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割手腕(糖尿病人手割伤了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得“扳机指”,这是为什么?怎么办?
在医学界,某些疾病之间的关联往往令人意想不到,正如糖代谢异常(糖尿病)与一种被称为“弹响指”(扳机指)的手部疾病之间的联系。弹响指,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其特征是手指弯曲时发生卡顿现象,仿佛扳动了一个隐形的扳机。对于许多关注日常健康的人来说,这种疾病可能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概念。然而,对于糖代谢异常患者而言,它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糖代谢异常对身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仅局限于血糖水平的升高。事实上,这种代谢紊乱状态对身体的结缔组织,尤其是手部的柔软组织,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导致手部功能障碍,其中就包括了弹响指的发生。
扳机指与糖代谢异常的关联扳机指,在医学上被称为屈腱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患者经常会感受到指关节弯曲时的疼痛和卡顿,仿佛扳动扳机一般。在糖代谢异常患者中,这种情况尤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长期血糖水平不稳定导致的微血管损伤和结缔组织变化。
糖代谢异常会影响身体的许多方面。其中之一是通过非酶糖基化反应,导致胶原蛋白的性质改变,使得手部的屈腱变得更加僵硬和粘稠。这种改变不仅限于腱鞘,还可能影响周围的组织,导致炎症和纤维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生理变化会使得手指的屈曲和伸展变得困难,最终形成扳机指。
这种症状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糖代谢异常长期作用于身体的直接结果。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微循环受损,导致手部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进一步加剧组织的缺氧和损伤。这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说明了为何扳机指在这一人群中更为常见。
对于糖代谢异常患者来说,扳机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包括长期的血糖控制不良、年龄、生活习惯和并发症的存在。尤其是长期血糖波动大的患者,他们的手部结缔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
除了直接影响手部的结缔组织,糖代谢异常还可能导致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这也是扳机指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的低度炎症状态会导致身体各处的结缔组织受损,增加了扳机指发生的概率。
同时,生活习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例如,需要长时间进行细致手工或重复性手部活动的人群,更容易发展为扳机指。因此,对于糖代谢异常患者来说,适当调整生活和工作中的手部使用习惯,是预防扳机指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有效预防扳机指,糖代谢异常患者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首先,维持血糖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血糖波动对手部结缔组织的影响。
除了血糖控制,定期进行手部运动也是预防扳机指的有效方式。这些运动可以是简单的手指伸展和握力训练,目的是增加手部的灵活性和减少腱鞘的刚性。同时,避免长时间进行重复性的手部活动,减少手部的过度使用,也是预防扳机指的重要措施。
此外,维持整体健康也是预防扳机指的关键。保持适当的体重、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减少应激都有助于降低慢性炎症水平,从而减少扳机指的风险。
对于已经发展为扳机指的糖代谢异常患者,治疗策略需要多方面考虑。药物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消炎药物和局部注射。这些方法可以减轻炎症,缓解症状。对于一些患者来说,物理治疗,如超声治疗和手部运动疗法,也是有效的。
在一些严重的案例中,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旨在释放受限的腱鞘,减轻手指的卡顿感。但是,对于糖代谢异常患者来说,手术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他们的愈合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
治疗扳机指的同时,也要继续管理糖代谢异常。良好的血糖控制不仅对预防扳机指有益,也对治疗过程至关重要。因此,综合治疗策略是糖代谢异常患者治疗扳机指的关键。
专家推荐的独家秘技 砸砸手腕降降糖 [糖友故事]
糖尿病的到来,只是想告诉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需要改变;也许要相伴一生的糖尿病,只是上天给我们的善意提醒;它也许不是我们的朋友,但也绝不是我们的敌人,像接待朋友一样接待糖尿病吧!——王雪(糖友 医学记者 )
今天我们继续《像接待朋友一样接待糖尿病》:医学记者王雪采访糖友介绍的降糖方法
采访到这儿,我问“张大民”和“云芳”两口子,血糖控制得这么好,有没有什么独家秘技?有没有不为人知的绝活儿?
“大民”和“云芳”相视一笑,没等他们开口,我心里已经明白了十之八九:准有!
绝招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各利用10分钟的时间,一只手握拳,用关节突出的部位捶击另一只手的手腕部位,手腕内侧、外侧都要砸到,一圈圈儿地捶击,直到手腕发红、发热为止;然后更换另外一只手。手部完成之后,用同样方法捶击脚腕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空腹操作,饭后不宜立即操作,最好在饭后一个小时以后进行。操作时挺身坐直或站立,排除杂念,不要说话,要细心感受手腕部位血脉流通的感觉。
怎么能让身体强壮起来?方寸之地,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功效?
中医专家告诉我,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穴位就好像一味中药,每一条经脉就如同一剂汤药。而手腕、脚腕正好是每一条手足经络都经过的地方。就如同公交换乘点,无论你去哪儿办事,都先要经过公交换乘点。我们可以想象,按摩手腕脚腕,就相当于站在公交换乘点上指挥四面八方的交通,按摩手腕脚腕可以激发手足十二经脉的精气,打通淤积在身体中的滞浊之邪,唤醒身体自我的平衡,激发生命自愈的本能。
生活中我们常会听人现身说法地宣传,戴玉镯子、玉手链吧,戴上就会发现身体好了很多,精神头也大了,还不爱生病。其实,这跟手镯、手链本身关系不大,倒是跟手腕部位天天被动地受到按摩和刺激有关系。
所以说,花几千几万块钱买个翡翠手镯戴着,还不如天天捶捶手腕更健康更实惠。
上下班路上,散步的时候,吃完饭看电视的时候,在所有方便砸手腕?时候,糖友们不妨砸砸手腕降降糖。
最好的大夫是自己
平时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少在钢筋水泥的楼房里待着,多运动,多亲近自然,留多一点时间给自己,放松身心并且细心观察身心的感觉。
我们的身体是最忠实于我们的,你善待它,它忠实于你;你不善待它,它仍然忠实于你,直到油尽灯枯。其实,医生只是在关键的时候拉你一把,真正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没病按穴位,会按出病来吗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身体健康的人,吃片降压药,血压就会偏低;不缺维生素的人,吃上几片维生素,就会过量甚至是中毒。那么同样道理,身体健康的人按摩穴位,会按出病来吗?
有这种担心的人非常聪明,他们会推理,会演绎。事实上,穴位的作用不同于降压药和维生素,降压药吃进去只会降血压,不会升血压;维生素吃进去只能使身体里的维生素增多,不会减少。穴位就不同了,它不是药物,不像药物那样有明确而唯一的疗效。按摩穴位是在激发人体自我调整、自我治愈的本能,正气不足,则补其正气;邪气有余,则去其邪气。所以,身体有问题的人按摩穴位,问题会得到缓解甚至解决;身体没有问题的人按摩穴位,身体状况会更好,不会按出问题来。(未完待续)
听糖尿病音乐、了解糖尿病饮食问题请加糖顾问微信号:itangyou
一个病例带你认识“糖尿病手”,糖尿病患者手部常见的3种并发症
糖尿病有累及全身的100多种并发症,对于糖尿病足人们并不陌生,但对于糖尿病手部并发症——糖尿病手,对不起不了解。但是糖尿病手如不加以防范可以导致手致残,俗话说“十指连心”,最严重后果是断手指痛!请看下列糖友病例,以示警示。
典型病例糖友谢女士是输油泵站的员工,一次需要紧急关闭输油闸门,防止储油罐冒顶,此时男员工不在,作为资深员工的谢女士立即上前去关闭大闸门。在费力地关闭大闸门后,突感十指钻心痛,疼痛几乎晕厥,闻讯赶来的厂医用干净湿盐水纱布包扎肢体和断指,再用夹板固定包扎,然后用冰袋覆盖断指,迅速转运患者至医院。医院手外科医生经过X光检查发现谢女士十指有六指中间断裂,余四指有小裂缝。这位手外科医生很有经验,他安慰大家:“断指转运和保存很好。手指断裂后,不超过八小时都能成功接好”然后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得知有糖尿病史,立即检测随机血糖。发现血糖高达19.6,马上邀请内分泌科医生术前会诊。
内分泌科医生会诊后告诉谢女士她的断指是由于糖尿病的手部并发症所致。谢女士恍然大悟说几年前就出现手指麻痛有时还出现手指僵直,当时按“类风湿”治疗,久治不愈,延误时间。后来,在内分泌科医生有效降糖治疗助力下,手外科医生在高倍光学显微镜的助视下,将指间断裂的血管重新吻合,进行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术,这个精细的断指吻合术做得很成功,终于保住谢女士的手指。
病例解读与分析谢女士患多年糖尿病手而不知晓,一直按类风湿误治。此次因手部用力过猛,导致多指断裂。辛遇有经验厂医妥善保护断指及手指血运,再遇高明的 手外科医生妙手回春,才保全患指。
科普一下糖尿病手,糖尿病的手部并发症简称糖尿病手
糖尿病手有3种常见的手部并发症类型一、糖尿病手部并发症之腕管综合症
病因:2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腕管综合症(CTS)。它是因为正中神经在通过腕部进入手时受到压迫所引起。这种压迫可以因腕部肌肉或其他组织结构过度重复运动而引起炎症所致;在糖尿病患者中,即使没有常见的过度重复运动所造成的损伤刺激,腕部组织也可以发生结构改变而对正中神经产生压迫。
症状:通常会感到手指有针刺样的烧灼感或是麻木感,这种感觉见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疼痛常在夜间加重。患者睡觉时常会被痛醒;疼痛还会因腕部活动而加重。
二、糖尿病手部并发症之扳机指
病因: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也就是常说的“扳机指”,它不仅是“拇指一族”常发手机短信的不良后果,也是另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手部并发症。
症状:伴有扳机指的糖尿病患者会抱怨某个或几个手指就像被锁住一样,活动受到束缚,而且常常伴有疼痛。当手指进行屈伸时,会在某个部位被卡住,有时需要借助另一个手来帮助或屈曲,此时会伴有“咔哒”的弹响声。在受累的手指上通常会触及一个结节,一般在掌侧。扳机指在病程很长的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三、糖尿病手部并发症之Dupuytren挛缩
病因:也称为掌腱膜挛缩,是由于掌侧皮肤下面的组织发生增厚、缩短和纤维化所引起。
症状:手指发生挛缩,尤其是无名指,但其它的各指也可能受累。受累的手指会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弯曲位置,但并不像扳机指那样被胶着住。在掌侧有时也可以触及肿胀和结节。
糖尿病手之所以让人感到陌生,可能是因为糖尿病手是一种跨越内科(内分泌代谢科)和外科(主要是手外科)的“跨学科病变”;多年游离于各科边缘,故不被重视和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糖尿病手的重要性,我们要予以更多关注。避免,糖尿病手这一“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跨学科病变”继续遗害我们的糖尿病友。
作者: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昌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