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醒糖尿病(糖尿病醒不来的梦)
糖尿病患者为何会有“黎明现象”?《自然》刊发相关论文
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GABA神经元的REV-ERB基因控制胰岛素抑制肝脏糖异生的昼夜节律,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对外周糖代谢的时空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策略。
这一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丁国莲课题组、美国贝勒医学院孙正课题组,以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丽课题组等合作完成。
据悉,专家在临床上发现,一些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会发生“黎明现象”。这部分患者在夜间或白天大部分时间内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但在黎明时分尤其是早餐后呈现高血糖,提示此类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敏感性的节律异常。
经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分尤其是早餐后呈现高血糖,与REV-ERB-α和REV-ERB-β的表达节律异常相关。因此,该研究对糖代谢中胰岛素敏感性节律的调控机制的揭示,不仅是对生理现象的阐释,也为困扰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提供机制解释和治疗建议。
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对小鼠和人类的研究就已发现,糖代谢中的胰岛素敏感性存在昼夜节律。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脏生糖在觉醒前后达到高峰,以防止睡眠中出现低血糖,并为觉醒后的神经认知和运动活动提供能量;与此同时,肝脏对胰岛素抑制糖异生的敏感性也在觉醒时达到高峰,以应对预期即将到来的进食行为,促进吸收膳食营养,补充在睡眠期间减少的能量储备。
正是这两种机制相互制约,伴随着胰岛素水平的波动,维持着血糖在一天当中的稳定。然而这种胰岛素敏感性昼夜节律的生理调控机制如何,此前一直未有明确答案。(总台央视记者 王殿甲)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早起血糖高 可能只是没睡好
54岁的陈女士3年前被确诊为糖尿病,此后,她一直遵从医嘱,血糖控制得比较好。
最近,陈女士总是在早上起床后头晕,测量空腹血糖后,发现比平时高出许多。她便到医院诊治,医生与陈女士交谈得知,最近几个月因为一些家庭琐事,陈女士总是在夜间频繁失眠。医生怀疑陈女士的早晨空腹血糖高与失眠有关,让她入院治疗。两周后,陈女士的睡眠质量有所提高,空腹血糖高的症状也得到明显好转。
熬夜、失眠、多梦、早醒造成的睡眠问题,确实可以影响到血糖值的变化。
尤其是患者在早上起床后出现空腹血糖高的情况,就要看患者是不是前一天晚上睡眠出现了问题。糖尿病患者如果睡眠质量较差,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并使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使血糖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而且患者睡眠不好往往会伴随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等问题,而这些情绪上的问题都会使血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睡眠不足,会打乱正常的激素昼夜分泌规律,导致晨起时胰岛素抵抗加剧,生长激素分泌时间延长将会加剧机体血糖水平升高,这也是陈女士早起头晕的原因。
另外,睡眠不好还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肥胖的概率增加。长期失眠会改变机体的食欲调节激素分泌,使人食量增加,同时白天因嗜睡而活动量下降,这些都将导致糖友更容易发生肥胖,也会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状态与睡眠状态相互影响,改善睡眠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并发症的一个有效措施。
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查明病因,接受治疗。药物是治疗病理性失眠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多数失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患者可以在查明失眠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
规律作息时间。要想保证睡眠质量,尽量在晚上10点前洗漱、上床。若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入眠,第二天早上仍然应该早起,避免赖床。
长期坚持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对身体的过度消耗。此外,还应限制中午的睡眠时间,否则,会让晚上睡意不强,减少晚上的睡眠时间。
晚饭后适当运动。人在白天时通常脑力活动较多,再加上各种压力,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晚上躺在床上便很难入睡。建议睡前增加体力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让身体感觉到少许疲惫,夜晚更容易入眠。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青菊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半夜经常醒来,还伴有4个“异常”,可能是糖尿病来了,需警惕
说起糖尿病大家都知道的“三多一小”症状,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刚开始患病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生,所以很多人就会忽略;
也许你没有在意过,当你半夜经常醒来,还伴有4个异常,那么你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及时去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1、手脚麻木
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你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那么可能会出现手脚麻木的情况,但是过一会就会恢复,但是如果手脚麻木的情况比较严重,而且还是在自己入睡之后并没有压到的情况下发生手脚麻木,那么建议你及时的去检查你的血糖,这时候你可能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如果血糖升高,那么就会使得血管变窄导致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而且血糖升高之后还会引起一些血管疾病,所以就会出现像手脚麻木这样的症状,这时候一定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心血管疾病,自行吃药,而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如果糖尿病,那么早期治疗效果更好,也不会让自己更难受。
2、半夜被饿醒
正常的来说,大家基本上都是晚上六七点左右吃饭,十点之后入睡,这期间食物基本上都没有消化完,所以人们入睡之后也不会有饥饿感,但是糖尿病患者却并不是这样,即使他们晚上吃了很多的东西,晚上入睡时依然会觉得饿;
因为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血糖代谢是异常的,所以体内的血糖不会被充分的利用,就会使得身体没有充足的能量,这样的话,就容易出现饿的感觉,特别是半夜,会被饿醒。
这时候就要注意,如果自己经常半夜被饿醒,醒后觉得四肢无力、还会觉得心慌,吃完东西之后又好了,那么这时候你就需要去检查一下了,可能糖尿病已经来临了。
3、半夜出汗
在炎热的夏季,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晚上也会出现出汗的情况,那么就需要注意了,糖尿病可能已经来临,需要及时的检查一下。
毕竟患有糖尿病的人在天气寒冷的季节需要消耗体内的能量来满足身体的正常需求,所以在半夜就容易出现血糖低的情况,当人们体内的血糖低的时候就容易出汗。
4、经常口渴容易起夜
糖尿病早期会有这样一个症状,就是起夜比较频繁,因为人体内的胰腺分泌胰岛素出现问题,导致血糖不稳定,胰腺是人体的代谢系统之一,所以就会造成频繁起夜的现象;
而且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控制不好,所以就特别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所以经常想喝水,当然患有糖尿病的人也会出现口渴的症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口渴都是糖尿病,毕竟天气干燥的时候,如果人体白天摄入的水分不够,晚上出现口渴很正常。
如果身体出现以上4个异常,那么你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但是世事无绝对,我们也不要自己吓自己,这时候建议去正规的医院检查,如果确定是糖尿病那么就需要按照医师的建议进行护理,如果不是,那么合理的调整自己的作息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