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领导吗(糖尿病人单位会比开除吗?)

新快报 0
文章目录: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建议:公务员队伍不应拒录糖尿病患者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资料图)

新快报讯 记者吴晓娴报道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还带来了与糖尿病相关的建议。

刘悦伦说,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防可控。目前,糖尿病被现行的高校录取体检标准和公务员体检标准笼统认定为“严重的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被阻挡于高校和公务员队伍之外,这是不公平的。

因此,刘悦伦建议,教育部、人社部和卫生部门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相关条款。根据不同类别高校招生专业、公务员不同岗位要求,制定更加具体详细体检标准。除了特殊专业、特殊行业外,糖尿病人群在血糖控制平稳、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应当正常录取、录用,为减少和消除社会误解和歧视奠定法律法规基础。严格保护患者隐私。参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做法,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入学、就业体检中对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不提不说。

重磅!中国糖尿病患者激增背后,基因和肥胖都是罪魁祸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40年间急剧增长。中国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9%,患病人数达到1.164亿。背后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今天早上8点,《柳叶刀》子刊《糖尿病和内分泌》(影响因子:24.5)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该研究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与国内众多糖尿病知名教授共同领导的中国心脏代谢疾病和癌症队列研究的分支,系统研究了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作用,并揭示了肥胖对糖尿病病因的影响。

以往的观点认为,β细胞功能障碍是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基因”。但β细胞功能障碍不足以解释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40年间急剧增长。同时,随着国人生活方式演变,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平行上升趋势。那么,肥胖是否影响中国糖尿病呢?

本次发表的研究覆盖了40岁及以上,共94952名基线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OMA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和β细胞功能障碍(HOMA-B)。

该研究是中国第一项也是最大一项旨在研究成人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和肥胖对糖尿病风险作用的研究。本研究创新性地证实,相比β细胞功能障碍,肥胖影响的胰岛素抵抗是中国糖尿病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糖尿病现实更严峻:中国人同时具备了较弱的β细胞功能,以及较高的肥胖患病率和伴随而来的胰岛素抵抗,从而给本来脆弱的β细胞功能增加额外打击,因此导致中国严重的糖尿病流行,患病率持续攀升。这项研究,为重新审视中国糖尿病病因特点提供了科学证据,对中国乃至其他东亚国家的糖尿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学习国际糖尿病诊疗指南的同时,更需要结合中国人糖尿病病因特点,制定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南和路径,从而更有效延缓甚至逆转中国糖尿病流行。”该研究的通讯作者王卫庆教授指出,在预防上,应倡导减肥及预防胰岛素抵抗的早期干预策略,减轻β细胞功能负担;在治疗上,应强调针对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的联合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应增加胰岛素促泌剂,并及时补充胰岛素。

宁光院士认为,只有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糖尿病的病因,才能更有效预防中国糖尿病的增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发现糖尿病之后还能继续工作吗?

糖尿病病人也需要工作,因为:工作能使患者有机会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保持自信心;工作使患者广泛接触社会,增加生活乐趣,保持愉快心情;工作可带来一定运动量,降低血糖;工作带还带来收入,养家糊口。糖尿病人应该向正常人一样有自己的追求和事业。但是,糖尿病病人毕竟有一些身体上的特殊性,要根据病情来作好一些安排。

对大部分糖尿病并人来说,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的工作。如果可能的话,一个时间规律的工作对糖尿病人来说是比较理想的。这样可以方便按时进餐、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增加稳定血糖的条件。但是,生活不都尽如人意。如果你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压力重,这需要你与单位领导和同事做一些沟通,重要的是自己要学会释放精神压力,获取同事的关照。此外,糖尿病人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长途司机,或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工作。

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一旦出现任何不适感,应马上停止工作,排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