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出糖尿病(糖尿病人摔倒)
80岁婆婆磕碰脚趾致截肢?原是糖尿病惹的祸……
“终于没那么痛了。”经过20多天的住院治疗,80岁的张婆婆(化名)在英德市中医院顺利出院,手术治疗解决了她因糖尿病足带来的疼痛。
几个月前,张婆婆因不小心磕碰引起右足脚趾疼痛,自行外涂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非但没好转,反而出现脚趾发黑、渗液等情况。这时候,家人才想起上述症状可能跟张婆婆的糖尿病有关。因为医治不及时,由糖尿病引起的脚趾缺血坏死日益加重,脚趾疼痛症状也越来越明显,张婆婆痛苦不堪,多番辗转后到英德市中医院就诊。经详细检查,考虑右足趾糖尿病坏疽,已出现足趾发黑、流脓等症状,且红肿已向肢体近端蔓延至踝关节,情况严重,若不积极处理,将可能导致感染加重,坏死范围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导致败血症等全身症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实施小腿截肢手术治疗,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患者血糖水平不稳定,高血糖状态下容易引起术口感染及坏死。”英德市中医院骨伤一科主任林威力针对手术治疗风险及预后问题,与患者家属进行了详细沟通。张婆婆及其家属虽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但他们选择相信医生。经精心调理,患者的血糖得到较好控制,在做好术前准备及应急预案后,根据患者足部缺血范围评估,骨伤一科团队成功为张婆婆实施了右小腿下段截肢手术治疗。术后经医护人员细心换药护理,术口愈合良好,未出现皮肤感染及坏死,顺利拆线出院。此时,张婆婆及其家属已充分认识到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更加关注老人的血糖控制情况。
医生介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容易引起下肢末梢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从而导致足部发生溃疡、感染和深层组织破坏,引发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分为神经及血管方面的病变,其中神经病变会出现如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减退或缺失,呈袜套样改变,行走时脚踩棉絮感。血管病变则会出现如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皮肤下垂、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可合并下肢间歇跛行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趾端坏疽,受压区溃疡、感染等,如不及时到医院诊治,症状将逐步加重,甚至引起全身症状可能。
医生提醒,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并非只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还可引发视网膜病变、失明,诱发冠心病、脑梗死、肾衰竭等。医生呼吁,广大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糖尿病的严重危害,严格监测、控制血糖水平,若不慎导致外伤应科学就医、尽早治疗,避免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记者】焦莹
【通讯员】袁宇琦 刘文慧
【作者】 焦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半岁宝宝摔了一跤后被查出糖尿病,孩子有这几种症状要注意!
半岁宝宝
一个嗷嗷待哺的小baby
患上了糖尿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孩子家长也吓懵了
而这一切,从一个摔倒开始说起
……
小孩高处跌落越治越不好
“医生、医生,快来!”下午三点,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科门诊,急促的呼喊声响起,当值医生立即赶过去,只见一个6月大婴儿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四肢冰冷,皮肤干燥,什么情况?!
“霖霖前几天从高处跌落,当时没什么,谁知道后面开始呕吐、发热,今天突然就这样了!”家长慌乱不已。
原来,霖霖不舒服后,家长以为他感冒了,就带去看中医,三天后,“感冒症状”毫无缓解,反而加重,并且精神变差,懒动拒食,呼吸加快!家长这才赶紧带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神志不清且有外伤史,会不会是脑外伤?
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往糖尿病方向想。
但是,随后的头颅CT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患儿没有颅内出血、脑疝等情况,但呼吸急促意识不清,有脱水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表现,需立即住院,明确病因。”该院儿科主任张玉明当时这样建议家长。
惊险的是,就在办理入院期间,霖霖突发抽搐,好在医生在场,立即采取措施,才转危为安。
但随后的一串检查数字震惊了在场的医生!脉搏:165次/分,呼吸:65次/分,血压:70/30mmHg,葡萄糖30.46mmol/L,血气分析提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患儿有脱水休克症状,合并重度代谢性酸中毒,血糖这么高,应高度怀疑糖尿病并发的危重症---酮症酸中毒,随时有生命危险,需立即开放静脉通道予以液体扩容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使用胰岛素纠正糖和脂肪的代谢紊乱。”儿科张玉明主任说。
听到这个消息,家长彻底懵了!才半岁大的宝宝,饭都没吃过几口,怎么就得了糖尿病?!
或与遗传因素有关,小孩终身需打胰岛素
“我们家是有糖尿病遗传史,我爷爷爸爸都有糖尿病,我一直很注意,没想到我还没发病,儿子先发病了。”霖霖的爸爸这样说。而随后一系列的检查结果,证实了霖霖是“1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
张玉明介绍,霖霖这么小就发病,其胰岛β细胞功能几乎被破坏,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需终生依赖注射胰岛素。在医院治疗时的一大难题是,这么小的宝宝每天要吃七八顿,如何控制胰岛素的量,不让霖霖的血糖忽高忽低,非常重要,医生只能一边观察一边调整。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霖霖已脱离危险,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而霖霖的家长也已主见接受这个现实。“这么小发病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现在就是配合医生,坚持规范治疗,控制好血糖。”霖霖爸爸表示。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
是的!糖尿病发病不分年龄!!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多数人认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得有一个发病的过程。“事实上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甚至新生儿期的婴儿照样可发生。”张玉明介绍“像霖霖这样的情况,临床上也有记载,多数是1型糖尿病,病因不明,或和遗传因素有关。”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儿童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升高,其中肥胖儿童中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28%。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中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96.8/10万、8.0/10万和3.3/10万。
幼儿多因感染、饮食不当诱发起病
据介绍,糖尿病大体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数起病较急,典型症状有“三多一少”,即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但婴幼儿糖尿病中,多尿多饮常不易被发觉而很快发展为脱水及酮症酸中毒,多数患者常因感染、饮食不当而诱发起病,约20~40%发现时已表现为酮症酸中毒。”张玉明介绍。
张玉明表示,虽说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复杂耗时,但只要专病专治、分型诊断,配合药物控制、饮食调节、运动方式等,亦可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他提醒,对存在如下情况应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不明原因的昏迷患者;
顽固性脱水酸中毒难以纠正患者;
呕吐、腹痛伴有明显呼吸深长,呼出气有烂水果味;
食欲下降,乏力原因不明;
反复皮肤、尿路感染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鲍文娟,通讯员林奕旋
半岁宝宝摔了一跤后,竟被查出糖尿病
导 语
半岁宝宝,一个嗷嗷待哺的小baby患上了糖尿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刚得知这个消息的孩子家长也吓懵了。而这一切,从一个摔倒开始说起……
小孩高处跌落越治越不好
“医生、医生,快来!”下午三点的儿科门诊,急促的呼喊声响起,当值医生立即赶过去,只见一个6月大婴儿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四肢冰冷,皮肤干燥,什么情况?!
“霖霖前几天从高处跌落,当时没什么,谁知道后面开始呕吐、发热,今天突然就这样了!”家长慌乱不已。
原来,霖霖不舒服后,家长以为他感冒了,就带去看中医,三天后,“感冒症状”毫无缓解,反而加重,并且精神变差,懒动拒食,呼吸加快!家长这才赶紧带到大型医院就诊。
神志不清且有外伤史,会不会是脑外伤?
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往糖尿病方向想。
但是,随后的头颅CT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患儿没有颅内出血、脑疝等情况,但呼吸急促意识不清,有脱水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表现,需立即住院,明确病因。”该院儿科张主任当时这样建议家长。
惊险的是,就在办理入院期间,霖霖突发抽搐,好在医生在场,立即采取措施,才转危为安。
但随后的一串检查数字震惊了在场的医生!脉搏:165次/分,呼吸:65次/分,血压:70/30mmHg,葡萄糖30.46mmol/L,血气分析提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患儿有脱水休克症状,合并重度代谢性酸中毒,血糖这么高,应高度怀疑糖尿病并发的危重症---酮症酸中毒,随时有生命危险,需立即开放静脉通道予以液体扩容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使用胰岛素纠正糖和脂肪的代谢紊乱。”张主任说。
听到这个消息,家长彻底懵了!才半岁大的宝宝,饭都没吃过几口,怎么就得了糖尿病?!
或与遗传因素有关,小孩终身需打胰岛素
“我们家是有糖尿病遗传史,我爷爷爸爸都有糖尿病,我一直很注意,没想到我还没发病,儿子先发病了。”霖霖的爸爸这样说。而随后一系列的检查结果,证实了霖霖是“1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
医生介绍,霖霖这么小就发病,其胰岛β细胞功能几乎被破坏,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需终生依赖注射胰岛素。在医院治疗时的一大难题是,这么小的宝宝每天要吃七八顿,如何控制胰岛素的量,不让霖霖的血糖忽高忽低,非常重要,医生只能一边观察一边调整。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霖霖已脱离危险,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而霖霖的家长也已逐渐接受这个现实。“这么小发病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现在就是配合医生,坚持规范治疗,控制好血糖。”霖霖爸爸表示。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
是的!糖尿病发病不分年龄!!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多数人认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得有一个发病的过程。“事实上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甚至新生儿期的婴儿照样可发生。”张主任介绍“像霖霖这样的情况,临床上也有记载,多数是1型糖尿病,病因不明,或和遗传因素有关。”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儿童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升高,其中肥胖儿童中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28%。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中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96.8/10万、8.0/10万和3.3/10万。
幼儿多因感染、饮食不当诱发起病
据介绍,糖尿病大体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数起病较急,典型症状有“三多一少”,即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但婴幼儿糖尿病中,多尿多饮常不易被发觉而很快发展为脱水及酮症酸中毒,多数患者常因感染、饮食不当而诱发起病,约20~40%发现时已表现为酮症酸中毒。”张主任介绍。
表示,虽说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复杂耗时,但只要专病专治、分型诊断,配合药物控制、饮食调节、运动方式等,亦可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他提醒,对存在如下情况应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不明原因的昏迷患者;
顽固性脱水酸中毒难以纠正患者;
呕吐、腹痛伴有明显呼吸深长,呼出气有烂水果味;
食欲下降,乏力原因不明;
反复皮肤、尿路感染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来 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