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龙井茶叶吗)
从吉林延边龙井走出来的国医大师,有一位著名中医诊治糖尿病专家
龙井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它地处吉林省的东南部,长白山的东麓;其东北与延吉市、图们市接壤;西南与和龙市毗邻;西北与安图县相接。
龙井既是吉林延边文化教育的摇篮,是中国朝鲜族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境内、朝鲜族居住最集中,朝鲜族原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龙井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边的第一个党支部是在龙井诞生的;从革命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龙井先后有5000多位各族儿女为国捐躯,烈士总数占吉林全省的1/10。
就在这样一个“延边文化的摇篮、中国革命的圣地”-吉林延边龙井,却走出来了一位国医大师、我国著名的中医诊治糖尿病专家南征。
南征,朝鲜族,1942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龙井,1965 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现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2022年被授予第四届“国医大师”称号。
南征大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疑难杂病专家,尤其在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症的治疗上,有了突破性进展。
南大师先后担任世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职务。
在中医消渴病或西医糖尿病的临证过程中,南大师推崇“散膏”为其病位的理论思想;所谓的“散膏”,在中医学中的概念是指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也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
南大师认为中医消渴病的总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上食入过量的肥甘厚味,最终导致脾胃、散膏功能的失调。
南大师提出消渴病的病机是燥热损伤散膏,浸蚀三焦,脾气不能散精于肺,造成水液代谢失调,气化升降出入不利,从而使湿浊、痰瘀内生,中满内热,藏真受伤,募原受损,由损生逆,由逆致变,变而为消渴。
对于消渴并证(糖尿病并发症),南大师指出消渴日久不愈,湿浊、郁火、痰瘀等互结为毒邪,日久毒邪损伤络脉,形成并证(并发症)。
南大师认为,当毒邪上犯损伤心、脑、肺,消肺、膈消,即消渴心动悸、消渴卒中、消渴肺痨等。
南大师认为,当毒邪中溢损伤肝胆脾胃,发为消中,即消渴胃病、消渴胆胀、消渴肝病。
南大师认为,当毒邪下侵发为消肾,即消渴肾病。
在消渴病及并证(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具体辩证施治中,南大师创立了“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疗效。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两院院士,中医名家;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请关注、点赞、转发、分享、收藏朱萧俊说健康!#国医大师##名老中医#
「辽阳科普」夏日里,喝一杯冷泡茶
进入7月,天气便炎热了起来。自然,疫情期间的我们是不方便相约聚会品茶的。是时候回忆一下我们能正常活动的那些个看似平常的夏日了。
记得那天,好友说家里来了位法国来中国交流的学生,不知道要怎样接待才能有中国特色。有我在,还怕啥?于是,我们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把简单的茶席一摆,立即让这位国际小友人惊呆了。于是,孩子们不仅喝到了可口的中国红茶,我们还顺便普及了茶英文,有种一举多得的感觉。
然而,这只是我的众多周末品茶活动中的一个小故事。其实在夏日里,发生的茶故事不计其数呢。
还是在奥森公园里,只是参加活动的人员组合有所变化而已。那日,带去的开水已经被我们这些成年人挥霍殆尽——只要有笔者在,朋友们一定会要求泡茶喝的,而且还得笔者亲自动手冲泡的才够味——朋友们如此说到。但看到刚刚健步5公里回到营地的孩子们一副热汗涔涔的模样,于是,笔者灵机一动,说:孩子们,快来看,我给你们变个戏法!于是,打开一瓶矿泉水的瓶盖,投入大约3克西湖龙井,拧上盖子后,为了让茶味尽快显现,便把瓶子倒立起来,大约5分钟后,对孩子们说:好了,拿去喝吧!嘿嘿,看着孩子们一脸的佩服,让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其实,在心烦气躁的时候,来一杯爽口的冷泡茶,会顿时让人神清气爽,仿佛自己是茶园里的一株茶树,正受到雨露的清洗和滋润。
冷泡茶,就是用冷水来冲泡茶叶。这种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喜爱,特别是夏天,暑热难耐,喝一杯清凉的冷泡茶,顿时觉得五脏六腑就舒坦了。冷泡茶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泡茶方法:一小包茶,一瓶矿泉水,将茶投入水中轻轻摇一摇,如果气温足够高的话,不出十分钟就可以喝了。这是一种可以走到哪里喝到哪里的冲泡方式。
当然,要是时间允许,我们完全可以把冷泡法做得更精妙一些。我们可以把茶叶放到矿泉水中,再把水瓶置于冰箱冷藏室中,经过短则几十分钟,长则数小时安静的等待后就可以了。所谓“冷水泡茶慢慢浓”,冷泡虽不如热泡一般瞬间释出香味来,却可因为浸泡时间的加长变得浓酽,茶叶在慢慢地浸泡中渗出茶香,自有一种平和的韵味。
方法虽简单,冷泡茶对茶叶的要求却高,并不是每一种茶叶都适合冷泡法。用来冷泡的茶叶,最好选用新茶,这样才能喝出香醇滋味;选用发酵程度较低的茶叶,发酵愈轻、愈生的茶口感越芬芳甘美。绿茶,如龙井;乌龙茶,如东方美人;白茶,如白豪银针和白牡丹都比较适合冷泡。
小贴士:
在夏日适合饮用的茶中,绿茶清爽宜人,白茶清甜回味,红茶提神养胃,花草茶芳香迷人。而在全民关注健康与养生的新形势下,冷泡茶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据专家研究得知,习惯饮茶的你,如果想调整血糖指标,那么,可以稍稍地改变一下茶叶的冲泡方式。比如用冷水冲泡白茶中的老寿眉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好,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加长浸泡时间。泡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时候,如果用冷泡法,可以使营养物质析出得更充分。当然,这是建立在饮茶总量控制到了一定量的前提之下的。
来源:科普时报
超50万中国人数据显示,喝茶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绿茶更佳
茶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饮料,而在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西湖龙井、武夷大红袍、祁门红茶、黄山毛峰、云南普洱、冻顶乌龙、安吉白茶……茶叶的历史源远流长,美丽的故事说不完。陆羽在《茶经》中写到: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茶叶不仅味道沁人心脾,还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茶多酚、茶黄素和咖啡因等,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B细胞、清除氧化自由基,在改善血糖方面可能具有一定功效。
最新研究近期,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杂志发表了一项由中国学者进行的研究,阐明了茶叶和糖尿病的关系。这项研究应用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的数据,CKB研究是中国和英国科学家合作开展的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在2004-2008年于中国10个地区(其中5个城市地区和5个农村地区)招募了超过50万名中国受试者,年龄在30-79岁,收集其基本数据信息建设数据库,用于慢性病的病因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入组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入组流程图
基于调查问卷,将受试者分为3组:过去一年从不饮茶,饮茶少于每天一次及每天饮茶。对于日常饮茶者,根据饮茶量分为≤2.0 g/d,2.1-4.0 g/d和≥4.1 g/d,根据饮茶持续时间分为<10年,10-29年和≥30年,根据饮茶类型分为绿茶和其他茶叶。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率通过国家健康保险系统、疾病登记和死亡登记确定。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HRs和95%CI。
本研究分析以下几个问题:饮茶与糖尿病风险相关性,研究对象为基线无糖尿病,并除外肿瘤、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约46万名受试者;
饮茶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相关性,研究对象为基线有糖尿病,但除外肿瘤、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约2.6万名受试者;
饮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死亡的风险相关性,研究对象为基线有糖尿病的约3万名受试者。
基线无糖尿病者中26.4%有每天饮茶习惯,85.8%喜欢绿茶无糖尿病者平均年龄为51.2±10.5岁,男性占41%。糖尿病者平均年龄为58.2±9.6岁,男性占39%。在46万名基线无糖尿病的受试者中,26.4%有每天饮茶的习惯,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饮茶中位数分别为4.0 g/d(IQR:2.0-6.0 g/d)和3.0 g/d (IQR:2.0-4.0 g/d)。如表1所示,有吸烟、饮酒习惯的男性更喜欢饮茶,腰围略粗,并且85.8%的人更喜欢绿茶。此外,每日饮茶者的随机血糖比其他受试者更高。
表1 非糖尿病受试者的基线资料
饮茶年限≥30年或饮绿茶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降低平均随访11.1年中,约1.7万名受试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粗测发病率为3.52例/千人年。经多因素调整后,与不饮茶的受试者相比,每日饮茶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8%(0.92;95%CI:0.88-0.97),每日少于一次饮茶者则无显著差异。随着每日饮茶量的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未见进一步降低(P-trend=0.999)。饮茶年限≥30年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9%(0.91;95%CI:0.84-0.99),饮绿茶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8%(0.92;95%CI:0.87-0.98)
图2 饮茶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饮绿茶的2型糖尿病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对基线糖尿病受试者进行平均10.6年随访,有6572例死亡,粗测死亡率为21.5/千人年。调整混杂因素后,与不饮茶的受试者相比,每日少于一次饮茶者和每日饮茶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均下降10%,分别为(0.90;95%CI:0.84-0.96)和(0.90;95%CI:0.83,0.97)。死亡风险并不随饮茶量增加而降低(P-trend=0.323)。饮茶年限10-29年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8%( 0.82;95%CI:0.74-0.92),饮绿茶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0% (0.90;95%CI:0.82-0.98)。亚组分析中,每天喝茶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4%(0.86,95%CI:0.76-0.96)。
图3 糖尿病受试者中饮茶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饮茶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无关,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稍有降低平均随访9.6年,约1.3万名受试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平均随访 10.5年,约0.3万名受试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如图4所示,喝茶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无相关性,并且见到除绿茶外喝其他茶叶者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有所增加(1.19;95%CI:1.07-1.34)。和从不饮茶者相比,每日饮茶者微血管并发症 (0.88;95%CI:0.78-1.00) 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0.84;95%CI:0.71-1.00)风险稍有降低。
图4 在无肿瘤、脑卒中和冠心病的糖尿病受试者中,饮茶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图5 糖尿病受试者中饮茶与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总 结三大饮品中,酒精和咖啡都容易成瘾,而饮茶是一项健康的习惯,虽然既往有一些研究认为饮茶会升高糖尿病发生,但研究者解释可能与茶叶上的农药残留有关系。这项研究更是用大规模数据说明了长期规律饮茶能不仅能降糖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与饮茶的剂量多少没关系。关于农药的问题,这项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显著影响,并且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逐渐发展,生态茶园的建设,农药影响也将越来越小。
文/饶翀
责编/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