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苯甲醇糖尿病(苯甲醇药剂中的作用)

健康报 0
文章目录:

安全用药长期吃降糖药,一定要警惕脑出血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来自于严重并发症,因此患者长期服降糖药的同时,还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当同时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就该关注药物的长期不良反应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除了要提防低血糖的危害外,还需警惕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出血。

有些降糖药物会引起出血

有些降糖药物,本身就存在出血的危险。如艾塞那肽,它常用于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好的患者,与华法林合用INR值升高,且有自发出血倾向;磺脲类降糖药会导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格列本脲,长期使用会产生降低血小板症,表现出血、紫癫。

药物联用可能增加出血危险

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末梢循环不畅、感染等并发症,常常联用几种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其中有几个药的联用会加重出血危险。

有些抗生素类药会显著导致血小板下降,如氯霉素、利福平、磺胺、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两性霉素B,以及青霉素类(如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头孢类(如头孢哌酮、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甲肟等),长期使用会导致维生素K的缺乏,进而影响凝血功能。改善循环类药,如活血化瘀药、双香豆素类药物、阿司匹林等;抗癫痛药物,如苯妥英、苯巴比妥类以及肝素、苯甲醇、碳酸氢钠等,与这些药物联用也要注意出血危险。

老年人血管变厚、变硬、变脆是血管正常老化的结果,而一些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就更成了脑出血的高发人群,再加上长期服用有出血危险的药物,脑出血的发生率会大大提高。因此,老年人用药一定要注意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若有导致出血倾向或者血小板减少的说明,使用时需多加小心。用药时需观察皮肤是否有紫癫出现,大便颜色是否变黑。

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陈 陶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儿童用药的禁用药,你知道有哪些吗?早读,教你用药不用担心

大家好,我是一名全科医生,儿童就诊也是门诊中天天接诊到的一个群体。儿童就诊用药这方面是非常要谨慎用药的,因为儿童的机体尚未发育完善,而且各器官和组织正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如果用药方面不注意,就会导致对儿童的器官或生长造成一定损害或影响。可是,我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看到一些家长也在自行购买一些药品给儿童服用。这些药品有没有儿童禁用的呢?相信很多家长是不知道的吧,今天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儿童禁用药有哪些呢?
  1. 多烯磷脂酰胆碱: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急慢性和慢性肝病、预防胆结石复发、怀孕导致的肝损害(妊娠中毒)等,可以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

因此此药含有苯甲醇。苯甲醇具有麻醉作用、对眼睛、上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生后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胃肠道刺激症、惊厥、昏迷等副作用,禁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

2,二甲双胍片:10岁以下儿童禁用。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副作用】常见的有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及头痛。也可以引起贫血及乳酸性酸中毒等。

3,尼美舒利片:禁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此药适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

副作用】可以产生头晕、嗜睡、消化道溃疡或肠道出血及多型红斑病所致的肝损害。

4,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12岁儿童禁用,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

其主要成分是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等。磷酸可待因属于中枢性镇咳药,一般用于无痰的干咳。止咳作用强,有成瘾性,所以12岁儿童禁用,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

5,曲马多缓释片12岁一下儿童禁用。

主要用于中度至重度的疼痛治疗。

副作用】用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口干、眩晕嗜睡等症状,偶有昏迷发生。症状的出现因人而异。

6,沙美特罗替卡松-250粉吸入剂,12岁以下禁用。

适用于治疗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

副作用】可以引起轻度心房心肌炎和局灶性冠状动脉炎。

7,碳酸锂片,12岁以下禁用。

适用于治疗燥狂症,也用于治疗情感性精神分裂症。

副作用】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震颤、癫痫发作甚至昏迷、休克、肾功能损害等中毒症状。

8,12岁以下禁用醚菌胰酶片、咪唑斯汀缓释片、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

适用于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

服用此药后有些患者会出现皮疹、打喷嚏、支气管痉挛;个别患者会导致回肠结肠炎和升结肠病症。

9,,13岁以下禁用吲哚美辛肠溶片。

此药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

副作用】有胃痛、胃溃疡、胃出血及胃穿孔、头痛、焦虑及失眠严重的可以有精神行为障碍、肾功能不全、休克等症状。

10,14岁以下禁用美洛昔康针。

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副作用】服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腹痛、胃十二指肠溃疡、头痛、眩晕、耳鸣、嗜睡、血压升高、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11,15岁以下禁用伐地那非片。

适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

12,16岁以下禁用乐卡地平片。

适用于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副作用】可出现头痛、眩晕、外周水肿、心动过速、心悸和脸红等。

13,18岁以下禁用环丙沙星片、莫西沙星片、达拉非片、阿卡波糖胶囊及阿卡波糖片、聚乙二醇干扰素α、地屈孕酮片、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

这类药属于广谱抗菌素,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副作用】可以引起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头痛、嗜睡或失眠、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混乱、幻觉、震颤。肾炎·、关节痛等。

14,一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禁用小儿氨酚烷颗粒。

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副作用】此药可以对儿童肝肾产生毒性而损害,所以1岁内的儿童禁用。

15,1岁以内的婴儿禁用氨金黄敏颗粒、屈他维林片。

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副作用】有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症状。而且有损害肾功能、肝功能等。

16,1岁以下禁用维生素AD滴剂、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痰热清注射液,24个月以下的婴儿禁用美敏伪麻溶液。

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引起的AD缺乏症,如佝偻病、夜盲症及小儿手足抽搐症。

17,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2岁以下的二厅禁用阿苯达唑片(即肠虫清片)。

此药适用于治疗不能或功能不全或被禁忌经口肠道摄取营养的患者。

副作用】此药可以引起高脂血症、发热、肝肿大、脾肿大、贫血、血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昏迷等症状。

18,儿童和青少年禁用柴胡注射液,新生儿禁用头孢他定针。

柴胡主要适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等的发热。

柴胡副作用】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畏寒、发热、乏力、多种荨麻疹、呼吸困难、头痛、麻木、晕厥、意识模糊、抽搐、腹痛、口干、局部红肿硬结等症状。

头孢他啶适用于治疗单纯性的感染、败血症、菌血症、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腹膜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炎、耳鼻喉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盆腔炎及烧伤等。

头孢他啶副作用】有过敏休克反应、腹痛、肌酐酶升高、头痛、癫痫发作、血压下降、幻觉、嗜睡、严重可以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等。

总结:儿童用药在我国儿科还是十分严重的缺医少药,而且目前还没有精准的儿科用药,在临床治疗上需要医生十分谨慎规范用药才能避免药物对儿童的损害。如果您家宝宝用药最好是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掌握好用药的规范,才避免对儿童的损害。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为我点赞或转发帮助更多的宝宝妈咪!

蜂蜜到底有没有保质期呢?

就在前两天,一则关于“蜂蜜”的报道顿时把大家吓了一跳,某电视栏目报道北京同仁堂的委托生产商将大量过期、临近过期的蜂蜜回收回来,记者还发现这些蜂蜜被倒入大桶并且送入原料库。

此则新闻一出,关于“电视台曝光,同仁堂涉嫌回收过期蜂蜜”一类的信息顿时铺满网络。

对于此事,该如何看待?真的像您所想的那样“可怕”?今天就来说说和蜂蜜有关的那些事。

事情是真的吗?

根据同仁堂最新的声明,这件事情的确为真。事件中说到的企业确实是同仁堂委托生产加工食用蜂蜜的生产单位,但是按照同仁堂和其签订的合同中表明:这些临期和过期的蜂蜜回收之后只能用来喂养蜜蜂,不得用作他用。

另外,“回收蜜再次进入原料库”这件事情还没有最终得到证实,而且那部分“改标签的产品”已经封存,并没有流入市场。

就此事而言,同仁堂并不是所谓的“直接责任人”,这些被回收的蜂蜜也并不会直接流入市场,所以请不要“恐慌”和“传谣”。

如果“更改标签”的情况属实,那的确属于“违规行为”。倘若最终确定,一定会受到市场监管总局的重罚。

蜂蜜是何种食品?

蜂蜜,无外乎就是蜜蜂从蜜粉植物采集花蜜、花粉并且经过复杂的酿造过程进而形成的一种“天然甜味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蜂蜜营养价值单一,纵使它风味独特,但其却含有“非常多”糖类(果糖、葡萄糖等)物质,不建议经常、大量食用。

蜂蜜中需要添加防腐剂吗?

对于蜂蜜而言,并不需要添加任何“食品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其实就是食品添加剂当中的一员,其主要达成的目的就是“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滋生”。蜂蜜本身含有很少的水分物质(20%以下),其渗透压较高,正因为如此,当细菌和蜂蜜相遇时,高渗透压环境就会使细菌的细胞液从细胞膜中渗出而导致细菌脱水死亡。

不同渗透压对细胞的影响

另外蜂蜜中本身还含有像苯甲醇等多种抑菌物质,其根本不适合腐败微生物生长繁殖,所以也就无法正常生长。那么对于蜂蜜来说,根本无需添加防腐剂。

蜂蜜能永久保存吗?

网传蜂蜜是一种可以永久保存的食物,其实而言,对于这种不易生长微生物的食物来说,只要其本身是“成熟蜜”,而且存放的环境可以保证密闭且阴凉,盛装的容器也要注意不是金属等易腐蚀材质,符合这些条件,才可以无限期存放。但从现实考虑,食用时需要开盖、家中温度过高等种种原因都是其受限因素,所以很难实现。

蜂蜜为什么会有保质期?

既然蜂蜜可以长期存放,那为何蜂蜜包装上还会有保质期?

其实而言,按照我国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其中规定除了酒精度大于等于10度的酒、醋、固态糖、盐和味精以外,其他所有食品都需要标注“保质期”。

所以,对于蜂蜜来说必须要存在保质期,因为有些“特殊菌群”同样容易在蜂蜜中繁殖。例如可以在高渗透压环境中生长存活的“嗜渗酵母菌”,如果含量较高还可能引起人体腹泻腹痛等问题。

对于市面上的蜂蜜来说保质期一般在2—3年左右。

蜂蜜结晶很正常

蜂蜜结晶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结晶的实质就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然后被分离的一种过程(现象)。也就是说,蜂蜜结晶很正常,和变质没啥关系,另外也不会影响蜂蜜的营养物质和食用价值。

如果说您的蜂蜜出现了沉淀或者絮状物,不用担心,把拿出来的蜂蜜放到温水中浸泡几分钟,很快就会恢复原样。

如何正确保存蜂蜜?

保存蜂蜜需注意,请把蜂蜜存放于口径较小的无菌塑料容器、玻璃容器或者瓷质容器中,注意“阴凉”和“密封”。

另外为了您的饮食安全,请各位注意:食用时请使用清洁且干燥的勺子进行操作,避免被微生物污染。

冲食蜂蜜能用热水吗?

之所以有人这样说,是因为传言用热水(开水)冲蜂蜜会导致其中所含的酶类等物质“死亡”,但其实并非如此。

蜂蜜中80%的物质是糖,再除去将近20%的水,其余的营养物质根本不到1%,至于那些所谓的维生素、矿物质甚至酶类物质,您觉得就算碰到沸水又能损失多少呢?

所以,热水对于蜂蜜的营养物质并没有多大影响,在不损伤食道的前提下,建议您可以自由选择不同温度的水冲食,但进入身体的温度不建议超过40℃(避免损伤食道)。

食用蜂蜜应注意哪些?

1岁以下,不宜食用蜂蜜

1岁以下的孩子食用蜂蜜,很容易导致出现婴儿“肉毒中毒”的问题。因为蜂蜜是唯一一种确定容易被肉毒梭菌芽孢感染的高危食品,摄入很容易导致婴儿肉毒中毒,芽孢很容易在婴儿肠道中发芽、定植,而且还会产生不稳定的神经毒素,从而就会导致引起一系列的以末梢神经功能渐进性损伤为主的中毒症状。

也就是说,1岁以下请不要给婴儿喂食蜂蜜,也不要在宝宝的其他食品中添加蜂蜜,从根本上降低威胁。

蜂蜜含糖量高,食用须限量

为了您不被龋齿、肥胖、糖尿病以及痛风等疾病困扰,请严格控制蜂蜜的进食量,尝尝即可。

作者:王思露,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中华人民共和国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

本文审稿: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