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糖尿病(糖尿病的微笑)
经常笑的人,身体会发生什么?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腾讯医典(ID:Dr_TXyidian)
我们都说,生活很难,心里很苦。
可……说真的——
越是难的时候,越不要忘记微笑呀~
因为,当你开始咧嘴笑时,你的身体都在悄悄改变。
(来源:giphy)
你有没有注意过,每次大笑完,都有一段时间的平静,还有浑身舒爽的感觉?
这是因为在你笑的一刹那,身体已经发生了飓风样的改变!
梅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总结了这些变化:
刺激大脑产生内啡肽:
笑的时候,我们的血压升高,脉搏加速,身体吸入更多氧气,刺激心肺系统和肌肉组织代谢;还会刺激大脑分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神经递质,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
影响血压:
大笑的时候会使你的心率和血压上升,笑完之后心率和血压又会降低,产生一种独特的愉悦体验。
缓解压力:
大笑可以刺激循环系统,帮助肌肉舒张,缓解压力带来的紧张。
生活已经这么苦了,为何不试试最低的成本来获得瞬间的快乐与放松呢~
毕竟,它所需要的只是——嘴角上扬。
(来源:giphy)
笑带来的,可绝不仅是那一瞬间的快乐和放松,它还有很多长期的益处。
一个长期爱笑的人,就像一个长期锻炼的人一样,从各方面给你的身体带来好处。
1、增强免疫力
先来说说免疫力的改变。
梅奥医学院认为,经常大笑会使大脑分泌多种神经肽,增强免疫力,预防压力相关的各种疾病。
美国肯塔基州西肯塔基大学的学者也研究了笑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对幽默的反应程度越高(笑得越强烈),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越强,也就是说,免疫系统越强。
假期在家,挑一部搞笑综艺,在放声大笑中还能不知不觉提升免疫力——想想真是个稳赚不赔的大好事~
2、减轻体重
而如果你最近在减肥,那就更要多笑笑啦,这可能是一个能帮你燃烧热量的方法。
美国范德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笑会让能量消耗上升10%~20%,也就是说每天笑10~15分钟可以消耗10~40千焦 (2~10大卡)的能量。
当然,指望仅仅通过大笑来减肥还是不现实的,毕竟……按这个比例计算,想要瘦1斤,需要连续大笑12个小时。
3、预防心脏病
另外,经常笑,还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
日本东京大学的学者调查研究了20934个65岁及以上的老人发现,即使排除了高血脂、高血压和抑郁症的影响,很少笑的人患心脏疾病风险是经常笑的人的1.2倍。
这间接说明,笑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或许与降低心脏病发病风险有关。
(来源:giphy)
4、降低血糖
除了对心脏的益处,笑对血糖的改变也不容小觑。
日本筑波大学的研究者让19个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观看了一场普通的课程和一场喜剧脱口秀,发现:观看了喜剧脱口秀后,患者的餐后血糖明显得到改善(也就是和空腹血糖相比上升得更少)。
5、减轻疼痛
当然了,同样是笑,也有不同类型。
比如,可以自己一个人享受快乐;
(来源:giphy)
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放声大笑。
(来源:giphy)
相比而言,有了朋友的加入,或许会让笑的好处更被放大。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个包含了35人的小型试验中发现,和朋友一起大笑,还可以显著提高对疼痛的阈值,其中“朋友”和“笑”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笑不仅能改善身体健康,它还能改善我们的心理状况。尤其在心情苦闷时,笑更是最好的特效药。
美国加州洛马林达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笑能将3种压力相关的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二羟苯乙酸含量分别减少39%、70%和38%,这意味着笑会缓解压力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反应,例如血压升高、心跳呼吸频率加快等。
这一神奇现象的机制就是:笑声触发了副交感神经系统,能帮助身体镇静下来,释放压力。
韩国的一个前瞻性研究发现,“笑声疗法”可以显著降低自我对焦虑、抑郁和压力的评分。
也就是说,只需要笑一笑,就能不那么焦虑、抑郁啦。
(来源:giphy)
更重要的是,笑还会让你更有魅力,可以和周围的人更好地沟通。
如果你笑口常开,在你的工作、生活中,其他人也会给你更多正向反馈。
(来源:giphy)
正因为“笑”有着众多的好处,它甚至已经被视作一种治疗癌症的有效疗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表示:“笑声疗法”是一种受其承认的疗法,具体措施包括小丑表演、喜剧电影、书籍等。
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压力,让患者生活得更好。
即使面对可怕的癌症,笑也有独特的效果,那么,面对眼前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时,就更不要吝惜笑容啦。
新的一年开始了,一切都有新的开始。
如果你觉得生活中有太多不容易的事,就更要微笑面对,怀抱希望,痛苦正说明你走在人生的上坡路上呀~
如果你的朋友最近心情糟糕,也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ta,让ta知道无论多难,一直有人和ta在一起❤️
无论何时,希望和身边人的爱才是我们走下去的动力。
而笑容,就是希望呀~
(来源:giphy)
特约作者:张思凡
帝国理工学院转化医学硕士
审稿专家:罗天明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后
参考文献
[1]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stress-management/in-depth/stress-relief/art-20044456
[2]https://www.webmd.com/balance/features/give-your-body-boost-with-laughter
[3]Bennett MP, Lengacher C. Humor and Laughter May Influence Health IV. Humor and Immune Function.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09;6(2):159-164. doi:10.1093/ecam/nem149
[4]Buchowski, M. S., Majchrzak, K. M., Blomquist, K., Chen, K. Y., Byrne, D. W., & Bachorowski, J. A. (2007). Energy expenditure of genuine laugh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5), 31(1), 131–137. https://doi.org/10.1038/sj.ijo.0803353
[5]Hayashi K, Kawachi I, Ohira T, Kondo K, Shirai K, Kondo N. 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Older Japanese Adults. J Epidemiol. 2016;26(10):546-552. doi:10.2188/jea.JE20150196
[6]Hayashi, K., Hayashi, T., Iwanaga, S., Kawai, K., Ishii, H., Shoji, S., & Murakami, K. (2003). Laughter lowered the increase in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Diabetes care, 26(5), 1651–1652. https://doi.org/10.2337/diacare.26.5.1651
[7]Dunbar RI, Baron R, Frangou A, et al. Social laughter is correlated with an elevated pain threshold. Proc Biol Sci. 2012;279(1731):1161-1167. doi:10.1098/rspb.2011.1373
[8]Kaplan, M. How to laugh away stress. Nature (2008). https://doi.org/10.1038/news.2008.741
[9]Tan, S. A., Tan, L. G., Lukman, S. T., & Berk, L. S. (2007). Humor, as an adjunct therapy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ttenuates catecholamines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currence. Advances in mind-body medicine, 22(3-4), 8–12.
[10]Kim SH, Kim YH, Kim HJ. Laughter and Stress Relief in Cancer Patients: A Pilot Study.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2015:864739. doi:10.1155/2015/864739
[11]https://www.cancer.gov/publications/dictionaries/cancer-terms/def/laughter-therapy
编辑:张小乙、吴家翔、张亮
排版:韩宁宁 | 校对:武宜和
运营:李永敏 | 统筹:吴维
本文为腾讯医典独家稿件,二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号“腾讯医典”(Dr_TXyidian),违规转载将依法追责。
来源:腾讯医典
编辑: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广东医生新发现:笑一笑能治这个病!常看手机的人要留意
【来源:深圳新闻网】
还记得去年爆火的电视剧《狂飙》吗?
剧中的高启强为见妻子最后一面
称自己得了“绝症”
结果他掏出诊断书一看
上面赫然写着“干眼症”
现代人总是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
患上高启强同款干眼的人越来越多
需要长期用眼药水来进行缓解
好消息来了!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最新研究证实
轻中度干眼患者通过“笑的训练”
能有效改善症状
且治疗效果不亚于使用人工泪液
(0.1%玻璃酸钠)
上扬嘴角,露出牙齿,眯起眼睛,随后根据口令发出“hihihi”“哈哈哈”“茄子茄子”等声音,每次训练重复口令30次,一天训练四次,八周后,干眼将有所缓解。
该研究于北京时间9月12日在医学顶刊《The BMJ》(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这是中国眼科领域首次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研究结论为干眼治疗提供了新选择,也为干眼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
论文在线发表。
调节情绪或能治干眼
有一次,刚进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师李晶,在学习眼部检查时,把一名被检同学逗笑了。伴着笑声,眼前发生了神奇的一幕:透过仪器,她在患者眼睛里看到一抹突然出现的“彩虹”——脂质层从灰色变为彩色,显示脂质层增厚。
脂质层由眼表的组织——睑板腺分泌油脂形成,位于泪膜表面,能够维持泪膜稳定。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梁凌毅解释,当人大笑时,眼部肌肉收缩,会挤压眼表负责分泌脂质的睑板腺,让睑板腺像挤牛奶一样分泌出油脂,这层油脂和泪液、角膜细胞分泌的黏液共同构成泪膜覆盖在眼表,“锁住”水分,维持眼球湿润。
正是这一意外的发现成为研究的起点。这引发梁凌毅思考,从调节情绪入手,或能为干眼治疗开辟新路径。
干眼作为最常见的眼表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且趋向于低龄化。其中,轻度和中度干眼患者占较大比例,在治疗方面,需要长期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
“长期来看,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大量的眼药水药瓶也不利于环保,临床需要更多治疗选择。”梁凌毅说。
实际上,通过干预情绪治疗疾病并非新鲜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以笑的训练治疗疾病,并被证实能有效用于糖尿病、偏头痛等一系列慢病的辅助治疗。
“干眼也属于慢性病,且此前已有大量研究显示,情绪与干眼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梁凌毅介绍,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人更易有干眼,且症状更明显,而幸福感较高的人患干眼的症状更轻。既有研究显示,当人开始大笑,自主神经会被激活,能够刺激泪液分泌。不过,迄今为止,尚无研究验证正面情绪能否预防或治疗干眼。
“笑的训练”治疗效果堪比人工泪液
为了验证设想,2020年开始,梁凌毅带领团队开展研究。
研究入组299例中轻度干眼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8周“笑的训练”和0.1%玻璃酸钠的人工泪液治疗。在“笑的训练”组,患者需要根据视频指令,每天在小程序打卡完成四次练习。
“笑的训练”操作指引和打卡小程序。
八周过去,研究人员发现,两组患者的眼表不适症状均有所改善,且“笑的训练”治疗效果不亚于人工泪液。此外,在泪膜破裂时间方面,“笑的训练”优于0.1%玻璃酸钠。泪膜破裂时间又称泪膜湿润时间,是评价泪膜稳定性的指标,指一次完全的眨眼后,泪膜出现第一个干燥斑所需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停止训练后的四周,接受“笑的训练”的患者的干眼症状依然持续被改善。梁凌毅透露,这项研究为探索干眼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正在相关结论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机制探讨,助力干眼防治。
“笑的训练”对干眼症状的改善效果不亚于0.1%玻璃酸钠。
而该研究也将“从论文进入临床”。梁凌毅表示,后续计划将微笑训练融入该院的眼科大模型ChatZOC中,在患者咨询干眼相关话题时呈现。此外,未来也会将微笑训练进一步向大众科普。
“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低成本的治疗方法,‘笑的训练’为中、轻度干眼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梁凌毅说。
转发告诉你身边的
重度手机使用者!
(来源:南方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糖尿病有趣的2个治疗方法,促进智力的同时还强身健体!
个人情绪的好坏,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情绪与血糖并非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情绪变化可以引起血糖波动,反过来,血糖波动又可导致情绪改变,二者互为因果。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除了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血糖增高这些大家都熟悉的症状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情绪、情感、性格等方面的障碍和情志活动的异常,如忧思过度、心烦不安、紧张恐惧、急躁易怒、悲伤易泣等,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使一些糖尿病人血糖长期居高不下,并发症不断增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
因此,调节好心理是糖尿病患者的必然之举。糖尿病患者应乐观爽快,思想上既不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也不过分紧张,要对疾病抱有正确的态度,对治疗疾病有充分的信心,情绪安定平稳,不悲伤、不消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病情才容易好转,或趋于稳定,不再发展。
乐观向上心态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当心情良好时,人体活动量也相应增加,即使胰岛素分泌量处于低水平状态,也能依靠肝脏、肌肉的协同作用来调节,使血糖下降。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具体表现,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有怡悦开怀,心情舒畅,情思如意,然后配合服药,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否则服药再多也收效甚微。有的糖尿病患者易动肝火,对周围环境感到烦躁,常会因生活中一点小事而发火,遇有不顺心或工作学习稍不如意就缺乏自制力和耐心。这种患者在临床上常常不能按医嘱进行计划治疗,一旦病情反复,不是责怪医者无能,就是埋怨家属照顾不周,所以病情总是反复无常,甚至加重。
因此,心理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遇到不满意的人和事要进行“冷处理”,避免正面冲突,遇事要想得开,切忌生闷气或发脾气。建立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配合适当的身体锻炼、饮食调配及合理用药,可以确保血糖的长期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享受与健康人一样的生活乐趣。下面推荐2个有趣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一、“笑”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人在高兴、快乐、喜悦的情况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觉得称心如意。糖尿病患者若七情过极,情志失调,则会使脏腑功能紊乱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一个人的心情、情绪的好坏,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所以,现代心理学将笑视作一种愉快心境或轻松情绪的体现,认为笑对改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十分有益。每天开怀一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体内"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近年来,国外的笑俱乐部生意红火,说明“笑疗”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青睐。
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笑能改善人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道理很简单,人承受的压力越少,人的记忆力就越好。幽默减少皮质醇等有害的压力激素,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使人心情好。皮质醇减少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如果情绪忧郁苦闷,会使肠蠕动变慢,就会减少药物的吸收而影响治疗效果,故糖尿病患者必须保持乐观向上的意境,使机体各系统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以达到药物最佳疗效。
二、轻松快乐的音乐有益于糖尿病的缓解
音乐能调节人的情绪,轻松悠扬的乐曲可以使人心境趋于平静,消除烦恼,这样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克服胰岛素抵抗,增加受体的敏感性。神经生理学研究所通过实验发现,音乐能影响人类大脑的活动,开发智力,也能帮助治疗某些疾病。音乐对于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也正是得益于一些传统的研究。目前,在医院的内分泌科病区里,每天都会定时定点播放四段舒缓音乐,帮助患者调节身心。因为胰岛素的抵抗因子5-羟色胺、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都是在应激状态或情绪紧张的情况下产生的,轻松愉悦的心境是摆脱这些不良心态的最好办法。
音乐疗法也是有讲究的,音乐选择要柔和舒缓,你用激昂的音乐或重金属音乐,听了只会让人觉得精神亢奋,其效果肯定适得其反。糖友音乐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音乐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关键的前提条件还是要以药物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