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发病(糖尿病不发病能治好吗)
我患糖尿病7年,从不吃药,血糖稳定无并发症,就靠这“五不”
#秋日生活打卡季#
我有一位患者,7年的糖尿病史,从不吃药,但血糖控制的很好,也没有发展并发症,院里的一些病友会经常去请教他是怎么做到,今天,就请以患者自己的视角跟我们讲述一下他的控糖故事吧!
我是在7年前体检后发现空腹血糖8.4mmol/L,餐二血糖14.8mmol/L,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了糖尿病,我想,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高热量、高油脂、高糖食物摄入过度)、过度肥胖是导致高糖的主要原因。
当时确诊后医生要求我注射胰岛素降糖,并建议我住院,但我拒绝了,我经过了反复的思想斗争和大量的学习控糖知识,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跟医生提出想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
在7年的坚持与努力下,我的血糖状况越来越好,各项指标也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我的主治医师曾说“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你身上都发生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7年是怎么做到“裸奔”控糖的?常有病友问我,这7年的时间里我是怎么做到“裸奔”控糖的,在没有服药和打针的情况下,我一直坚持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控糖,做到定期监测血糖、严格控制碳水、坚持运动、保证良好心态、定期进行复查,虽说偶尔也会出现高血糖情况,但我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坚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到现在,并且努力认真的去做?
控糖七年多,一路走来,控糖关键在于多学习、多听、多问、多思考、多运动。
以下是我的5个控糖心得分享:
1、不断学习控糖知识,摆正心态。
2、管住嘴,按时按点按顺序进食。
3、迈开腿,坚持并合理进行运动。
4、按医嘱定时复查。
5、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
面对高糖,其实我在此收获了很多,比如说让我养成了勤勤恳恳做事,不偷懒不拖延的习惯;遇事积极处理,不躲事的态度;性格也发生了一些小变化,比以前更懂得了珍惜。
如果你有任何糖尿病问题,都可以评论区咨询我,我会第一时间回复你!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控糖##糖友#
人不会无缘无故得糖尿病,医生说出了真相:背后有六个原因
在医院的每一天,都像是在与健康和疾病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作为一名医生,我见过太多患者带着困惑与担忧走进诊室,他们中的许多人,被糖尿病这个 “甜蜜的负担” 紧紧纠缠。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糖尿病的发生并非偶然,它往往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息息相关。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明明自己的饮食还算健康,没有大鱼大肉,也不是甜品的忠实爱好者,为什么血糖却总是居高不下呢?其实,糖尿病的发病根源,就像隐藏在暗处的 “神秘杀手”,往往有着我们未曾留意到的因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可能导致糖尿病的日常习惯的神秘面纱。
久坐不动:身体的 “隐形杀手”
一提到糖尿病,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饮食问题,却常常忽略了活动量对血糖的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长期伏案而坐、极少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然而,这看似平常的习惯,却可能是危害健康的 “隐形杀手”。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者,他是一位资深的办公室白领,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在办公桌前度过。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对着电脑屏幕,处理各种文件和数据。午休时间,别人都在休息或者活动,他却总是坐在椅子上,不是刷手机,就是闭目养神。甚至连起身接杯水这样的小事,他都觉得麻烦,常常拜托同事帮忙。
他向我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时,满是无奈:“我真的太忙了,每天工作都做不完,根本没有时间去运动。有时候加班到深夜,实在太累了,就直接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长期久坐不动的习惯,正在一点点侵蚀他的健康。
长时间缺乏运动,就好比让身体的肌肉进入了 “冬眠” 状态。肌肉是身体消耗血糖的重要器官,当它们长期得不到锻炼,就会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胰岛素就像是身体里的 “血糖调节小卫士”,一旦它的降糖功能受到影响,血糖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控制。
相关研究表明,每多坐一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上升 22%。这个数字听起来或许有些惊人,但它却是基于大量临床数据得出的事实。也许你会觉得,工作太忙,根本抽不出时间去锻炼。但其实,哪怕只是在工作间隙,暂时起身伸个懒腰,绕着办公室走几圈,都能让血糖代谢得到显著提升。
就像那位办公室白领,在我的建议下,他开始每天在工位旁边做几分钟简单的拉伸运动。刚开始,他觉得这根本没什么用,不过是浪费时间。但几个月后,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体重下降了不少,血糖也逐渐稳定了下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却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睡眠不足:血糖的 “捣乱分子”
你以为睡眠只是让身体休息的时间?其实,它对血糖的影响远比你想象的要大。我记得有一位夜班司机,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昼夜颠倒。每天,他都在夜晚的公路上奔波,白天则疲惫地回到家中,倒头就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往往不足 5 小时。
有一天,他满脸疲惫地来到医院,向我诉说他的困扰:“我最近总是感觉很饿,吃了很多东西还是觉得不够,体重也一直在增加。我去做了体检,结果发现血糖超标了。我真的很奇怪,我平时吃得也不算太油腻,怎么会这样呢?”
事实上,当我们睡眠不足时,身体就会进入一种应激状态,就像拉响了警报。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分泌大量的皮质醇,而皮质醇就像是胰岛素的 “敌人”,它会抑制胰岛素的工作,导致血糖升高。
除此之外,睡眠不足还会改变我们的食欲调节机制。当我们缺乏睡眠时,身体会误以为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运转,于是就会让我们对高糖高脂的食物产生强烈的渴望。长期下来,血糖和体重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不断攀升。
对于那些需要倒班或者工作节奏不规律的人,我通常会建议他们尽量固定每天的睡眠时长,哪怕是在白天补觉,也要确保有一段深度休息的时间。睡眠就像是身体的 “修复师”,它不仅能让我们精神焕发,更是血糖管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压力过大:健康的 “无形枷锁”
在现代社会,压力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 “常客”。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压力竟然也是糖尿病的一大诱因。我曾经接诊过一位年轻的 IT 工程师,他为了赶项目,经常没日没夜地加班。每天,他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度过,精神高度紧张。
有一次,他在体检中发现自己的血糖飙升到了惊人的程度。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还这么年轻,家族里也没有人得过糖尿病,平时的生活习惯也还算健康,怎么会突然患上糖尿病呢?
当我们承受较大压力时,身体会分泌一系列的应激激素,比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就像是身体的 “紧急能量供应站”,它们会使血糖瞬间升高,以满足身体在 “战斗或逃跑” 状态下的能量需求。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压力往往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持续的。
如果高血糖状态长时间持续,胰岛素就会陷入 “疲惫” 状态,它的工作效能就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糖尿病就会悄悄地找上门来。
那位 IT 工程师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开始注重减压。他每天下班后,都会去健身房跑步,用运动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随着压力的逐渐缓解,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血糖也慢慢稳定了下来。这充分表明,糖尿病并非仅仅是生理问题,心理状态对它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长期缺乏日晒: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你能想象吗?长期待在室内,缺乏阳光暴露,也可能成为糖尿病的潜在风险因素。我接诊过一位退休老师,她平时非常喜欢宅在家里,看看书、追追剧,很少出门。有一段时间,她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她的血糖总是忽高忽低,而且维生素 D 水平严重偏低。
维生素 D 在我们的身体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对骨骼健康起着关键的保障作用,还能助力胰岛素正常发挥功能。研究表明,那些缺乏维生素 D 的人群,相较于常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幅攀升。
长期缺乏日晒,就像是给身体的免疫力和胰岛功能都蒙上了一层阴影。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合成维生素 D,而当我们长期待在室内,缺乏这种天然的 “营养补给” 时,胰岛功能就会逐渐 “减速”,血糖调节也会出现问题。
所以,我建议那位退休老师每天清晨外出散步 20 分钟,顺便晒晒太阳。没过多久,她就高兴地告诉我,她的血糖管控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你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小习惯改变,就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如此大的提升。
糖尿病从来都不是 “突然袭击”,它的悄然来袭,往往是我们在生活中未曾留意的点点滴滴积累的结果。久坐不动让肌肉 “偷懒”,降低了胰岛素的作用;睡眠不足让身体处于长期应激状态,打乱了血糖调节;压力过大会让激素失衡,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而长期缺乏日晒则会使维生素 D 水平下降,增加患病风险。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习惯,其实正在默默左右着我们的健康。健康是点滴积累出来的,改变从来都不嫌晚,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迈出第一步。
不疼不痒的糖尿病,怎么样缩短我们的寿命#寿命
不痛不痒的糖尿病怎样影响我们的寿命?
糖尿病号称温柔的杀手,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缩短我们的寿命?大家好,我是胡医生。今天收治了一位新病人,60岁,刚确诊糖尿病。病人拿着报告对我一番诉苦,他说:医生,我这糖尿病不疼不痒的,还没有我感冒难受,为什么一下子就这么严重?家里人让我戒烟戒酒,这不吃那不吃,我自己的身体很清楚,这病没什么大不了。
实际情况患者刚刚才发现糖尿病已经肾也不好了,血管也不好了,四肢神经也不好了,这次要不是手臂麻他也不会来看。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并且很固执。他们的这种想法就造就了日后严重的后果。因为当你感觉到症状了,也许就是糖尿病后期了,也许就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了。特别是下面3种糖尿病并发症对健康的伤害更需要大家的重视。
·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就会陆续出现,一开始只是蛋白尿,这个时候你也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逐步加重,直到你肾功能完全衰竭需要透析。而糖尿病肾病透析的患者平均生存周期就会明显缩短,而且持续的透析会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质量。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开始也许只是眼睛有点模糊,可能以为是手机看多了,可是严重的会导致失明。你可以闭上眼睛提前感受一下什么也看不见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困难。
·3.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麻木,感觉迟钝,可能你不在意,那么痛性神经病变引起的蚂蚁在身上爬的感觉,甚至浑身的疼痛,它会严重影响你的睡眠。而感觉的丧失有可能引起烫伤或者其他的伤害,进而导致糖尿病足,你想不在意都难了,严重时候可能导致截肢。
不过说句心里话,能截肢那还不是严重的,最严重的那是家属签一个字回家等日子。所以我们说糖尿病是温柔杀手,等你感觉到上面这些并发症的时候,你还会觉得他温柔吗?