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也可以(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血糖高的人群也可以吃零食,美味不说,还可以帮助稳定血糖

在我们的印象中,糖尿病人对饮食的要求是很苛刻的,更别说吃零食了。虽然糖尿病会引起诸多的并发症,但是只要能保证饮食的健康,还是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比较稳定的水平,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时常少量的吃一些零食,不但不会让血糖上升,还会帮助高血糖群体把一整天的血糖都维持在稳定的水平。当人们被诊断出糖尿病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再也不能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其实有不少零食和小吃还是适合糖尿病人吃的。这其中包括高蛋白和高纤维、以及低糖和为精加工的碳水的零食。

蛋白质食物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一些含有植物蛋白的食物,坚果就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蛋白质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延长饱腹感,还能促进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有一项相关的研究表明,高蛋白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有利的。蛋白质食物的选择也是很广泛的,比如各种豆制品、坚果、以及很多低脂肪的动物产品,低脂的酸奶和牛奶也是可以喝的。但是有一些高脂肪和高钠的食物还是需要质疑,比如那些经过加工的肉制品和含糖的坚果棒。

糖尿病人到底该吃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

根据一些研究发现,一些动物蛋白会提高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如果想要选择肉类额话,最好选择鱼肉、鸡肉等一些瘦肉,这样可以适当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对糖尿病来说食用起来更加健康。

植物蛋白依然是糖尿病人的首选,低脂肪含量的乳制品和一些优质的植物蛋白,例如豆类、坚果、都是不错的零食选择。根据我国的饮食指南,一个正常的成年女性每天应摄取大约45克左右的蛋白质,而男性还要多出10克。但是蛋白质的吸收量还要因为人们体质的区别有所变化。一般情况选,人们每天蛋白质的摄取应该占到总体的15%以上。

高纤维零食

高膳食纤维含量的零食也是糖尿病人适合吃的,据说一些类型的高纤维食品可以帮助抵御糖尿病发作。根据2018年的相关研究表明,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可以降20%左右的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起到主要作用的是不溶性谷物纤维和全谷物,他们不会被人体轻易分解。我们的饮食搭配应该是不溶性和可溶性纤维搭配的,优质的食物纤维来源是各种坚果和种子、燕麦和全谷物、还有新鲜的蔬果。糖尿病人平时可以吃全麦的面包,或者红薯制品,或者一些柑橘类水果。

但是糖尿病人在零食的选择上也有很多禁忌,比如饼干、蛋糕那些会迅速升高血糖的食物。而且含糖饮料也是不适合喝的,最好用鲜榨的果汁代替。另外管理自己的食欲也要务必做到。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也能有口福:肉、水果、主食,你关心的都能吃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确实需要特别注意,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维持整体健康。糖尿病人应禁忌食用甜品、高脂肪食物,还要避免吃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另外还要避免饮酒等,但是有的患者道听途说,刻意忌口,陷入误区,最后却造成了营养不良,以下是糖尿病人普遍出现的误区。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肉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肉,但需要注意选择低脂肪的肉类,控制分量,并采用健康的烹饪方法。在吃肉的时候,可以选择瘦肉,红肉类如牛羊肉,应选择瘦肉部分,避免过多摄入饱和脂肪。白肉如鸡肉,需要去皮后食用,因为皮中含有较多的脂肪。鱼类可以适当吃,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鲭鱼)对心血管健康有益。避免吃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因为这些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钠和添加剂。烹饪方法要选择低脂烹饪,可以使用烤、煮、蒸、炖等健康的烹饪方法,避免油炸,减少盐和糖的使用。糖尿病人吃肉要控制总量,一般建议每餐肉类摄入量为手掌大小或约100克左右。

总之,在控制总能量的同时,保证肉、蛋、奶、豆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合理搭配饮食,才能获得均衡营养。

少量多餐血糖就不会高了吗?

糖尿病人可以将每天的食物热量总摄入分成5-6餐,每餐的分量不宜过多,这样可以避免血糖突然升高。但是,少量多餐是指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不变的前提下,将进食餐次增加,千万不要是次数增加了,每餐的能量却没有控制。每一餐都应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水果了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确实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水果种类以及控制摄入的分量。水果是营养的重要来源,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在两餐之间,可适量吃含糖量相对低及低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比如蓝莓、草莓、樱桃、苹果、柚子、树莓等,每次控制在150克左右。吃水果要注意,将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计入每日总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中,即多吃一份水果,就少吃一份主食,确保整体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超标。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吃主食?

糖尿病患者不需要完全不吃主食,而是要选择合适的类型、控制合理的分量,并通过整体的饮食管理来维持血糖的稳定。主食(如米饭、面条、面包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而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完全不摄入主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和低血糖等问题,严重的还会诱发酮症酸中毒。因此,糖尿病人要选择合适的主食类型并控制分量。

相比精制的白米和白面,更推荐糖尿病人吃全谷物类主食,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较慢,有助于平稳血糖。还有豆类,如黑豆、红豆、绿豆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速度。此外,还可以将根茎类蔬菜作为主食,如红薯、芋头等,它们富含淀粉,也含有更多的纤维和营养素,有利于血糖稳定。

糖尿病也能享各式美食?!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还在逐年增长。日前,在徐汇区凯旋路上的KITCHEN.L的开放厨房中,就有这么一场糖尿病科普活动。不仅要运动打卡,现场还有一道道适合糖尿病人的美食,带领参与者们一起科学防治糖尿病。

活动在一片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拉开帷幕,一道道时令美食被端上了餐桌,缤纷的色彩、多样的菜式,一改大家对糖尿病人饮食“清汤寡水”的普遍印象。实际上,为了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糖尿病人们更要注重食材的多样性。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教授向记者讲解道:“大家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觉得,得了糖尿病之后就是要一味地少吃,其实不是的,糖尿病患者也要满足他的营养需求。”

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是一个整体性的课题。据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邹大进教授介绍,三高患者占到了糖尿病引发心、肾并发症患者的80%。而心、肾方面的并发症正是影响糖尿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要防治并发症问题,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共管三高,保护心肾。体现在饮食上,就可以在杂粮饭中加入红曲米,平抑餐后血糖的同时,对控制血脂也有益处。

饮食对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活动现场也为参与者准备了一餐丰盛的体验餐。一位参与者表示,她的家人就身患糖尿病,在这次活动中就学到了要少油、少盐的诀窍。

对于糖尿病的日常控制,除了“吃”,“动”也非常重要。邹大进介绍道,肌肉是抗糖尿病的关键,如果肌肉过少,那么摄入的葡萄糖就不能以肌糖原的形式储存,进而引发疾病。

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购买常用药还是进行便捷的指标测试,都离不开药店,所以本次活动的城市行走环节,设置了药店作为打卡点。参与者们可以在打卡点体验测血糖、血脂、血压等环节,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行走的方式更适合老年患者循序渐进地培养自己的运动习惯,对于中青年患者或是想要预防糖尿病的年轻人,邹大进也推荐大家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进行一些阻抗训练,增加身体的肌肉率。

记者:沈艺飞、施昱辰

编辑:叶芳芳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