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侧身睡(糖尿病 睡)
戴上面罩呼吸机 血糖居然控制住了
戴上面罩呼吸机
血糖居然控制住了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宋黎胜
刘先生今年50岁,平日里少不了吃喝应酬,时间一长,糖尿病缠上身。近日,他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糖尿病门诊就诊,结果诊后又被建议去呼吸科看看。“部分糖尿病患者把打呼噜的问题解决了,血糖可以稳定下来,反之,积极治疗糖尿病,打呼噜的毛病也可以改善。”呼吸内科沈祖宁副主任医师向一脸狐疑的刘先生解释。
前段时间,刘先生总觉得乏力,早上起来头痛脑胀,白天随时都可能睡着,家人总是说他呼噜声音大。经过多导睡眠监测等一系列检查,他被诊断为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医生告知他,任其发展下去有猝死的可能。
“我们发现,一些高血糖、高血压患者,有睡觉打呼噜、憋醒的情况,尤其是在肥胖、脖子短粗、下颚较小的人中多见。” 沈祖宁解释,“40岁以上成年男性打呼噜的发生率在5%以上,而糖尿病病人的发生率更高。”呼吸科门诊中,有些病人说自己睡觉打呼噜,晚上经常憋醒,或者白天爱打瞌睡,常规检查中发现这部分病人的血糖偏高。
糖尿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互为因果。糖尿病病人由于代谢等问题,会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反过来,睡眠中的呼吸暂停会造成缺氧,反复缺氧会引起一些交感兴奋、内分泌紊乱、睡眠剥夺等,从而导致血糖偏高。
“好多年没像现在这样睡好觉了。”刘先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睡眠时戴上面罩呼吸机,睡眠质量明显好了不少。半个月后复查,嗜睡乏力的症状基本消失,人精神了,糖尿病控制得也不错。
“绝大部分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打鼾现象,但打鼾不一定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沈祖宁说。检测睡眠时,如有缺氧和气流受阻的情况,且超过每小时5次,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一般的鼾症。大部分的轻中度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睡眠呼吸障碍问题。比如,有打呼噜习惯的,睡觉可选择侧卧。一些重度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嗜睡乏力等症状明显的,或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人群,需要积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睡眠时佩戴小型呼吸机等。
来源: 浙江老年报
医生:这6个睡眠姿势,可能正在伤害你!「世界睡眠日」揭秘糖尿病患者的正确睡姿!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旨在提醒我们关注睡眠健康。
很多糖友有睡眠问题,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可能是睡姿不正确导致的。
错误的睡姿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甚至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长远伤害。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下面这6个睡姿,哪些糖友不适合吧。
01
成人糖友不宜长期俯卧位
婴儿常常俯卧位,这是因为趴着睡能缓解胀气、增加安全感。成人之后选择俯卧的人其实很少。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这更是最差的一种睡姿,不仅对颈椎和腰背部造成过多的压力,也会对心、肺、胃肠及膀胱等器官造成压力。
对于合并心肺疾病的糖友,很容易加重自身的病情。所以不建议长期俯卧位睡觉。
02
上肢麻木的糖友不宜侧卧位
长期侧卧容易导致神经压迫,引起一侧上肢血液循环不畅使上肢麻木。
我在临床中见到一些糖友有夜间手指麻醒的经历,通过改变上肢姿势或甩手就能缓解,这可能是腕管综合征的表现。
推荐睡姿:
建议有这类情况的糖友选择仰卧位,减少神经压迫。
另外采用仰卧位保持颈部生理弧度,对防治颈椎病十分有帮助,建议选择适当高度的枕头以避免颈椎过度伸展。
03
打鼾的糖友不宜仰卧位
仰卧就是平躺着睡,这是大多数人最常使用的睡姿。
但是研究显示[1],2型糖尿病患者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比例高达86%。
打鼾的糖友夜间仰卧睡觉时,由于咽舌部肌群松弛使咽部狭窄,舌根后坠,容易造成上气道狭窄或闭塞,会加重打鼾,出现呼吸暂停,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猝死。
推荐睡姿:
建议试试侧卧位,有助于缓解呼吸状况,如果改变睡姿无法有效改善症状,应及时就医,酌情采取其他措施。
04
有心脏病的糖友不宜左侧卧位
人体心脏是在胸腔偏左2/3处。
受重力影响,左侧卧位时会有更多的血液回到心脏,心脏的负担就比右侧卧位更大。
推荐睡姿:
建议有心脏病的糖友右侧卧,且头稍高于脚,减少下腔静脉回流的血量,有助于平稳血压,心脏休息。
05
妊娠期糖友不宜仰卧位
怀孕中晚期的糖友不建议仰卧睡,如果仰卧可能导致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影响子宫的供血以及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给,同时还可能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尿量减少,出现血压升高,下肢和外阴浮肿现象,甚者危及生命。
推荐睡姿:
对于怀孕中晚期糖友来说,左侧卧对自身和宝宝的好处很大,左侧卧睡姿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维持正常子宫动脉的血流量,保证胎盘的血液供给,为胎儿提供更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06
胃食管反流的糖友不宜右侧卧位
有超过一半的糖友合并有消化道疾病。消化道问题不同,选择的睡姿也不同。
如果你经常觉得反酸,尤其是早晨起来反酸严重,那你可能有胃-食管反流症。因为食管在胃体的右边,右侧卧位胃的位置比食管高,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推荐睡姿:
建议左侧卧位,或者睡觉垫高枕头、或者摇高床头,避免平躺引起胃酸反流[2]。
但是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的糖友建议右侧卧,因为胃在人体左腹部,避免向左侧卧压迫胃部,加重胃病。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在睡觉上的,良好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石。
在这个世界睡眠日,让我们一起反思自己的睡眠习惯,从改变睡姿开始吧!
作者:武若水 内分泌科医生
参考文献:
[1] 刘辉,薛勤.糖尿病肾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24(05):465-467.
[2] 赵晓云,范兰兰.高龄长期鼻饲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3):7-10.
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需“早卧晚起 以应冬候”
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节的主要特点就是:阴虚燥热,从而导致阴阳两虚。糖尿病患者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
起居:早卧晚起 洗澡不宜多
糖尿病患者冬季尤其要注意“早卧晚起,以应冬候”。冬季频频沐浴,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因此,不宜多洗澡。
保暖:要保证头暖、背暖、脚暖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保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冬保三暖”:头暖、背暖、脚暖。
饮食:增苦少咸、温食忌硬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增苦少咸。冬天如果吃太多咸味食品,肾中邪气旺,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多吃些苦味食物。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醋、茶等。
第二、温食忌硬。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糖尿病患者的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第三、合理进补。一般阳气偏虚的人,可选羊肉、鸡肉、狗肉、骨髓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也可适当地食用药膳。如归芪鸡、肉苁蓉炖羊肾、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第四、多食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黑菇、黑桑葚、乌骨鸡、乌贼鱼、甲鱼、海带、紫菜等。这些黑色食品能够益肾强肾。
运动:多做八个“小动作”
1、干洗腿:用双手先紧抱一侧的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自上而下按摩一直到脚踝,后再从脚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部。用同样方法按摩另一条腿,以促进血脉流畅。
2、甩腿:一手扶墙或者扶树,先向前甩动小腿,脚尖向上向前抬起,然后向后甩动,脚面绷直,腿也伸直,两腿轮换甩动,每次甩80~100次,以提高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
3、揉腿肚:以两手掌紧挟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20~30次,两腿交换6次,以疏通血脉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4、扭膝:两脚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揉动数十次,然后再换另一方向揉动,可治疗下肢无力、膝关节痛及疏通血脉。
5、扳脚趾: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脚趾20~30次,可锻炼腰腿,增强脚步力量,防止脚部无力。
6、搓脚:将两手掌搓热,然后用两手掌搓脚心各100次,可防止足部酸痛、乏力、麻木,促进脚部血液循环。
7、蹬腿:入睡前平躺在床上,双手紧抱后脑勺,由缓到急地进行蹬腿运动,每次3分钟,然后换另一条腿,反复8次,可使腿部血液流畅。
8、揉纸球:在一个大盆内放入两张废纸,单足踩入盆内,用单足将纸揉成一个纸球,然后换纸,再用另一只脚重复揉搓。
(黄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