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白虎汤(糖尿病白虎汤多久见效)
中医经典方剂——白虎汤,治疗糖尿病是如何加减应用的!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为阴虚燥热、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我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经常用到白虎汤这个方剂,白虎汤组成包括石膏、知母、炙甘草和粳米,并在临床中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适当的加减应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热泻火,止咳平喘
白虎汤中的石膏和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针对糖尿病阴虚火旺证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热症表现主要为烦渴、口干舌燥、尿频尿急等症状,这些症状可通过石膏和知母的清热泻火作用得到缓解。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体温中枢的升温和减少汗腺分泌,降低体温,同时促进尿液排出,缓解尿频尿急症状。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口渴等症状,并通过改善肺部功能,减轻糖尿病患者气喘症状。
2. 增加津液
白虎汤中的石膏、知母、炙甘草和粳米均具有增加津液的功效。这些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改善糖尿病患者口渴多饮等症状。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唾液和尿液分泌,改善口渴和尿频症状,同时能够滋阴润燥,缓解干燥症状。
3. 养阴生津
白虎汤加麦冬、生地等药物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可针对糖尿病阴虚劳热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体内阴虚,出现五心烦热、盗汗、乏力等症状,通过养阴生津药物的治疗,可以使体内阴液增加,缓解阴虚症状,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4. 祛风除湿
白虎汤加苍术、薏苡仁、秦艽等药物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可针对糖尿病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往往出现气血不足、血脉不畅等症状,导致肢体麻木、疼痛等表现。祛风除湿药物可以祛除体内湿邪,改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肢体麻木等症状。
5. 活血化瘀
白虎汤加丹参、川芎、桃仁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等进行治疗。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眼底血管和脑血管的微循环,进而改善视网膜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同时,活血化瘀药物还可以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
6. 补肾益气
白虎汤加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等药物具有补肾益气的功效,可针对糖尿病肾脏病变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往往出现肾虚气虚的症状,如腰膝酸软、乏力、尿频等。补肾益气药物可以滋补肾阴,增强肾脏功能,进而改善肾脏病变的症状。
7. 调和营卫
白虎汤加桂枝、白芍等药物具有调和营卫的功效,可针对糖尿病体虚易感等症状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往往出现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等疾病。调和营卫药物可以调和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8. 除烦安神
白虎汤加栀子、柴胡等药物具有除烦安神的功效,可针对糖尿病心神不宁等症状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除烦安神药物可以平抑肝阳,安神定志,进而缓解心神不宁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白虎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具有多种功效,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行治疗。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加减和调整,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我是中医博士王树鹏,大家有糖尿病等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伤寒论糖尿病胃强脾弱为何用“人参白虎汤”
话不多说,书归正传。中医真好,中医真美。天下无病,人人皆医。开场诗一说,我们就开始今天的主题主要是高血压与糖尿病。
我们现在都发现原来好像高血压的病人不太多,糖尿病的病人也没有检测仪,也不太多。好像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的提高,我们怎么高血压病人和糖尿病病人是越来越多,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好像将近快三亿人了。
前两天我去北京跟我们的大学同学聚会,也有好几年没见了。这么在这几年内,原来五年前见的好多五年,其中有五个同学,我们十二位同学在一块吃饭,有五个同学糖尿病。我就觉得纳闷,怎么回事?我们也心里感到悲悯,不懂,那就吃降糖药。
但还有一个怪现象,很多同学在糖尿病的同时并发就是高血压,他一块的和第一个形成糖尿病的原因是焦骨、倦怠、筋胃强体弱。这个胃很热,很能吃,食欲也旺盛,吃了以后运化不太好,或者即使你小肠的运化还可以,但是我们身上的血管是痉挛的,我们的糖出不去,给不到我们身上的细胞所吸收,它仍然就会在糖分也在血管里头通吃在我们的血管里头。
血液的糖高了就是血糖高,血糖高还没有尿,还没有把糖排通过小便排出去的时候,我们只是测尿的时候还没有到糖尿病,这是验血,血糖高了,但是验尿还没有高,还没有达到对本质的糖尿病,但是血糖已经偏高了。
·第一个就是特别能吃,胃热胃强。我们第一个方法,所谓少吃点不就完了吗?我们最主要的以前都说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
·第二个办法,辟谷,也是管住嘴少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中医汤药里头有什么办法?第一个,这就叫原因,我们叫强胃强脾弱。我们给的方子就是人参白虎汤,人参石膏之母之甘草经理。这是白虎汤加人参,我们看看这方子,石膏是金凉的,之母是苦寒的,消炎的。
甘草和中英米甘味的甘平,然后保护我们胃黏膜,同时增加脂高的溶稠率。通过这样的良药,从宏观上来说,就是把我们的胃原来太热了,用了这样的药以后,就让我的胃不要热了。宏观上慢慢的寒煮收饮,那胃慢慢的一点一点就缩小了,我们还不能伤了胃气。
你光用这个不行,不能伤了胃气,用一味人参来补津液,补胃气。人参是凉的,是古代的人参是个凉药,我们现在用党参代替就可以了。对严重的糖尿病人,还得党参或者人参一块用。这就是我们人参白骨汤的意思。
既要把胃慢慢的让你收缩起来,你不要吃那么多了你消化不了,你即使消化了你糖已经足够你身体用了,你非要吃那么多干什么?已经的整体人体的代谢已经承受不了你多吃的这点东西了。老觉得他好多人,他特别能喝酒,喝白酒啤的,当尤其当官的应酬又比较多,那还是大鱼大肉酒,你补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才怪。
最后实际上说,我做了一个微创手术倒是很快,据说也就是不到十五分钟就完了,做完了以后连请假都不用请假直接上班,胃也不难受,但是暂时不可取,所以西医也有招,最高明的西医也有招。
·第一个叫胃强脾弱,表现的症状上叫削骨膻鸡,特别能吃的人,有的人典型的身体很强壮,什么都不用开,就开这一个方子都有效。在日本经过很严谨的科学实验,用人参白虎汤这样的原方比例,在临床的降糖效果相当好,做过真正的科学实验,并且这个比例最好,还不能轻易动,据说是还不能轻易动,但是我和赵老师在临床上也是能动的。
·最后还是看脉,落实到脉上再说,这个脉象就是右关脉是一个宏大脉,偏大实,大脉不是实,是个宏大实了就又造实了,是一个大脉,甚至平时他的脉比别人的脉还跳的快,是一个竖脉或者大脉至少是一个红大脉邦邦邦。
右关脉主脾胃,尤其往上关上一点是一个十大红大脉邦邦邦跳的很大,下边关下一点成了紧了,关紧关上,大胃很热,小肚子下边凉,这个情况这是主要的。
·第二个就是虚劳,这个人这是一种大胖子,特别胖,能吃能喝的身强体壮的,就直接给他用这个加减,再加上别的再说。
女子糖尿病肾病水肿反复,中药温补肾阳康复,糖尿病中医经方疗法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高血糖。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人体的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而导致蛋白尿以及肾小球滤过率 (GFR) 进行性降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普遍认为是多因素参与,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以及部分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
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1期为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没有病理组织学损伤,血糖控制后可以得到部分缓解。2期为正常白蛋白尿期。GFR高出正常水平,休息后恢复正常。如果控制血糖良好,病情可以长期稳定。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糖尿病早期发病隐匿,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不适,不易被发现。有的人发现血糖升高也不会重视。由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或糖尿病后期大血管、小血管、微血管出现硬化,最终发生肾损伤。出现肾小球硬化伴尿蛋白排出,肾脏结构、功能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受损,早期肾功能指标通常没有异常,肌酐正常。这时采用中医疗法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多数可以康复。如果不重视,等到肌酐升高后,往往肾功能损伤比较严重,单靠西药或中药治疗效果都不佳,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病情。
女子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水肿肾损伤,中药治疗控制稳定
患者xxx,女,51岁,有,糖尿病11年病史,一直服用降糖药。3年前3月的一次体检,发现尿中有微量白蛋白,当时也没太在意,没有听从医院的建议,觉得药物吃多了会对身体带来影响,只服用降糖药。
2022年1月,连续一周夜尿增多,出现水肿,特别是手和脚肿了不消,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是糖尿病引发了肾脏并发症。服用西药一段时间不见好转,听说糖尿病肾病控制不好很容易发生肾衰竭。这才感到问题严重。为了尽快控制病情,在朋友的介绍下,同年2月来到了某医院就医。
初诊患者自述患糖尿病 10多年,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症见:双下肢水肿,神疲乏力,倦怠嗜睡,面色萎黄,怕冷,视物昏花,口干,欲饮而饮不多,腹胀,腰酸,肢体麻木,夜尿多,尿有泡沫,便溏,舌苔黄腻,脉沉细。血压:155/90mmHg。尿常规:蛋白( )。肌酐偏高136umol/L,肾功能其他指标正常。
因为患者湿气太大,身体虚弱,水排泄障碍,发生水肿。观察舌头有齿痕,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苔黄腻。中医辨证为阴阳两虚,水湿内蕴。治法以温阳益阴、活血利水为主。方用右归丸加减,组方药:制附片、桂枝、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当归、泽兰、桃仁、红花、益母草、水蛭等。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同时用西药控制血糖、血压,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用上方服药后,水肿渐消,精神好转,恶寒减轻,复查尿常规示蛋白( )。调整药方继续服药,1个月后,尿蛋白转阴,水肿消了,肾功能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出院回家继续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医生表示,患者由于阴阳两虚导致水湿内蕴,中药方的主要作用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方中以制附子、肉桂、鹿角胶为君药,温补肾阳,填精补髓。臣以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佐以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养血、和血,助鹿角胶以补养精血。诸药配合,共奏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之功。
提醒,糖尿病超过五年的患者需要定期体检,并且在饮食上,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肾毒性药物,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这样有利于减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保护肾功能。
糖尿病的中医经方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据IDF(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糖尿病总体发病率超过10%,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1亿,是全球第一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血糖明显增高时就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三多者多饮、多食、多尿;一少者身体消瘦,肉少。如果血糖持续升高会发生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因此,应积极控制血糖。
据中医专家张振忠介绍,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自古就重视消渴的治疗,消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完善了消渴辨证和治疗,经方治疗糖尿病口渴多饮,理法方药完备,效果卓越。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中医通过观察患者口渴情况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口干多饮,喜热饮多为寒证、虚症,喜冷饮热证、实证;口干而不多饮,多为阳虚、瘀血、痰湿;口不渴多为气虚、阳虚或者正常体质。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多饮对应肺、中消多食对应胃、下消多尿对应肾。口渴多饮的患者在《伤寒论》中用经方治疗。辨证治疗方法:
1、肺热津伤口渴证。主证:糖尿病,口渴多饮,身体多壮实,口燥咽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生津 除烦止渴。方药:白虎汤加减。组方药: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等,加减:口渴甚者加芦根、麦冬、天花粉;乏力甚者加太子参、黄精。生石膏,清热生津止渴。
2、胃肠燥热口渴证。主证:糖尿病,口渴多饮,喜冷饮,大便秘结或不畅,心烦腹胀,舌苔正黄,脉滑数有力。治法:清热泻火 润燥止渴。方药:增液承气汤。组方药: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等,加减:服药大便仍燥结者合大承气;口渴甚者加玉竹、天花粉。中药锦纹大黄,清热泻热通便。
3、肝肾阴虚口渴证。主证:糖尿病,口渴多饮,五心烦热,腰膝酸痛,头晕耳鸣,体型偏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补肝益肾 滋阴止渴。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组方药:山茱萸、山药、地黄、茯苓、丹皮、泽泻,加减:气虚甚者合生脉饮;阴虚火旺甚者加知母、黄柏。生地黄滋阴清热止渴。
4、水饮内停口渴证。主证:糖尿病,口干口渴,但不多饮,身体沉重,下肢浮肿,头目眩晕,胸闷心悸,舌体胖,舌苔白腻,脉弦滑。治法:温阳化饮、祛湿止渴。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味。组方药:茯苓、桂枝、甘草、白术等,加减:浮肿加泽泻、车前子、冬瓜皮;胸闷加葶苈子、枳实、薤白。中药茯苓,健脾利湿。
(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2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