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和糖尿病(桥本糖尿病怎么治疗)
1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请小心桥本甲状腺炎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引起的一种糖尿病。然而除了胰岛细胞易遭到破坏,1型糖尿病致病相关的自身免疫因素也可能对身体其他组织造成免疫攻击,产生其他疾病,例如对甲状腺组织产生免疫攻击而导致桥本甲状腺炎(HT)的出现。
桥本甲状腺炎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症,其本身还具有一定家族聚集性,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此病,则其他人患病的风险增加。《临床内分泌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一级亲属面临的桥本氏甲状腺炎风险比一般人高9倍。
流行病学显示,桥本甲状腺炎好发于30~50岁女性人群。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1型女性糖友,大多早已为人母,曾经历过 “自己怀孕后担心自己将来的孩子是否也会遗传自己1型糖尿病”这个阶段,对于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可谓是看的极其重要。因此,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的健康,1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都应警惕桥本甲状腺炎的出现。
桥本甲状腺炎的典型症状
关于桥本甲状腺炎,首先需要做的是了解它的典型症状,即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疾病初期常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甲状腺无痛性肿大、质韧。
颈部肿物
70%的患者因甲状腺肿大而就诊,少数出现压迫症状。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压迫声带出现声带麻痹,压迫血管出现面部水肿等。
甲减症状
20%~30%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首次就诊即表现为甲减或在疾病后期发展为甲减。
低代谢症群
易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行动迟缓。因血循环差和热能生成减少,体温可较常人偏低。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轻者出现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和注意力减退。重者可表现为痴呆、幻想、木僵、昏睡或惊厥。
皮肤改变
颜面虚肿、表情呆板、鼻/唇增厚,毛发干燥稀疏,指甲厚而脆、表面常有裂纹。
消化系统病变
食欲减退、便秘等。
心血管系统病变
心率减慢等。
另外,当中青年女性出现甲状腺肿大(弥漫性、质地坚韧,特别是伴峡部锥体叶肿大者),不论甲状腺功能如何,均应怀疑桥本甲状腺炎。尤其当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并伴有疲倦、呆滞、皮肤干燥、便秘、声音嘶哑等症状时,应该尽早就诊。
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目前尚未针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因此临床上常采取一般性治疗,要求患者做好日常调理,并定期复查。饮食方面,注意保持恰当的碘摄入量。因为过量碘摄入可能促进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因此,建议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适当限碘,可以食用加碘食盐,但适当限制海带、紫菜、海苔等富碘食物的摄入。
家庭护理方面,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如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心态、保证睡眠等。如发展为甲减,患者需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家属们应鼓励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督促患者正确服药。
【特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如果怀孕前已知患有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可正常或异常),计划妊娠时要复查甲状腺功能,确认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才宜怀孕。怀孕期间更应根据医生医嘱定期复查,保持正常甲状腺功能。
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易得新冠 感染新冠易诱发糖尿病:新冠大流行中的另一场大流行病
最近,斯坦福大学微生物学家彼得·杰克逊收到了一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邮件,对方表示自己“在感染新冠病毒前没有糖尿病,但如今却每天都在服用大量的糖尿病药物。”
杰克逊称,近段时间以来,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新冠康复患者的电子邮件。令他感到吃惊的是,在摆脱新冠病毒的折磨后,不少人的健康问题才刚刚开始,其中大量糖尿病病例的出现引起了他的关注。
“这是真实的情况。”杰克逊说,他的收件箱里塞满了新患糖尿病的人的抱怨。尽管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情况很罕见,但杰克逊称,有数据表明,在2020年,多达10万人被意外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不仅如此,他和许多科学家还担心,除了糖尿病病例的增加外,新冠病毒对胰腺的损害,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甚至癌症。
新冠病毒后遗症:
感染病毒后可能诱发糖尿病
据外媒报道,新冠疫情爆发后不久,科学家便明确指出,糖尿病是导致新冠感染者出现重症的危险因素之一。但随着疫情持续扩散,他们开始怀疑,感染新冠病毒也可能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是导致新冠感染者出现重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是因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不能很好地利用胰岛素来抵消血糖上升导致。今年5月,杰克逊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会感染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甚至可能攻击并摧毁这些细胞,这表明该病毒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这种病毒还可能直接损害胰腺。
目前,科学家们仍在探究新冠病毒对胰腺的长期威胁有多严重,以及新的糖尿病患者是否真的会永远患上糖尿病。尽管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正视这一问题。
“这可能是新冠大流行中的另一场大流行病。”哈佛医学院内分泌学专家保罗·费奥里纳说道。今年5月,费奥里纳同样发表了一项对551名没有糖尿病史患者的研究,其中46%的患者是新患上高血糖。他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完全打乱了这些患者的激素水平。在感染新冠前激素水平都正常,但在感染后,这部分患者身体使用胰岛素的效率降低,导致血糖升高至危险的水平。
费奥里纳表示,自己正在试图搞清楚新冠病毒是如何进入胰腺杀死细胞的。迄今为止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冠病毒可以在胰腺淋巴结检测到,这表明它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直接到达胰腺。如果这一结果最终得到证实,就表明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感染胰腺。
三分之一新患糖尿病的新冠感染者,在康复后至少6个月内血糖水平仍处于高位的状态
如今,科学家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新冠患者康复后,其体内胰腺的“最终命运”。但费奥里纳5月的研究表明,三分之一新患糖尿病的新冠感染者,在康复后至少6个月内血糖水平仍处于高位的状态。
据外媒报道,其它一些研究也发现了新冠和糖尿病之间的联系。对3700多名住院的新冠感染者的调查显示,大约14%的感染者患上糖尿病。一项对4.7万名英国感染者的初步研究发现,其中4.9%患上了糖尿病。
新冠病毒对胰腺的长期影响:
可能几十年后才有答案
杰克逊指出,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他表示,新冠病毒对胰腺的长期影响可能比此前的设想更为复杂。“胰腺的状况只有在真正出现问题时才会知道。即使在感染新冠后的几个月里没有患上糖尿病的人,将来也仍有几率患糖尿病。”他解释道。这种情况就像着火的房子,当人们专注于扑灭燃烧的大火时,可能忽视了烟雾对房屋结构造成的破坏。新冠病毒会在胰腺组织上留下疤痕,这可能会使它更容易出现胰腺炎、慢性胰脏炎症甚至胰腺癌等并发症。
科学家表示,新冠病毒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可能比此前的设想更为复杂
不过,也有一部分科学家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俄勒冈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疗中心的怀恩博士表示,很多新冠患者在出院后不久就能停止服用胰岛素。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她所在医院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并没有增加。她解释道,感染新冠后患上糖尿病的人可能本来就有患病的风险,而新冠病毒给身体带来的压力加快了他们患病的速度。一部分人可能会患上慢性糖尿病,也有一部分可能只是暂时的,就像妊娠糖尿病一样。
“如果病人在出现指标后拒绝服药或是只服用低剂量,我就会告诉他们,这是一个警告信号,你可能会患糖尿病,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怀恩说道。她指出,科学家们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通过观察人口数据确定新冠疫情是否对糖尿病的诊断率有影响。
有望解开古老的谜团
专家:或改变对糖尿病的认知
事实上,科学家们一直有推测,1型糖尿病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就像桥本病(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和红斑狼疮(免疫系统攻击全身健康组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是由病毒引发的。但至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假设。外媒报道称,尽管在此前的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爆发后,也有一些感染者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但始终由于病例罕见,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感染新冠病毒也可能引发糖尿病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代谢及减肥外科主任弗朗西斯科·鲁比诺表示,鉴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基数很大,使得收集相关数据成为可能。去年8月,他及一些糖尿病研究人员启动了一个新冠肺炎相关的糖尿病患者全球登记计划,以收集信息。他说,这不仅对弄清新冠病毒和胰腺之间的关系有临床意义,或许还将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新冠病毒,还可以让我们更广泛地了解糖尿病。如果我们证明了新冠病毒本身可以引发糖尿病,也就证明了糖尿病背后的病毒机制这一概念(的可能性)。我们可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糖尿病的理解,那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鲁比诺解释道。
红星新闻记者 徐缓
编辑 郭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三大阶段,警惕发展到晚期的“危险时刻”
桥本甲状腺炎,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包括两种类型:
①甲状腺肿型,即桥本甲状腺炎②甲状腺萎缩型,即萎缩性甲状腺炎。两者有相同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和变化的甲状腺功能,而部分萎缩性甲状腺炎伴有阻滞性的TSH受体抗体,后者可能为前者的终末期。王克珍主任说桥本甲状腺炎多见于30~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为局限性,部分以颜面、四肢肿胀感起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为遗传因素和多种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没有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本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病有家族簇集现象,约10%的患者有家族史,且女性多发。临床上常见到桥本甲状腺炎的多发家系,可见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自身免疫反应:本病为自身免疫病的佐证包括:在本病患者的血清中抗甲状腺抗体明显升高,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常明显升高。部分患者血清甲状腺刺激阻断抗体值升高。
(三)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证据是甲状腺组织中有大量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滤泡形成。有母细胞形成,移动抑制因子和淋巴毒素的产生,本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是有致敏活性的相应的抗原主要是甲状腺细胞膜。
(四)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病并存:有的患者同时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恶性贫血、播散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I型糖尿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二、3大阶段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表现为甲状腺肿,起病缓慢,常在无意中发现,甲状腺体积约为正常甲状腺的2~3倍,表面光滑,质地坚韧有弹性如橡皮样感,明显结节则少见,无压痛,与四周无粘连,可随吞咽运动活动。晚期少数可出现轻度局部压迫症状。萎缩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缩小、萎缩,并可出现甲减。
(一)初期时甲状腺功能正常。病程中有时与甲亢并存,称为桥本甲状腺毒症甲亢症状较轻,需正规抗甲状腺治疗。(症状:如食欲好、容易累、轻度失眠、烦闷急躁等。)
(二)中期时--甲亢甲减并存期,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甲状腺组织经多次、反复的破坏,有正常功能的细胞逐渐减少,也可逐渐出现甲减,或甲状腺功能再正常;其过程类似于亚急性甲状腺炎,但不伴疼痛、发热等,故称此状态为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发病则称为产后甲状腺炎。(症状:出汗减少,浮肿、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及皮肤粗糙等甲减症状。约50%桥本氏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一些患者在发病初期或病程的某个阶段可出现甲亢症状,如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等)
(三)晚期时当甲状腺破坏到一定程度,许多患者逐渐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少数呈黏液性水肿。(症状:疲乏、嗜睡、怕冷、记忆力差、智力减退、皮肤苍白并发凉干燥粗厚、食欲不振而体重增加、乳肿等)
本病有时可合并恶性贫血,此因患者体内存在胃壁细胞的自身抗体。王克珍表示桥本甲状腺炎和萎缩性甲状腺炎也可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成为内分泌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Ⅱ型的一个组成成分,即甲减、1型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近年来还发现与本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性脑炎桥本脑病)甲状腺淀粉样变和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三、危害
危害一:
桥本氏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一方面会使人体新陈代谢放慢,使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对于一些育龄期的女性,怀孕期间应该特别注意甲状腺激素的平衡,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
危害二:
随着甲状腺炎疾病的不断蔓延,当甲状腺破坏到一定程度时,多数患者便会出现疲乏、嗜睡、怕冷、记忆力差、智力减退、皮肤苍白并发凉干燥粗厚、食欲不振而体重增加、乳肿等影响正常的生活健康。
危害三: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还会发生眼球外突,由于眼球外突,角膜一般会暴露在外,不能充分湿润,因此很容易污染而出现炎症,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等;对于严重的突眼患者会使眼睑不能完全闭合,角膜炎长时间都会愈合,造成角膜溃破、糜烂,穿透至眼球内部,造成整个眼球的炎症而不得不把眼球摘除。
危害四:
甲状腺逐渐呈对称性增大,甲状腺受损到一定程度时,多数患者便会出现疲乏、嗜睡、怕冷、记忆力差、智力减退、皮肤苍白并发凉干燥粗厚、食欲不振而体重增加、乳肿但按之无凹陷。严重时可以发生癌变。
危害五:
桥本氏病如果严重的话发展成为甲减,终身需要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