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值41(糖尿病值多少才算高血糖)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0
文章目录:

中国41万人研究:患2型糖尿病,得癌风险高,有什么办法预防?

《糖尿病杂志》发布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与男性11种癌症和女性癌症的13种类型相关,大幅增加相关癌症风险。

糖尿病是我国“三高症”的一种,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14亿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达11.6%,位居世界第一。

糖尿病为什么会增加患癌风险?又会增加哪些癌症风险?如何预防?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

糖尿病与癌症有关联吗?

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研究员崔斌博士,也是该研究报告的其中一位作者,他介绍道:在8485例新诊断的癌症病例中,对比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和一般人群,发现糖尿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一般人群中的男性、女性患癌风险分别高出34%和62%。

这项研究是全球范围内目前最大型的糖尿病调查,研究团队基于上海申康医联的数据库,纳入了自2013年7月起至2016年12月止的共410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跟踪调查至2017年12月。

研究还发现,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患前列腺癌风险最高,比一般人高出86%,其次白血病、皮肤癌、甲状腺癌、淋巴瘤等10种癌症风险也有所增加;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则有较高的鼻咽癌风险,比一般人高出2倍以上,此外肝癌、食管癌、甲状腺癌等12种癌症也有较高发病风险。

为何糖尿病会与癌症发病有关联?崔斌博士认为原因是这样的:糖尿病看似只是血糖升高,其本质是整个机体代谢功能的紊乱,因此可能引起各种内分泌紊乱,比如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男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前列腺癌风险较高。

日本糖尿病学会以及日本癌学会也做了一项关于糖尿病和癌症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该研究对日本国内约33.6万名3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同样显示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有更高的患癌风险,总体高出1.2倍,其中肝癌和胰腺癌风险比常人高出接近2倍。

突发糖尿病,可作为早期胰腺癌的预警

近年来医学界发现,糖尿病不仅与癌症发病有相关性,还可以作为早期胰腺癌的警报信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汝福介绍,和胰腺癌发病相关的糖尿病,不属于常见的1型或2型糖尿病,而被称为3型糖尿病。这种糖尿病的特点是发病急,患者血糖突然飙升,身体突然暴瘦,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等常规疗法也无法控制病情。这种糖尿病的患者年龄一般在四五十岁以上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其病因主要是胰腺癌产生的一种炎症因子导致胰岛细胞功能障碍而引发的。

对于这种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予以重视,引起警惕,及时进行胰腺癌相关检查,有很大机会能够发现早期胰腺癌,及早治疗生存机会将可大大提高。且一旦胰腺癌治好,患者的糖尿病症状也会一并消失。

得了糖尿病,如何预防癌症?

目前诸多研究证据显示糖尿病与癌症发病确实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应注重进行癌症预防。尤其2型糖尿病患者有必要定期进行癌症特异性筛查,若是上面所说的突发严重糖尿病,应有所警惕,留意是否为所谓3型糖尿病,并及时进行胰腺癌筛查。

目前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在早期用外科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所以及早发现对于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

另外,糖尿病患者也要积极干预糖尿病本身,控制好血糖指数,并且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坚持运动,避免有更多致癌因素共同作用,增加更多癌症发病的风险。#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 研究:糖尿病致患癌风险升高,男性涉及11种癌女性涉13种.澎湃新闻.2019年5月21日

2 突发糖尿病或是1种癌信号.羊城晚报.2015年4月20日

3 Chun-Mei Hu, Sui-Chih Tien et al. High Glucose Triggers Nucleotide Imbalance through O-GlcNAcylation of Key Enzymes and Induces KRAS Mutation in Pancreatic Cells. Cell. March 7, 20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41年已经75岁,总结出了高血糖的6个原因及对策

说起来,得糖尿病已经四十一年了,如今的我已经是75岁高龄,这么多年来,自我感觉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但也发生过许多次的高低血糖,血糖高的时候达到了15mmol/L,低的时候只有1.1 mmol/L。

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发现了导致高血糖的一些原因,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法,由于每次都是处理及时,所以多年来,我的病情还算稳定,目前也没有大的并发症。

今天将导致血糖升高的6大原因分享给糖尿病友,希望能让你有所感悟。

1、主食吃多了

对于糖尿病友来说,主食是必不可少的,但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大多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很容易升高血糖,一旦摄入量超标,那么血糖飙升那是妥妥的。

对策:我每天的主食一般都是固定好量,每天不超过6两,而且都是细粮跟粗杂粮搭配,基本不喝粥,尽量保证吃干不吃稀。

2、副食吃得多

糖尿病友因为高血糖的关系,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饿,这时候就忍不住想吃点小零食,比如水果、饮料等等,这些食品的含糖量很可能是比较高的,有些零食的油脂含量毕竟高,比如瓜子、花生等坚果。

对策:糖尿病友在副食特别是零食方面,需要控制好食用量,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同时采用食品交换法,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3、运动时间少

想要降低餐后高血糖,那么运动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同时提高身体免疫力。

但是有的糖尿病友并不习惯运动,也有的糖友会偶尔运动,但是却不能长期坚持,这样的做法都对血糖没有太多好处。

对策:糖尿病友应该把运动作为一种习惯,每天在餐后1小时左右,坚持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运动4-5次,长期坚持,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控糖效果。

4、情绪不稳定

情绪也是影响血糖的一大因素,紧张、焦虑、忧郁、愤怒、 绝望等等不良情绪,都会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对策:糖尿病友在刚确诊的时候,即便再乐观的人,情绪都难免会非常低落,

这时候家人朋友应该给与患者鼓励与支持,糖友自己也要宽慰自己,凡事想来,找到发泄压力的方法,心情好了,自然血糖也会更加稳定。

5、擅自调整药物剂量

有些糖尿病友自认为血糖控制得不错,就想单纯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擅自减少药或停药,这样的做法其实对于病情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对策:糖尿病友应该按时按量服药,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如果想调整药物或换药,都应该咨询下医生,不要擅作主张。

6、气温突降

气温的突然变化,也会影响糖尿病友的心情,而且对血糖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天气变冷,糖友外出活动减少,消耗变少,运动量减少,也会导致血糖上升。

对策:建议糖尿病友在家也要尽量多活动活动身体,可以做做家务,练练气功,跳跳健美操,消耗能量,降低血糖。

除了以上这6个因素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另外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失调、女性怀孕等等,都会对血糖造成一定的影响,糖尿病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善于发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控好血糖。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高血压#

很多人没能躲过糖尿病,41~60岁的女性要当心了

更年期的女人不好惹,任意一件小事都可能惹得她们暴跳如雷。曾经有一项统计显示,女性在45岁以后,血糖水平普遍高于同龄的男性。所以说,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比男性高的多。

更年期为何易患糖尿病?

当然,不是说45岁就是更年期的年龄哈,国际公认的女性更年期年龄是41~60岁。女性在更年期容易发生糖尿病,首先跟她们的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

这个时候,女性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减少的同时,胰岛细胞对葡萄糖的应激能力也减弱,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妨碍糖的转换,而诱发糖尿病。

另一方面,女性到了这个年纪,瘦的也不多了,一个个基本都是水桶腰,而肥胖简直就是糖尿病的双生子,结伴而行的。其身体需要的胰岛素更多,也更易产生胰岛素抵抗。

再者,血糖的高低起伏跟人的情绪也有关。提及更年期,想来大家脑中就浮现一个“母老虎”的形象,心烦易怒,是因为雌激素降低令腺激素分泌增加,而这些激素都会促使血糖升高,此种因素与其他潜藏因素结合,便容易患上糖尿病。

女性如何平稳度过更年期


1、淡定接受

更年期是不可避免的,生气也没用,不如淡定接受它的到来。了解清楚更年期的症状,并尽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平稳对待。在空闲时间不要胡思乱想,不如多听些音乐看些书,参加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劳逸结合,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更年期。

2、饮食调节

依小九的经验,但凡吃了辛辣油腻的食物,身体上出现不良反应,就连情绪也相应地受到不良影响。因而,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应该避开此类食物,加强饮食调理。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吃些豆类,减少含糖量、含脂肪量多的食物的摄入,热量应当控制在2000千卡。

3、加强运动

有些中年女性原本是一个苗条的让一众妇女羡慕的人,然而近些年来因为缺乏运动,横向长的速度有些快。腹部也堆起了三层肉,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中老年肥胖,会招来许多慢性病。为了避免,需要加强运动,每日饭后可以散散步,跳跳广场舞,晨起做做操,可以强身健体。

4、检测血糖

既然知道更年期容易被糖尿病盯上,那么需要对血糖上点儿心,经常注意血糖的情况,随时就医。建议更年期女性最好一年做1~2次体检,其中血糖检验不能少,懂得预防可以省去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