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井手术(糖尿病手术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糖尿病做手术能够“治愈”?专家告诉你,根本无从下手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所以大家对这种慢性疾病也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关于糖尿病,目前的治疗方式仍然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期望,很多人对这种看似很不起眼的慢性疾病,着实没有什么办法。
那么,这不禁让一些人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手术治疗。因为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之外,效率较高的就只有手术了,那么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而言,能不能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呢?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先弄清楚这3点健康常识,否则,搞不好就容易掉入“陷阱”。
1.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其实,糖尿病的本质是血糖水平升高。因为血糖水平升高了,所以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其中就包括了典型的临床表现,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三多一少”,既多饮、多食、多尿,同时还会伴随有体重减轻。
这些临床表现,与血糖的代谢异常有很大关系。因为血糖水平升高后,患者的血液会变得更加黏稠,在这个基础上,患者的血液在运送氧气、营养物质方面,会存在很多不足,会出现血管堵塞、肾小管代谢异常等等。
所以,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了,体重却减轻了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2.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总得来说,糖尿病的治疗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饮食治疗。因为很多人都是无法管住自己的嘴巴,才会导致身体血糖飙升,出现高血糖反应。那么,在糖尿病发病的初期,食物的管理尤为重要,如果能够采取低糖饮食,就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二是运动治疗。坚持锻炼不仅可以降低血脂,对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同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坚持适度的锻炼,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能量,对于血糖的维持也是很有好处的;
三是药物治疗。目前有很多关于降糖的药物,比如口服的、注射的等等,这些药物可以发挥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帮助身体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终身药物维持治疗,这对于血糖管理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糖尿病能否用手术方式解决?
关于糖尿病,目前还没有说可以采用手术方式来解决的,因为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胰岛素的缺乏,或者患者的身体对胰岛素存在抵抗行为,这样才使得血糖的水平很难被控制,从而使得患者出现高血糖反应。
针对这种问题,手术根本无法下手,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所以,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够用手术方式解决问题的。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黑龙江省完成首例5G远程糖尿病指导手术
图为5G远程糖尿病指导手术现场。(董宇翔摄)
中新网哈尔滨5月20日电(徐劲松 董宇翔 记者 史轶夫)20日,黑龙江首例通过5G传输指导的糖尿病肠转流手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和七台河人民医院携手完成。在高端科技的帮助下,预计患者第二天血糖即能成功下降。
根据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第八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我国成年糖尿病(20-79岁) 患病人数达到1.14亿,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发病率为8.8%,预计到2045年会达到9.9%。
数据显示,腹腔镜下肠转流术术后,8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可在3至12个月内康复,可以在正确的饮食及运动指导下完全摆脱胰岛素及降糖药物,并保持血糖平稳;剩余15%的糖尿病患者虽不能完全摆脱,但也会明显减少胰岛素及降糖药物应用,保持血糖平稳。
图为5G远程糖尿病指导手术现场。(董宇翔摄)
鉴于该术式较为复杂,黑龙江省能够开展此类手术的大医院并不多,地市医院能够开展的基本没有,但在5G技术的帮助下,让地市医院开展该手术成为了可能。
此次黑龙江省首例远程糖尿病指导手术采用了5G和混合现实MR技术,通过术前为患者建立了三维模型并投射到空中,清晰展示出小肠在人体腹腔中的位置与形态,将虚拟模型与患者进行1:1匹配,找到空肠和回肠的起始点,通过公式计算确定吻合口距离各起始点的距离,然后根据肠道走形判断肠管吻合口大致位置。
同时通过5G远程手术指导的方式,七台河医院的医生在当地就可以直接进行手术,黑龙江省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同步指导,同步传输腔镜视野、MR眼镜视野、手术现场情况和病人情况,保证了双端手术的同步性,如同专家现场指导。(完)
日间减重降糖手术新模式:住院当天完成所有术前检查并安排手术
5月12日,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联合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中心(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成功举办“减重代谢手术病人全程终身化管理”交流会。
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中心(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是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全国唯一针对糖尿病肥胖患者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以及生活指方式指导的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孟化教授累计完成各类减重与代谢手术7000余例。会上,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及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关于“减重代谢手术病人全程终身化管理”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胃肠外科主任丁印鲁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减重代谢与糖尿病外科中心特色分享》这一主题,分享了胃肠外科开展减重代谢与糖尿病外科手术以来的经验总结以及分享本中心的特色和亮点。中日友好医院刘宝胤教授就《袖状胃手术缝合技巧》、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汪天时就《袖状胃手术操作演示与讲解》进行精彩演讲。
据悉,肥胖症既是一种独立疾病,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癌症等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5月11日定为了“世界防治肥胖日”。 针对糖尿病、肥胖人群年轻化的特点,山大二院胃肠外科摸索出了一套日间减重降糖手术模式,患者住院当天即可完成所有术前检查,并安排手术,绝大部分“胖友”和“糖友”术后3天左右便可出院回家。月均手术量40台以上。
此外,胃肠外科常规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微创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胃底折叠术,顽固性便秘的微创手术治疗,以及各类型的腹壁疝的微创手术。科室承担多项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临床研究课题,为微创手术的规范治疗及进展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丁印鲁参与数篇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专家共识及指南的制定与编撰,积极推动腹腔镜及机器人胃肠肿瘤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
(通讯员 臧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