温病条例》:甘寒清热,生津止渴。治太阴温病,热灼津伤,口渴。取上五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甘微酸,凉,入肺、胃经,清肺胃之火,也就是中上焦之火,可治上消和中消。
梨甘凉,能够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故能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
《唐本草》:"主热嗽,止渴。"
《纲目》:"润肺凉心,消痰降火。"
《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味甘;性寒,肺;胃经。荸荠,就是我们吃的马蹄,甘甜甘甜的,有喉咙痛,口渴,咬几个下去就不渴了,喉咙也好多了。
它能够清热生津;化痰。治疗口渴;咽喉肿痛;痰热咳嗽;消渴。
《别录》:"主消渴,痹热,热中,益气。"
《日用本草》:"下五淋,泻胃热。"
《本经逢原》:"治酒客肺胃湿热,声音不清。"
马蹄和梨一样是凉的,胃寒,有寒痰等不宜食用。
苇根又称芦根,甘,寒,归肺、胃经。能够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它能清肺热,又能清胃热,善于治胃热呕吐。在我们这里要用鲜芦根。
《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
《天宝本草》还认为其有清心益肾的作用。
《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夜梦颠倒。"
甘,寒,凉血散瘀,止渴除烦,用于热病烦渴。此外藕还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平时吃点酸辣藕片,真的是能够增进食欲。
《滇南本草》:"多服润肠肺,生津液。"
《本草拾遗》:"消食止泄,除烦,病后热渴。"
《别录》:"主热渴,散血,生肌。"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够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可清心、肺、胃火,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阴不足之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总结:将梨 荸荠 鲜苇根 麦冬 藕捣成汁代茶饮,能够生津润燥,五汁饮中诸味多为果蔬,药食两用。
糖尿病(消渴)上消型以多饮为主,小便较多、色黄,咽干灼热,食量如常,舌红少津、苔黄而干。多采用生津止渴、清热润肺的方法调整,可用五汁饮。(《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期)
#健康养生##健康科普大赛##谣零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