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糖尿病(佛跳墙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烹饪秘籍:糖尿病人也能吃的美味“低糖菜”赶快学起来!
央视财经(《回家吃饭》)今天是放假第二天了,美好的假日是如此短暂。抓紧时间,和美食有个约会吧。今天,饭小二继续为大家提供节日菜谱,还特别为糖尿病人准备两道“低糖菜”,在家动动手,美味碗里来。
麻辣虾球
原料:虾球
辅料:姜丝,蒜末,盐,生抽,老抽,辣椒油,花椒粉,料酒,糖,白酒,鸡精
做法:
1、去除虾头、虾线,拿小牙刷一个一个的刷干净;
2、在一个小碗里倒入盐,生抽,老抽,料酒,糖,拌匀,加水调制成料汁;
3、热锅里放油,等油7分热的时候放入姜、蒜爆香,倒入洗好的虾球爆炒,加入辣椒油,倒入料汁,盖上锅盖焖;
4、等锅里的水快要收干,倒入少许白酒和花椒粉,继续爆炒后,加入鸡精起锅。
香山红叶
原料:牛里脊,鲜花椒,干辣椒,花椒,蒜片
调料:黑椒碎,大料,淀粉,酱油,白葡萄,酒芥,末酱汁
做法:
1、将牛里脊肉切成大块,用酱油、黑胡椒、白葡萄酒腌制;
2、在牛肉块里加鸡蛋清,搅拌至鸡蛋清裹住牛肉,然后加入干淀粉拌匀;
3、热锅烧油,煎制牛肉八成熟后捞出;
4、烹制花椒、八角、鲜花椒、干辣椒;
5、加入黑胡椒碎,倒入牛肉,再加入芥末酱汁、白葡萄酒翻炒均匀。
6、牛肉块装盘,在上面摆放炸熟的青花椒、蒜片即可。
菊花茄子
材料:紫长茄子500克, 淀粉50克, 生粉20克, 番茄酱50,芹菜叶20克, 盐10克, 白糖50克, 醋50克
做法:
1、先将茄子切成段,改成菊花刀,再用盐腌底味;
2、茄子拍淀粉后,放入油锅炸成菊花型捞出;
3、放少许油加入番茄酱,炒出红油,再加少许水、盐、糖、白醋,调和成酸甜口味,勾芡之后浇在茄子上即可。
烧鹅脖
材料:韭菜、胡萝卜、木耳、洋葱、鸡胸肉、鸡蛋、泡打粉、甜面酱、绿豆芽、酱油、盐、鸡精
做法:
1、将胡萝卜切丝,和绿豆芽焯水后过凉,木耳、洋葱等切丝备用;
2、鸡肉切丝,加甜面酱腌制后下锅炒;
3、打好的鸡蛋中加入少量料酒,下锅炒;
4、洋葱、木耳、胡萝卜、绿豆芽下锅,加入盐、鸡精、酱油等料炒制成馅;
5、将鸡蛋摊成鸡蛋饼;
6、将炒好的各种馅,用鸡蛋饼卷成鸡蛋卷,然后下锅炸,出锅摆盘即可。
绍子豆腐
材料:豆腐、猪肉末、辣椒、香葱、姜、酱油、醋
做法:
1、倒油,青椒、姜切末备用
2、油开,倒入姜末煸炒
3、倒入剁辣椒和香葱爆香
4开始放入肉馅炒香再放入豆腐
5、放入酱油和醋
6、放入青椒,出锅
松鼠鳜鱼
材料:鳜鱼、胡萝卜、胡椒粉、料酒、鸡蛋、干粉、松籽、白醋、橙汁、OK汁(西式调料汁)、番茄酱、冰糖片、冰糖、柠檬、豌豆、虾仁
做法:
1、胡萝卜切丝,与柠檬、豌豆、虾仁一起焯水;
2、鳜鱼改刀切片,将鳜鱼片切花刀,加盐、料酒、胡椒粉、蛋黄进行腌制;
3、在腌制的鳜鱼上先拍一层干粉,再拍一次湿粉使鱼粘连在一起;
4、油烧热,将处理好的鳜鱼下锅炸,炸好后捞出;
5、将油再次加热,鳜鱼复炸一次;
6、橙汁两勺、白醋一小碗,OK汁、冰糖、冰糖块、番茄酱混合后下锅熬制酱汁,在熬制的酱汁中加一勺热油,搅拌均匀煮沸即成;
7、将熬制好的酱汁淋到炸好入盘的鳜鱼上,配上胡萝卜、虾仁、豌豆等进行点缀即可。
低糖菜:尖椒豆鼓苦瓜
材料:红尖椒50克 、绿尖椒120克、苦瓜200克、豆豉20克、盐10克、白糖15克、大葱50克、 姜50克、大蒜50克
做法:
1、将苦瓜、红绿尖椒以及葱、姜、蒜切成片;
2、将锅中放入少许油,下入葱、姜、蒜煸炒出香味;
3、下入苦瓜和尖椒煸炒后,放入豆豉和少许盐炒熟即可!
低糖菜:南瓜蒸秋葵
材料:南瓜200克、 秋葵300克、 盐10克、 酱油10克
做法:
1、先将秋葵根部切掉,顺长开刀,一切二;
2、再将南瓜去皮,切成细丝放在秋葵上;
3、最后将南瓜秋葵加一点点盐,旺火上锅蒸3分钟,出锅淋酱油即可食用。
小鸡顿蘑菇
材料:柴鸡一只约1000g、榛蘑100g、粉皮150g
做法 :
1、小鸡斩块,榛蘑温水泡十分钟,放在流动的水里冲干净,再次用温水泡上备用
2、极快过滚水焯一下,捞出冲去浮沫
3、锅内烧热油,下八角,桂皮炸香,下鸡块翻炒2分钟
4、倒入没过鸡块的热水,加入盐,葱姜,酱油,大火烧开转小火炖一小时
5、一小时后倒入榛蘑和泡榛蘑的水,继续炖半小时
6、半小时后加入粉皮,炖20分钟左右即可
南瓜顿鸡汤
材料:鸡肉、鸡油、蘑菇、苦瓜、枸杞、盐、葱、姜、料酒
做法:
1、烧开的水中放入两片姜,将鸡肉放入锅中,加入三勺料酒,焯水后捞出
2、将焯水后的鸡肉,放入另一口烧热的清水锅中炖
3、将鸡油加入锅中,放入姜片、葱段儿,调制好的蘑菇汤倒入锅中
4、苦瓜切圆段,中间去籽后放入锅中和鸡肉同煮
5、将鸡油捞出,加入枸杞,盖上盖儿关小火慢炖
6、出锅盛入碗中即可享受这道美味了。美食与人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和一方人日日相伴的,是当地美食。美食可以裹腹,满足饥饿的肠胃;美食可以品味,满足灵魂的渴求;美食可以鉴赏,幻化成一代才子笔下的美文。生于江南物产丰盛之地的郁达夫,用敏感的味觉,尝遍当地美食,留下传世美文。他最爱的,是那口“西施舌”。(下文转自二毛的手工菜)
民国才俊郁达夫好的那口西施舌
郁达夫生在浙江富阳,富春江里的河鲜,稻田里的时蔬,给了郁达夫敏感的味觉和美食基因。他爱吃鳝丝、鳝糊、甲鱼炖火腿等地道的本地美食。富阳山水奠定了郁达夫嗜酒爱吃的习惯,而福建的小吃和大餐则真正把郁达夫送上了美食天堂。
在福州短短三年,郁达夫把他的美食体验化作传世美文《饮食男女在福州》纪录了大大小小的美食,如今读来还让人咽唾沫,估计当时郁达夫是沾着口水写完的。
作为一个浙江人为什么对闽菜如此情有独钟?其实作为吃货,郁达夫爱上闽菜是很自然的。浙江与福建的口味本就有接近的地方,很多食材也想通;而闽菜位列八大菜系,博大精深,有很多独到的烹饪和顶级菜式。
福建是孕育闽菜的宝地,对此郁达夫赞不绝口:“福建菜的所以会这样著名,……第一,当然是由于天然物产的富足。福建全省,东南并海,西北多山,所以山珍海味,一例的都贱如泥沙。听说沿海的居民,不必忧虑饥饿,大海潮回,只消上海滨去走走,就可以拾一篮海货来充作食品。又加以地气温暖,土质腴厚,森林蔬菜,随处都可以培植,随时都可以采撷。一年四季,笋类菜类,常是不断;野菜的味道,吃起来又别处的来得鲜甜。”
闽菜本身即以擅做山珍海味著称,最出名的当然是佛跳墙。以我看来,如果在全国评国菜,佛跳墙肯定是首选之一。闽菜的特点是清鲜,和醇,雍香,不腻,这在佛跳墙中发挥到了极致。佛跳墙选取海鳗、鱿鱼、蛏子、海参、海蚌等海鲜原料,加上猪肉、香菇、木耳等陆上美味,用煨的做法细致入味,成人间绝品。
闽菜起源于闽侯(福州菜中心),融合闽西菜、泉州菜、厦门菜,自成体系。郁达夫最喜欢的是福州菜。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中,他记述了肉燕、蚌肉、鸭肉面、水饺、贴沙鱼等小吃。最喜欢的,当然是海味。
他写道:“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间,最流行而最肥美的,要算来自长乐的蚌肉,与海滨一带多有的蛎房。”他称蚌肉是“神品”,并推断这是否就是《闽小纪》里所说的西施舌。还举出一个故事来旁证,有一位海军当局者,老母病剧,颇思乡味;远在千里外,欲得一蚌肉,以解死前一刻的渴慕,部长纯孝,就以飞机运蚌肉至都。
面对美食,吃货郁达夫自然不客气,大吃特吃,他自己写道:“我这一回赶上福州,正及蚌肉上市的时候,所以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总算也是此生的豪举,特笔记此,聊志口福。”
实际上,郁达夫吃到的蚌肉并不是西施舌。这也难怪郁达夫,很多人都常把文蛤等蚌类与西施舌弄混。西施舌的最大特征是“壳长约为壳宽的两倍”,西施舌的斧足长似人舌,雪白鲜嫩,绝非文蛤类所能比拟。
对于西施舌这种美食,早在宋代就有记载了,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福州岭口有蛤属,号西施乳,极甘脆。”清代周亮工在《闽小纪》中夸:“闽中海错,西施舌当列为神品。李渔《闲情偶寄》也说:“海错之至美,人所艳羡而不得食者,为闽之西施舌。”
西施舌的常见做法是做汤,闽菜中有“炒西施舌”“油条西施舌”“汆汤西施舌”等菜式。而郁达夫提到的海蚌,迄今也还是闽菜的代表菜,现在叫做鸡汤汆海蚌。做法是将母鸡宰杀净,斩成块,将猪瘦肉切成片,加水,上蒸笼2小时取出,拣去肉片,鸡汤用干净的纱布滤净待用,海蚌洗净,料酒略腌,鸡汤煮热,海蚌肉加入,加白酱油,调味出锅。
从整个操作手法上看,这道菜是特别出彩的,用很烫的鸡汤烫熟海蚌的,最大限度保持了海蚌的鲜味,加上鸡汤的醇厚,入口肯定是极具征服力的。
文本部分图片资料源自网络
学会这道汤~素佛跳墙~山珍美味,吃饭时间不用愁
开春喝素佛跳墙~很是惬意。大自然的味道~还不容易胖,还美容养颜你说气不气人
By 老金酒巷
用料
- 香菇 5朵
- 金针菇 10克
- 杏鲍菇 1个
- 平菇 10克
- 蟹味菇 10克
- 海鲜菇 10克
- 小葱 5根
- 鸡蛋 2个
- 豆芽 100克
- 豆腐 1块
- 胡椒粉 2勺
- 盐 2勺
做法步骤
1、【第一步】~把(一半金针菇,5个香菇,1个杏鲍菇,半个蟹味菇,半个海鲜菇,半个平菇)洗干净切花切半放置。
2、【第二步】起锅烧油,小葱煸干,盛出小葱。
3、【第三步】煎荷包蛋~
4、【第四步】立刻倒开水~一次性倒满量~
5、【第五步】放入洗好的豆芽,开大火烧开
6、【第六步】烧开后放各种的蘑菇~
7、【第七步】房切好的豆腐~
8、【第八步】根据汤放入不同比例的(盐 黑胡椒粉)我的是2勺盐和2勺黑胡椒粉
9、开大火~可以尝尝咸淡~调味
10、根据口味~切个小葱花~盛出的时候放到碗中~既好看,又提味。
11、好奇啥味道?试试就知道啦~
小贴士
其实这倒素佛跳墙的高汤就是从豆芽当中来~所有量多少~就取决于汤的浓度。口味嘛~就越浓越好喝啦~
香菇的营养功效
香菇性味甘、平、凉;归胃经。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益智安神、美容颜之功效。还可化痰理气,益胃和中,解毒,抗肿瘤,托痘疹。主治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小便失禁、大便秘结、形体肥胖、肿瘤疮疡等病症。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香菇多糖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产生,并提高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
2.延缓衰老
香菇的水提取物对过氧化氢有清除作用,对体内的过氧化氢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3.防癌抗癌
香菇中含有的另外一种化合物——香菇嘌呤(也称赤酮嘌呤)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水平。香菇含有的抗氧化剂含量是麦芽的12倍,是鸡肝的4倍。与松茸蘑菇和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俗称云蕈、栗蘑、莲花菌)相比,它的降低血压和抵御癌症的功效更强。
4.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
香菇中含有嘌呤、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
5.治疗疾病
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太突然!戴佩妮自曝患病
综合:南昌晚报、公开资料
11月11日,据媒体报道,戴佩妮在记者会上称自己患上耳石脱落症,这种病会引发眩晕,导致她不敢做太大的动作,无法在后续的演唱会上跳舞。
她透露第一次发作是3年前,晕了五六天,“躺下去就会360度眩晕,像是船在翻”,她表示这几年发生过3次,一旦发生就得去找医生复位,治疗完成还会再晕半天,需要丈夫搀扶返家,且医生表示一旦患病就必然会复发,俨然不治之症。
她还透露姐姐和哥哥同样受此困扰,并调侃:“难不成是我家遗传吗?”
图源:戴佩妮微博
公开资料显示:戴佩妮(Penny Tai),1978年4月22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昔加末,毕业于柔佛新山南方学院中文系。华语流行乐女歌手、音乐制作人,乐团佛跳墙主唱。出道至今24年,有很多知名作品,如《爱疯了》《街角的祝福》《怎样》《一个人的行李》《原谅我就是这样的女生》《贼》《防空洞》《辛德瑞拉》《amen》《花盼》等。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这个名字听起来既陌生又神秘,但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它真正的名字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英文简称BPPV,是一种由于耳石(内耳中微小的碳酸钙结晶)脱落并刺激半规管引起的眩晕症状。
当头部处于特定位置时,脱落的耳石会随内淋巴液流动,刺激半规管内的感受器,从而引发短暂的眩晕和眼震。
临床症状
在头部运动时诱发短暂的天旋地转感,常在晨起、夜卧、翻身、低头屈身或抬头仰视时突发出现,伴有恶心、呕吐、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不稳感、振动幻视等。
发病病因
大多BPPV患者病因不明,一部分患者原因可能为以下几方面:
1.内耳供血不足
2.头部外伤或耳部手术
3.耳部疾病
4.骨质疏松症
5.诱发因素:
头部位置发生变化;
受凉感冒;
熬夜劳累、失眠、情绪波动;
精神刺激,头部外伤或者中耳手术等;
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内耳供血不足。
4招治疗耳石症
手法复位治疗
这是治疗耳石症的首选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特定的手法将脱落的耳石复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消除眩晕症状。
前庭康复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头部运动训练,增强内耳前庭系统的适应能力,减少眩晕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药物治疗
虽然药物治疗不能根治耳石症,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减少耳石症的复发。
预防措施
临床上很多原发性耳石症的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发病因素,医生建议改善自身的一些生活习惯,或许能减少耳石症的复发。
1.避免诱发眩晕的头部或身体位置变化,如快速起床、低头、仰头、翻身等。
2.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疲劳和压力。
3.增加运动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耳石的吸收和排出。
4.补充足够的钙质,预防骨质疏松,保护耳石的稳定性。
5.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6.管理好基础代谢疾病。
7.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耳石症的复发或并发症。
医生表示,BPPV具有一定自愈性,预后良好,但后半规管管结石症平均自然病程为39天,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为16天。如不进行复位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前庭综合征,甚至造成严重情绪障碍,降低生活质量。每年有10%~15%的复发率,对管石复位治疗的反应仍好。少数患者可以自行缓解。这类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在不经易间就发生,因此一旦发生该类疾病,不要恐慌,尽早就医,让专业医生帮助你及时正确复位,让你快速远离眩晕的痛苦。
祝她一切安好↓↓↓
来源: FM93交通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