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药胍(糖尿病药二甲双胍有什么作用)

医者良言 0
文章目录:

被誉为糖尿病神药的二甲双胍,你有必要多了解一些

二甲双胍从发现到问世有百年的历史,在早期的时候人们发现有一种名为山羊豆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成分使得这种植物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二甲双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山羊豆中含有的二甲双胍才是降低血糖的有效成分,随后二甲双胍也被批准上市,它逐渐成为了降糖药物的中坚力量。经过这近30年的考验,发现二甲双胍拥有诸多疗效,它也逐渐成为一种“降糖神药”。为了让大家对二甲双胍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我来分享一下那些你想知道的事!

1.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有哪些?

在人体内存在的唯一降低血糖的物质就是胰岛素,但是胰岛素要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就需要要和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行。血糖升高的机制具体地可以分为5大类,即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分泌不足、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太好、胰高血糖素样肽-1活性减弱、胰腺消极怠工。

信息传递

可能大家不了解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什么鬼,这里我来解释一下。胰高血糖素样肽-1其实扮演的就相当于一个通风报信的角色,当人血糖升高的时候,它会告诉人体,然后促使人分泌胰岛素来保持血糖的稳定。

降糖药

根据上述的机制,人类研制出很多的降糖药药物。就拿磺酰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和非磺酰脲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降糖药来说,它们主要是通过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阿卡波糖与伏格列波糖是通过抑制肠道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血糖,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是通过增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的活性降低血糖,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是通过增强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可以说市面上大多数的药物都是通过某个机制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是二甲双胍这个药物不一般,它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是比较多的。首先二甲双胍能够直接抑制人体胃肠道对葡糖糖的吸收,其次它还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糖糖,最后它还通过增加葡糖糖在组织的利用以及提高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心脑血管系统

你以为二甲双胍仅仅只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吗?其实它除了降低血糖的功效以外,还能起到降低体重、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血管、降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等的作用。正是因为二甲双胍有如此多的功效,所以它成为了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特别适用于新发的2型糖尿病,并且也因此被称为“降糖神药”。

2.既然二甲双胍的功效这么多,那是不是它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呢?

腹部不适

二甲双胍这个药物是比较完美的,它不仅仅能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很多的好处,而且本身它的不良反应也是少而轻微的。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消化道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不过如果注意在吃饭的时候服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就能减轻或者避免这种不良反应。

过敏

二甲双胍还能引起过敏反应、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和维生素B12的缺乏。过敏反应我觉得这个太正常不过了,因为任何药物都可能会存在过敏的情况,这个和个人体质有比较大的关系。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的时候,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是很低的,二甲双胍引起低血糖多是和胰岛素或者促胰岛素分泌药物合用时发生,这个我觉得也不算什么,因为胰岛素和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本身就容易引发低血糖,况且二甲双胍本身就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二甲双胍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就是乳酸性酸中毒,不过这种不良反应是很罕见的,只要按照说明书服用,发生率基本为零。二甲双胍的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就是抑制肠道对葡糖糖的吸收,但是这种抑制并不仅仅是葡糖糖,还会抑制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所以长期使用这种药物有发生维生素B12缺乏的风险。

总体来说,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相对来说少而轻微,大家可以放心地服用它。

3.服用二甲双胍需要注意什么?

服用二甲双胍期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一般来说每天服用二甲双胍的量可以控制在500~1500mg,可以每天分2~3次服用,每天服用的剂量不超过2000mg,具体的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血糖控制情况酌情增减。

肾脏

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体内维生素B12的情况。如果发现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高值的3倍或者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就有停药的指征。如果发现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低,那还需要注意补充,可以单独服用维生素B12片剂,也可以通过食用动物内脏、牛肉、猪肉、鱼类、蛋类等来补充。

喝酒

对于那些有胃肠道疾病、慢性营养不良、病情严重、外伤、手术、对二甲双胍过敏、喝酒等情况的糖尿病病人,是慎用或者禁用二甲双胍的。

如果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发生了漏服,那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果漏服的时间比较短,在1个小时以内, 可以直接按照原来的剂量服用。如果平时只吃二甲双胍控制血糖,且漏服的时间超过1小时,可以直接按照原来的剂量吃;若平时吃多种降糖药,并且血糖<13.9mmol/L,可以不补服,但是需要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或者增加运动量;如果血糖>13.9mmol/L,可以按照原剂量服用,具体的还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调整。

我是医者良言,是坚持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常见病的医学知识。本文纯手打,如果觉得写的还不错,就帮忙点个赞,如果您的家人朋友恰好也有这方面知识的需要,就请收藏转发给他们,方便需要时,随时查看,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二甲双胍不愧为“神药”,又被证实有抗癌效果,正常人可以吃吗?

近几年,被称为”网红神药“的二甲双胍出镜率很高,就昨天,小艾的家族群也在讨论二甲双胍。

大姑在群里分享了一篇名为《权威确认!二甲双胍可‘返老还童’”》的文章链接,一本正经的说道:大家都看看,返老还童不是梦哦……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好像二甲双胍简直无病不治!

小艾正想打断这个局面,二姨夫来了一句:“听说二甲双胍还能治癌症,小艾,你比较专业,你说这是真的吗?”

既然正好说到这,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真的能治癌吗?

确实,二甲双胍是有很多的功效,过往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使用率以及有效率是非常高的,而且该药的使用以及超过60年的历史。此外,经多项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还可以起到保护心血管、改善肠道菌群、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抗炎、抗衰老等效果。由于功效非常之多,所以被大家称之为“神药”。

而对待癌症,二甲双胍也这么”神“吗?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研究:

有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具有治疗结直肠癌的潜能。该研究主要是由Min-Han Tan博士带领研究小组,从2名结直肠癌患者身上采集了癌症组织样本,并将它们移植到小鼠体内,利用这些小鼠模型,来评估二甲双胍和5-氟尿嘧啶(结直肠癌一线治疗方法)的疗效。(实验使用二甲双胍浓度≈人类治疗糖尿病时使用的二甲双胍浓度。)

结果显示:24天后,二甲双胍抑制肿瘤生长至少50%,尤其是将2种药物联用后,可抑制其中一名患者的肿瘤移植达85%。

墨西哥国立癌症研究所对此也开展了一项临床II期试验,该研究选取了139名晚期肺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有EGFR突变的情况,但之前没有接受过治疗,也没有糖尿病以及服用降糖药的情况。实验期间,在给患者患者服用了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阿法替尼3种靶向药的基础上再加上早晚各吃一片二甲双胍缓释片。

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和靶向药同时使用,可快速阻断癌细胞的增殖,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长达14个月。

此外,来自重庆、郑州、上海的多位临床医生也组织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II期临床试验,该实验选区了224名IIIB-IV期非糖尿病的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平均分为2组,一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一组吉非替尼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证实:二甲双胍的加入,反而让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从11.4个月缩短到了10.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从27.5个月缩短到了22.0个月,平均相差了5.5个月。与上述研究结果完全相反。

所以,从这些研究来看,二甲双胍是否可有效治疗癌症,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建议大家在没有充分证据证实之前,不建议盲目尝试包括二甲双胍在内的各类神药,以免带来严重后果。

二甲双胍服用时的注意事项

虽然二甲双胍确实是有很多的功效,但是是药三分毒,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服用的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使用不当,反而可能带来风险。

比如有严重感染或者外伤的人就不宜使用二甲双胍;有严重心脏病、肺部疾病者也禁止使用;有低血压和缺氧等情况者,也不宜使用二甲双胍,风险性比较大。

还有,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与方法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尤其是二甲双胍与其他药物合用的时候。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大家在使用二甲双胍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结:二甲双胍确实有很多的功效,但对癌症治疗效果方面结论还不是很明确,所以不要轻信。不过据了解,国内学者已经再跟国外学者沟通,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大家静候佳音吧。#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癌症离你有多远#

你觉得,二甲双胍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参考资料:

[1]《新发现 二甲双胍正常浓度下就能抗癌》.健康界.2018-01-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90多年前被发现,20多年前才上市的二甲双胍,有什么注意事项?

很多糖尿病患者跟华子抱怨过血糖控制的问题,他们之中有人服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有人服用抑制葡萄糖吸收的药,还有人服用促进葡萄糖排泄的药,也有人直接注射胰岛素,但很多人都表示没服用二甲双胍。华子问他们原因,他们说担心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大,对肝肾有影响,所以不敢吃。

一、二甲双胍是糖尿病基础用药

在与患者交流中,华子发现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对二甲双胍存在着误解,而不敢使用。很大的原因是有些媒体为了博取眼球,片面性地夸大药物的副作用造成的,二甲双胍就是其中的“受害者”。实际上,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最应该吃的“胍”

其实二甲双胍早在1929年就被发现有很强的降糖作用,但是因为同时期人类也发现了胰岛素,所以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就被淹没在胰岛素的“潮流”之下了。而且双胍类药物中的癸烷双胍和苯乙双胍因为副作用太大而先后退市,二甲双胍也大受影响,被“猪队友”坑了几十年而无人问津。

直到1976年,开始了一次当时史上最大的对糖尿病临床研究,这项研究直到1998年才给出了正式的报告,帮二甲双胍“正名”,充分地肯定了其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美国在1994年批准了二甲双胍上市,至今为止,二甲双胍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制定的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均推荐在无禁忌症或是不能耐受时,二甲双胍应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及基础用药,并贯彻整个糖尿病的病程

二、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

二甲双胍并不能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它不会引起低血糖的副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糖的无氧酵解,还可以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外周利用。也就说,二甲双胍可以让人体细胞们“胃口大开”,把血中的葡萄糖都吃掉

二甲双胍可以使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还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但是二甲双胍对血糖正常,只是单纯肥胖者的体重影响不大,所以不能用作减肥

三、在服用二甲双胍时注意什么

1、不伤肝肾: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拒绝服用二甲双胍,是因为担心对肝肾造成损伤。但实际上二甲双胍对肝肾都没有影响。只是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人在服用二甲双胍的时候容易发生乳酸蓄积中毒。所以只有肝肾严重不全者需禁用二甲双胍,肝肾功能正常者不受限制。

2、最佳剂量:二甲双胍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但最佳降糖剂量为每天2000mg。不少患者说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不好,实际上是剂量没达标。

3、预防糖尿病:没有糖尿病,但是处于糖尿病前期或是已经发生糖耐量损伤的人,及时使用二甲双胍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4、年龄限制:不推荐低于10岁的儿童服用二甲双胍,对高龄老人则没有年龄限制。但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会影响乳酸的代谢,所以服药的同时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5、常见副作用:二甲双胍主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如腹泻、腹胀、食欲减退、厌食、味觉异等。但经过持续服药,大多数人在一个月左右就会耐受副作用,胃肠反应的症状就会缓解和消失。

6、减少副作用:二甲双胍对胃肠有刺激,所以在服用普通片时,需要在餐时与食物同服,可以减弱刺激。或是在餐前空腹服用肠溶片,或是在餐后服用缓释片,都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总结一下,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只在没有禁忌症和不能耐受的人,都建议在整个病程中使用二甲双胍。为了用药安全有效,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您身边的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