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打针治糖尿病(糖尿病打针有什么药)

医者科普记录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疫苗上市了?打一针就能降糖不用吃药?

“医生,我听说现在上市了,一种糖尿病疫苗,只用打一针就可以降糖也不用吃药,是真的吗?

有一个患者向我提出了上述的疑问。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个缓慢的需要长期治疗的过程,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难的就是要天天服药。而糖尿病疫苗的上市给很多人提供了摆脱疾病的希望,那么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糖尿病是什么?

大家可能都知道糖尿病是由于多病因所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和利用障碍的所导致的以慢性高血脂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类疾病。而它的主要症状也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而一般在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上,我们主要是从胰岛素的分泌来进行治疗的。毕竟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通过合成作用之后,以血液循环的方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进行代谢功能,而一旦胰岛素的分泌出现问题之后,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糖尿病更是分为四种: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这四种类型的糖尿病,其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极其复杂,还包括了遗传、环境等因素。所以在目前的治疗方案中,我们主要是以控制高血糖和代谢紊乱以此来维持糖尿病情的稳定。

糖尿病疫苗上市只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每月打一针就可以降糖:

而目前我国所研究出来的这种糖尿病疫苗是一种基于B7-1-PE40KDEL外毒素融合基因的DNA疫苗,它是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可以有效的促进机体的免疫细胞的恢复,帮助胰岛素正常代谢。

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它最适合治疗的是我国的1型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1型糖尿病就是因为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身体胰岛素缺乏,而这种DNA疫苗恰好能够弥补这种缺陷。

虽然我国的2型糖尿病也是因为胰岛素方面所造成的,但是它主要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伤害,在体内胰岛素完全足够的情况下无法被利用所导致的。因此就目前来说,我国新上市的这种新型疫苗只适合于1型糖尿病患者,所以患者在打疫苗之前,一定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在和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之后了解自己的病理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虽然这种疫苗对上市人群有所限制,但是它好就好在不需要长期服药,每个月打一针就可以达到很好的降糖效果,使血糖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内。因此与传统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例如口服胰岛素来说,它的治疗更为方便简洁、也更有效。

那么对于这种新型糖尿病疫苗,打一针就可以降糖,不用吃药了吗?

在这里作为一名医生,我要郑重的告诉大家,尽管新上市的这种糖尿病疫苗每个月打一次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的稳定性,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服药的。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是一个慢性治疗的过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即使是在打了糖尿病疫苗之后,患者还是要继续注射胰岛素一段时间来帮助身体适应药物习惯,减少副作用的产生。除此之外,要想人们的血糖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阶段,仅仅依靠打疫苗是不够的,还是需要通过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有一些好习惯来帮助更好的稳定血糖,尽快缓解糖尿病所带来的痛苦。

那么以下几点习惯需要我们注意:

1、时刻监测血糖值。

血糖的高低时刻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身体,而糖尿病患者要做的就是定时定点的监测血糖数值,来了解血糖的一个基本的波动范围,选择合适的时机服用药物帮助稳定血糖。一旦发现血糖出现大的波动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遵循医嘱。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帮助人们摆脱很多的疾病,所以患者在平时的时候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少碰高油高盐高脂的食物,否则就会造成血糖的不稳定性。除此之外,还要适当的多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身体的免疫组织,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情绪稳定。

血糖的高低和人们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患者处于过度兴奋的时候,就会造成血压高低不稳、上下波动,容易给身体带来伤害,造成疾病的突然袭击。因此,患者一定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够完全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通过以上的说明我们可以发现,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从各方面照顾好我们的身体状况,才能够更快的摆脱疾病。糖尿病疫苗的出现,虽然给了很多人的希望,但是也仅仅只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每个月进行一次注射后虽然可以稳定血糖状况,但是还是要适当服药,把血糖合理控制住。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既能够解开患者最开始提出的疑问,也能够让很多糖尿病的患者更加了解这种疫苗,在进行糖尿病治疗时,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把疾病所带来的伤害降低到最少。但是一旦遇到特殊情况,还是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药物或进行手术。

有了这个东西,糖尿病患者还怕打针吗?

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长期注射胰岛素确实会带来一些生活上的不便,还可能导致出血、断针、注射部位感染、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缩等问题;还有少数患者有“打针恐惧症”,一看到注射针,立刻全身瘫软,注射时甚至出现“晕针”。

那么,除了心理沟通、加强患教、提高注射操作技术培训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德国科学家率先研发了一种无需金属针头的注射方式——无针注射器,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使用。除此之外无针注射器还被广泛应用于疫苗注射、牙科和医疗美容领域。

无针注射器是没有针头,注射的时候通过注射器主机产生压力将胰岛素注射器药管(医用塑料材质的)前端极细的小孔压进体内,整个注射过程没有金属异物入侵肌体,从而实现微创微痛,舒适注射,没有针头彻底避免恐针现象。

无针注射器特点:

避免针头刺入皮肤,消除金属过敏和针头带来的恐惧,避免针头划伤和断针带来的伤害。无针注射消除了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提高了注射依从性,使血糖控制更加平稳。

药物是弥散式进入体内的。传统针头注射胰岛素进入体内后,在针尖的位置聚集成一个药池,而无针注射胰岛素进入体内是呈现一个5cm直径的雾状均匀分布区域,跟皮下组织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吸收更充分。糖尿病患者用普通针头注射胰岛素,在餐前通常要提前30分钟注射,因为吸收慢,药效会延迟。用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在饭前5分钟注射即可。

无针注射方式,胰岛素吸收的更充分,无胰岛素残留,可以预防皮下脂肪增生。糖尿病患者注射的胰岛素,本身是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如果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以后,没有被充分吸收有残留的话,会导致组织增生,产生硬结,时间久了,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无针注射方式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出现。

无针注射方式由于是弥散式注射,吸收充分,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会节省15-20%的胰岛素使用量,降低费用。

无针注射方式避免了针头重复使用所导致的感染几率,使用更安全。无针注射方式避免了针头对糖尿病患者肌体的伤害。

无针注射器避免了针头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升了患者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有利于更好的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让糖友们也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无针注射给恐针的糖友们多了一份选择,多了一份舒适!所以建议害怕打针的糖友们看看这篇文章,应该恐针的情况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吧~记得转发身边也有恐针情况的糖友看哦~

降糖处方针剂成了减肥“神药”?

近期有网友称,在好友群和社交平台上流行一种打针减肥法,对于效果有人表示“打了6次针瘦了20斤”,还有的说“7天掉了10斤”。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种针剂其实是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

现象

传减肥有“奇效”

血糖不高也用药

“三个月,瘦了快10斤。”小颖(化名)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她不是在公布减肥效果,而是在和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她因治病注射GLP-1受体激动剂后体重发生的变化。

“第一次注射时反应特别大,有时候吃不下饭,也不想吃,一旦硬吃就会吐,逐渐的饭量也变小了。因为这种药是处方药,必须经医师确诊后开出处方并在医师指导下方可购买与使用。我就诊的医院说这款药断货了,因为是一周打一次,现在也只能暂时停药,等来货后再去购买。”小颖说。

同样在使用类似药物的媛媛(化名)却是因为另一个目的——减肥。168厘米的身高、130斤的体重,在她看来并不完美。媛媛对自己的体重目标是达到曾经的108斤。“听说最近打这个针的人不少,直接抑制食欲,每天不饿,副作用小。虽然是处方药,网上也能随时买到,要求没那么严格。”

调查

不用处方也能网购

价格300至3000元不等

处方针剂,网上也能买到?北青报记者半信半疑地在网购平台搜索后发现,GLP-1受体激动剂类商品竟然多达4000多个结果。

从类别看,分一针1.5毫克和3毫克两种剂量,根据标准装、3盒装、5盒装等包装不同,价格从300-3000元不等。有店铺月销量最高达200多单,但因为需要冷链运输,有的商家设定的运费就高达180元。

当北青报记者咨询客服这类药物是否能用于减肥时,不少商家直接回复“可以”,有的则称“不建议”。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购买页面并不能直接下单购买,第一步必须先填写包括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确诊疾病、处方等在内的问诊信息。对此,客服解释,因为是处方药,系统要求提交处方单、病例、检查报告中的任何一个,才能下单购买。

不过,对于没有处方又想购药的买家,有客服透露:“可以留下联系方式电话沟通。通过私下转账后,商家直接发货,这样可以规避网购平台系统的审核。”

专家

未获国家批准用于减肥

医生不建议用此类药物减重

在社交平台上,有人统计自己12天瘦了大概4斤,27天掉了10斤,但伴随体重下降而来的却是呕吐、恶心、便秘等副作用。

据了解,这些针剂作为处方药,均需由医疗机构有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才能使用。对此,一位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向北青报记者介绍,目前市面上的GLP-1受体激动剂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的是每周注射一次,也有每天注射的。在降糖、降血脂的基础上的确可以减重。原理就是通过抑制摄食中枢,让患者食欲下降,抑制胃排空,有了饱腹感,就会吃得少。但是在我国,这类药品均没有获批用于减肥,所以从医生的角度肯定是不建议大家用它来减重。

该主任医师解释,之所以有人觉得使用了这种药物后有一点减重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不想吃饭,减少了进食。她提醒,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要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否则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不想吃饭、没有食欲、恶心、便秘、影响肠蠕动等。

国家首批健康科普专家孙延庆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正常人使用降糖药物可能会出现低血糖、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害等一些身体其他机能的损害。肥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遗传、饮食习惯和运动量少等原因。“靠药物减肥不可取,虽然能起到一点微弱的效果,但不对症,副作用会大于获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彭永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国没有批准这些药物在肥胖方面的适应症,目前所有的使用都属于超适应症用药或不规范用药。

内存

何为GLP-1受体激动剂

在我国批准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包括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等,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效和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需一日多次皮下注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可一日一次或一周一次皮下注射。

文/本报记者 宋霞

统筹/余美英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