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蛋茧糖尿病(蛋类糖尿病人能吃吗)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0
文章目录:

老茧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糖友要了解

胼胝是指掌跖部不规则圆形,皮肤角质层局限性片状增厚的皮肤病,俗称"老茧"。临床表现为局限性淡黄色或蜡黄色扁平或隆起的圆形或椭圆形,指甲大小,中央厚,边缘薄,斑片状或条索状,半透明质硬的角化性斑块,常对称发生,一般无自觉症状,严重者有压迫痛。

老茧形成的因素

胼胝形成可能是由于身体素质差,手足部骨骼凸起处长期受压迫或摩擦,足部畸形例如扁平足等因素,引起的保护性反应。

身体素质差

自身身体素质差,会导致皮肤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当手指皮肤受到外界刺激时,容易出现坏死,从而形成老茧。

长期受压迫或摩擦

由于皮肤长期受压迫、摩擦发生的硬而平滑的角质增厚,是皮肤对长期机械性摩擦的一种反射性保护性反应,一般不影响健康和劳动。其形成原因通常为患处长期受压、摩擦,常发于足跖(足跖部位即跖骨位置,位于脚掌的中间部位,具体位置相当于人体手掌的掌骨位置,与脚趾相邻,在脚趾与脚掌心之间的区域,相较于脚掌其他部位较为突出。——本刊注),尤其是骨突起部位。

扁平足

扁平足,又称平足畸形,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病因导致的足内侧纵弓低平或消失,常常伴有后跟外翻,前足外展畸形。人正常的脚底是自然的弓形,但有扁平足者,脚底基本是平的,没有明显的足弓,站立时,脚底内侧可以直接触地。也正因此,如果长时间行走,那么可能因脚底板受摩擦的面积增大,导致出现的老茧也是一大片。另外,还可能导致扁平足患者走路时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

老茧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鸡眼

鸡眼和老茧都是常见在足部的位置,而且都是角质化导致的,区别就是老茧一般是弥漫性皮状的增厚,鸡眼一般是局部增厚或突出比较明显的。

鸡眼常见于足趾突出处,趾间、小趾外侧、脚底等处,是表皮角质过度肥厚所致的圆锥形角质栓。常为一至两个,如豌豆大,状如鸡眼,呈浅黄色或灰黄色,坚硬,受压时疼痛剧烈,行走不便。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要自行将鸡眼去除,以避免恶化。另外,糖尿病、血液循环不良或足部麻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水杨酸,因为水杨酸可能会灼伤正常皮肤,并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和溃疡。

跖疣

跖疣是寻常疣的一种,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足跖部皮肤良性增生物,跖疣可发生在足底的任何部位,通常是脚后跟、足底前部或脚趾间受压处。

该病开始表现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长在脚底,然后渐渐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表面角化,因受压而形成淡黄色或褐黄色粗糙的斑块,边界清楚,周围绕有增厚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可见角质软芯,周围有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小黑点。有时数个跖疣聚集在一起,形成多个角质软芯,称为镶嵌疣。患者走路时可有痛感,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另外,跖疣和老茧的一大区别,就是跖疣具有传染性,比如长在脚底的叫跖疣,同样也可传染到脚背、脚趾侧缘、手部或身上其它部位。传染方式主要为接触传染,故患有跖疣的患者不可抠疣体,且抠疣体后不可再抓其它部位皮肤,否则易造成跖疣的接种传染。所以当患者出现跖疣,应当及时的进行治疗。对于特别顽固和反复发作的跖疣,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老茧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

临床表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足,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足溃疡的表现。如果糖尿病足患者出现老茧的现象,通常会对糖尿病足产生影响。老茧也是属于糖尿病足患病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皮肤的破损,水泡红肿皴裂,小伤口等,也同样是属于糖尿病足患病的高危因素。

所以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日常的足部检测,例如检测足背脚趾,足底,指尖,指甲指缝等部分,特别是变形部位,有无出现刚才提到的危险因素,而且如果是患者自己检查不方便的时候,可以请家属协助检查。

出现老茧后日常注意这些

用温肥皂水浸泡手或脚可以软化胼胝,可以使增厚的皮肤更容易被去除。在沐浴期间或之后,用浮石、指甲锉、毛巾等磨患处,以帮助去除一层坚韧的皮肤。不要使用锋利的物体修剪皮肤。在手、脚上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柔软、湿润。遵医嘱,正确使用外用药膏等,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及效果,不私自购买和使用非处方外用膏剂。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老茧,切勿私自网上购买药物自行治疗。

穿大小合适的鞋子,鞋内用柔软、合脚的鞋垫,减少摩擦。避免赤脚行走。适当留意可能会摩擦皮肤的工具,如锤子、耙子,或者运动器械,如网球拍。避免将老茧撕脱,继发感染。

知识库:喜欢穿高跟的女同志要注意这些

虽然一般来讲,茧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的一种,但如不控制其过程,老茧厚度就会增加到被称作鸡眼的锥形结构,那样就会很疼,甚至需要去看医生。对于必须穿高跟鞋上班工作的女性来说,选择高度不同的高跟鞋,让压迫点不同,减少对一个部位的过度摩擦,比较不容易生出厚茧和硬皮。预防脚茧首先就是选择对脚部皮肤的摩擦力较小的鞋子。除了要选择合脚的鞋子以外,尽量穿质软、低跟的鞋子也很重要。对于经常必须穿高跟鞋的女性,可以将有黏性的泡绵放在趾尖,缓和脚趾的压力;或是用甜甜圈状的泡绵,垫空脚底,减轻脚部的压力,从而预防长茧。

糖友因老茧引起脚底疼痛发黑,出院前暖心护士送上特制爱心鞋垫

极目新闻2月25日讯(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简杰)52岁的大车司机梅先生患有糖尿病十余年,近日,他的左脚脚底板老茧处疼痛、发黑近乎破溃。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就医后,该院护士经精心护理治疗,还为其特制了鞋垫,减轻他脚落地时的疼痛,让老糖友直呼暖心。

52岁的梅先生是一名大车司机,有30年驾龄,12年前,梅先生就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一般。因为大车的离合器相对比较沉重,梅先生开车的时候又喜欢穿那种软底的布鞋,时间一长,他的左脚脚底板上就长了一个厚厚的老茧。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把老茧修一下。最近半年,他开始出现左脚疼痛的情况,行走的时候感觉会加重。因担心安全隐患,他便申请了转岗。5天前,梅先生的左脚老茧处开始出现发黑的症状,没两天变得愈发严重。随后,梅先生前往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医,该科贾婷医生诊断他患上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来得还比较及时,黑色应该是淤血造成,皮肤还没有破溃,要是破溃感染了就麻烦了。”贾婷对梅先生说。经过控糖治疗,梅先生血糖逐渐稳定,该科伤口专科护士张雪玉为梅先生进行了3天的足部护理,其足部发黑的症状也渐渐消退。

昨日出院前,贾婷叮嘱梅先生要控制好血糖定期复查,修脚注意不要划破足底皮肤。张雪玉还特意买了几双鞋垫,并将鞋垫对应梅先生脚底老茧的地方剪了一个洞,这样梅先生在走路的时候,老茧处直接受力的情况就会减轻,疼痛感也会消弱。“你们医护人员真的是太贴心了,真的很感谢你们。”梅先生感激不已。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毛红表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较为多见,多表现为反复麻木、针刺、疼痛等感觉异常,如不注意,任其发展,可能造成足部溃疡、坏疽,有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为足部老茧引发的糖尿病足并不少见,也有糖友因自行修剪老茧出现破溃、感染造成。毛红主任提醒,有足底老茧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可自己动手对鞋和鞋垫进行修改,让其适合自己的情况,防止挤压。部分糖友还要纠正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如果足部出现不适,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预防溃疡的发生。

极目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将奉酬谢。报料微信请关注:ctdsbgfwx,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

鸡蛋去除鸡眼的偏方

组成 : 鸡蛋数个、米醋适量。用法 : 先将鸡蛋煮熟去壳 , 浸人食醋 24 小时 , 每晨空腹服 2 个鸡蛋并喝醋 2 匙。

2、治疗鸡眼的小偏方

荞麦面 30 克 , 荸荠 1 个 , 共同捣烂按鸡眼大小贴上 ,24 小时连根齐落。

取鲜芝麻花一小把 , 入鞋中 ( 最好对着鸡眼部位 ) 。走路时 , 芝麻花在鞋中被碾出汁 , 直接作用于患处。每天换芝麻花一次 , 一般 2~3 天后鸡眼可自行脱落 , 不再复发。

取消过毒的针 3 枚 , 在患部中心直刺 1 针 , 两边斜刺 2 针 , 使此两针均过患部基底 , 留针 10~20 分钟。此法也用于治瘊子。

用茉莉花茶 1~2 克 , 放在口中嚼成糊状 , 敷于患处 , 用胶布盖严贴紧 , 每五天换药一次 ,3~5 次鸡眼自行脱落。

葱白一根 , 剥下近根部的白色茎最处层薄皮 , 贴于鸡眼上面 , 以胶布固定 ( 贴前以热水洗脚并擦干 ) 。过一昼夜后 , 鸡眼压痛感明显减轻或消失。如此反复 , 鸡眼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 , 最后自行脱落。

3、去除鸡眼的局部治疗方法

市售鸡眼膏 : 先用热水浸泡患处 , 剥去表层角质增生部分 , 并可能将中心角质栓小心剥去 , 将鸡眼膏对准此核心部位贴敷。每周换药 1 次 , 换药前剥去浸白部分 , 直至损害脱落。

50% 水杨酸软膏或水杨酸火棉胶。先按鸡眼损害大小将橡皮膏剪一小口 , 贴于皮损周围 , 用于保护正常皮肤 , 将药涂于皮损表面 , 再盖以橡皮膏固定 , 每 24~48h 更换 1 次 , 换药前剥去皮损浸软发白部分 , 直至损害脱落。

鸡眼患者的生活护理

1、泡脚 :

先让脚在温肥皂水里浸泡 5-10 分钟 , 这样不但能软化皮肤 , 还能够彻底去除深层污垢。如用比较滋润的沐浴产品 , 会比普通的香皂更温和。其次用软刷子轻轻刷脚底、脚背和脚趾 , 把多余的死皮去掉。最后把脚洗干净 , 然后用毛巾仔细擦干。可不是在浴室门口的毛巾上随便踩两下就算了。

2、磨脚 :

适合磨脚的工具 , 用极细致的研磨砂布所做成的锉子或者磨脚石。以划圈圈的动作把脚跟、脚底、大脚趾下面这些容易长硬茧的部位稍微磨一下就可以了。这个步骤一星期做一次就好 , 否则皮肤会把这种磨的机械动作视为外力入侵 , 反而长出一层更厚的皮与之对抗。

3、穿鞋 :

应穿着大小合适的鞋子 , 确保鞋子不因过小 , 过窄 , 而使足部皮肤受到压迫 ; 在鞋内易摩擦部位衬个软垫 , 防止皮肤受损。

预防鸡眼应该注意的事项

鸡眼是生活中常见的足部疾病 , 大多是由于传不合适鞋子挤压所致 , 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鸡眼有软鸡眼和硬鸡眼两种 , 前者经常生长在相邻的两趾之间 , 而后者经常发生在足掌底部或者小脚趾的外侧。

1、选择合适、宽松的鞋子 , 避免造成脚部畸形。

2、当感觉到脚部某一部位受到挤压和摩擦时 , 应及时选用鸡眼垫、顺趾器、分趾器、护趾套等足科支具 , 来减轻摩擦和挤压。

3、当脚底有鸡眼和脚垫形成以后 , 可以穿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矫形鞋垫 , 来改变足底受力 , 以达到减轻摩擦的作用。

4、忌用不干净的刀剪 , 以防感染。勿自行将鸡眼或厚茧去除 , 糖尿病患者尤其勿自行处理厚茧或鸡眼 , 以避免恶化。

5、经常泡脚 : 坚持养成每天晚上热水泡脚的习惯 , 以软化鸡眼和脚垫。

6、人要经常清洗脚部 , 不要不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